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古紅顏多薄命:因縱情過度而身亡的美人

自古紅顏多薄命:因縱情過度而身亡的美人

李煜縱情聲色,相繼寵幸大小周后。大周后娥皇生於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歲,她的父親周宗是南唐元勛功臣,為李煜稱帝立下汗馬功勞。李煜登基後,官拜內樞使同平章事,位同宰相。中宗李璟繼位後,對周宗敬重有加。李璟看重其身家條件,讓年方十九歲的李煜迎娶了周宗的長女娥皇。這是一樁典型的包辦婚姻,有較濃的政治色彩。按傳統經驗或大數定律,這種婚姻的幸福指數往往較低。李煜則非常幸運,娶到了一位才才色俱佳的絕代佳人。二人結髮,可謂珠聯璧合,天從人願。

周娥皇生得相貌極美,史載「有國色」,嫻靜聰慧,氣韻高雅,且博覽群書,詩畫雙絕,「曉書史,善歌舞,精音律,尤以彈琵琶見長」。她與李煜的姻緣也是由琵琶開始。八月初八,是中宗李璟的四十歲生日,宮中舉行盛宴,娥皇為李璟演奏了一首精彩的琵琶曲,中宗大悅,嘆其靈慧,當場就將視為國寶的燒槽琵琶賞賜給她,且向娥皇的父親周宗提親,懇請將她許配給了李煜。李璟也有頗高的文學藝術修養,贈予琵琶,即是對她音樂才華的賞識,也是認為她與李煜志趣相投,更是寄希望於這樁聯姻能鞏固皇室與重臣的政治聯盟。

不過,自古紅顏多薄命。大周后包括她的妹妹小周后,都沒能跳出這一「紅顏定律」。大周后究竟是怎麼死的呢?這也算是一樁疑案了。關於大周后的早逝,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被李煜與小周后偷情氣死。陸遊《南唐書·昭惠傳》:「或謂後寢疾,小周后已入宮中。後偶事幔之,驚曰:汝何日來?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對曰:『既數日矣。』後患怒,至死面不外向。」才情高絕的娥皇受到親情與愛情的雙重背叛,心死絕望,鬱鬱而終。

《南唐書》對於大周后之死則是另一種說法:周娥皇自知快要結束生命,就向丈夫告別說:「婢子多幸,托質君門,冒寵乘華,凡十載矣。女子之榮,莫過於此。所不足者,子殤身歿,無以報德。」她親手將李璟所賜燒槽琵琶和一直戴在手臂上的玉環交給李煜以為紀念,又親筆寫下遺書要求薄葬。三天後,周娥皇支撐著為自己沐浴更衣,更親手將含玉放進自己嘴裡,(應為玉蟬)隨後於瑤光殿西室闔目而逝,謚「昭惠」,下葬懿陵。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大周后盛年離世?她究竟是在何種情形下撒手人寰?

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娥皇由於自幼金枝玉葉,婚後又頻頻生育,難免體弱。與李煜不分晝夜的恣意放縱,當然也非常消耗體力。一次貪杯後偶感風寒,終於病倒。隨後她最鍾愛的小兒子仲宣又突發急病而死。幼子的夭折使她非常悲傷,給了她致命一擊,從此身體迅速衰弱,終告不治。

至於小周后與李煜的偷情之戀,真實的情況也不全關風月。李煜的風流天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國丈府的樂意促成。一旦長女不諱,皇后的位置極有可能落人旁人之手,而後位的更替,直接影響到外戚的家族利益,此刻若以小周后次第而進,自可避免後位「易姓」的險情。最後一點,李煜的生母鐘太後不願兒子為媳婦過於悲傷,當然也默許此事。

一生順遂的大周后在未逝之際初嘗世態炎涼,內心定然是感慨萬分,帝王的愛情,因為冰冷的皇權,早已註定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嫁與天子,就只能是皇后而不僅僅是妻子。

大周后離去後的好長一段時間,李煜都不能從失去她的悲哀中解脫出來。在一首《採桑子》中有這樣的反映: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他還在一首感懷詩中無可奈何地嘆息道:「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儘管李煜對愛妻百般思念,千般哀怨,卻不能讓美麗的大周后死而復生了。

大周后離去後的好長一段時間,李煜都不能從失去她的悲哀中解脫出來

南唐李煜的醜聞 趁妻病危將小姨子騙上龍床

南唐後主李煜,真是艷福不淺。大周后、小周后都是錢塘人——親姐兒倆,先後做了他的枕邊人。姐姐叫周薔,小字娥皇;妹妹叫周薇,小字女英。巧極了,上古的堯帝,也有兩個女兒:長女娥皇,次女女英,姐妹倆一塊兒嫁給了堯的接班人——舜。大、小周后並沒有「共侍一夫」的經歷,她們和李煜成親,是前後腳兒。大周后先嫁入了深宮,她跟李煜非常恩愛。可惜,她身體不太好,而且習慣一有病就招娘家人進宮照料。就這樣,周薇跟著父兄探望姐姐來了。姐夫注意她時,周薇剛剛15歲,就像一朵嬌艷欲滴的鮮花,含苞待放。馬令在《南唐書·昭惠後傳》中說,周薇「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靜」。想必,小姨子未必有心,但大姐夫早已屬意。

《新五代史》詳細交代過李煜的出身。南唐是個短命朝廷,三位君主,攏共維持了39年。嚴格說來,南唐屬於附庸政權,先自去帝號,又不敢擴張。從第二代李璟開始,為了避免觸怒強鄰,只能自稱國主。後主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名從嘉,字重光。他24歲即位,當了15年皇帝。史書上說:「(李煜)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可是,長相奇特,也無法兌換治國平天下的雄才大略。李煜作為兒子孝順隨和,作為國君優柔多疑,更多時候,他倒更像個放蕩不羈的憤青:「性驕侈,好聲色,喜浮屠,為高談,不恤政事。」和所有文人雅士一樣,他迷戀詞賦、笙簫、醇酒、美人……普通人尚且樂此不疲,何況一國之君?喜歡吃喝玩樂的李後主最捨得在詩詞和女人身上下工夫。早在大周后沉痾在床時,他就開始惦記如花似玉的小姨子了。情竇初開的少女,很難抵擋這位風月老手的攻勢,再說,李煜是大權在握的君主,又是妙筆生花的才子,她喜歡還來不及呢,哪能輕慢、拒絕?於是,引發了一場滿城風雨的後宮醜聞。

南宋詩人陸遊,曾以史家筆調著成《南唐書》。北宋以後,撰寫這部斷代史的人多達六家,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位:胡恢、馬令和陸遊。清朝出版的《四庫總目提要》以苛責著稱,對陸遊卻高看一眼,稱讚他十八卷本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南唐書·昭惠傳》記述了周薇「替補」周薔的內幕,那簡直是一篇精彩離奇的小說。李煜是位高產詞人,每有新作,便迅速傳出宮廷,流布坊間,成為當年的流行歌曲。忽然,宮廷內外唱紅了一首《菩薩蠻》,繪聲繪色地描寫少女如何偷情、怎樣約會。這種黃色小調怎會出自君王之手呢?大周后剛拿到歌詞,便微蹙蛾眉,細細地揣摩。很顯然,詞風就是李煜的;可是,他為何突發奇想,把小姑娘那點兒私事兒寫得惟妙惟肖哩?「穴空風自來」,莫非,這首小詞背後,還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也只有李煜知道,歌詞背後,藏著一張怎樣嫵媚的笑臉:「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其實,詞中這個「手提金縷鞋」、躡手躡腳跑出來幽會的小姑娘,正是周薔的親妹妹——周薇。李煜居然在老婆的眼皮底下瞞天過海,悄沒聲兒地跟小姨子好上了。陸遊的《昭惠傳》披露了事發細節:周薔病了,這一次,她並沒叫娘家人進宮伺候,想不到,她竟鬼使神差地撞見了周薇——這就怪了!妹妹進宮探視,自己為什麼事先不知道?姐姐滿腹狐疑,便不動聲色地問妹妹:「你什麼時候來的?」周薇原本是李煜私下叫來幽會的,可憐這個15歲的女孩兒,少不更事,哪裡會睜眼說瞎話呀?姐姐一問,便羞紅了雙頰,如實招認:「已經進宮很多天了。」

一句話,真相大白!周薔的病情急轉直下。她悲憤地躺在床上,不吱聲,不扭頭,至死也沒再看李煜一眼。964年十一月,周薔病逝,年僅29歲。南唐朝廷,隆重治喪。李煜還悲悲切切地寫祭文、立墓碑,落款自稱「未亡人」,「道旁多少麒麟冢,轉眼無人送紙錢」。剛出完殯,南唐後宮就過起了花天酒地、歌舞昇平的小日子。968年十一月,周薔三周年忌日一結束,李煜便迫不及待地迎娶周薇。這一年,周薇18歲,史稱小周后。初冬的金陵,晴空碧透,喜氣洋洋。南唐後宮早就熱熱鬧鬧地張羅起來了。借紅燭,觀美人。新娘莞爾一笑,李煜喜上眉梢。只是,他倆做夢也想不到,眼前的榮華富貴,已經沒有幾天了。

周薇步姐姐後塵,如願以償地嫁到了帝王之家,似乎物質享受再無後顧之憂了。南唐,地處江南,魚米之鄉,錢不成問題。無論朝廷吏治如何腐敗、軍事怎樣懦弱,總可以聚斂足夠的金銀珠寶,供九五之尊及其三千粉黛可勁兒折騰。小周后和歷史上那些工於心計的后妃不同,她在政治上沒有野心,只圖嫁漢吃飯,跟自己喜歡的男人痛痛快快地過一輩子。小周后沾了姐姐的便宜,不到20歲,就被冊封為後。小小年紀當然沒有統領後宮、輔弼君王的頭腦。與其說她是李煜的老婆,還不如說是「花瓶」、「玩伴兒」。小周后俊美、端莊,「有才思」。有才思的女人,正合李煜的口味。周薇入主後宮,酷似一個節衣縮食的打工妹,忽然傍上了言聽計從的大款。於是,積蓄已久的物慾,傾刻間爆發出來。與生俱來的虛榮與放縱,隨即演化為海盜式的掠奪,不但要把昨天的損失找回來,還想透支明天的、後天的、大後天的……一旦女性游弋在幸福的海洋里,很容易墮落為美麗的蠢貨。李煜也醉心於及時行樂,誰知道定鼎中原的趙匡胤哪天會殺來?賴以自保的長江天險,還不致一觸即潰吧?能偷安,就是福,何必預支未來的痛苦?李煜偕周薇出雙入對,他倆趣味相投,成天把作詞譜曲當活兒干。每有得意之作,便招文武大臣進宮喝酒。名為飲宴,實為「新歌發布會」——國主作詞,周后演唱。席間,玉指漫彈、朱唇輕啟,周薇總能為李煜贏得滿堂彩。

賦詩作詞、唱歌飲宴,對小周后來說早就不新鮮了,她開始由著性子,裝扮後宮。她痴迷綠色,她的衾枕帷幄、裙帶衣飾,乃至釵環珠寶、清供玩物……一水兒綠!不光她本人,後宮上下,都得換成這個色。於是,小周后的個人喜好,變成了集體意志。南唐內廷的最後歲月,曾一度綠得人頭疼,「濃得化不開」。小周后講求氣氛與格調。本來宮裡很乾凈,她偏要侍從到處熏香,驅趕穢氣。名貴的檀香木,成車成車地被運進後宮,犄角旮旯都架起香料焚燒。晝夜火星亂濺,四處奇香彌散。小周后熏香,已經上升為一種心理病態——潔癖。小兩口玩得開心,根本不願正視虎視耽耽的趙匡胤。這種混日子的心態,很像法國皇帝路易十五:「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可惜,後主李煜沒有路易十五得享天年的造化。當洪水來時,他還沒有作好咽氣的準備。

腿軟,跨不過鬼門關

按照李煜的如意算盤,宋朝不統,南唐不獨,兩家隔江而治,井水河水兩不犯。可惜,羽翼豐滿的趙匡胤早就開始磨刀了,他志在統一天下,絕不會容忍李煜的「國中之國」。《宋史》記載了趙匡胤殺機四伏的表態,他說:「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看來,南唐偏安一隅、苟延殘喘的日子不可能太久。965年,孟昶丟了成都,後蜀政權被連根拔起——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大宋既能平滅孟昶,李煜又算老幾?大約10年之後,也就是974年,趙匡胤著手收拾南唐。陸遊《南唐書·後主本紀》中說:「王師次采石磯,作浮橋成,長驅渡江,遂至金陵。每歲大江春夏暴漲,謂之黃花水。及王師至而水皆縮小,國人異之。」這可是凶兆,連老天爺都不幫李煜了,恐怕南唐滅國,日子屈指可數。

愛女性,好聲色,並不妨礙男人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北寧的馬令在《南唐書·後主書》中借文化名流徐鉉之口,替李煜說好話:「唯以好生富民為務,常欲群臣和於朝,不欲聞人過,章疏有糾謫稍訐者,皆寢不報。」說白了,李煜希望跟大伙兒熱湯熱水、相安無事地過,最好不要雞飛狗跳。據說,李煜新娶小周后時,牙尖齒利的大臣韓熙載曾當眾作詩,褒貶這件婚事。雖說他也是個聲色犬馬的傢伙,卻對李煜的私生活指手畫腳。換任何一位君主,都會惱羞成怒,但是,李煜只微微一笑,忍了。處理軍國大事,小周后既沒心思,也沒能力,她只是裝點卧房的一枝花。李煜寬厚的性格,幾近婦人之仁。常言道:「慈不掌兵,善不理財。」李煜的知識結構和性格缺陷,直接影響南唐的政治格局。馬令批評他:「酷好古道,而國削勢弱,群臣多守常充位,不克如意。」這個毛病,在宋軍圍城時,表現得尤為突出。974年夏天,宋軍終於殺過長江,直撲金陵。此時,李煜也做了必要的人事調整。他把軍務委派給皇甫繼勛,擢升陳喬、張洎協理政務,還命徐元瑀做內殿傳詔。在軍事上,李煜吟詩作賦的天才根本就派不上用場,他只能倚重這幾位似乎可以信賴的大臣。很遺憾,他是政治上的「二把刀」。那些被提拔起來的新貴,並不十分得力。戰場上,連連潰敗,內殿傳詔徐元瑀等人,居然把十萬火急的戰報扣壓起來。李煜像個被軟禁的傻子,依然醉在小周后的溫柔鄉里。儘管這個風情萬種的小美女不能替自己分擔國政,但是她一顰一笑、一吟一唱,都叫他心馳神往。美人在側,還不夠嗎?足夠了!李煜和周薇脈脈含情地凝望著,會心地一笑,杯中酒,又幹了。

周薇兀自陪李煜快活,征服者已殺到了門前。「王師屯城南十里,閉門守陴,國主猶不知也。」國主被弄臣騙到這個份兒上,簡直是笑話。宋軍已清晰地望見了金陵垛口,城裡竟然傳出了絲竹管弦、划拳行令的聲音——老天爺,鋼刀都架到脖子上了,李煜君臣還有心思玩兒呢!李煜總算清醒了,他還能不急?立馬誅殺了皇甫繼勛和徐元瑀,並重新調整人事。此後,雙方展開為期一年的拉鋸戰。陸遊在《後主本紀》中寫道:「(975年夏六月)王師百道攻城,晝夜不休,城中米斗萬錢,人病足弱,死者相枕籍。」李煜還是很有人緣的,南唐軍民、金陵父老,極肯替他賣命。只可惜,大勢所趨,一切都來不及了。所謂「天授大宋,非人謀所及」。當年十一月,金陵陷落。為南唐殉國的將士們、為後主殉道的臣僚們,紛紛倒在了李煜眼前。李煜確實像個多愁善感的娘們兒,他性子陰柔、纏綿,眼看就樹倒猢猻散了,依然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黃金白銀、美酒佳人……所有的好東西,即將變成宋軍的戰利品,李煜慷慨地分發藏中黃金,甚至作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據《後主書》記載:「先是,宮中預積薪,煜誓言社稷失守,當攜血屬赴火。」很遺憾,他腿肚子太軟,沒勇氣當烈士。不敢死,只能苟活,且在敵軍刀下混日子吧。

後世笑話那首著名的《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都當了亡國奴,還忘不了跟女人們掉眼淚。李煜黏黏糊糊、難當大事的品性,頗似怡紅公子那類角色。當君主,確實陰差陽錯。宋軍主將曹彬耀武揚威地舉行了受降儀式。李煜親率文武,「肉袒降于軍門」。馬令的《後主書》記錄了李煜從國主到囚徒的全過程:「煜舉族冒雨乘舟,百司官屬僅十艘。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自賦詩云:『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台殿已荒涼。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真刀真槍可成霸業,哪有詩詞能救國?李煜錯投帝王之家,白白糟踐了他這絕品文采。小周后依舊是李煜的影子,落難時,執手相望,彼此都很溫暖。她陪著淺唱低吟的丈夫,一路顛簸,趕到了陌生的汴梁城。當年,她提著「金縷鞋」幽會情郎的時候,她趁一輪明月,點燃「帳里香」的時候,她懷抱琵琶,哼唱後主新詞的時候……幾曾想過背井離鄉、階下為囚呢?女人往往比男性更柔韌,能享千種福,也能受萬般罪。

悲慘的女俘

976年,元宵節剛過,李煜含著凄涼的淚水,率領臣子、眷屬,身著素服,跪在了汴梁城明德樓下。趙匡胤姿態很高,沒有大開殺戒,而是給了李煜一個違命侯的虛職,養起來了事。倘若趙匡胤不死那麼早,倘若李煜不愁眉苦臉地思念故國,倘若小周后不那麼美艷絕倫,倘若繼任者趙光義不那麼色膽包天……太平日子,也就勉強挨過去了。偏偏歷史不能這樣假設,原因很簡單,被罷黜的君主,只有一條路可走——死亡!不是自殺,就是被敵人用各式各樣的軟刀子幹掉。李煜這個政治破落戶、不戴枷鎖的囚徒,有什麼資格獨享小周后?趙匡胤那位野心勃勃的親兄弟——趙光義,早把錐子般的目光,刺向了楚楚動人的女俘。976年深冬,趙匡胤在「燭光斧影」中蹊蹺地死去,究竟是暴病而亡,還是蓄意謀殺,至今仍是無頭懸案。嫌疑最大的,就是趙光義。江山易主,朝廷改元為太平興國。李煜夫婦也沾了點兒喜氣,一個晉封為隴西郡公,一個做了鄭國夫人。

978年正月十五雪打燈。按規矩,小周后必須隨朝廷命婦進宮拜賀。可想不到的是,唯獨她被莫名其妙地滯留後宮,夜不歸宿,這就不合規矩了。李煜心急如焚地探聽消息。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拖下去,小周后還被囚在宮裡。黑暗的陰雲籠罩在李煜頭上,他幾乎嗅到了不祥的氣息。半月之後,一乘轎子把形容憔悴的小周后抬了回來。女人頭也不抬,徑自跑進卧室,扎在床上放聲大哭……李煜呆若木雞般地站在旁邊,羞愧、悲憤、惱怒……可是,一個亡國之君三千里地山河都丟了,睡枕邊的女人還有什麼安全、體面可言呢?宋朝人王銍在《默記》中說:「(小周后)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後主多婉轉避之。」儘管找不到目擊者,可小周后被趙光義摧殘、虐待,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古人信奉善惡有報、世道輪迴。人作孽,可能暫時得逞,殊不知,這些罪孽終將在後世兒孫身上得到報應。趙光義欺侮手無寸鐵的女俘,150年後,宋朝皇室的后妃、公主,被分批掠走,金國人像對待娼妓一樣摧殘、蹂躪她們……為什麼禽獸男人造孽,總要犧牲無辜的女人?

塵歸塵,土歸土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男人忍受痛苦,認為那是應得的刑罰;女人接受痛苦,認為那是自然的遺產。」對眼前這場災難,李煜心裡有數。高深的佛學造詣指引他,一切皆是因果。如今忍受的刑罰,正是替當初的罪孽埋單。他想得開,小周后卻做不到。這個可憐的女人,驚恐地蜷縮在趙光義的陰影下。皇帝什麼時候叫,她就得什麼時候到。如此穢行,哪還像個人?不過是一副推來搡去的洩慾工具。這樣豬狗不如地活著,該怎樣面對相依為命的丈夫?怎樣打發一朝一夕,一分一秒?小周后茫然無措,甚至有幾分悔恨,當初自己「手提金縷鞋」,找錯了情郎。和當年小姨子幽會姐夫那件事相比,留宿宋宮屬於徹頭徹尾的醜聞。名節淪喪,殘花敗柳,小周后變成了一個有呼吸的死人。如今,她生命中最後一點慰藉,就是寫詩作詞的李煜。既然曾經同享富貴榮華,那麼,眼下這段苦難,還得一起扛、一塊兒挨呀。

978年七月初七,恰逢李煜42歲生日,兩口子無限凄涼地守在一起。沒有客人,更沒有宴會,壽星佬兒便提筆填詞。人在最倒霉的時候,往往充滿奇妙的詩意。正應了後人那句評價:「國家不幸詩家幸。」李煜的詩情才思,比當年和小周后幽會時更豐沛。他先寫了一首小令:「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當初的日子越美好,眼下的處境就越糟糕。接著,又寫了那首傳世之作——《虞美人》,這也是他今生的絕唱: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簡要內容:江南出才子,蘇杭多麗人。命運,把詞人李煜和美女周薇推到了一起,這對天生的浪漫派,演繹出金陵屋檐下萬人爭頌的風流故事。周薇原以為,倒在多情君主的懷裡,足以託付一輩子,殊不知,從她委身李煜那天起,就被推進了災難的漩渦……小周后一字一句讀丈夫的詞作,雙唇微微翕動,兩眼淚光盈盈。寫得真好!可惜,弦斷有誰聽?周圍都是宋家皇帝的眼目和爪牙,還是別拿出來彈唱了吧。想不到,李煜的情緒反常,極為激動,他指著小周后的鼻子,命她立刻就唱。小周后見丈夫紅了眼,只好依從。

其實,此前一件小事兒,早把李煜推上了斷頭台。南唐滅國之後,原來的宮女——慶奴流落民間,給一名宋軍將領當了侍妾。慶奴不忘舊主,四處打聽其下落。李煜動情地回信說:「此中日久,只以眼淚洗面。」本來是敘舊閑談,卻被趙光義上綱上線。他認為李煜包藏滅國之恨,留之無益。或許,橫在兩個男人中間的小周后,無形中加劇了這種妒火與仇恨。李煜夫婦的飲食起居,處在嚴密的監視之下,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趙光義的眼睛,何況掉著眼淚唱「反動歌曲」?李煜寫給慶奴的信、寫給小周后的《虞美人》,一下惹惱了趙光義,他冷笑著,終於動了殺機。早在金陵城破時,李煜就該死。他偏偏下不了決心,妄圖多活兩天。苟活給他帶來的,只有千百倍的痛苦和屈辱。既然趙光義看上了他的女人,李煜自然就成了礙手礙腳的情敵,留他成天絮絮叨叨,還不如趁早幹掉。

就在李煜生日那天晚上,趙光義派人賞賜給他一杯御酒,酒里摻了致命的牽機葯。在太監的督促下,李煜無可奈何地喝了下去。有人說,所謂牽機葯就是中藥馬錢子,這種東西足以破壞中樞神經系統。李煜喝完毒酒,藥性隨即發作,他四肢抽搐,嘴眼歪斜,頭和腳死死地勾在一起……他清楚,死期到了。最割捨不下的,還是當年「手提金縷鞋」的那個漂亮女子。李煜眼淚汪汪,死在了驚恐萬狀的小周后懷裡。可憐,一代詞宗,竟以猙獰的表情,離開了這個愛恨情仇的世界。《宋史·列傳·南唐李氏》冠冕堂皇地記載道:「(太平興國)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

廢朝三日,贈太師,追贈吳王。」李煜死得不明不白,葬禮卻要大操大辦,他被風風光光地埋進了洛陽附近的北邙山。宋家皇帝念念不忘拿死人當活道具,邀買天下人心。李煜死了,「江南人聞之,巷哭,設齋」。史家也沒有忘記這位不幸的君主、一流的詞人,馬令在《南唐書·後主書》里概括道:「王著說百篇,時人以為可繼《典論》。又妙於音律,舊曲有《念家山》,王親演為《念家山破》,其聲焦殺,而其名不祥,乃敗征也。」

在送葬隊伍里,小周后披麻戴孝,淚流滿面。那個最愛她的人,已經走了。對李煜來說,死,是一種解脫,從此逃離苦海,結束屈辱。只是未亡人還得延續塵世間的種種孽緣。小周后,像一縷憔悴、美麗的孤魂,漫無目的地遊盪在汴梁街頭。燈紅酒綠,輕歌曼舞,一切快活都是別人的,她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煙雨江南,意中情人,都曾給過她短暫的幸福,然而大夢一醒,她竟是悲涼的看客、屈辱的過客。沒有確切記載小周后和趙光義究竟後事如何,只知道,李煜遇害那一年,小周后也追隨其後,香銷玉殞了。屈指算來,她剛剛28歲,還正年輕呢。詞人走了,佳人也走了。那些平平仄仄、悠揚哀婉的歌聲還在: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常恨水長東。人間,天上,裊裊回蕩著他們當年的曲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1軍事網 的精彩文章:

紅旗-9競標遭土耳其棄購,美國脫不了干係
三個90後少男少女 一下飛機就面臨死刑!
世界上最軟的美女!各種神姿勢驚爆眼球
富商300萬台幣包養女子 10年後嫌老打斷肋骨
曝日本女學生熱門兼職 看裙底摸大腿賺錢

TAG:81軍事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美能讓人自信,過度的「美而不自知」是種自卑
古代皇帝為何容易短命?除了縱慾過度還有這些原因
過度的自我意識,其實是骨子裡過度的自卑
此人僅當了一個月皇帝就暴斃而亡,是縱慾過度還是另有隱情?
又一個因健身過度而險些死亡的白痴,運動後腹腔內臟破裂
鍾愛「玩火」的4個英雄,它狠虐綠巨人,美隊玩火過度變凡人
人類或終殺了自己,只因農藥使用過度殺了它,從而影響人類自己?
上天給了善良的人太多磨難,11歲為救他人而犧牲,母親因悲痛過度而犧牲
深蹲挑戰導致猝死,過度健身的危害有多大?
跟隨主人多年的狗,因主人的離世過度悲傷,竟然做出了這麼驚人的舉動!
藏獒神話的破滅,不僅是過度炒作,更多是源於我們自身的無知
尖而狹窄下巴的女人,沒有人緣,過度自我,晚年孤獨凄涼
他的武功近百年來無人可及,卻因徒孫們的過度吹捧而「身敗名裂」
中國歷史上最痴情的3個男人,第1位在愛妻去世後,因傷心過度而亡
女人臉上有這3種變化,說明護膚「過度」了,很多人都忽視了!
感情艱難過度,往後家庭幸福之人
阻礙你魅力的人性的弱點「過度自尊」
歷史上三位過度勞累而死的皇帝,他們的原因出奇一致
聖鬥士:史昂的三大死因,過度自信也是其一!
抑鬱焦慮時,我們的大腦傾向於過度關注癥狀,而忽視身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