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第一油畫村」的中年危機

「世界第一油畫村」的中年危機

香港畫商黃江也許沒想到,他的一個偶然選擇,會把大芬村的油畫推向世界。

1987年,黃江和一個朋友搭夥在深圳黃貝嶺辦了一間油畫工廠。他從香港接來油畫訂單,招攬了畫工臨摹各種世界名畫。這在當時的中國,算得上是一家規模不小的油畫工廠。不過兩年之後,周邊地價飛漲,房東通知他月租金從兩千元漲到六千多塊。合伙人對工廠的控制也日益加強,他不能忍受,決定出走單幹。

彼時的大芬,租金便宜,遠離市區,畫工不會被外界打擾。就這樣,黃江把商品油畫產業帶進了這個經濟落後的村莊。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的大芬,有1200家畫廊與商鋪,超過8000名畫工、畫師、畫家,散布在這片僅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04年-2008年,流水線模式的巔峰時期,世界70%的油畫來自中國,中國油畫80%來自大芬。在大芬村村口的馬路對面,一幅巨大的廣告牌上寫著「世界油畫,中國大芬」。

10萬一張的原創 VS 300元一張的行畫

1999年,剛從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的楊福徐第一次來到大芬應聘。彼時的大芬還是那個經濟落後的小村莊,他感覺自己到了農村,樓房破舊,坑坑窪窪的路,下過雨後滿地泥濘。此時,原創畫家這個詞與大芬還沒有任何關係。

在大芬第一份工作,是在小作坊的畫室里畫水粉,老闆從外面接訂單,畫工在租來的破舊樓房裡畫畫。但對於之前在深圳找工作屢屢面壁的楊福徐來說,「能畫畫就已經很不錯了」。雖然有的時候碰到趕訂單,需要連軸轉,甚至連續通宵一周。

跟大多數來大芬做畫工的人不同,楊福徐在藝術院校受過專業的色彩、素描訓練,但這些在臨摹中並沒有優勢,他依然要像工匠一樣,跟著師父學畫行畫,因為臨摹的很多技巧都有套路。

臨摹,畫行畫,只能說維持生計。2006年之前,楊福徐的日子過得都很緊巴,交完房租就不剩多少。楊福徐還是想畫原創,但他遇到了瓶頸,「手上的功夫已經跟不上了大腦了」。2007年,他停下手中的訂單,去中央美術學院進修了一段時間。之後又在宋庄待了半年,2009年初回到大芬村。重回熟悉的地方,楊福徐感覺如魚得水。他說,北京和宋庄的風格都不適合自己,唯有大芬跟自己「寫實」的調性相符。

在外界眼裡的大芬,是「抄襲」和「複製」,也是源源不斷的行畫和低廉的價格。楊福徐這樣的「產自大芬」的原創畫家,反而顯得有些「異類」。楊福徐說,因為外界對大芬的印象,同樣品質的作品,如果在北京798藝術區可以賣五六萬,那麼在這裡只能賣一萬塊錢。不過他看重的,是20年歷史的知名畫村,這裡遍布的商機和渠道。

如今,楊福徐已經在原創油畫圈子裡小有名氣,在今年5月份的一個全國性展覽中,他的作品拍賣了9萬元錢。楊福徐坦言,全國同樣水平的畫家其實有很多,如何脫穎而出把畫的價格賣得更高,還是要靠運作。「首先你要畫得好,再要找到一個經紀公司能幫你把你的作品推出去的,多參加一些展覽,然後慢慢就有人認識你,然後畫的價位自然就慢慢升起來了。」

二十年前楊楊福徐來大芬時,完全想不到有一天可以把畫賣到幾萬甚至十幾萬。對比之下,依然在臨摹行畫的一線畫工,作品只能賣到300-500元一平方。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依然在選擇臨摹,而不是嘗試著走向原創呢?

「畫工可能有時候不平衡,但這很現實。」

在楊福徐看來,原創之路其實並不好走,這樣的反差更多的是個人選擇。創作需要跳出自己的行畫,那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去不斷地進修。相比於畫工照著老闆給的圖片臨摹,原創需要創作者對整個畫面構圖,色彩關係的控制,沒有靈感或狀態不好的時候會寢食難安。

2004年,深圳首屆文博會的唯一分會場設在大芬,政府開始著力打造,希望這裡能成為深圳市的文化名片,帶動原創。2005年-2006年,政府陸續引進20多位各級美協會員,定期舉辦寫生與畫展,希望帶動當地的產業升級發展。

然而對於大多數一線的畫工來說,似乎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善,每年一屆的文博會,也很少有參與感。「村口修好的大芬美術館,對我來說不過多了一個能上廁所的地方。」一位在巷子里租牆面畫畫的畫工說得很直白。

原創之困,對一線畫工來說,顯得更加殘酷而現實。目前,大芬的畫工數量約有八千多人,但只有兩三百名原創畫家。接行畫訂單,賺錢養家,是更多畫工的實際需求。創作需要時間,作品被認可也需要時間,而常年模仿臨摹,也讓很多畫工並不具備原創的能力。

大芬圍城:如何挽救你我的訂單

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大芬的油畫更多是通過出口貿易,通過新加坡、台灣、香港、中東這些較傳統畫商銷往世界各地。不少在大芬呆了二十年的老畫工都說,當年都是把畫芯(沒有經過裝裱的油畫)捲起來,「一貨櫃一貨櫃地運出去」。

如今,一線畫工不約而同地表示,現在大芬行情很不好,海外訂單量逐年減少。油畫行業真的不行了嗎?在華人畫商張鼎健的眼裡顯然不是這樣的。

5年前,張鼎健全家移民美國,做產業營銷出身的他,在國外開始涉及商業油畫的銷售。他說,在美國,僅家庭牆面裝修一項,2015年估值就有700多億美元,2016年800多億美元。這個行業其實商機無限,潛力巨大。即便他的生意才剛剛起步,這兩年就已經在美國賣掉了幾千張梵高。

國際市場的蓬勃發展,換算成人民幣近五千多億,這在從業者看來是一塊誘人的肥肉;而大芬村的一線畫工,卻紛紛表示行情慘淡,國外的訂單一年不如一年。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

找到合適的油畫貨源,是張鼎健這次回國的任務之一,但是他在大芬轉了一天,頗有些失望。他曾在專業畫梵高的趙小勇店裡訂過100多張訂單,但是今天再次踏進店內,他看了牆上掛的作品,感覺質量下滑明顯。

「質量不穩定。單價提高了蠻猛的,這個可以理解,因為他名氣大了,房租也在提高。但質量穩定,對我們來講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

什麼樣叫質量穩定?確實現在每一張畫布都有印刷噴繪一層原圖,他們的造型不會出太多問題。但是色彩把控就很見功力了,不應該出現很嚴重的色彩偏差,讓行內人看得出這一批和下一批的差距。這一次,在看了大芬多數店裡的作品後,張鼎健基本上轉頭就走了。

趙小勇的梵高質量有些不穩定,但整個大芬都沒有合適的供應商嗎?在張鼎健的眼裡,大芬的致命問題其實是「畫工不進步,畫商不走出去」。

在大芬,像黃遠輝這樣的畫工不在少數——畫畫與打工無異,有錢賺就可以了,不在乎外面的世界發生了怎樣的改變。畫工們對網路和新技術的應用,僅僅停留在用QQ、微信、淘寶與客戶溝通和下訂單,這樣簡單的線上交易很難與信息時代新的國際商業模式接軌。

目前,大芬一些店鋪依然是靠傳統畫廊作為主要的銷售渠道。但張鼎健從畫商的角度觀察,全世界的畫廊都在萎縮。因為當一幅畫進入畫廊後,「收購率和流轉率實在太低了,平均都在一年半到三年左右,最快也得半年」,大芬面向的受眾群也局限於老派的消費者。

隨著年輕一代的消費能力和審美水平越來越佔主導市場,如今的藝術裝飾品行當,雖然經典依然是經典,但總體更偏向於「快時尚」,跟服飾的快銷品牌相似,一季一更新,新鮮感永遠刺激著感官。

行業在高速發展,迭代更新的巨變之下,曾經作為世界油畫第一村的大芬,亟需一場新的變革。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賴瑗 姜濤 編輯:周傑)

版權聲明:本文系看看新聞Knews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噁心的包裝:帶血的衛生巾成了墊箱紙 這樣的水蜜桃怎麼下口?
畫工:被錢挑動的神經 不敢病不敢死
2米鯨魚擱淺海岸 警民合力救援助力鯨魚「回家」
軍威長風:莫迪狂購美軍火 中印邊境局勢趨緊
投資失敗為還債 小伙體內藏毒運毒被判十五年

TAG:看看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油畫第一村:全世界的牆上都掛著他們的畫
世界第一幅油畫的二戰奇幻之旅
中國的一個油畫村,如何養活了全世界的黑社會?
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的一些人與事
你認為中國的油畫在世界油畫里排名第幾?為什麼
中國油畫肖像百年
第四屆中國油畫進京展,中國油畫藝術家筆下的油畫作品
世界八大油畫名家
世界經典油畫中的風景
世界第一油畫村,由暴富再到衰落
油畫 扭曲的世界
世界油畫經典:德國十九世紀成就最大的畫家
「東方畫壇巨擘」中國油畫第一人——李鐵夫
世界油畫經典:三位著名畫家的作品
好美——油畫中的四季
油畫中的鄉村小路,迷一樣的美
世界文化視野中的中國油畫
最繪畫·中國青年油畫展
中國油畫第一村!滿街都是油畫、滿街都是畫家……
中國最牛的畫家,畫了近40年的油畫,竟把畫中的女子畫「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