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9歲孩子開大巴街頭狂飆,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9歲孩子開大巴街頭狂飆,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作者

| 佟霏


01


這兩天,我被一條新聞驚到了。



一個9歲的男孩,趁大人不備,

悄悄將一輛空的大巴車開出停車場,


並在廣州增城的大街上,行駛了6公里。


有沿途市民見狀驚嚇報警,


最終,男孩在駕駛了約40分鐘後,


被交警攔下,所幸沒有釀成大禍。




但回顧整場事件,卻讓人陷入了後怕之中。



男孩年僅9歲,並沒有達到駕駛車輛的年齡,


更不具備任何的駕駛技術培訓經歷。


一個小孩操作對駕駛人經驗和技術


都要求甚高的大巴車,


行駛在人群熙攘的城區之內,


可以說意外分分鐘可能發生。



不僅僅是孩子自身的生命安全,


更有沿途無辜人們的生命安全都將受到威脅,


如此想來,只能感恩幸運的眷顧。




無獨有偶。




此前,一則新聞中報道了一個重慶的10歲男孩,


私自跑到樓房高層,擰開消防栓,用水沖淹電梯間。


第一次沒有被發現,


男孩又繼續轉戰了4個其他小區,


共計水淹了15部電梯,

直到被小區物業通過監控發現制止。




然而,損壞的電梯,給數百戶家庭帶來了不便,


後期維修需要的大筆費用,


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煩惱。



02


這樣的「熊孩子」屢見不鮮,


有的讓父母陷入無盡的困境,


有的給社會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




但當我們譴責孩子的行為時,也陷入了思索。


如果說,孩子出現一次、兩次出格行為,


或許是出於好奇心的驅使。


但是如果孩子屢屢出現出格行為,


那麼就必須去探索其背後的深層原因了。

孩子的出格行為,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缺乏責任承擔意識


為什麼孩子可以不計後果地去做出格的行為呢?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


孩子缺乏責任承擔的意識。




一個9歲的孩子,


能夠有組織、有計劃地


在大人眼皮子底下將大巴車開出停車場,


而且成功開出去了6公里才被截停,


他是否具備對後果的預判能力呢?


我想他在心智上是可以具備的。


但是顯然他並沒有成功預判到嚴重的後果,


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為此將承擔怎樣的責任。


這在很大程度上,


也與家庭中父母長期為孩子「打掃戰場」,


替代孩子承擔不良後果有關。




希望引起父母的關注


一些長期被父母忽視的孩子發現,


當自己做錯事的時候,父母往往會生氣指責,


這在孩子的心中被視作是一種關注。





小雅的媽媽是我的領導,


本來出色的女強人,


最近卻為了女兒忙碌得煩躁不堪。


這些年,小雅的爸爸媽媽工作繁忙,


照顧小雅的責任就落在了姥姥、姥爺身上,


而當小雅上了小學之後,


小雅媽媽則給她選擇了一所需要住校的名校。




而最近,小雅的老師經常打電話來,


告知媽媽小雅在學校的種種不當行為,


也讓小雅媽媽十分困擾。




一些孩子,會不斷地去挑戰父母禁止的事情,


不斷地給父母製造麻煩,


以此來反抗父母對自己的忽視。


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會覺得,


父母的指責打罵也總好過不聞不問。


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心酸的理由,


但同時也是普遍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



壓力的轉移和釋放


一些孩子的出格行為,


往往發生在受到較大壓力或不公平待遇之後,


可以視為一種對壓力的報復行為。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

「踢貓效應」



一位父親在公司里因老闆心情不好,


而莫名的受到了批評,回到家之後,


就把一腔怒火撒到了孩子身上。


受到指責的孩子,狠狠地踢了一腳家裡的貓。




不良的情緒是在不斷傳遞的,


當面對父母的指責、家庭不睦、學習的壓力,


或者同伴之間的矛盾時,


孩子往往會把情緒轉移出去,產生一些出格的行為。




03


有這樣一句很有道理的話:


「人在年輕的時候,


千萬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雲,


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凄涼。」




事實上,如果長期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可能未等到晚年,


一個四處闖禍的孩子已經足以讓父母陷入萬丈深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對行為出格的孩子,


我們往往需要去從更深處理解孩子,


給予孩子心靈的撫慰和引導。



補足關愛,才能喚醒美好


當孩子內心貧瘠,缺乏關愛時,


他們往往會把自己的柔軟和脆弱包裹起來,


像刺蝟一樣豎起帶刺的鎧甲,


去衝撞和刺痛父母的心,


來索取他得不到的愛。




而只有真誠的關注和安全感,


才能夠打開他們的心防。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足夠的關愛,被愛滋養的心靈,


更加擁有向善的力量。


唯有被愛,才能夠學會愛人,


才能讓他們收起那些對抗的「武器」,


去擁抱更多的幸福。






建立邊界,不讓孩子負重前行


在我們的傳統家庭文化中,往往缺乏「界限感」。



父母對孩子控制過多,


而孩子在對於父母的情感上又背負太多。




很多時候,「出格」對於父母而言也意味著「失控」。


當父母對孩子控制過深時,往往會讓孩子不堪重負,


激發孩子的「失控」行為,讓孩子變得逆反。




而當父母難以處理家庭關係,經常發生矛盾時,


孩子又往往把責任歸攬到自己的身上,


陷入深深的恐慌。


甚至一些父母會拉著孩子站隊,


或者向孩子傾訴自己的委屈,


強調自己對孩子的付出等等,


都會讓孩子的心靈痛苦不堪。




而這些,都是家庭中沒有建立起

「邊界效應」

造成的,


我們應當尊重孩子作為個體的獨立存在,


也不要讓孩子背負不該屬於他的心理負擔。




學會放手,讓孩子承擔自然結果


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全書》中



強調了自然教育的好處——


讓孩子承擔自然結果,


能夠讓孩子把錯誤正確地歸因到自己身上,


有利於孩子從切身體會中產生正確的因果觀念。




以自然懲罰代替人為懲罰,在教養的過程中,


讓孩子直面事情產生的直接後果,並付出代價。


這是讓孩子學會評估結果,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逐漸走向獨立的必經之路。




而讓孩子承擔自然結果,


也是作為父母一步步放手的智慧體現。




每一個孩子,都將學會獨立長大,


而我們作為父母能夠


給予孩子教育的時機也是有限的。


孩子的成長不會重來,


我們需要在他幼小懵懂的時候,


陪伴他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在他內心植入美好的種子。

?




??????

?

作者|佟霏,2歲寶貝媽咪,9年文案寫作經歷,分享兒童心理與早期教育啟蒙知識。做好媽媽,我們永遠在路上。

?

?

?

?????




--------End---------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凱叔講故事APP體驗更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叔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傳統故事】武松打虎(文學名著《水滸傳》經典重現)
開團 | 82歲日本手工皂之父造了一塊明星都愛的潔面皂;美國irobot掃拖機器人,一掃一拖,徹底清潔
你嫌性教育太早,壞人可不會嫌你孩子太小……
【凱叔·聲律啟蒙】六魚②(每天三分鐘,國學童子功)
拜託!當了媽,就收起你的玻璃心吧

TAG:凱叔講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為啥大人都說「小孩子沒有腰」?背後的3個原因值得深思
12歲女孩拉著媽媽去離婚,背後的原因值得每個人深思
13歲男孩跳樓輕生,臨終前說了幾個字,讓父母沉痛深思!
僅14歲的孩子,為何突發腦梗?背後原因惹人深思!
婚後2年,男子殺害將即將臨盆的妻子,背後的原因引人深思
孩子的哭聲驚醒鄰居,年輕的媽媽欲跳樓輕生,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孩子沉溺於電視?背後原因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百萬兒童沉迷手游,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痛心!夫妻離婚後的的第二天,媽媽卻把4歲兒子推下了樓,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6歲的姐姐把弟弟扔出窗外,背後的原因值得所有二胎父母深思
北大留美學生拉黑父母,12年不歸: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二戰71年後,此國為我們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孩子膽小、怕黑,不敢一個人上廁所!背後這四種原因,值得你深思
女孩《少年說》公開對峙母親被逼太苦,背後原因值得每個家長深思!
內蒙女生跳樓墜亡,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只因父親一句話,14歲男孩連砍自己6刀!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他被譽中國第一前鋒,那英為他生子,而後迅速隕落,原因值得深思
將近60歲的「孔雀天后」楊麗萍還要被母親打,背後原因發人深思!
孩子膽小、怕黑、不敢一個人上廁所!背後這四種原因,值得你深思
9歲男孩發現恐龍蛋化石,事情的背後,值得家長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