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運筆清新 風神別具——李白《峨眉山月歌》賞析

運筆清新 風神別具——李白《峨眉山月歌》賞析

運筆清新 風神別具

——李白《峨眉山月歌》賞析

峨眉山月歌

李 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唐朝詩人李白於開元十三年(725)離開家鄉四川峨眉山,開始了遊歷生涯,他從峨眉山沿平羌江南下,經清溪,過渝州,出三峽,到荊門,游洞庭,又到了金陵、廣陵和會稽等地,後又回舟西上,寓居湖北。本詩便是詩人離開故鄉、辭親遠遊的道別之作,也是他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詩的首句寫天空明月靜景,次句寫江中明月動景,上下相映,動靜相襯。詩中出現的「峨眉」「平羌」兩地是由東向西回望家鄉山水,以半輪、月影、江水道出惜別的暗示。

「夜發清溪向三峽」意思是連夜從清溪出發,向三峽方向駛去。此句連用兩個地名,既點明了停泊之後重新出發的地點,又交代了將要達到的目的地,語調顯得輕快而急促,表現了詩人爽朗奔放的性格。

末句是說詩人想念故鄉的明月卻見不著,只好懷著不忍離鄉的悵惘心情向渝洲駛去了。「下渝州」點明行舟將到的地點,也意味著船行很遠了。詩人離開了三峽,就要奔赴自己不熟悉的異地。詩人不由地向天感嘆,天上卻已不在懸掛故鄉的明月了。此句以擬人化的手法,用君指明月,寫出了李白當時的真實心境。明月其實指代了一方故土,一種個人的思戀情懷。

這首詩把紀行、寫景、抒情融為一體。全詩語言優美流暢,意境清朗秀美,風致自然天成,音韻流暢,語短情長。全詩將五個普通的地名嵌入詩中,描寫了作者從清溪經過平羌,前往渝州,三峽的江行體驗和思鄉感情,寫盡了對故鄉依依惜別的深情,道出了無限眷戀的情思。全詩運筆清新,風神別具,讀來給人以美的享受。

國內統一刊號 CN42-0701/F

出版:江漢大學期刊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語文報 的精彩文章:

TAG:學語文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祝允明《劉君文威聽泉記》卷,頗具黃山谷風神
鄧石如經典隸書《張子西銘》滿紙老辣!別具風神!
沈周《西山紀游圖跋》,深得黃山谷風神
《碧藍幻想》畫風神似龍之谷 網友:刀劍神域你看看人家!
風神精絕、姿媚雄健,賞趙文敏《光福寺重建塔記》
吳鎮畫竹,風神瀟洒,滿紙清韻!
《劍網3:指尖江湖》:延千年唐朝古風神韻,揚當今中華盛世風儀
風神潤澤、筆墨俊峭,陳少梅作品欣賞
王寵小楷《南華經》淡淡君子之風神
風神挺秀!(唐)《王居士磚塔銘》
董其昌行書《連環歌》風神超逸 飄飄欲仙!
風神挺秀!唐《王居士磚塔銘》
「蘭王」寫蘭 風神自遠!
風神懶散、氣韻高逸——清代查士標墨跡
孫雪泥山水畫作品,筆墨疏秀,皴染淹潤、淡雅秀逸、風神韻致
文徵明雜花詩卷:縱筆揮灑,風神秀勁!
智永草書《蘭亭序》,用筆秀潤圓勁,清俊流美,風神雋永,氣質和雅
書法|趙孟頫 行書名帖《光福寺重建塔記》平懷淡宕 風神精絕
智永草書《蘭亭序》,秀潤圓勁,清俊流美,風神雋永,氣質和雅
《讀歐隨筆》序:「六一風神」慧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