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也能出昆汀?——《絕世高手》與電影夢

我們也能出昆汀?——《絕世高手》與電影夢

一 影迷的電影夢

前不久參加電影社團的活動,和一個活動組織者聊了聊。他大三,物理學院的。計劃考北影或其他電影院校的研究生。他現在已經能拍出一些頗有意味的短片了。我問他人生規劃,告訴他導演這條路可能的風險。他臉上漏出微笑,對我說:「我知道,可我還是想試試」。

電影作為最重要的大眾流行藝術,有很多狂熱的粉絲。這些粉絲多數都有過成為導演、或者編劇的夢想。和我要好的一位導師,至今還想著當導演,展現自己的世界。我自己也一樣,有時候會做白日夢,想著自己第一部作品一定要拍一部喪屍題材,規劃一下分鏡,設計一下機位。可自己心裡清楚,這只是夢想吧,因為自己不願意放棄一個更加穩定、可預期的未來。人總要達到一種「認知平衡」,所以自己總安慰自己,中國的行業不健全,新人很難出頭;電影是個資本密集行業,相對於其他藝術,門檻比較高。總之,有很多理由,說服自己,電影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絕世高手》讓整個廳的人幾乎從頭笑到尾,自己也覺得好久沒有如此的接近香港喜劇,或者周星馳喜劇的作品。字幕出完,久久不願離去,自己心中泛起憂傷,有些被刺痛。看到了一個人完成了自己總是當成遙不可及的夢想時,大概都會有這種感受吧!自己有那麼多理由,可是盧正雨一定經歷過各種,以及未來不確定帶來的痛苦,可是他走出來了。總是責怪中國的電影行業,總覺得好萊塢能出昆汀,能出山姆雷米,能出彼得傑克遜,甚至能出卡梅隆,史泰龍,我們不會的。可是這次盧正雨真是啪啪打臉,我們也能出這種野路子,這種靠觀影量和對電影的熱愛,最終拿出自己的作品,而且還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二 《絕世高手》致敬的香港喜劇是什麼樣的?

《絕世高手》的評價可能會兩極分化,喜歡的人會予以極大肯定,不喜歡的會覺得看的非常尷尬。這種兩極分化的評價早年也針對香港無厘頭喜劇。即使是《功夫》,這個可能是周星馳最為人接受的作品,在一些強調電影故事邏輯,人物關係的觀眾看來,可能故事性比較差。而諸如《超級學校霸王》之類的毫無邏輯,僅靠堆咖和耍寶的電影,現在看起來可能真的很尷尬。可香港喜劇就是這麼一步步走來的。

香港喜劇電影,最初同好萊塢的喜劇並無二致,經過一系列天才般的創作者添柴加火,最終才走到了香港無厘頭喜劇的集大成者。70年代之前,香港喜劇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以李翰祥作品為代表的,以舊中國為背景的段子喜劇。這些喜劇往往都是歷史上各種笑話單子的混搭,將床上笑話,市井中坑蒙拐騙的段子一段一段講出來,一段三四本(一本十分鐘)左右,跟說書人一樣,講三四段就是一部電影。為了避免這種不連貫,往往將三四個故事放在一個母題之下。第二種是以王晶的父親王天林為代表的香港歌舞青春片。此類電影往往是輕喜劇,為了映襯歌舞片中的熱鬧歡樂氣氛,創造了很多喜劇效果。第三類是家庭倫理喜劇,此種喜劇類型往往是邵氏之前的死對頭電懋公司出品。老闆陸運濤是本土精英,區別於邵氏早前強烈的外來氣質,他始終相信電影應該是教化民眾之物,並非僅僅是娛樂產業。因此強烈關注香港中產市民的生活。這類電影往往模仿好萊塢黃金時期的喜劇,多是室內劇,講述辦公室或者家庭之間的故事。這三種類型中,第二種和第三種,主題較為嚴肅,完全區別於香港黃金時期癲狂搞笑的風格。第一種雖然荒誕無厘頭,但往往主題陳舊,背景和香港脫節,也與日後香港喜劇區別較大。1973年,楚原編劇的《七十二家租客》打破票房紀錄,這部區別於以往三種喜劇類型,演員講粵語,內容紮根於本土的電影,已經預示著新的時期的到來。

70年代許冠文喜劇統治了香港電影。《鬼馬雙星》(1974),《天才與白痴》(1975),《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摩登保鏢》(1981)五部作品局取得當年票房冠軍。現在看來這五部作品已經頗具90年代黃金時期香港喜劇風格的雛形了。區別於李翰祥以一個抽象母題為線索,許冠文的電影,線索成了他和兩個弟弟許冠傑和許冠英三個任務。這種講粵語,融入粵語流行文化(許冠傑的主題曲),故事背景設置在香港本土,人物均是香港底層小市民,經歷的事情都是香港生活中最常見的各種事情,最為重要的是,各種憑藉語言、動作、場景設置製作出來的橋段逐漸誇張化,越來越鬼馬,越來越無厘頭,這種風格被80年代的各路群豪集成不斷發揚光大。

1980年,黃百鳴(開心鬼)、麥嘉(光頭佬)、石天(龍四)三人成立「新藝城」公司,自此統治了近乎整個80年代。新藝城成功的秘密在於其集體創作的方式,先由麥嘉決定開拍什麼題材,然後和黃百鳴、石天、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和泰迪羅賓七個人一起討論故事,這種方式也成為「度橋」,即將各種創意,各種橋段用故事穿起來。和七人之力,新藝城推出了數個賣座系類。由和許冠文分家之後的許冠傑和麥嘉主演的《最佳拍檔》系列,將港式喜劇、動作片的橋段融入007的故事裡面,一拍拍了七部,前幾部均票房大賣,小成本的《開心鬼》系列喜劇,以小博大,票房不俗。為了和新藝城的《最佳拍檔》對台,嘉禾合計出來了「五福星系列」,陣容強大,製作精良。兩個系列打了近十年的擂台。84年成立的德寶出品,由高志森炮製的「富貴逼人」系列,84年永盛出品,王晶創作的「精裝追女仔」系列也都取得不俗的票房。縱觀此時的香港喜劇,真稱得上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當時香港電影業正在飛速發展,各類類型片不斷成熟,台灣市場,東南亞市場,甚至歐美市場均十分賣埠。為了拍出更吸引觀眾的作品,各種類型電影不斷更加類型化,吳宇森開創的「英雄片」熱潮,成龍、洪金寶的動作喜劇,無不都越發極致,而喜劇電影更是更加癲狂妄為,為了刺激笑點不斷提高的觀眾,橋段越發密集,姿態更低,更惡俗的橋段不斷刷新下限,各種語言的笑話,動作場景,故事碰撞的不斷誇張,大家相互鬥法似的,都為喜劇這堆火拚命加柴,整個八十年代的喜劇高潮一波接著一波,把整個喜劇的誇張、瘋狂、無厘頭水平不斷拉高,直到90年代,周星馳作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弄潮兒出現,走向了香港無厘頭喜劇的巔峰。

縱觀整個香港喜劇的發展歷史,是一部「小人物」打敗一切的歷史。許冠文早年開始將鏡頭對準社會邊緣的小人物,一局打敗之前的老式喜劇。但許冠文塑造的雖然也是小人物,但他用一種知識分子式的,和小人物保持一定距離的視點,俯視小人物,提煉出小人物的辛酸,表現小人物的可笑。當80年代群豪並起,各路人馬無節操的展示小人物,表達小人物,和小人物保持距離的許冠文被小人物的自居者打敗。90年代,出現了一個本身就是小人物,並且樂於以小人物的姿態去看世界,從諷刺小人物變成小人物的自嘲的周星馳,這時香港無厘頭喜劇走向了他的完全體。這種完全體喜劇不依靠故事,僅僅依靠人物以及密集到讓觀眾無法喘息的「度橋」就足以成功。這種「儘是癲狂,盡皆過火」的做派完全成了一種風格,一種區別於故事邏輯為本,而僅僅依靠人物和各種點子的喜劇電影。此時一部好的作品就是能夠在這種人物和點子中找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點做的越好,電影可能越成功。縱觀周星馳早期成功的作品,無一不是有一個故事的把握,但儘管如此,還是避免不了無厘頭喜劇本身的問題。

欣賞無厘頭喜劇,我們需要放棄強烈地對故事邏輯的要求,這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劇情片,它是本身就是一種類型。了解了《絕世高手》要致敬甚至要成為的是什麼,我們可能更能理解,也更能去欣賞這部電影。

三 《絕世高手》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絕世高手》是近年來,甚至是《功夫》之後最像香港黃金時期喜劇的作品。儘管之前有人不斷希望重現早年的輝煌,但都沒有得其神髓。劉鎮偉還是一部接一部的拍,可從《天下無雙》之後,就再一部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最典型的是《煎餅俠》和《擺渡人》,前者同《絕世高手》有很多可比較的地方,都是網路走紅之後殺向但銀幕,但《煎餅俠》只是將各種搞笑的人物和段子接起來,一方面作為電影的完整性太差,但更重要的是,裡面已經沒有小人物了。儘管大鵬還是在表現一個屌絲的形象,但骨子裡已經沒有小人物的辛酸了。而《擺渡人》直接是一群文藝青年的自我陶醉,不懂得生活的艱辛,哪有小人物。《絕世高手》在這方面做得要出色很多,盧小魚本身的設定確實很小人物,而其中出現的人物也都很有小人物的特質。在故事和小人物的神髓上,《絕世高手》打敗的一眾競爭者,從眾多模仿香港喜劇(周星馳喜劇)的作品中脫穎而出。剩下的就是同香港喜劇一樣,將各種人物、段子和點子填進去。這點盧正雨幾乎用盡了畢生所學,將電影填的密不透風。

各路搞笑人物

香港喜劇從來都是以人物本身取勝,小人物能不能立起來,幾乎是電影成敗的關鍵。《絕世高手》中的各路人馬真是讓人應接不暇,無論是大陸小品演員(范偉),還是春晚歌手的自嘲(蔡國慶絕對是最大笑點),無論是網劇明星(楊迪等人)還是各種黃金時期的符號(「四大天王」和倉田保昭),甚至結局出現的最大彩蛋,這些人物都出色完成了他們的任務。

各種搞笑橋段

有了人物,還需要各種橋段。電影不同於相聲小品,需要用劇情來創造喜劇效果(趙本山和郝建的成功在於他們區別於黃宏、蔡明的語言式搞笑,在小品中加入了故事情節)。在「度橋」上,盧正雨幾乎將無比熟稔的港式喜劇的橋段玩了個遍,扮女人、審丑、默片一般的驚險刺激的場景設計、利用環境雜耍般的打鬥、販賣尷尬氣氛、下半身笑話等等,幾乎除了賭之外,所有香港喜劇的橋段都用到了。

各種懷舊的材料

周星馳的電影中經常出現對粵語殘片甚至好萊塢經典的模仿,也經常運用大量古老卻經典的音樂。這次盧正雨從頭至尾幾乎都在致敬和懷舊。故事本身將《功夫》和《食神》融合。「墮落街」和《功夫》中的城寨如此相似(周杰倫的《天台愛情》中也有致敬),而其中殯儀館的戲很明顯致敬《功夫》的精神病院,而《功夫》的這場戲是周星馳致敬庫布里克的《閃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幾首老歌,一首是95版《封神榜》中的《神的傳說》(這首歌竟然是譚詠麟唱的),一首是《戲說乾隆》的主題曲《問情》,電影中甚至有《戲說乾隆》的片段(童年經典啊!)。而蔡國慶那兩首歌已經成了自黑的符號和代表,給人太多歡樂了!

在做到一個喜劇要有的一切之外,盧正雨向周星馳後期的作品致敬,最終還要加入愛情。而且這個愛情模式幾乎和周星馳所有的電影一樣。小人物總是無法正視自己心中美好的情感,他們會害怕這份期待,會怕愛情這種最耀眼的東西,會刺破他們自嘲的外殼。所以總是要有一個更加堅定而且非常漂亮的女生主動,由她來喚醒男主,有她來給男主生活的勇氣和希望。就像《大話西遊》中的紫霞對至尊寶,《食神》中的莫文蔚對周星馳,《功夫》中的黃聖依對周星馳,這一次是郭采潔對盧正雨。個人私心非常喜歡郭采潔,但是是從去年的《陀地驅魔人》開始,我好像才突然發現郭采潔這麼好看。

如此,盧正雨拍出了一部周星馳式的電影,甚至以《長江七號》、《美人魚》、《西遊伏魔》等為參考,《絕世高手》是一部比周星馳還周星馳的電影。如果你抱著以欣賞香港無厘頭喜劇的心態去看,你會感到幾乎所有香港喜劇帶給你的感動。可如果你抱著看其他類型的影片的心態,你會覺得故事太過兒戲,不合邏輯,甚至莫名其妙,有些地方過於誇張造作。就如同香港無厘頭喜劇和好萊塢無厘頭喜劇(特里吉列姆為代表)受到的評價一樣,能夠接受這種設定,在這種設定中去評判高下,去欣賞玩味,你會發現盧正雨的成功。如果不接受的話,可能會有些尷尬。

無論如何,盧正雨能拍出一部這樣完成度的作品,都是一次影迷的勝利。盧正雨的成功可能會激勵著中國成千上萬的懷揣著電影夢想的人,擺脫對安定未來的依賴,奮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只要把一種類型的電影吃爛嚼碎,說不定自己也能完成一部自己的作品。我想這樣的人越多,華語電影越有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浮想聯翩斯多葛 的精彩文章:

TAG:浮想聯翩斯多葛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只看手,你能猜出他們是《灌籃高手》里的誰嗎?真愛粉快來!
《火影忍者》我愛羅兒子新希集合四大高手的能力,怎麼可能會輸?
不會擰拉還敢說自己是高手?樊振東、林高遠教你成為乒乓球高手
楊洋出演《全職高手》,女一號竟然不是她?江疏影本色出演陳果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德牧是狗狗界的撩妹高手!
帶你了解《絕世高手》
楊洋《全職高手》特輯帥出天際,網友卻不滿意,又是肖奈?
楊洋攜手江疏影出演青春勵志劇《全職高手》,搶眼的卻是他們!
楊洋《全職高手》劇照流出,網友卻感慨少了鄭爽好可惜
看完你就是電腦高手了
《灌籃高手》被抄襲!高麗棒子表示這是我們的
宋祖兒辭演與楊洋的《全職高手》好可惜,但網友卻都在盛讚她?
《全能高手》宋祖兒辭演女主角被贊,網友:還好楊洋還在
《神鵰俠侶》躲藏一絕世高手,黃老邪非常忌憚,郭靖可能不是對手
宋祖兒辭演《全職高手》,粉絲卻全都心疼楊洋,網友竟說辭得好!
再見《灌籃高手》,你是否還會熱淚盈眶?
《神鵰俠侶》中,有一從未出場的絕頂高手,卻讓黃藥師好怕怕!
《紅樓夢》里茶道高手是誰?賈母還是妙玉?
《火影忍者》他只用一隻手就能打贏很多木葉高手!
《全職高手》開拍,楊洋「犧牲形象」再演遊戲高手,網友:看到女主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