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無大小,便秘不是小毛病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便秘已經成為現代人十分常見的一種病症,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那麼,當前醫學界對便秘的病因學研究和診療進展如何?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分會發布的《便秘外科診治指南(2016)》和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學會發布的《便秘臨床診治指南(2016)》揭示了便秘的最新研究進展,使醫生對便秘的治療也更加規範化。
不重視便秘,是普遍現象
在大眾眼裡,便秘似乎是不值得一提的「小毛病」。或者認為便秘是一個尷尬的話題,不願意向醫生諮詢或就診,只是簡單的服用一些瀉藥來消除便秘癥狀。另外,很多醫務人員對便秘也不夠重視。
在臨床實踐中經常遇到身邊很多朋友、同事和患者,有較長時間的便秘史,但每次都是簡單的服用一些刺激性瀉藥來消除便秘癥狀,從來不去做全面檢查。直到出現便血,或者是出現嚴重的體力下降、消瘦而導致無法正常生活時才來就診,可這時往往病情已十分嚴重,醫生回天乏術。
便秘,嚴重危害健康
便秘的特徵是結腸蠕動與排便過程出現功能障礙。功能性便秘的羅馬Ⅲ標準認為,在≥25%的患者中出現至少下列兩種癥狀:排便費力、塊狀便或硬便、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梗阻或堵塞感、需要手助排便、每周無輔助排便少於3次。便秘的病理生理特徵性表現為慢傳輸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而1/3的便秘患者兩者都有。便秘是一種良性疾病,但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在調查的人群中,便秘的患病率頂計高達30%,尤其女性、非白種人、65歲以上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者患病率較高。其實便秘的危害非常值得重視。
便秘時大便乾燥,會引發肛裂、直腸脫出甚至嵌頓等問題;
長期便秘導致毒素吸收增加,使患結腸癌、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概率增高;
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便秘時排便過於用力的話,容易出現心腦血管的意外,引發心梗、卒中等嚴重後果;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因為活動較少等原因,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要給予高度關注;
排便過度努掙,便秘可引起肛管黏膜撕裂,發展成肛裂,還會加重痔、瘺等肛腸疾病的癥狀;
從中醫角度來說,便秘日久,腸道氣機阻滯,可影響上消化道(如胃、十二指腸)的消化功能,出現脘腹脹滿、喛氣燒心等症,甚則腹痛嘔吐。病程日久還可導致一系列軀體癥狀:頭暈頭痛、失眠健忘、心情煩躁、口苦口臭、食欲不振等。
便秘,不容一瀉了之
提醒大家,要慎用含有番瀉葉、生大黃等含有蒽醌類成分的中成藥和保健食品。首先,服用這類藥物後,即使能排便,也會在便前伴發腹痛等不適感。其次,因為蒽醌類物質刺激腸壁細胞,影響腸壁的運動功能;破壞神經遞質,影響結腸接受腦部指令的功能。開始服用時可通便,長期服用反而會引發更為嚴重的便秘。再者就是長期服用蒽醌類物質可造成結腸黑變病,正常的腸黏膜是紅潤的,但長期服用蒽醌類物質後,腸道黏膜可出現色素沉著而變黑,通過腸鏡可清晰地看到這種變化。更為可怕的是,結腸黑變病可引發多發性腸息肉,而腸息肉與結腸癌關係密切。
此外,有人為了解決便秘或者追求所謂的「排毒」洗腸,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反覆的機械性刺激可能使肛門括約肌功能受到破壞,導致大便困難、大便失禁同時存在情況。反覆的刺激還可能引發直腸潰瘍。西藥中的刺激性瀉藥酚酞,也就是老百姓熟悉的果導片,因其可能有致癌性,也不提倡經常使用。
調整生活方式,才是可行之路
《Gut》雜誌一篇報道指出:目前,各種慢性便秘療法中並沒有明確贏家。便秘的治療不能只依賴藥物,調整生活方式才是可行之路。平時多吃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多喝水,多活動,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早起或餐後兩個小時左右是結腸最活躍的時候,可以選擇在這樣的時間段大便。(「便秘的營養治療」專題講座將後續分享)
疾病無大小,便秘不是小毛病,應當引起醫者和患者足夠的重視。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委、專家顧問
廣東省家庭醫生協會營養分會常委
深圳市醫師協會營養分會副會長
中南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
深圳市中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曾瑤池祝您健康快樂!
GIF/27K


※身體出現6大癥狀,說明你便秘了,3招搞定
※男子大便時猝死,患有這類疾病的老人,便秘很危險
※老人便秘難受,兒女看著著急,中醫一個小方子搞定
※這些瑜伽姿勢,有助於促進身體代謝,改善便秘
※別再用水煮飯了!換成它來煮,三高降了,便秘也沒了…
TAG:便秘 |
※小病不治,大病難醫!這7種小毛病最容易拖成癌,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便秘並非小毛病!
※小病不治 大病難醫 這4種小毛病最易拖成癌 耽誤不得
※流鼻血只是小毛病?小心是大病預兆!
※小病不治,大病難醫!這4種小毛病最易拖成癌,耽誤了神仙難救
※如果你有這些小毛病,要小心,可能是糖尿病早期!
※妊娠期哪些「小毛病」有「大危害」?
※這些小毛病別忽視,可能是胃癌的徵兆!
※狗狗感冒?小毛病,大問題
※頸椎病不是小毛病,患病後需正確對待!
※頸椎病是小毛病?可能導致高位截癱!
※便秘不是小毛病 重則可致癌 醫生說三個字即可治便秘?
※兒童癌症警示:孩子這些毛病不是小毛病,請媽媽們收藏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這些小毛病不能慣,否則越大越難管
※不要以為失眠是小毛病,危害有多大你究竟知道多少?
※別以為抽搐是小毛病,可能是得了這種疾病!
※如果你的手腳有這些「小毛病」,說明腎不好,再不保護小心腎衰竭
※肩頸痛、感冒、腹瀉……用好一枚小硬幣,小毛病不犯愁
※小毛病用韭菜,卻不能這麼吃
※黏膜白斑不是小毛病 帶你認清病症不再惶恐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