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咸豐臨死安排周密,留下一道諭旨給慈安,必要時可以除掉慈禧

咸豐臨死安排周密,留下一道諭旨給慈安,必要時可以除掉慈禧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駕崩於避暑山莊的煙波致爽殿。臨終前,咸豐帝對後事做了精心的安排。

立五歲的兒子載淳繼位,並指定載垣、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在這八個人中,只有肅順還有些主張,剩下的七人都是平庸之輩。而作為咸豐的六弟奕?並沒有得到輔政的機會,咸豐此舉就是為了防止奕?以皇叔的身份干政。

不過咸豐帝對八大臣也有防範之心,因此他賜給皇后鈕鈷祿氏(慈安)一枚「御賞」印,賜給那拉氏(慈禧)一枚「同道堂」印,八大臣所擬定的諭旨,必須要蓋上這兩枚印之後方能生效。

而在野史記載中,咸豐帝對那拉氏頗為不放心,怕她以皇帝生母的身份攬權干政,所以又秘密賜給鈕鈷祿氏一道諭旨,讓她靜觀其變,不得已時可以除掉那拉氏。咸豐帝如此安排可謂用心良苦,但是在他死後,那拉氏和奕?這對叔嫂改變了這個局面。

載淳繼位後,八大臣擬定了一個新的年號為「祺祥」。鈕鈷祿氏因為是咸豐帝皇后,被尊為「母后皇太后」,稱「慈安」,為咸豐帝守喪時居住在煙波致爽殿的東暖閣,所以叫「東太后」。那拉氏為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稱「慈禧」,守喪時住在西暖閣,所以叫「西太后」。

慈安其人性格寬和,無意於政事,而慈禧權力欲極強,一心要垂簾聽政。八月初一,恭親王奕?奔喪避暑山莊,與兩宮太后相見,即密商除掉八大臣的計劃。初七日,奕?回京,開始著手布置。

九月二十三日,咸豐帝的靈柩起運回京。慈禧令肅順護靈緩緩而行,而讓其他七人隨新皇帝和兩宮太后等先行,以便在北京迎接咸豐靈柩。兩宮太后到達北京之後,便和奕?等密商部署,次日便逮捕了載垣等人,顯然這些顧命大臣毫無思想準備,一個個束手就擒。

十月初六,兩宮太后以新皇帝載淳的名義發布了一道上諭,宣布載垣等人的罪責,說咸豐皇帝臨終前並沒有讓他們贊襄政務,他們「造作贊襄名目,諸事並不請旨,擅自主持」。結果,載垣、端華賜自盡,肅順最為悲慘,拉到菜市場斬首示眾,剩餘的五大臣革職,並改組軍機處,奕?為議政王,主持軍機處。

十月初九,兩宮太后為載淳舉行了登基大典,廢除了八大臣擬定的「祺祥」年號,改為「同治」,這個年號頗有深意,細心的人可以發現,這就是「母子同治」的意思。

就在此前後,恭親王奕?、兵部尚書勝保、大學士賈楨和周祖培、戶部尚書沈霖、刑部尚書趙光等奏請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十一月初一,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在養心殿垂簾聽政,從此有野心、有手腕的慈禧實際掌握了政權,達半個世紀之久。

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咸豐帝臨終前的安排,雖然看似比較周密,然仔細分析便會發現有重大缺陷,奕?作為道光的皇子,皇室的直系親王,竟然不在輔政八大臣之列,這明顯是將最有實力的宗室排除在外,而慈禧又甘心大權旁落,視八大臣為眼中釘,非除之而後快。

所以,兩宮太后和奕?都是為了自己的權力,只有這樣,權力的分配才最為合理,也最為可靠,肅順、載垣等人註定將成為犧牲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到了奈河橋邊照例要喝孟婆湯,而湯的口味也很多,居然有五種
馮玉祥發布戒煙令,士兵被抓後不服,居然讓馮玉祥當眾吞下煙頭
陰曹地府中,最恐怕的是走奈何橋,善人惡人待遇完全不同
大明開國有多窮、多難?看朱元璋如何創造了一個個奇蹟
天分36層,玉皇大帝只能管32層,三位大神高於玉帝不受統領

TAG:千古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慈禧不敢得罪慈安?因為咸豐臨死前,給慈安留下一個殺手鐧
咸豐臨死前,曾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諭,這是真的嗎?
康熙臨死前留下遺言,稱他不能留在世上,雍正卻讓其安享晚年!
咸豐臨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諭是真的嗎
慈禧太后臨死前安排自己後事,內容無恥至極,讓人聽完唾罵不已
魏忠賢留下一句話,崇禎直到自己臨死前才想明白,可惜為時已晚
咸豐臨死前,有一道除掉慈禧密諭,這是真的嗎?
慈禧太后臨死前,留下了幾道遺旨,一道比一道讓人覺得可笑!
「臨死」前一瞬間的照片,希望下一秒你們還能安好
孝庄臨死提出一要求,康熙一輩子都不敢下決斷,雍正登基後才解決
雍正臨死前囑咐乾隆,保他後世平安,乾隆:好,一上任就把他處死
李世民臨死前留下一道密詔,要將徐懋功處死,這是為何?
乾隆死前給和珅留下密旨,和珅臨死前才打開,看完後心涼涼直接上吊自盡
孝庄太后臨死前留下一個難題,康熙至死未能解決,只得讓雍正解決
安陵容如果得知甄嬛利用了她一輩子,她還會在臨死前幫她這大忙?
乾隆臨死前,私下給和珅一份聖旨,當嘉慶要殺他時,打開一看傻了
孝庄臨死前的唯一一個要求,可惜康熙一直到死也沒有給辦好!
丈夫去世後,她散盡家財,臨死前留下一句話:不要葬在丈夫左邊!
雍正臨死時,寫下兩道密詔交給四位大臣,乾隆皇位因此得以穩固
潘金蓮到死都不知,為何武松在她臨死之前,還要解開她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