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它每年有260萬政府補貼,你才能20元看一場演出!

它每年有260萬政府補貼,你才能20元看一場演出!

20元錢,或許可以從購票網站搶到一張特惠電影票;同樣的錢想聽一場音樂會?近乎天方夜譚。

與故宮一牆之隔的中山公園音樂堂卻辦到了。只消花上20元,就能聆聽名家彈奏莫扎特、貝多芬、李斯特的曲目。今晚攜《千與千尋》《卡門幻想曲》而來的「世界經典名曲音樂會」,依然是這個低到讓人驚訝的價格。

日前啟幕的「打開藝術之門」暑期藝術節,從7月2日到8月31日,61天里共上演70場演出。所有場次最低票價20元,最高不過百元。更難得的是,23年里,年年如此。

開幕演出票40分鐘被搶光

前晚,一場「中外經典聲樂作品音樂會」在音樂堂如期上演。讓擔任本場藝術總監的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頗感意外的是,原本以為高冷的演出迎來了接近九成的上座率。

(張立萍)

其實,在「打開藝術之門」正式「開門」之前,大部分場次的門票就已銷售過半。據音樂堂銷售總監孫毅介紹,今年5月1日開票當日,藝術節開幕式演出票在開票40分鐘後就被搶光,閉幕式也在五小時內就告售罄。即便延遲到6月底才開票的「大提琴與電影音樂視聽音樂會」,一個星期內就售出逾半數。

專門為孩子們打造的夏令營同樣火爆。5月1日開始報名,一周內,打擊樂、琵琶、京劇、豎琴夏令營均已超額。相比外面夏令營動輒六七千乃至上萬元的收費,這裡只需要六七百元。和演出票價一樣,音樂堂的收費只相當於別家的十分之一。

從1995年推出這個專門為兒童打造的藝術培育平台始,很長一段時間它的最低票價只有10元,最高100元,1400多個座位中,50元以下的票佔比過半。後來最低票價調整為20元,其他不變。「一方面是讓價格梯次更合理;再就是10元一張的票,容易產生廢票,一些人買了卻不來,浪費了名額。」孫毅透露,如今100元的票最好賣,「同樣是最好的位置,在其他地方賣七八百元,這裡的性價比無疑最高。」

低票價無疑是吸引藝術愛好者聚攏而來的重大緣由。在音樂堂總經理徐堅看來,很多家長有意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藝術熏陶,但是現行演出市場的高票價將他們擋在了門外,好在音樂堂給他們推開了一扇門。「過了春節,就有觀眾打電話詢問購票,不少人建議冬季也可以辦一場。說它是最有群眾基礎的藝術節,我們有這個底氣。」

260萬元補貼讓它不賠本

徐堅親眼見過這樣一個場面——一位老大爺在售票窗口給家人打電話,告知對方自己給孫子和兒媳都買了京劇場的票,「一個人的愛好可以傳遞到一個家庭,眾多的家庭就組成了我們城市的氛圍。」她相信,「文化可以改變一座城市的性格。」

如今已擔綱首都劇院聯盟理事長的徐堅坦承,票房連傳捷報的首都演藝市場,這些年場租費也在持續攀升。「我們這裡場租費是每一場6.5萬元。」執掌包括音樂堂在內的眾多京內外劇場的她算了這樣一筆賬——如果暑期的70場都是如此收費,輕輕鬆鬆就可以收入約460萬元,而單靠每張幾十到一百元的門票,平均一場也就能收入5萬元。今年暑期倆月的全部收入就是賣票所得的350萬元,而成本就得三百萬元——藝術家和院團的演出費,製作數以萬計的節目單、海報的宣傳費,以及員工工資、水電等費用。

「這還沒有計入場租成本,如果按照通常的成本核算方式,『打開藝術之門』鐵定是賠本的。」徐堅說,對於眾多知名藝術家這些年以特惠出場費的不離不棄,她除了報以敬重、愧疚,再就是更堅定了「初心」——堅持公益性,而且絕不跑偏。

好在這些年都得到了主辦方市文化局的資金扶持。由市文化局發起設立的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於去年6月正式啟動,當年便向「打開藝術之門」資助260萬元。上周末,「打開藝術之門」在參與該基金組織的複評項目里摘得頭名,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將鐵定再次獲得文化藝術基金的扶持。據該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張鵬介紹,「接近三百萬元的資金補貼已屬於較高額度。資金主要用途是支付部分場租,以及對外發布的宣傳費用。」據他透露,為了更好地扶持「打開藝術之門」,基金明年介入時間還會再提前。

期盼聽眾里有人成企業家

著名指揮家譚利華是「打開藝術之門」的創辦人之一,上周末,他連續第23次率領北京交響樂團為「打開藝術之門」獻上「開門」演出。

(譚利華)

「每年這個時候也是我們最期待的時刻。」當被問到相比外面商演,出場費偏低,為何還鍾情這裡,他稍作沉吟:「不是所有的演出都是為了掙錢,這是我們對孩子們的承諾。」在他看來,23年的「打開藝術之門」已經培養出了「一代半」樂迷,再過上三五年,整整兩代樂迷就出爐了。

他至今還為發生在這裡的一則勵志故事感動——十多年前,一位十來歲的少年迷上音樂堂,連續幾年都來參加「打開藝術之門」,如今他已成長為一位職業音樂家,站到了自己曾經仰視的舞台中央,為台下那些像他當年那般散發殷殷期盼眼神的孩子們獻演。

儘管這些年屢屢呼籲收效甚微,譚利華還是希望今後能有更多企業、財團參與進來,為孩子們的藝術教育添上一份力。不過,徐堅也承認,「打開藝術之門」的力量還稍顯微弱,每年參與人次以十萬計,二十多年下來,累計參與觀眾也就二百來萬人次。「一些有意向贊助的企業上來就問你的規模,我們這點兒數目,的確只能算零頭。」她說自己從來不去抱怨他們最終沒有給予支持,「我期盼台下的觀眾里,今後有人能成長為企業家。他更懂我們。」

不過,她也承認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兒。「市場從來不是靠坐等得來的,需要自己去拓展。」她說,自己和不少參與的藝術家秉持這樣一個信念——拿出暑期兩個月,好好地培育觀眾和市場,待到觀眾有了,就不用發愁市場了。徐堅透露,經過這些年的培育,包括古箏、二胡、古琴在內的「曲高和寡」之樂,如今都成了他們的票房保證。「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並沒有傻到做賠本的買賣。」稍頃,爽朗的笑聲塞滿整個房間。

微信推廣

北京市文化局

北京日報文化新聞部·藝綻

本期作者:陳濤

本期編輯:韓軒

訂閱號:藝綻·微信號:bjvariety

至 臻 文藝·綻放 如 花

北京日報文化新聞部 誠意奉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綻 的精彩文章:

這十位北上的香港文藝大咖感慨的竟是同一件事
《變形金剛5》絕對是該系列最爛,俺這個真愛粉看得昏昏欲睡

TAG:藝綻 |

您可能感興趣

這項補貼每畝200多元,最高可領100萬元,本月就發!看有你家沒?
2019年開始,這類人每月最高補貼1340元!好多人還不知道
這個補貼下月底就沒了!每家每戶都能領1000元
補貼前18.29萬元起,3月上市的新能源車,這5款最值得一看!
這項補貼6月30日之前發放完畢,每戶最少500元,重點補給這4類人
有項補貼本月底發放完畢,每戶最少500元,涉及金額超過2200億
75歲獨居老人每年5300元補貼,棺材已備好20年,父母的床睡了40年
2018國家將拿出50億來補貼12個省不種地的農民!最高每畝1300元!
這個項目補貼5-20萬!全年時間都可以申請!
【小鹿熱線】孩子2018年元旦前出生,我們還能領到300元的分娩補貼嗎?
補貼3000元!北京這項補助從8月1號開始領!快看你能領不?
40歲以上的人恭喜了!國家將發放新補貼,「4050」了解一下
發錢了!獨生子女家庭每年有2000元補貼可領,只要有這個小紅本
發9500萬補貼,年輕人就願意結婚了嗎?
2018年,農民土地被徵收最低能獲15萬補貼金,這是真的嗎?
首富賬上有18億現金,每年還領近千萬補貼,卻拿不出6千萬分紅
農民好福氣,誰家有這個證,每年都能領取5000元的補貼,有你家嗎
補貼後6.39萬元,續航301Km,這款雙座電跑看點頗多
在2100年以後中國人口將僅剩6億人,專家呼籲二胎補貼三萬塊,對此你怎麼看?
每人每年4000元!符合條件的 請領取這項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