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國國際科研合作論文數量升至世界第三

我國國際科研合作論文數量升至世界第三

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中國的科研創新國際化趨勢如何?2015年,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發文量達7.1萬篇,躍升為全球第三。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等3日發布的《中國國際科研合作現狀報告》,依託文獻計量學方法,對我國科研國際合作進行了深入剖析,指出10多年間中國的國際科研合作發生了「質」與「量」的雙重轉變。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科技國際化已經成為主要發展方向。有關信息顯示,2006年以來,我國通過制定與強化國際科技合作政策機制,加大國際合作經費投入力度,調動科技和社會力量等舉措,不斷推動中國的國際科技合作發展。中國的科技研發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1.42%,增長到2016年的2.1%。國際合作論文中受中國國內經費資助的論文比例,從「十一五」的31.6%,上升到「十二五」的65.2%。

報告負責人、國家科技評估中心主任王瑞軍介紹說,當前創新要素開放性、流動性顯著增強,我國國際科研合作「走出去」道路不斷拓展。國際科研合作10年來不僅是合作規模創造了新高,還發生了「質」的飛躍,高被引論文中,中國科研工作者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我國的「科研朋友圈」也在不斷深化擴大,中國逐步成為國際科研合作網路中各國重要的合作夥伴。報告顯示,我國同科技發達地區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關係近年來得到全面鞏固。我國與經合組織國家的科研合作論文由「十一五」時期的10萬多篇,增至「十二五」時期的23萬多篇,增長約1.2倍。在經合組織國家中,我國與美國科研合作的規模最大。「十二五」時期中國與其他金磚四國整體的科研合作規模顯著提升,總數約為「十一五」時期的2.7倍,金磚國家之間構建起了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科研合作夥伴關係。

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的影響力如何?2015年,我國國際合作論文的平均被引次數為1.5,顯著高於全球國際合作論文的平均被引次數1.0。同時,在與澳大利亞、新加坡、美國開展的高質量國際科研合作中,我國科研人員占通訊作者的比例大於40%,發揮了較高的主導作用;全球多作者論文中超過一半的論文有中國的貢獻。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發表多作者論文最多的國內科研機構,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發表的多作者論文引文影響力最高。

據了解,國家科技評估中心是科技部設立的國家級專業化科技評估機構。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治癌神器:可在MRI機內活檢的全塑料3D印表機器人Stormram4
阻止肥胖新思路:改變腸道細菌的代謝途徑
楊衛:基礎研究是推進科學技術進步的關鍵
保障科研人員健康的根本在於體制「減壓」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量中國第四
中國論文數量世界第二;馬來西亞變為英國「垃圾處理廠」 | 科學FM
中國合成生物學領域論文數量已位居全球第二
中國科技出版物數量首次超過美國
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法國海外軍事基地數量全球第二
我國科技期刊數量世界第三 質量不高如何做強
中國AI新進展:科企專利申請數量超美國2.5倍 機構研究論文激增
中國火炮數量世界第一
中國的無證客人數不降反升,其他美國非法移民數量創新低-美國世界華人網
高質量科技論文數量:中國激增 日本下滑
科學論文數量:中國超過美國日本奪得首位,日本已下滑至第六
中國首次躋身全球創新指數20強:在研究人員、專利和科技出版物數量方面,中國位居第一
核武器數量俄羅斯世界第一、美國軍費支出世界第一
非洲「文明古國」埃及,成世界上第十四個人口數量超過一億的國家
日本護照含金量超德國,免簽國數量世界第一
基於數量邏輯回眸《中國社會科學》發文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發布:中國AI論文數量全球第一
世界潛艇數量前三的國家,美國第二,中國第三,第一竟然是朝鮮
中國科技期刊數量世界第三 質量不夠如何做強?
此朝經濟水平世界第一,官員數量世界第一,文化名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