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文/格瓦拉同志

中國歷史五千餘年,有七項極重要的國策為很多朝代沿用,時效都超過千年,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大計」。其中有一項,其變體沿用至今,仍在深深影響著我們。

1.封建制

封建制即封邦建國,它的初衷,是受當時生產力和交通落後的限制,天子無力治理龐大的國家,只好給諸侯部分治權,在服從天子的領導下,以期實現對「天下」的統治。封建制據傳起源於黃帝時期,但最終完善成熟,則是西周時期。從實際效果來看,封建制在西周年間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隨著周室衰微,諸侯間互相征伐,不再服從天子權威,周王反而要依附於強大諸侯的保護,封建制算是徹底失去效用。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秦朝建立後,郡縣製成為地方政權的主流,但在漢晉隋元明等朝依然實行過不同程度的封建制,尤以西漢、西晉、明朝最為典型,諸侯王的權勢也最大,當然造成的危害也最深。封建制在清朝徹底走進歷史,前後存在時間超過2600年

2.郡縣制

秦朝建立後,鑒於封建制帶來的嚴重弊端,決定在地方政權中廢除封建制,首次實行郡縣制。秦朝將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長官都由中央任命,不得世襲,由此徹底斷絕地方割據現象的存在。自秦之後,郡縣製成為地方行政體系的主流,並逐漸演化成州郡縣、道州縣、路府縣三級體系。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郡的名稱在元代正式廢棄,前後延續超過1500多年。然而廢止的只是名字,郡縣制所體現的地方服從中央、地方官由中央任免的內涵卻保留下來,直到今天。所以從廣義上來講,郡縣制的效用超過2200多年,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3.修築長城

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最大的安全隱患曾長期來自於北方,如何有效地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是中原王朝永恆的話題。戰國以前,先民幾乎是靠血肉之軀抵禦入侵,直到秦趙燕三國修筑北方長城後,局面才有了積極的改觀。等到秦朝大規模的修築長城,將三國長城連為一體後,對北方的防禦才正式進入到相對穩固有效的「長城時代」。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藉助長城進行防禦的相對穩固性,使得後世王朝「趨之若鶩」,從漢至明,統治中原的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尤以明朝的規模最為龐大。滿清起自關外,又成功地降服蒙古,長城用於禦敵的作用隨之失去意義,最終演化為旅遊意義。從秦至明,長城的效用超過1800年

4.獨尊儒術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思想學術界處於「百家爭鳴」時期,多元化思想競相輝映,嚴重衝擊大一統思想和專制制度,所以必然不會被帝王所推崇。秦始皇的對抗之策為「焚書」,除法家之言禁絕其他各學派。到了漢武帝時期,則採取董仲舒的建議,「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由此,儒家學說成為國家社會的主流統治思想,成了治國理政的依據,也塑造了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也由此,中國在漢武帝之後,很少再有獨創性的偉大思想產生,中國的思想界,逐漸成為一個「大醬缸」,實在是令人痛心。從漢至清,「獨尊儒術」的效用超過2000年

5.科舉制

隋朝之前,官員的選拔任用主要有貴族世襲和察舉推薦兩種途徑,要想做官,要麼生得好,要麼有背景,靠其他方式難於登天。直到隋文帝創立科舉制,普通人才獲得了邁向仕途的機會。科舉制在隋朝尚屬雛形,在唐朝也只是作為貴族任官的一個補充,真正達到成熟還是在北宋時期。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北宋的科舉,不僅應試條件無限擴大到草根平民,而且還建立了保證考試公平的糊名、謄錄製,及第的學子被稱為「天子門生」,榮華富貴盡在眼前,「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說,絕不誇張。科舉制一直延續到清末,1906年正式停止,延續1300多年,為國家輸送了無數的平民人才,對社會的穩定功莫大焉。

6.修大運河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北上爭霸,為解決軍事運輸問題,開鑿胥溪、邗溝、黃溝三條運河,溝通太湖、長江與淮河,這是大運河開鑿的起始。自此之後,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又陸續開鑿一些地方性運河,到隋、元兩朝修建工作達到極點。隋朝修築的運河,分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運河四段,目的是從江南向洛陽運糧;元朝修築的運河,分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三段,目的是從江南向北京運糧,元朝運河便是今日的京杭大運河。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從吳王夫差到元,大運河的修築工作持續近1800年,終於完成一條溝通南北水系的浩大工程,不僅加強了南北間經濟文化交流,而且對維護國家統一和鞏固政權也起到積極作用。

7.官修史書

唐朝之前,史書都由私人撰寫,版本繁多,良莠不齊,雖然有前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這樣的良心之作,但更多的則屬粗劣不堪,甚至還有《魏書》這種黑白顛倒的「穢史」。為解決私人著史的混亂性,更重要的是保證史書的「政治正確」,所以從唐太宗開始,歷代均設立史館,由國家負責編修史書,一直到清朝,持續近1300年的時間

影響中國歷史極為深遠的七項「千年大計」,有一項沿用至今!

官修史書的好處在於,可以舉全國之力搜集資料,為修史工作提供豐富的史料來源,避免私人修史的局限性。但弊端在於,為保證「政治正確」經常會有選擇的使用史料,甚至是歪曲史料,「為尊者諱」,讓世人最終無法了解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十位草根皇帝未發跡前都是做什麼的?稱帝後是否還保有本色?
功高震主卻得以善終的十位大謀士,他們成功避險有哪些「訣竅」?
皇帝搜刮國庫獎賞士兵平叛,叛將打白條給士兵以反擊,後者贏了!
任期最短的5位美國總統,好不容易爬上大位,卻連一屆都沒坐滿!

TAG:文史磚家 |

您可能感興趣

擁有八百年歷史的中國橋樑,至今還有多項世界第一!
揭秘歷史,一千年前的中國有多強大?這才叫做「盛世」!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改過名字的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歷史上首位「千古一帝」,對中外產生深遠影響,還有3大逆天工程
歷史上4大科學家,第1位的一項發明影響兩千多年,如今人人都在用!
二戰時,中國和英國差距有多大,歷史學家:至少也有20年!
對世界歷史有深遠影響的8大帝國
中國歷史真的有五千年嗎
中國第一矮建築,有四千多年歷史,被稱為「天然空調」
中國史上最冤5大忠臣,第一個影響了中國歷史
中國最後一個擁有七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去貴州一定不能錯過它
中國歷史最驚人的相似,350年里,連續重複六次的大事是什麼
大半個世紀前,中國發生了一場奇災,縱觀中國歷史極為少見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相,第一個死的最慘
平潭這個村落有600多年歷史,還是公鐵大橋入島第一站,迎來一個重大典禮!
菩薩在線 世界八大最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大佛,中國就有兩座!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為什麼三國時代能夠排在「最精彩」的前三名?
中國最著名的六個寺廟,都有千年的歷史,也是祈福的好去處
中國歷史上的6大漢奸,個個遺臭萬年,卻有人說最後一個是大英雄
中國五千年歷史:每隔千年出一絕世猛將,下一個千年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