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生在盧溝橋:「七七事變」80年,台灣不能忘

台生在盧溝橋:「七七事變」80年,台灣不能忘

八十年前的盧溝橋,吉星文將軍率領國軍抵抗日軍侵入,自此開啟全面抗戰的序幕。作為一名台灣青年,這段抗日的歷史不能忘也不應該忘。

對於抗戰的記憶和認知,就得從小學的課堂上說起。當時,我的老師敘述了父母兒時躲避日寇燒殺擄掠的情節,故事彷佛就在昨日,日軍殘害我中國百姓的記憶怎麼可以忘呢?日本人從覬覦台灣到全面侵華,從1870年代的「牡丹社事件」、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件再到八十年前的「七七事變」,日本的一系列侵華舉措,作為中國人都不可以忘記,特別是可歌可泣的全國軍民一致抗日的這段歷史。

前些日子,我真正走訪了盧溝橋宛平城,參觀了中國抗日紀念館。在宛平城前的盧溝橋上,遙想八十年前,再看看現在,和平真的很可貴,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七七事件」的歷史。特別是作為一名來自台灣的中國人,日本殖民台灣五十年的歷史,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血淚史,因為我們中國百年來的衰落,換來的是列強的欺辱,百年來許多先賢先烈愛國志士無不想救國圖強。百年後的今日,兩岸的中國人雖然分隔兩岸,台灣的經濟奇蹟和大陸現今的和平崛起,無不都是百年前這群愛國志士所期望的嗎?看到一個民族復興的強盛中國正在往前走,作為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的心中只有振奮和開心。

八十年過去了,我也從台灣來到大陸求學。隨著近三十年來台灣政治格局的變化,台灣已經很久沒有再擴大紀念有關抗戰紀念的活動了。但是這段抗戰的歷史,這段七七事變歷史,台灣民眾仍須深刻並真正的認識和了解,因為這是一部我們中華民族的血淚史,身為台灣人的我們都不可忘記。即使現今兩岸間政治上仍有爭議,但是兩岸之間對於抗戰的解釋也越來越趨於客觀,台灣各界也都以多樣化的形式紀念各種抗戰事迹,因為抗戰的勝利是中國人的驕傲,兩岸中國人都有這個責任和義務。

抗戰勝利是結合全民族的力量才有的結果,因此,對於今年是七七事變八十周年,兩岸同胞之間都應該不分你我,攜手合作一起紀念抗戰的那些年為國犧牲的先賢先烈們。(作者:羅鼎鈞,台生,現就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台灣網 的精彩文章:

涉非法獲利數億 台灣前「中研院長」遭「監察院」全票彈劾
蔡英文「借」柯文哲「地氣」 是窮途末路的開始?
台灣「防長」鑽「山洞」躲遼寧艦 被諷「住在裡面別出來」
因抗議行動多 蔡英文頻取消行程 葉毓蘭:乾脆在家吹冷氣抱想想
吳敦義首戰!國民黨甲級動員內外夾擊 力抗民進黨「錢沾計劃」

TAG:中國台灣網 |

您可能感興趣

1949年,杜月笙為什麼不留上海,不退台灣,而是去了香港?
郭台銘椅子坐了10年,王永慶一條毛巾用20年,台灣富豪為什麼摳?
戲說台灣澎湃的二十集大戲,登場!5月21日起,三立台灣台、29頻道曹公斗龍母
1988年中國台灣罕見老照片:沒想到30年前的台灣是這樣子
台灣行紀,第三次來台灣,15天只去了兩個城市台北和台中
1972年的台灣 那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台灣
台灣40歲忘年戀:如果61歲李坤城突然離世,林靖恩準備怎樣?
2018,去台灣!
昔日「台灣四美」,原以為只有林青霞最幸福,24年豪門的婚姻還是斷了
台灣10大景點推薦!2018年送自己一個禮物,去台灣來一場生日之旅
老照片:台灣風景1976年,避暑勝地阿里山
台灣「斷交史」:蔡英文兩年「斷」5個,還剩17個「邦交」
讓台當局心碎的消息又來了,2018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首度輸給大陸
別說台灣是鬼島了! 2018年世界「最幸福國家」排行出爐 台灣名列亞洲第一
她被稱為台灣版金星,12年變了7張臉,如今嫁小14歲男友
戲說台灣澎湃的二十集大戲,下禮拜一登場!5月21日起,三立台灣台曹公斗龍母
趙麗穎3部劇在台灣同時上映,2018年將霸屏一年,厲害了穎寶!
1969年在台灣省的蔣介石發出哀嘆:這事的發生,減我壽命20年
康熙定台灣:僅8天500艘戰船便一統台灣!兩代人背後卻準備了40年
半年失去3個「邦交國」 孫大千:「台獨」再次連累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