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箭射皇帝,皇帝不但不怪罪反而親自請他上任,對其言聽計從
今天要講的是歷史上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春秋戰國時期,他輔佐齊桓公迅速強壯國力,稱霸一方。
說起管仲與齊桓公的故事,還是有這麼一個小插曲的。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齊僖公駕崩,太子諸兒即位,是為齊襄公。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齊國內亂,而 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一見時機成熟,都急忙設法回國,以便奪取國君的寶座。
而在當時管仲是在輔佐公子糾,為了能讓公子糾順利的登上國君的位置,他自請前去截住公子小白。管仲率兵與半路追趕上公子小白,用箭將公子小白射落馬下,極其聰明的公子小白順勢咬破自己的舌尖,讓管仲誤以為公子小白已死。管仲走後,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保護之下,急急趕回齊國。
而這邊公子糾得知管仲已將公子小白射死後,也是悠閑的趕路。用了七天才到達齊國,當公子糾趕回齊國時,公子小白早已成了國君---成為齊桓公。惱羞成怒的公子糾發動了戰爭,最後戰敗逃去了魯國。
為決後患,齊桓公率兵攻至魯國城下,要求魯國公交出公子糾和管仲。為了自身的安危,魯國公最後殺死了公子糾,並將公子糾的人頭和管仲一起交給了齊桓公。回國後,齊桓公仍記當初的一箭之仇,打算殺掉管仲。這時,鮑叔牙卻勸齊桓公,管仲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要得天下非此人輔佐不可。
齊桓公本是稱大事之人,又值新上任正是用人之際,於是摒棄前仇,親自去請管仲出任,並以最高禮儀待之。齊桓公與其徹聊三日,被其才華徹底折服,拜其為相,稱其為「仲父」。
而事實證明,齊桓公的決定是正確的。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齊國國力也是迅速的變得強大,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TAG:歷史小德子 |
※他犯言直諫,皇帝誇他是忠臣,可當他死後,皇帝卻毀了他的墓
※如果不是因為他爹一句氣話,最後當上皇帝的也許不是溥儀,而是他
※其實曹操不是「漢賊」,否則他自己怎麼不當皇帝!
※這個人意外當上皇帝,但他卻不知道父親該是誰,大臣聽後氣憤不已
※如懿傳:她和華妃一樣都被皇帝欺騙導致不孕,不過她是自焚而亡的
※歷史上唯一做皇帝的宦官,竟然是他,你絕對想不到
※皇帝賜自盡後,可不可以不自盡而逃跑?
※他雖然功績不錯,但卻是歷史上最遭人憤恨的皇帝,不是秦始皇
※他身為皇帝卻非常怕老婆,寵妃被害不敢反對,父親去世不敢辦喪事
※給我皇帝都不想當,閑聊自由自在不適合當皇帝卻被趕鴨子上架的皇帝
※雍正在很多場合都聲稱「如果自己不當個好皇帝,就對不住他們」
※在古代被皇帝賜死後,可不可以選擇不死而自己逃跑?
※史上最怕媳婦的皇帝,不是楊堅而是他,被皇后嚇得一病不起
※得罪了慈禧,即使是皇帝,也是生不如死
※身為皇帝卻非常怕老婆,寵妃被害不敢反對,父親去世不敢辦喪事
※奸臣陷害自己的恩人,皇帝卻說:你只要不弄死他就好
※皇后私通假太監,還咒皇帝早死,皇帝卻不忍心殺她,還要與她合葬
※皇帝捨不得殺皇后,突然皇帝病重:我死後,都可以改嫁,唯獨殺她
※她不是皇帝的嫡母,也不是皇帝的生母,卻當了太后
※皇帝說:我不要做亡國之君,你來當皇帝,結果登基不到一天就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