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鑄幣戰:二戰中的一場另類戰爭
文┃郝慶合
來源┃《中國國家歷史·肆》
東方出版社出版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微信號:zggjls
作為貨幣的組成部分,硬幣通常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等職能。除了這些基本職能外,年代久遠的硬幣還有記載歷史的作用。作為人類歷史上的巨大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已經結束67年,但是它給各國尤其是參戰國帶來了刻骨銘心的記憶。各主要參戰國在戰爭期間和戰後初期發行的硬幣都不免帶有戰爭的痕迹,是對這段特殊歷史的見證。從這些硬幣看二戰,會使我們對這場世界戰爭有著更為直觀的印象。
中國硬幣:在艱苦卓絕中堅持
1935年11月4日,國民政府實行幣制改革,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1936年2月增加農民銀行)發行的鈔票為法幣。1936年,我國發行半分銅幣、一分銅幣、五分鎳幣、一角鎳幣和兩角鎳幣,初步形成了法幣的硬幣系列。可惜好景不長,日本1937年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鑒於戰事需要,我國對硬幣的材質和發行種類進行了調整。
首先是部分改變硬幣材質。抗戰初期,日本侵略者佔領我國大片國土,使我國失去了大量銅和鎳資源。與敵作戰對銅和鎳的需求量巨大,使我國銅和鎳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為了緩解這一矛盾,我國於1940年將一分和五分硬幣的原料由銅和鎳改為鋁。
其次是靈活減少硬幣發行種類。在抗戰中的每一年,我國都沒有發行全部各種面額的硬幣,而是有選擇地發行了其中某些面額的硬幣,從而將銅鎳節省下來製成武器抗戰。由於戰時的嚴重通貨膨脹致使法幣日益貶值和造幣成本增加,因而我國在1937-1943年發行的硬幣面額逐漸上升,從1942年起不再鑄造分幣,改發半圓硬幣。1944-1945年,我國在豫湘桂戰役中的潰敗造成大後方陷入恐慌,故而中斷了硬幣發行。
我國在抗戰歷年發行硬幣種類的情況:
蘇聯硬幣:圖案變化,減少鑄量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後,為了維護西北邊境和列寧格勒的安全,蘇聯要求同芬蘭交換領土和租借芬蘭軍事基地,遭到拒絕。11月,蘇聯對芬蘭發動冬季戰爭。1940年3月,芬蘭戰敗,被迫向蘇聯割讓部分土地,蘇聯在新領土上成立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了建立防禦納粹德國的「東方戰線」,蘇聯於1940年6月迫使羅馬尼亞割讓比薩拉比亞地區,然後在這一地區成立摩爾達維亞(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7-8月又迫使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相繼加入蘇聯。這五個新的加盟共和國在蘇德戰爭初期相繼被納粹德國佔領,在戰爭後期被蘇聯解放。因此,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從戰前的11個增至戰後的16個。蘇聯硬幣以國徽為主要圖案,國徽的綬帶條數代表了加盟共和國的個數。鑒於以上變化,蘇聯於1948年在硬幣的國徽上增加了5條綬帶。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蘇聯開始了偉大的衛國戰爭。戰爭初期,蘇聯西起波羅的海東岸、東至高加索地區、南至黑海北岸的廣大國土迅速淪陷。許多金屬礦區落入敵手,反侵略戰爭對金屬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這兩個因素進一步加劇了金屬資源的供求緊缺局面。在此情況下,蘇聯減少了硬幣鑄幣量。戰爭期間,蘇聯發行的硬幣雖然在種類與材質上和戰前一致,但是其發行量只是戰前的30%,只有在某種面額的硬幣供不應求時,才會對這種面額的硬幣增加一定的鑄造量,但最多也沒有超過戰前的50%,一旦達到流通領域的最低需求,就會立即減少其發行量。當時的蘇聯硬幣以銅、鋁、鎳為主要原料,降低硬幣鑄幣量的做法使蘇聯將這三種金屬大量節省下來用于軍事生產,從而確保蘇聯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
美國硬幣:從改變成份到緬懷偉人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正式參加二戰。接下來的1942年正是同盟國在戰爭中最艱苦的歲月,作為重要戰略物資的銅和鎳發生嚴重短缺。為了盡量節省銅和鎳以滿足軍需,美國決定將一美分硬幣的成分由95%的銅和5%的錫,變成鐵芯鍍鋅;將五美分硬幣的成分由75%的銅和25%的鎳,變成56%的銅、35%的銀和9%的錳。1943年,美國鑄造了近11億枚一美分鐵芯鍍鋅硬幣,省下了3232噸銅。1942-1945年,美國生產了近9億枚五美分銅銀錳合金硬幣,節省了165噸銅和271噸鎳。這些銅和鎳不僅用於製造軍火,還節約了大筆軍費開支,幫助美國渡過了難關。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美國分別於1944和1946年將一美分和五美分硬幣的成分恢復為戰前狀態。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作為一名傑出的政治家,羅斯福總統在二戰中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堅定支持和聯合同盟國共同打擊法西斯侵略,領導美國人民參戰,促進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讚譽。為了紀念這位在二戰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總統,美國於1946年將一角硬幣的主要圖案由墨丘利神像改為羅斯福頭像。
英國硬幣:為抗敵而停發一便士
1940年7——10月,納粹德國發動不列顛戰役,企圖迫使英國屈服。英國首相丘吉爾領導全國軍民奮起反抗,使納粹德國遭到了二戰以來的首次失敗。不列顛戰役標誌著英國正式參加二戰,進入了戰時狀態。面對戰爭期間的資源問題,英國在不改變硬幣材質的情況下,對戰時發行的硬幣種類進行了精簡。
英國1944年一便士銅幣
戰前的英國流通硬幣以青銅為主要原料。在各種面額銅幣中,一便士硬幣耗銅最多,為每枚9.45克。二戰期間,英國在1941——1943年停止發行一便士銅幣。以戰前英國每年鑄造1億枚一便士銅幣的水平估算,英國戰時硬幣一共節省了約2835噸銅。這些銅用於製作更多更精良的武器,為英國抗擊納粹德國提供了重要支持。1944年,伴隨著勝利的臨近,英國恢複發行一便士銅幣。
法國硬幣:自由旗幟永遠飄揚
1940年6月,納粹德國對法國發起總攻,義大利趁火打劫對法國宣戰。6月14日,德國侵佔巴黎。6月22日,法國向納粹德國投降,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刻有「法蘭西共和國」國名的法郎硬幣也隨之停止鑄造。
盟軍1944年兩法郎硬幣
法國1945年一法郎硬幣
盟軍1946年無羽雄鷹硬幣
此時的法國雖然已經淪亡,但是愛國者的反抗沒有消失。時任國防部和陸軍部副部長的戴高樂將軍前往英國,開始領導反對法西斯侵略和維護民族獨立的「自由法國」運動。1943年,戴高樂就任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自由法國」運動恢復鑄造了刻有「法蘭西共和國」字樣的一法郎硬幣4400枚。雖然這個數字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但是卻向全世界表達了法國正義力量不屈不撓的反法西斯意志。
1944年6月6日,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在迅速收復法國本土後,盟軍在法國發行了刻有法國箴言「自由、平等、博愛」的兩法郎硬幣。8月,盟軍進入巴黎,法國光復,刻有「法蘭西共和國」國名的各種面額法郎硬幣全面恢復了鑄造。
納粹硬幣:從囂張步入滅亡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國成為法西斯國家。1936年,在希特勒授意下,納粹德國發行帶有納粹黨卐字徽標誌的硬幣。戰爭初期,納粹德國幾乎佔領和控制了整個歐洲大陸,這雖然擴大了卐字徽硬幣的使用範圍,卻也造成了硬幣供應緊張。為了緩解硬幣短缺,希特勒下令在佔領區發行新的卐字徽五芬尼和十芬尼硬幣。
納粹1940年卐字徽硬幣
為了給戰爭期間的軍工生產提供充足的銅,納粹德國從1940年起對硬幣採取了若干措施:一是普遍更改硬幣材質。除了五十芬尼硬幣的原料鋁保持不變外,納粹德國將一芬尼、五芬尼和十芬尼硬幣的材質一律由銅和銅鋁合金改為鋅。在佔領區,納粹德國將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荷蘭、比利時等國的硬幣材質一律由銅改為鋅,將挪威硬幣材質一律由銅改為鐵。二是大幅削減硬幣種類。1940年,納粹德國停止發行一馬克鎳幣、兩馬克銀幣和五馬克銀幣;1941年,停發兩芬尼銅幣。雖然納粹德國的這些措施旨在維持戰爭機器的運轉,但是這無法改變其失敗的結局。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盟軍隨即在德國發行了新硬幣。新硬幣的圖案不僅取消了卐字徽,還去掉了德國國徽上的雄鷹羽毛,意味著納粹之鷹永遠不可能在天空翱翔了。
義大利硬幣:由黑暗走向共和
20世紀20年代,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法西斯統治。二戰爆發後,義大利於1940年6月10日正式加入軸心國集團參戰。由於義大利是法西斯的策源地,因而二戰時期的義大利硬幣有著濃重的法西斯色彩。當時的五分、十分、二十分、五十分、一里拉和兩里拉硬幣不僅都刻有法西斯標誌,還在硬幣背面的公元紀年下方均鑄有羅馬數字表示的法西斯統治紀年,這些紀年是以墨索里尼上台的1922年為元年開始計算的,如1940年的下方為ⅩⅧ。
義大利1940年二十分硬幣
義大利共和國1948年硬幣
為了解決戰爭期間急需銅和鎳的問題,義大利於1939年將五分和十分硬幣的材質由銅改為鋁銅合金,將二十分、五十分、一里拉和兩里拉硬幣的材質由鎳改為不鏽鋼,將其佔領的阿爾巴尼亞硬幣由銅和鎳改為鋁銅合金和不鏽鋼。為了解決軍費問題,義大利在1942年停止發行五里拉銀幣、十里拉銀幣、二十里拉金幣和一百里拉金幣。儘管墨索里尼政權採取了這些辦法,但戰爭畢竟不得人心。1943年7月26日,鑒於軍事失利和國內反法西斯運動高漲,義大利國王伊曼紐爾三世將墨索里尼解職,轉入同盟國陣營。
雖然伊曼紐爾三世的這一舉措使義大利擺脫了歧途,但是他在墨索里尼問題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1943年10月13日對德宣戰後,伊曼紐爾三世仍然不願觸動法西斯制度,拒絕民主改革。在墨索里尼集團1945年4月28日覆滅後,國王和君主制陷入風雨飄搖之中。1946年5月9日,伊曼紐爾三世被迫遜位。6月2日,義大利通過全民公決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共和國隨即發行新版一里拉、兩里拉、五里拉和十里拉硬幣,在新硬幣的圖案中取消了法西斯標誌、王國徽標和國王頭像,義大利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時期。
日本硬幣:頻繁更改,難挽敗局
1936年3月,標誌著日本法西斯政權確立的廣田弘毅內閣上台。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入侵東南亞,進一步擴大戰爭。在軍國主義體制下,二戰時的日本硬幣都赫然刻有「大日本」字樣,可謂狂妄至極。
日本1937年一錢銅幣
日本全面侵華後,中國的頑強抵抗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想,使之陷入泥潭。持續的戰爭不斷消耗著日本本就匱乏的資源。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對戰時硬幣大做文章。一方面,因為大量的白銀被用於購買軍火,所以日本的五十分銀幣發行量從1937年的4800.0533萬枚銳減至1938年的360.0717萬枚,1939年起停止發行五十分銀幣。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的銅和鎳被拿去製作武器,因而日本多次更改硬幣成分。1938年,日本將一錢硬幣的材質由銅改為鋁,將五錢和十錢硬幣的材質由鎳改為鋁銅合金。1940年,日本取消五錢和十錢硬幣的銅質成分,將其材質改為鋁。不過,這些做法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隨著戰爭中的科技進步,鋁也逐漸被用以製作飛機等武器,其狀況也不再樂觀。因此,日本於1941年將每枚一錢鋁幣重量由0.9克降至0.65克,將每枚五錢鋁幣重量由1.2克降至1克,將每枚十錢鋁幣重量由1.5克降至1.2克。1943年,日本又將每枚一錢鋁幣重量降至0.55克,將每枚五錢鋁幣重量降至0.8克,將每枚十錢鋁幣重量降至0.8克。此時的日本雖然大勢已去,但是頑固拒降,繼續軍工生產,遂使鋁資源瀕於枯竭。在此情況下,日本1944年改用錫鋅合金製作一錢、五錢和十錢硬幣,1945年又別出心裁地用陶土製作一錢和五錢硬幣。由於日本很快敗降,因而這種陶土幣轉瞬即逝。
日本戰敗後,盟軍接管日本,下令將日本硬幣原有的「大日本」字樣改為「日本政府」和「日本國」,徹底清除了其中的軍國主義味道。
偽政權硬幣:侵略者的罪惡鐵證
二戰期間,日、德侵略者在其佔領區建立了偽政權。
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清遜帝溥儀建立偽滿洲國,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了以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這兩個傀儡政權都發行了硬幣。其中,偽滿洲國的各種面額硬幣都刻有溥儀的年號「康德」。「康德」從清太宗崇德年號和清聖祖康熙年號各取一字,從五福臨門中的第三福「康寧」和第四福「好德」中各取一字,寓意強大和幸福。然而,偽滿洲國人民水深火熱的悲慘生活卻是對「康德」的最大諷刺。
1940年7月,德國佔領下的法國建立了以貝當為首的維希政府。為麻痹人民,維希政府硬幣力求與戰前的法國硬幣在外觀上相似,但仍不免露出其賣國嘴臉。為討好法西斯,維希政府硬幣將戰前法國硬幣上的「法蘭西共和國」字樣改為「法蘭西地區」,將自由女神像改為麥穗權斧,將格言「自由、平等、博愛」改為「工作、家庭、祖國」,可謂喪權辱國之極。伴隨著法西斯的失敗,偽政權也煙消雲散,偽政權硬幣則成為侵略者的罪惡鐵證。
結語
通過各主要參戰國在二戰期間和戰後初期的硬幣成份變革,可以看到二戰對資源的巨大消耗。從1939年9月打響到1945年9月結束,二戰持續了六年。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同盟國和軸心國進行殊死較量,雙方都投入了大量資源特別是金屬資源。其中,金銀等貴金屬用來充作軍費購買武器,銅、鎳和鋁等則用於製作更多更好的武器。在這些金屬資源必須優先服務於戰爭的情況下,拿什麼製作硬幣成了棘手問題。於是,各參戰國採用了改變硬幣材質、降低硬幣產量、精簡硬幣種類、減輕硬幣重量等方法,從而使這個時期的硬幣呈現出了與和平時代迥異的特徵。這表明戰爭是對物力的消耗,作為世界戰爭的二戰尤為如此。
各同盟國在硬幣發行方面都以自己的方式推動了反法西斯戰爭的走向,並最終取得勝利。戰爭期間,中國在艱苦卓絕中堅持發行硬幣,蘇聯降低硬幣產量以保全大局,美國改變硬幣材質以渡過難關,英國減少硬幣種類以支援抗敵,法國通過硬幣表達了反法西斯意志。這表明正義必將戰勝邪惡,進步必將戰勝反動,公理必將戰勝強權。
中、蘇、美、英等同盟國在戰時硬幣上的各種措施和法國硬幣的坎坷命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法西斯侵略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蹂躪。而在法西斯的反動統治下,戰時的軸心國硬幣圖案都具有強烈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在侵略者的鐵蹄下出現的偽政權硬幣,是法西斯國家侵略行為的罪證。
熱文推薦
★她,成就了中國甚至世界,卻也毀了中國!
英國乃至歐洲愛喝茶的好習慣,就這樣被中國人培養起來了。但在幾個世紀中,愛喝茶的歐洲人,卻沒有人見過一棵真正的茶樹。以至於長期以來,他們一直相信:茶樹有綠茶樹和紅茶樹之分。綠茶樹產綠茶,紅茶樹產紅茶。直到多年以後,一個叫福瓊的西方人,告訴了所有的西方人,特別是那些品茗者和植物學家:綠茶和紅茶,其二者的區別,只在於制茶工藝的不同而已。
★這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幾天, 其中一件大事,一個細節, 一段鮮活的歷史, 被屏蔽、被掩埋了!
三支大軍,不多不少,整整百萬,是名副其實的「百萬雄師過大江」。東路軍35萬人,由第三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指揮,在南京浦口至南通的張黃港渡江。中路軍30萬人,由第三野戰軍副政治委員譚震林指揮,在蕪湖裕溪口至樅陽鎮段渡江。西路軍35萬人,由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副政治委員張際春、參謀長李達指揮,在江西湖口至安徽樅陽鎮段渡江。
商務合作、訂購微信號:ZGGJLS-307
點擊展開全文


※實拍二戰各國女兵,中國女兵給我們滿滿的感動
※二戰中,蘇軍士兵是怎樣對待德國和日本女戰俘的,畫面太殘酷
※二戰時日本膽敢惹這個國家,出兵20萬,最後僅剩1萬多
※二戰時日本戰爭經費不足,日軍竟然讓女人來中國賺外快
※二戰後的日本,女人都淪落到什麼地步,看著真可憐
TAG:二戰 |
※戰國金郢爰,最早原始黃金鑄幣
※古今鑄幣第一人「王莽」的「金錯刀」
※300年前,全國三分之二的銅錢在這裡鑄造,成為中國的鑄幣中心
※從「江口古戰場遺址」等面世實物探張獻忠鑄幣
※袁大頭三年試鑄幣
※同事在古玩市場上收穫二十枚銅錢,最早的是漢代鑄幣
※重點推薦 中華民國 當二十 雙旗試鑄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
※《三千年來誰鑄幣》選文| 王永生: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錢幣
※金融科技:代碼對鑄幣權的幻想與終章
※曬寶交易區:中華民國 當二十 雙旗試鑄幣
※同事在古玩市場上收穫一套義軍鑄幣,銹色真是太漂亮了
※鑄幣廠的新生意
※小錢幣大歷史:日本近代鑄幣揭露侵略必敗端倪
※大清銅幣戶部二十文試鑄幣
※霍金逝世一周年,英國皇家鑄幣局發行「黑洞紀念幣」
※英新1鎊發現膺幣 防偽技術受質疑 指是個別事件 鑄幣局拒評論
※霍金逝世一周年,英國皇家鑄幣廠發售「黑洞」紀念幣
※醉心鑄幣卻成了亞洲第一兵工廠,東北小諸葛因為何事氣走財神爺
※人類最早的金屬鑄幣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