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40分鐘完成翼身對接:官媒曝中國運-20大量研製細節

40分鐘完成翼身對接:官媒曝中國運-20大量研製細節

近日,《中國航空報》接連發表長篇通訊《鯤鵬起兮——大型運輸機運20研製紀實》系列文章,其中曝光了中國軍用大飛機運-20的很多內部研製信息。

文章透露了中國試圖和烏克蘭合作縮短大運研製進程的方案。文章稱,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了解到我們的項目發展目標後,感到整個項目無疑是天方夜譚,並打了一個十分粗俗的比喻:「生孩子需要十個月的時間,你就是一下子娶十個老婆,也不可能在一個月內給你生出一個孩子來。而且在後面的談判中,烏方以「沒我你就幹不成」的態度,提出了一攬子苛刻條件,被中方斷然拒絕。

安-70運輸機

外媒報道在21世紀初,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曾想以三種型號來與中國進行大型運輸機的合作。即安-70槳扇型、安-70渦扇型和放大版安-70改進型號安-170。安東諾夫稱渦扇型安-70載重接近60噸,比較符合中方的需求。然而從現在中方報道來看,顯然當時中方提出了性能更高、研製周期更短的合作要求,以至於逼得烏克蘭用「女人1個月生孩子」的比喻來回絕。而且烏方當時認為中國沒有大運研製經驗,想以安-70為平台,向中國「強制推銷」。

後來的事實證明,中方依靠自己力量,研製出的運-20運輸機,比安-70各型號強上一個檔次,運-20大批裝備部隊,而安-70項目實際上已經壽終正寢。而今天的安定諾夫設計局,合作的已經不是中航工業,而是名不見經傳的中國空域產業集團。儘管外媒報道有烏克蘭科技人員在運-20研製中參與,但這是以我為主藉助外部力量,和當初烏方「苛刻合作」不可同日而語。

烏克蘭美女是不錯,但並不意味著沒有你們中國人就生不出孩子

文章還首次透露了運-20與眾不同的「大軍團作戰體系」:包括行政總指揮、中航工業副總經理耿汝光,負責項目的組織指揮,計劃協調,人員、經費、物資保障等工作;總設計師唐長紅,負責指揮由各級設計師組成的跨建制、跨部門的技術指揮系統;總製造師、西飛總工程師何勝強,負責協調總裝廠裝配;總質量師、一飛院時任副院長羅延生,負責指揮跨部門、跨建制的型號質量保證機構;研製現場總指揮,分別由總設計師單位(一飛院院長方玉峰、李守澤先後擔任)、總製造師單位(西飛總經理 唐軍、何勝強先後擔任),負責研製現場的組織領導工作。

運-20大批裝備部隊,而安-70項目實際上已經壽終正寢

另外從分工協作體系上,「一院六廠」是第一層次的總承包商,即中航工業一飛院、西飛廠、陝飛廠、成飛廠、沈飛廠、哈飛廠、上飛廠。金字塔的第二層,也就是分系統/部件轉包商,總共有 200 家左右。第三層次,即零部件/原材料供應商,數量更為龐大,居然達到上千家,涉及幾十萬人。報道透露運-20型號會議都要上百人,開飯的時候,盛米飯的盆子也比別人大幾號。

此外,報道還首次透露運-20進行全機三維數字化設計的詳細情況。當時運-20研製體系數字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基於 MBD 的全三維設計製造技術。這項技術用三維數字模型來 完整表達產品的定義信息,包括設計信息、工藝信息、檢驗信息、製造信息,並且作為產品研製 過程中的唯一依據。這項技術 2003 年才有技術標準,2005 年美國人率先在波音 787 項目中使用。然而在運-20的研製中,總師系統下了死命令:不再發二維圖紙,型號全線轉到數字化三維設計製造上來,誰不達標誰出局。全面應用這項技術後,運-20設計周期縮短了 40%,生產準備周期縮短了 75%,製造周期縮短了 30%,不僅保證了型號研製的節點,而且使我國的數字 化設計製造技術趕超了世界先進水平。

還有一個有趣的環節是,儘管運-20數字化水平很高,但卻在數字化虛擬樣機的基礎上又搞了一個物理樣機。當時為了研製進度,運-20並沒有安排製造物理樣機,而是是使用數字化手段在計算機上建立一個與物理樣機功能相當的運-20數字化模型。但是由於這是我國首次設計大型運輸機,很多設計人員心理沒底,缺乏對大運的感性認識,因此在耿汝光的支持下,運-20有研製了一個物理樣機。儘管這一舉動被一些人批評為「開歷史倒車」,但耿汝光認為,這貌似耽誤了一 些時間,但可以大大降低風險,正如某老電影中的一句台詞:「今天的後退是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進」。

柔性裝配生產線大大提升了組裝效率

報道還透露了運-20使用自動化、數字化柔性裝配生產線進行翼身對接的壯觀景象:電腦屏幕上實時顯示對接的畫面和狀態,計算機控制機翼在十幾毫米的範圍內進行微調,對接完成只花了40分鐘時間,而過去比運-20小得多的運-7飛機,機翼機身對接最快要干一天。

更重要的是,這篇文章不但曝光了運-20的生產模式,而且還暗示中國空軍未來裝備另一種大飛機——中國新一代隱形轟炸機,也會採取類似的模式:包括大軍團作戰體系、分工協作體系、全三維設計製造技術、數字化柔性裝配生產線等等。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未來中國新一代轟炸機這一設計難度更大、技術更複雜的主力作戰飛機。

2017年2月,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王劍說在訪談中表示,翻開院史,78、88、97、07、17年,每隔10年就一飛院就會有一次大機遇和挑戰。這被外界解讀為轟-20在2017年正式立項。按照運-20在2007年立項,2013年首飛來參考,轟-20可能在2023年左右首飛,2027年解放軍建軍100周年裝備部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軍每年有800個崗位可選,但參軍合同裡面全是坑?
英軍女兵12人合影:100年內首位戰場殺敵女兵長啥樣
英軍11.5名女兵拍紀念照:最漂亮的是戰場殺敵第一人
中國殲-15電磁彈射照片曝光?看過美軍照片後真相大白
中國殲-15電磁彈射照片曝光?美軍照片顯示未必如此

TAG:諍聞軍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紅旗-9」導彈借鑒S-300研製成功,外媒驚呼:S-400十分危險
2018-2022年中國機器人製造業預測分析
2017年波音向中國交付202架飛機 1/3波音737被中國收入囊中
中國花200億美元掌握俄蘇-27SK技術,已研製出重型戰鬥機—殲11B
中國YLC-8B反隱身雷達!250千米外鎖定F22,技術太先進
易觀分析:中國智能硬體市場規模趨勢預測2017-2019
iPhone X上季度銷量2900萬 中國貢獻700萬
12月中國手機1000-1999元暢銷機型TOP25
中國殲10B和殲10C有何區別?裝備150架,隱身性更強大
2017年中國十大城市出爐!GDP佔全國近1/4,人口佔10%
中國90B122毫米多管火箭炮
重磅來襲!中國未來航母戰鬥群(2018-2050)
2019年合攻5G:高通與中國四大手機廠結盟 簽20億美元訂單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資額達1397億元,中國佔比57%
去年Q4 iPhone X全球賣2900萬,中國700萬
韓國冬奧會預計虧損200億,韓媒:將票價提高至8000,中國人會買的
1969年蘇聯集結110萬大軍3000架戰機,為何最終沒敢南下中國?
498萬人次參賽,1102場比賽,全面解讀2017中國馬拉松
S400防空導彈交付中國,400公里射程空域將成飛機禁區
中國轟20即將面世:中國轟20「關鍵技術」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