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親密關係中,如何準確表達你的訴求?

親密關係中,如何準確表達你的訴求?


undefined
文:Dr. Chen|壹心理創作者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愛偕老(ID: ixielao)責任編輯:Spencer

- 01 -




《摩登家庭》中,有次全家人為給 Jay 慶生,準備集體飛到夏威夷去玩兒。旅程當日,Mitchell到了機場才發現忘帶放有身份證的錢包,忍不住埋怨伴侶 Cameron 早上不肯幫他,才導致自己手忙腳亂,落下錢包。




事情是這樣的:



早上 Mitchell 一邊收拾行裝,一邊對 Cameron 念叨,寶寶的東西要打包,報紙需要聯繫停送。




Cameron 特樂天地安慰他別緊張,事情最後都會被處理好噠。



其實 Mitchell 是想讓 Cameron 幫忙處理這兩件事。他覺得 Cameron 理應洞察自己的意圖,對他的不理解感到很失落。




而 Cameron 也很受傷,因為只要 Mitchell 開口,自己分分鐘願意幫他。他覺得 Mitchell 不肯說清需要幫助的地方,是對自己的不信任。



Mitchell 和 Cameron 之間的矛盾,我們大概都在親密關係中遇到過:



我們以為給對方發了100 遍 SOS ,然而對方卻似乎壓根兒沒接收到。這使我們覺得孤單、不被理解。


- 02 -

undefined



這類溝通斷線,往往源於親密關係中的兩種常見誤會:




(1)如果對方真愛我,一定知道我需要什麼;相反,ta 要麼是不夠愛我,要麼是成心(Larson,1988)。



(2)如果需要我明說,對方才會去做,那 ta 做了也意義減半。




比如,我們滿心希望能在情人節收到走心的禮物,嘴上卻說,不用準備禮物啊,有心就好。




我們其實是想對方看穿我們的小心思,忽略我們的推讓,執意準備豐盛的禮物,這樣才更顯出 ta 的誠意。


我們希望不用明講,對方就能明了自己的心意,卻一次次陷入暗示-期待-失望的循環中。




於是我們認為對方沒能準確解讀自己的心意,代表 ta:



  • 壓根兒不把我的話往心上去。

  • 明知我想要什麼,卻不肯去做,故意!

  • 不能理解我,我倆沒默契。



而對方也覺得很冤枉,認為我們:



  • 不肯告訴 ta 真實的心意,是不夠信任 ta 。

  • 故意設陷阱,讓 ta 左右不是人。

  • 老挑剔,吹毛求疵。



如果這樣的溝通失敗和惡意解讀長期重複,很容易使彼此幸福感降低,甚至愈行愈遠。


- 03 -

undefined



比如,當工作不順時,我們可能會:



1)希望一個人靜一靜,好理清思緒」


此時,我們沒耐心把事情從頭到尾敘述一遍。如果對方不停地問東問西,哪怕語出關切,也只是加重我們的心煩和壓迫感。




我們只想對方能體貼地讓我們清靜一會兒。




2)希望對方在情緒上支持自己


此時我們心裡很委屈,只想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發泄情緒。




我們不想聽對方告訴我們,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也不想聽取任何務實的建議。



我們只想毫無顧忌地抱怨,想被對方立場堅定、「不分是非」地支持、贊同:如果我們罵同事妒忌,最好對方能幫著罵同事小人;如果我們罵老闆狠心,最好對方能幫著罵老闆不是人。




3)希望對方幫自己解決問題,給出實際的意見和幫助


此時我們最直接的焦慮來源於眼前的具體事務。




我們不想聽各種空洞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安慰,不想對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4)希望對方能急我們所急,幫我們想辦法、出力氣,提供實打實的幫助。



你看,同一類場景中,我們仍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訴求。因此如果我們希望對方能滿足自己的訴求,就得準確真誠地把它們表達出來。




我們需要什麼,是自己要解答的問題。若連自己都不能確定自己的需要,對方當然也難真正滿足這些需要。


- 04 -

undefined



理清了自己的訴求,接下來就要向對方有效地表達這些訴求。



高效的表達,不是一吐為快,而需要考慮到聽者的感受,也就是表達的效果。




想要對方作出積極的反饋,就得在表達中,盡量去掉三種元素:



(1)指責、抱怨


在表明需要時,順帶提出對對方的不滿。




比如:你真沒用,這點小事兒都辦不好。我只是想讓你做某件事[需要對方幫助的地方]而已。




再比如:讓你做某件事[需要對方幫助的地方],怎麼就這麼難?




(2)命令、威脅


以指令、脅迫的姿態提出自己的訴求。


比如:你馬上給我做某件事[需要對方幫助的地方]!




再比如:你要不做某件事[需要對方幫助的地方],有你好看!




(3)障礙設置


通過各種暗示,誘導對方破譯自己的訴求。




比如:我這麼傷心,你卻連為什麼都不知道,告訴你又有什麼用呢?




再比如:你自己看著辦吧。

- 05 -




其實,在內心訴求的表達上,去繁就簡,往往能有更好的效果。




繁,是指附加的指責、抱怨、命令、威脅、障礙設置等等

簡,是指以最平和真誠的方式,與對方分享自己的心境和具體的訴求


比如,工作不順,想靜一靜,可以告訴對方:



  • 我明白你的好意,但我心裡很亂(分享內心狀態)

  • 只想一個人靜一靜(分享內心訴求)

  • 能給我一點獨處的時間嗎?(提出需要對方配合之處)


想要對方在情緒上支持自己,可以告訴對方:



  • 我被 XXX 氣得不行(分享內心狀態)

  • 只想發泄下情緒、覺得有你支持我就好(分享內心訴求)

  • 你肯耐心聽我抱怨嗎?(提出需要對方配合之處)


想要對方提供具體的幫助、支持,可以告訴對方:



  • 這件事讓我壓力特別大(分享內心狀態)

  • 不解決掉我不踏實(分享內心訴求)

  • 你能幫我出出主意/做某件事嗎?(提出需要對方配合之處)



這樣一來,不僅對方能免除學會讀心術的壓力,我們也會驚喜地發現,ta 原來這麼給力。




因為降低對方幫自己的難度,就是提高對方幫自己的興趣和頻率。




與所愛之人的真正默契,我想,是能坦然告訴對方自己的訴求,並且深信對方一旦了解,定會全力幫助自己。




祝願你和 ta ,也能練就這樣的默契。



參考文獻Larson, J. H. (1988). The marriage quiz: College students" beliefs in selected myths about marriage. Family Relations, 37, 3-11.


作者簡介:Dr. Chen,美國婚姻家庭諮詢專業博士生導師,美國婚姻家庭諮詢協會全國認證督導。畢業於復旦中文系,獲得美國西北大學婚姻家庭諮詢研究生學位、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婚姻家庭諮詢博士學位。微信公眾號:愛偕老[ID:ixielao]。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undefined


原作者名: Dr. Chen


轉載來源: 愛偕老(ID:ixielao)


轉載原標題: 親密關係中,如何準確表達你的訴求?


授權說明: 合作轉載


你是在借著愛情逃離自己的生活嗎?| 心理小說
被冷淡了?不,你遭受的可能就是虐待
第一批已經離婚的90後 | 90後的婚姻現狀
一個人過好,還是兩個人過好
「帶著問題一起生活」,是維持婚姻的重要能力

TAG:婚戀心理 |

您可能感興趣

馬蘇勝訴,強行洗白你接受嗎?網友:從訴求中可以看出她的為人!
獨具匠心的訴求表達,很贊!
葉璇正式宣布與小默先生分手做回朋友:對於感情的訴求不同!
你真的有聽懂孩子哭聲里的訴求嗎?
別敗在不敢表達上,這五種訴求必須說給領導,要不吃虧的永遠是你
恰當的表達生命訴求
讀心術:從男人的三種求愛方式,看透男人對愛情真正的訴求
讀懂「嬰」語很重要,寶寶用哭聲表達的5種訴求,你都知道嗎
領導找你談話,濫肚子里也不能表達這四種訴求,否則就是找收拾
「父親!你在哪裡?」華郵記者之子為找回父親的遺體發出揪心訴求
藍顏知己,不僅僅是女人的情感訴求
波音如釋重負,中國民航同意「出山」請求,但也提了一個賠償訴求
慈禧出逃,如果有了「正常訴求」了怎麼辦?只能辛苦隨侍的婢女了
半夜被貓咪真摯的眼神喚醒,果然只有有訴求的時候,才會如此溫柔
篤信道教的皇帝為何滅佛?別以為是信仰問題,背後還有政治訴求
朴槿惠被起訴求刑時,檢法兩院都是朴槿惠提拔重用的人,與文何干
退役軍人上訪訴求為哪般?他們的苦究竟誰能懂?
慈禧並非保守派,戊戌變法之後她幹了一件事,證明她的訴求僅一點
宋喆公開認罪,並哭訴求情,網友:馬蓉的親情牌碰見豬隊友算是打爛了
癌症患者心理有哪些訴求?這篇文章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