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僅三人可從正門走進,如今早已被拆除

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僅三人可從正門走進,如今早已被拆除

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僅三人可從正門走進,如今早已被拆除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中國曾經的國門的故事,這個國門就是早已拆除的北京中華門。中華門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當時的名字叫大明門,上面還有大學士解縉題門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清順治元年,大明門被改成了大清門,民國時期又改名為中華門。中華門位於北京中軸線上,它是明清皇城的正南門,古人以南方為尊,因此中華門享有「國門」的地位。除了「大明門」、「大清門」和「中華門」的叫法外,還有一個稱呼叫「大順門」。這是當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之後,將「大明門」改為「大順門」,不過這個稱呼只存在了29天,因此人們將其忽略不計。

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僅三人可從正門走進,如今早已被拆除

中華門位於正陽門北側,天安門南邊、建築並不起眼,樸實無華。與正陽門、天安門不同,它不是城樓,而是一單檐歇山頂的磚石結構建築,「大清門,三闕上為飛檐崇脊,門前地正方,繞以石欄,左右獅各一,下馬石碑各一」。 中華門前是商旅雲集的棋盤街,門內有與承天門連接在一起的中心御道 「千步廊」;左文右武,中央各部衙署對列東西。

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僅三人可從正門走進,如今早已被拆除

看過中華門照片的人都知道,中華門都有三個門洞,要知道中國間最大的門洞不是什麼人都能走過的。正門也就是中間那個門洞,只能是皇帝、皇后大婚和每年的新科狀元,而新科狀元和皇后則只有一次機會。除了皇帝、皇后和新科狀元三人之外,大臣們來此就要下馬曾兩側的門洞進入。明清時,每逢冬至等重大節點皇帝都會去南郊天壇祭天,這時中華門大門會豁然洞開。每當此時,皇帝都會頭戴金冠,身穿龍袍,坐著御輦,浩浩蕩蕩地由此門出行去進行祭祀活動。

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僅三人可從正門走進,如今早已被拆除

關於大清門在改名中華門時,還發生了一個小故事。大清門的門匾材質是石頭,字是用珍貴的青金石刻成字,然後鑲嵌在石頭中。1912年,民國政府想把大清門改為中華門,當時想法就是把門匾翻過來,在北面刻上「中華門」。可能最後誰也沒想到,石門匾被拆下來之後,工匠們發現北面竟然就是「大明門」,原來清朝人就想到了用這個方法,最終只能用一塊木門匾代替。

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僅三人可從正門走進,如今早已被拆除

中華門在明清時如此重要,最終結局如何呢?新中國成立之後,這裡仍稱「中華門」。1959年為了擴建天安門廣場,在蘇聯專家的建議下這座國門被拆除,目前位置就是毛主席紀念堂一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敏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一百年前洋人拍攝的中國農村風景,即使處於亂世但依舊淳樸自然
鏡頭下:1900年八國聯軍佔領的北京城,隨意侮辱婦女,大清官員磕頭送錦旗
1979年的中國人:安寧祥和,六五式軍裝看著好激動,第九張場景再也看不到了
老照片:1938年蘇聯少先隊員參加夏令營的場景,第九張的場景你一定經歷過
鏡頭下:1973年外國人拍攝的中國農村,淳樸安寧,第八張的場景你一定做過

TAG:敏敏愛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只有三人可以從正門走進,現如今已經被拆除
這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僅有三人能通過,如今已被拆除再見不到
罕見國門老照片,全國僅三人可以走,現已被拆除成了歷史
成功走出國門,這一次中國贏了,多國表示認可
這是中國的國門,全國只有兩人能從此過,傳言城牆內有一無價之寶
一直被中國人叫錯名字的國家,禁止女孩出國,卻對中國人開放國門
我國子彈走出國門,外國大量從我國進口,竟是因為這個!
這一國家不準女人出國,卻對中國打開國門,中國的單身漢們有福了
中國最早的一個走出國門的演員,可是因為一件事,永遠的不能再回到祖國
走出國門,衝進法國時裝秀的李寧,是你從沒見過的中國風
此人為逃兵役換國籍,被全面封殺禁止再踏國門,家人離世也見不到
為了民族走出國門的人卻被國人拒之門外,李連杰這一百億實在太心酸
除了老乾媽之外,這個中國調味料也走出了國門,你們一定有吃過
繼中國灌湯包走出國門後,外國人感嘆:如此美味,咬一口都幸福哭了
中國甲魚走出國門,將要在美國泛濫,中國吃貨忍不住笑了
此門是明清兩朝的國門,門匾被摘下後露出三個字,讓人哭笑不得!
這些中國大媽走出國門後,簡直世界無敵
此國表面上和美勢不兩立,背地裡大敞開國門,全世界都被他們騙了
世界盃法國門將吃蜻蜓,據說這是奪冠的象徵,中國隊得吃啥才成啊
二戰唯一向猶太人敞開國門的國家,甚至幫他們逃過日本人的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