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一個「能說會道」的小小演講家?
孩子進入2歲後,語言往往出現一個爆發階段,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顯著提高,父母都希望寶寶能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巴。那麼,爸爸媽媽怎麼做才能讓寶寶「能說會道」呢?
雖然寶寶從出生起就一直在聽別人說話,但只有當他長到2~3歲的時候,他才能表達較為複雜的思想和情感。從開始牙牙學語到學會使用語言,是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過程,但孩子一般均能順利過度進行,這是潛能學習的表現。但是家長也應明白,孩子在語言能力的發展方面,無論是起步還是時機,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每個孩子都只是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在走語言學習這段人生最初的學習里程。
普通2~3歲的幼兒能掌握大約300個常用的辭彙,而有的孩子僅僅掌握70~100個辭彙,也有的孩子已能掌握到500~600個辭彙。孩子的辭彙量以每月50個辭彙或更多的速度持續增加,一般女孩比男孩表現出色,但是這指的是表達能力。也就是說,有些說話晚的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並不一定弱。
那麼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如何度過呢?
(1)經常聊天:越是經常與孩子聊天說話,孩子學習語言就越快,幼兒會盡量模仿媽媽的說話方式。可以採用問句的形式,比如「這是什麼」「這是做什麼用的」如果孩子不能準確回答,家長可以自問自答,幫助孩子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
(2)學會傾聽:儘管初期你可能不會對孩子雜亂無序的語言感興趣,但一定要保持傾聽的姿態。你需要集中精力,時刻看著孩子的眼睛並適時做出回應,這樣才會激發孩子說話的意願。
(3)教會新詞:儘管孩子會從日常的會話中自己學習常用語,但父母也應該主動教他一些不常用到的辭彙,比如身體各部分的名稱、房間里傢具器物的名字等。可以採用學習卡片的形式來學習這些新的辭彙。
(4)重複語言:把剛才對孩子說的話,讓孩子重複一遍,可以強化語言和記憶能力。讓孩子把剛剛看過的故事講給你聽,以此判斷他是否弄明白了故事要講的事情。當然,故事一定是簡短的正面性的語言。
(5) 鼓勵「學舌」:鼓勵孩子說說今天外出時或在幼兒園發生的新鮮事。你需要仔細地聽他所說的每處細節,注意小傢伙敘述的條理性(時間順序、地點順序等),以及是否用詞準確,並及時給以表揚和讚美。一開始可以採用問句的形式引導孩子敘述。
(6)關注辭彙:一些含義「空」的辭彙,比如「東西」,「這個」,「那個」等,如果在幼兒對某件事情的敘述中充斥大量此類辭彙,可能預示著孩子對辭彙的掌握不足或是用詞困難。
(7)但是當2~3歲的孩子出現以下表現時,應考慮到孩子的語言或神經發育出現障礙,應及時找專家就診:
孩子與人缺乏目光交流,沒有與人交流的意願;
孩子似乎聽不懂別人說的話或對別人說話無反應;
孩子即不通過語言,也不用身體肢體語言與人交流;
孩子說不出生活中最常用的辭彙;
孩子說話時只用單個字,不懂周圍的語言或對聽到的語言沒有作出正確的反應;
孩子3歲時,仍無法向他人,包括父母和看護者在內表達自己的想法。
孩子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巴,將會讓他的成長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讓他的生活變得更有樂趣。
關注聊醫兒保,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TAG:聊醫兒保 |
※小小的籽料原石該怎麼玩才好?老玩家都是這麼做的!
※我們家的孩子是個「小胖墩」怎麼辦?
※小妾當家!穿梭到這個朝代麻煩太多!看看寫文作者怎麼說?
※小程序怎麼玩?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一個小問題|去同學會,怎麼才能氣死前任???
※搞笑穿幫的合集,鳳九的衣服這是怎麼了?有人說話這麼打臉好嗎?
※太陽神要怎麼養?這個問題只能問宙斯了!
※怎麼樣健康瘦小腿?先了解我們的小腿!
※曾經風流倜儻的女演員,現在卻變成了這個樣子,大家又怎麼看呢?
※說好了一輩子,你怎麼能說分手呢?
※孩子膽小怕說話、脾氣差、厭學怎麼辦?聰明家長全都這樣做
※用一句話形容你的愛情,你會怎麼說?
※孩子膽小怕說話、脾氣差、厭學怎麼辦?聰明家長全都這樣做……
※老人在家去世一個月,兒女們都不知道,這社會是怎麼啦?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看看黃磊是怎麼教女兒就知道了
※回顧演過「小燕子」的四位女演員,怎麼看還是最後一位順眼
※喜歡一個人,卻不能說,怎麼讓對方知道?
※外蒙古是怎麼獨立的?我們國家的領土又是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新年髮型怎麼做?看看這些,總有一款你喜歡的
※怎麼說服爸媽同意我把養了挺久的狗狗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