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祁連山下閑戰馬

祁連山下閑戰馬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漢陽(大馬營)大草灘,直達祁連山西端,擊敗了盤踞在焉支山、大馬營草原的匈奴各部,敗退的匈奴族凄然回首,發出千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焉支山又叫胭脂山,位於山丹縣東南,因山中生長一種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匈奴婦女用來描眉塗唇)大馬營,顧名思義,就是養馬的地方。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漢武帝學習匈奴人「胡服騎射」,摒棄了漢人的寬袍大袖和笨重的戰車,擅長奔跑的戰馬就成了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戰爭資源。自西漢以來,霍去病就將這裡設置為軍馬場。以當地馬種為基礎,又引進了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從此山丹成為歷代皇家軍馬養殖基地,解放後,這裡是直屬蘭州軍區的軍馬場。隨著軍隊現代化的改革,軍馬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2001年9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軍隊保障性企業調整改革的重大決策,山丹馬場整體無償移交中國牧工商(集團)總公司管理,更名為甘肅中牧山丹馬場及其它實體經濟國有企業。

說來也是一個笑話,我一直到現在,也不知道我們6月25日晚上到的甘肅永昌縣境內那個地方是什麼地名,只知道那是山丹馬場的一部分,但因為沒有適合大巴車行走的公路,我們一直折騰到午夜才來到一個類似於村莊的地方,住進一個名叫「牧馬人家」的私人經營的旅店。詳情不細說了,無非就是經受一次疲憊和飢餓的考驗。

6月26日早晨起來,終於見識了什麼叫「綠草如茵」。上午9點來鍾,我們來到一個緩坡山崗下,等待著牧馬人將馬群趕下山。

去年秋天,我曾經在內蒙的壩上草原——那裡也有一個過去的軍馬場——拍攝過馬群,比較而言,山丹的這個馬群馬比較少,奔跑的速度也不夠快,感覺氣勢不足。

元朝著名的詩人張可久寫過一首《老王將軍》的曲子,對一生馳騁沙場而退役的老將軍頗有感慨:「綸巾紫髯風滿把,老向轅門下。霜明寶劍花,塵暗銀鞍帕。江邊青草閑戰馬。」好一個「閑」字,明寫不再賓士沙場的戰馬,實寫即將告老還鄉的將軍,其情其景,頗感凄涼。如今的軍隊和未來的戰爭,都不再可能出現戰馬嘶鳴,祁連山下閑戰馬,延續歷朝歷代2000多年的官家軍馬場退出歷史舞台,並非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我們期望邊境安瀾,世界和平,但這個世界從未消弭戰亂,沒有金戈鐵馬的戰爭更令人不安。

與本文相關的部分文章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鵝湖山人 的精彩文章:

TAG:鵝湖山人 |

您可能感興趣

祁連山中馬蹄寺
走過祁連山下
戰風暴縛黃龍 八步沙漠變綠洲 祁連山下織錦繡
祁連山下的」秘境「春天
青海,祁連山下好牧場
曾日三:血灑祁連山下的紅軍戰將
祁連山脈最美山谷
祁連山下厲兵秣馬——空降兵某部實戰化演練
祁連山下好風光——武威南營水庫周邊田野風景
祁連山之冷龍嶺穿越記
巍峨連綿的祁連山風景圖片
祁連山下的神秘托茂人
沒有祁連山就沒有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9張圖帶你認識一下祁連山
甘肅張掖:祁連山下綠草如茵景色美
青海,祁連山雲霧繞宛如「仙境」
祁連山下,他們帶著初心感悟「西路軍魂」
遊記|陳國軍|夢牽祁連山
西行漫記:飛越祁連山之「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隱藏在甘肅祁連山下隱世秘境 見證了河西走廊的強盛、衰落與復興
都是精兵強將!96A坦克縱橫祁連山實戰攻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