驚呆了,大媽竟然用價值400萬的翡翠,腌鹹菜!
大家都知道,湖南人喜歡吃辣,也喜歡吃腌菜,什麼酸蘿蔔、酸豆角、酸腌菜......飯桌上沒幾道腌菜,還真吃下不飯!
既然愛吃,那肯定也會做~腌菜其實很簡單,大概就是把喜歡吃的蔬菜,洗乾淨、用鹽腌好,然後放進罈子里,最後上面壓塊大石頭,這樣過不了多久,就能吃到爽口美味的腌菜啦。
湖南的鐘大媽就愛這樣製作腌菜,還特地讓老伴兒去河邊撿塊大石頭來壓缸。鍾先生撿回來的石頭重10公斤左右,表皮是黑色的,從外表上看,沒有任何特別的地方。
看起來平平無奇
十幾年來,鍾大媽一家都用這塊石頭來腌鹹菜,根本沒人在意這個「黑疙瘩」是什麼材質。直到有一天,黑疙瘩不小心砸在了地上,邊角處碎了一塊,露出綠油油的裡層.....鍾大媽頓時傻了眼,這綠油油的,怎麼有點像翡翠啊?
於是,一家人趕緊帶著黑疙瘩去了附近的玉石市場。現場一刀下去,旁邊圍觀的路人都驚呆了,裡面確實是碧綠的翡翠,不僅沒有裂痕,而且色澤鮮艷水潤,絕對是優質的玻璃種!據專家鑒定,這塊石頭起碼價值400萬!
鍾大媽做夢也想到,自家壓腌菜的石頭竟然是天然玻璃種翡翠,這真是暴殄天物啊!目前,已經有不少收藏家慕名前來購買這塊翡翠原石啦~天上掉餡兒餅這種事,怎麼就沒讓小編遇到!
如何判斷「石頭」是哪種翡翠?
肯定有寶迷會想了,我家也有壓鹹菜用的石頭啊,它會不會也是價值連城的翡翠呢?這......小編可說不準!
不過你讓小編幫你判斷翡翠原石的水種,這還是可以給大家支個招的,只要藉助一個小工具——強光手電筒!
幾乎所以玉石愛好者,都人手一個
在教大家如何鑒定之前,小編要給科普4個概念,了解了它們才能進入正題:
1.種嫩:翡翠在反射光線的時候,由於表面密度不夠、坑坑窪窪的,導致反射光線不夠集中,呈現一種漫反射的效果。
2.種老:翡翠表面的密度足夠高,玻璃光澤明顯,因此反射光線十分集中。
3.起剛:也叫剛性,或者起熒光。能夠起剛的翡翠,至少冰種以上,晶體排列細密、光澤度和凈度都很高,是高檔翡翠的一種質感表現。
起剛,感覺一下
4.起膠:起剛必然會起膠,但起膠不一定會起剛,所以起剛更好一些。翡翠起膠,會給人一種膠水的質感,說明它的晶體結構細膩有序、透光度好。
起膠,在感覺一下,有種粘稠感
用強光手電筒照射「石頭」的表面,不同品種,會呈現不同的反應:
1無透光現象
一般是無種、無水類,一文不值!(也有可能是皮太厚,光透不進去,這種可能性極小)
2反射光發散、不集中
光圈發散,說明內部結構疏鬆,種嫩,一般是糯種、豆種這些不值錢的品種居多。
3反射光不強
說明種老、色濃,反射光無法穿透更多的翡翠內部,以糯種、糯化種居多。
4反射光發散、不強
光圈發散,但穿透力較弱,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以糯種居多。
5反射光較強
光線的穿透力較強,說明翡翠結構細膩、無顆粒感,種老!以冰種、冰糯種居多。
6反射光強、起剛
光線穿透力極強,照出的翡翠通透乾淨、起熒光(起剛),以高冰玻璃種居多。


※貪圖便宜 你把這些當翡翠買回家就虧大了!
※學會這些,翡翠再也不用求人幫忙綁繩了!
※買像翡翠的玉髓到底圖什麼?原因大家都懂,還不是為了
※你被騙了 這些根本不是「玉」
TAG:翡翠視覺 |
※有錢人曬的不是麵條里的肉,而是價值1600塊的飯盒,小看了杜海濤!
※500元買來的便宜石頭,竟然雕出了價值五位數的效果……
※在客房充當零錢罐的瓷碗,居然有著600多年歷史!價值百萬!
※瘋狂的紫砂田螺,當年3元買的,如今價值40萬!
※價值92000的翡翠原石。剝開皮簡直不要太驚艷了。都快瞎了!
※價值1.5億的清朝翡翠,嚇傻了!
※05100中的二冠,出現這種號碼的千萬別花掉,每張價值不菲!
※價值上萬的50元紙幣,你擁有一張就夠了,千萬別花掉!
※黑龍江漁民打撈出了1028斤重,價值20萬的大鰉魚,吃貨:這價格賣虧了!
※這種百元大鈔,一張價值1900元,你能找到嗎?
※價值二千萬的翡翠,不懂行只能切出1000萬!
※瑜伽與睡眠,只四個字竟然價值900萬!
※一張「雙人床」價值750萬,這是哪個土豪用翡翠做的?太奢侈了!
※100塊錢買回的小貓,經專家鑒定,竟然價值六十多萬?
※大媽炫富曬4色翡翠手鐲,宣稱價值300萬!結果卻……
※換回一張這樣的50元紙幣,價值240元,你們遇到千萬別用掉了!
※買家收藏一枚價值180萬的袁大頭,是不是真的?
※質量太差?價值一千萬的坦克,卻讓中國一個300塊地雷給毀了!
※這樣的5角紙幣,千萬別花掉,一張價值558元!
※三葉青的藥用價值是很廣泛,如今一斤50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