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寬:有句話,我一定要對製作委員會講
作者:白麟
上個月白鵝紀曾發表過一篇討論動畫界收入的文章>>《錢少活多壓力大,日本動畫要怎麼度過下一個20年》
NHK現代特寫專題《上升到2萬億的動畫產業,與越發嚴重的「黑心職場」》
節目指出,製作委員會主導的動畫業界,存在嚴重結構問題,並使得動畫新人越加貧困。節目引起廣泛反響,一時之間,輿論矛頭指向製作委員會,很多人開始注意甚至批評這一幕後組織。
「櫻高輕音部」、「SOS團」、「女王的看門狗」,這些都是製作委員會的代號
這時,在製作委員會工作的職員A(化名)與日本動畫協會會員増田弘道出面、接受網路媒體ITMedia採訪,發布了一篇為製作委員會辯護的文章。文內提供不少業內乾貨,傳播廣泛、引起很多讚賞,甚至一度扭轉網路輿論。
《諸惡之源是製作委員會?聽聽製作委員會與日本動畫協會的說法吧》
但這篇文章並沒有說服所有人,有人還是認為製作委員會體制大有問題。其中最出名的人物,大概就是《幸運星》、《Wake Up, Girls!》的導演,被中國粉絲愛稱為「寬叔」的山本寬了。那麼,製作委員會到底有什麼委屈,寬叔對此又有什麼想法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下這些內容吧。
1. 製作委員會:我們賺錢也不容易
這篇訪談中,職員A向人們介紹了一下什麼是製作委員會——製作委員會是為製作動畫、分攤失敗風險而成立的企業集合,包括影像販賣、玩具公司、播放公司、廣告商等。少則4、5家,多則10幾家,共同出資,並分攤利益。
職員A同時澄清了一些誤解,比如坊間議論的光碟賣過2XXX就保本的「學美線」等只是外行胡扯的陳年笑話,根本就回不了本。深夜動畫也不關心視聽率,動畫賺不賺要看銷售業績。
被2ch選為保本動畫代表的《學美向前沖》
同時,銷售額不等於利潤額,就算銷售數字不錯,有沒有利潤也要看庫存積壓比例,事先宣傳投入有多少。針對NHK的說法,職員A也表示,雖然動畫產業規模有2萬億,但並不表示能賺那麼多。
紅色為動畫產業規模,黃色為製作公司收入(出自NHK節目與動畫產業報告2016)
文章中介紹到了製作委員會的投資與運作現狀。作為業內,他還說明了每集動畫調集製作資金的過程等等。並透露一集動畫製作費約1500萬日元,證實了這個價碼幾十年基本沒有漲,製作公司收益年年降,但其中也有諸多苦衷。
首先,他們投資的大多數動畫都要賠錢,十賭九輸,「根本就沒有什麼巨額利益」。動畫製作公司因為不出資,「理論上沒有賠本風險」。當然,不投資的小製作公司,後期也拿不到好處。
現實當中還是有類似Manglobe(代表作《混沌武士》)這樣的動畫公司破產
而且他們「除了動畫製作費以外,還需要花錢買節目時段」。加上製作委員會內部也有很多內耗,分配利潤非常麻煩。雖然有多分給現場的願望,但對於製作委員會而言,「最重要的是收益最大化」,「沒有餘力提升製作費」。
另一個採訪對象,現隸屬動畫協會的増田弘道,則從技術角度說明了為什麼「新手動畫人工資不高」。他說,做動畫是和IT職業一樣的技術職位。技能越高越賺,理論上原畫就比動畫單價貴20倍*。最厲害的人,一年甚至能賺1000萬日元,所以並不能說都很窮。
註:作為關鍵幀的「原畫」包括一原與二原兩個部分,可能由兩人負責。這一組原畫(經常為多張)價格為4000日元左右。「動畫」的工作是繪製「原畫」之間的中間幀,一張畫現在價格約為200日元。
前MAD HOUSE社長増田弘道
現在,「動畫」職位就是登上「原畫」的踏板。沒技能的新手賺錢不多,但畢竟這一行類似自由職業,也有人學好就跑掉,互不拖欠。
2. 業界:不要扮無辜!
這篇辯解文章發表之後,引起廣泛反響,推特等媒體上,許多讀者誇獎文章乾貨很多,解決了很多疑問。
製作委員會籌集資金的部分,這片文章的解說前所未有地細緻、正確。
——おたろう
對很容易被單方面輿論引導的網路來說,這些反方意見很珍貴。而且文章也提到了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問題。
——Toshi
不過這篇文章並沒有說服所有觀眾,有些人就表示:
這篇文章最殘酷的地方,就是職員A把「一集動畫製作費是1500萬元」說得天經地義一般。這點錢完全不夠啊!
——青木文鷹
雖然文章中描述的業界結構很有意思。但「製作現場缺錢也沒辦法。畢竟我們這些出錢的人也冒著風險。」這種講法和黑企老闆太像了。
——re_kth
動畫人只有15%正式社員
看了這篇文章,感覺製作委員會在把失敗風險往底層動畫人身上推。
——やぬす
《鋼之鍊金術師》的監督入江泰浩,他在上述的NHK紀錄片里出過場,看到這篇文章後,他發了一篇推特——
「這篇文章前半部分,關於「製作委員會」和「動畫業界結構」的解說很重要。關於這些,瑞穗銀行的一張表很有參考價值」 。
這張圖,確實能夠印證入江泰浩在NHK節目裡面的發言,即製作資金的主要來源,由「廣告商」變為「製作委員會」後,售賣周邊、光碟等與版權相關的「二次收入」不再歸屬於動畫製作公司,造成製作方獲益過少。
入江泰浩最近執導過TV動畫《灼熱的乒乓球娘》,現在也工作在第一線
入江泰浩的觀點可以總結如下:「業界問題首先是製作費壓倒性地不足。」「現有結構下,製作委員會習慣『遵照前例』,維持製作費不變。」「另一方面,對動畫作品的二次收入,這種類似版稅的收益,也幾乎與製作動畫的人無關。」 「最多就是腳本作家或監督能拿到部分版權收益,一般動畫人除了最開始那點計件報酬外,根本就拿不到一分錢。」
動畫製作者月平均加班時間超過100小時
另一個業界人物,為《JOJO的奇妙冒險》製作OP動畫的3D動畫師永田奏,他也評價這篇文章 「在巧妙的推卸責任」。
不過除了以上兩位,大多數業界人士並沒有對這篇文章進行評論。考慮到現在動畫大多依賴製作委員會投資的現狀,業內人士也很難批評自己的老闆或同行吧。但是有個人不一樣,那就是 「寬叔」山本寬了。
3. 寬叔:我有一句話要講
山本寬:我今年的目標,就是當說「國王沒穿衣服」的小孩。
看完製作委員會文章後,寬叔發了一篇博客,內容還是一如既往地辛辣——「我覺得這篇文章空洞無物,明哲保身感十足。觀眾也像牆頭草,風一吹就轉向。」「製作委員會投資風險高,與動畫人工資低沒必然關係。」既然講資本邏輯,那麼「風險大你TM別投啊」。既然投了,說明他們預期著能賺回來。
《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電影製作人真木一郎,他也在談到過這個分配問題。他以好萊塢電影舉例,眾所周知,美國電影投資風險巨大,許多片子也是虧損。但「美國導演與演員卻非常有錢,這是因為他們被當成創作者」,但是「日本模式里,製作者並沒有被當成創作者」,「作品火了後,賺的錢全歸製作委員會」。
另外,山本寬還認為這種分散投資的方式,導致「製作委員會抱著十部動畫九部做砸了也無所謂的態度,把業界導向粗製濫造之路。」雖然他不否認製作委員會的歷史功績——當年,為擺脫廣告商而建立的製作委員會制度,確實催生了很多動畫。但現在,賣光碟的商業模式搖搖欲墜,製作委員會也變成了僵化的空殼。
以上可以看出,山本寬的觀點也與NHK節目「現在動畫市場變化巨大,周邊權益變成主要收益來源。但在製作委員會主導的結構下,製作方發言權不足,獲益不多」的描述基本一致。
4. 業界的自救之策
事實上低待遇並不只會讓工作人員生活困苦,也會給業界造成實際麻煩,近年來最突出的就是問題就是人手不夠。最近宣布要拍攝很多劇場版動畫,但根據P.A.WORKS的說法,日本能做劇場版的原畫師不超過100人。
入江泰浩也說,這些年新成立的動畫公司多到數不過來,但動畫新人干不長,人才供給在變少。於是到處都在爭人,很多公司職員被挖走。缺人的公司趕不上進度,出各種茬子。他斷言,「照現在這種做法,日本動畫撐不過10年」, 「最終能生存下來的,是那些提高員工待遇,掌握人才的動畫公司」。
既然需要提高員工待遇,那麼錢要怎麼來?革命派的寬叔,他給出的答案是劇場動畫《薄暮》。他說 「這部電影實質上是自主製作,和製作委員會不一樣」。(參照過去的訪談可知,這部動畫靠眾籌與土豪老闆撐腰)。「雖然好不好賣還要兩說,但我計劃著如果《薄暮》受歡迎,就拿出拿出相應收益回饋現場」 。
《薄暮》眾籌頁面
不過寬叔情況特殊,別人很難模仿。對於大多數動畫公司而言,還是漸進改革更為穩妥。大體上來說,這些「改革業界的手段」,主要有「培育動畫新人,採用合同制僱傭職工」、「製作原創動畫、獲取更多利益」,「嘗試新技術手段,降低工作強度」。然後職員A在訪談中也說過,動畫公司完全可以「自己開商店,售賣周邊與光碟,獲取一部分中間商利潤」。
有一個動畫公司完全做到了這幾條,巧合的是,這正是山本寬的老東家「京都動畫」。
京都動畫技術高超,公司運營策略也頗有遠見。他們不但培育專屬工作人員。還在開設在線商店,銷售自己作品。同時主導動畫企劃,進入了良性循環路線。
《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電影製作人真木一郎,他也透露了一些相關的業界動向。
這幾年,製作委員會投資方構成變化很大。如上圖,真木一郎說這幾年「許多動畫都有中國金主參與,甚至到沒中國錢就做不了日本動畫的程度」。現在日本光碟銷量疲軟,海外動畫版權收益膨脹,變成「海外賺錢比日本多」的狀態。
這種商業模型劇變,打破了很多「業界常識」。不但製作費有提高跡象,某些有實力的製作團隊也畫下「低於這個線就不幹」的最低製作費底線。成功報酬的分配,也越來越偏向製作公司。真木一郎表示:「如果說有改變現狀的可能,那麼這個機會應該就是現在。」
雖然製作委員會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萬惡之源」。但是因循守舊,無視現有的問題恐怕也不是什麼好主意。NHK引發的這一連串討論,揭示了動畫業界結構問題與利益分配矛盾。用指出問題的方式,邁出走向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這點很有意義。
對動畫人來說,掌握主動權的最強武器是動畫本身。可以看出,業界人士一直在努力改變現狀,最近也因為市場變化而迎來了轉機。希望他們抓住這次機會,為我們製作出更多超越想像的作品!如果大家對這話題有什麼想說的,也歡迎寫評論留言。


※騰訊出手投資酷開後 為何又看上了互聯網電視品牌雷鳥?
※「他」躲過了摘牌,卻被ST 資產負債率高達93%
※視·屏全接觸 ——《人民的名義》、《媽媽是超人》特別分析
※這個廚娘厲害了,把老公的畫變成一道美食
TAG:界面 |
※「有句實話我一定要講,能被搶走的都是垃圾。」
※過來,我有句話要說給你聽
※有句話一定要講,姑娘你戴不對稱耳飾的樣子真好看!
※有句話我們一定要教給孩子,一旦有一天他失敗了,這句話能保命!
※有句話我想對你說,我已經喜歡你好久了
※郭敬明秒刪《爵跡2》劇照,有句話我還是要講:您還是把電影刪了吧
※有句實話一定要講:會穿不僅能好看,更能省錢省時間啊
※晚安:你沒資格說我變了,知道有句話叫拜你所賜嗎?
※印度有句極具靈性的話: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
※有句話,男人說出來,就是想讓你對他死心的
※有句老話說的好,鬼才知道女生想要什麼,很抱歉,我就是那個鬼
※面對這些大陸爛動漫,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有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有句話很想問問這些汪:你們是怎麼長成這樣的?
※面對這些國產爛動漫,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白居易不懂政治,有句話說錯了,王莽曾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
※舊社會,有句黑話名叫「砸窯」,敢做此事者只有一種人
※最師有句悄悄話對你說
※佳琪,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如果不愛ta,有句話就應該早些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