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有嘻哈嗎?喊麥算不算?這是個經濟學問題

中國有嘻哈嗎?喊麥算不算?這是個經濟學問題

最近又出了新的表情包系列,「你有freestyle嗎?」

好了,你可以繼續扔舊錶情包了,「WHAT???」不過這次,可以把黑人變成MC天佑。

嘻哈與你的現實生活

這件事的起因,是有一檔新的真人秀節目,在中國尋找「嘻哈」歌手新秀,一些非常「嘻哈」的中國評委們,逢人就問:「你有freestyle嗎?」而評委在看了中國版「嘻哈」歌手MC天佑的徒弟帝王南夕的表演後,紛紛表示被震驚了,紛紛表示這種中國式「喊麥」根本不是「嘻哈」,紛紛表示她「天雷,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的style實在是free得過分放飛自我魂飛魄散九霄雲外了。而MC天佑則激烈回懟。

關於什麼是正宗的嘻哈,什麼是中國式嘻哈,什麼是中國式喊麥,喊麥是不是嘻哈,留給音樂老師來討論。關於誰有沒有崇洋媚外,誰是不是國粹標杆的問題,留給思想品德老師來解答。

我們看看嘻哈溯源。

據說嘻哈是這樣產生的,紐約的布朗克斯區是個外來移民聚居地。1959年開始,紐約政府決定在此大興土木,在各種高速公路、城區改造等項目後,布朗克斯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破敗成了徹底的貧民區。

1973年,布朗克斯的牙買加移民Kool Herc經常在家中舉辦「音樂派對」,Herc的音樂更貼近貧民區人們的真實生活,因此越辦越大,最後,搬到戶外,在街上放音樂跳舞一起嗨皮。從這裡,就產生了負責調音樂的DJ,負責與觀眾交流的MC,還有會抓節奏跳舞的B-boy等。

這時,Kevin Donovan以自己所在的少年黑幫組織為基礎,成立了街舞團體Zulu Nation。一位成員Love Bug Starski發明出「嘻哈」(hip-hop)一詞,並用它命名了自己的派對。他們開創了街頭斗舞的新玩法,為自己吸引了大批的追隨者。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關鍵詞,城區改造,階層下流,群眾文化,邊緣人群。拋去慣常腦中還是出現各種五光十色聲色犬馬的「音樂節」幻境,回到現實生活中來。你會發現,這裡面是不是也有急速城鎮化,風起雲湧的廣場舞組織,不知道應當將誰當作心靈依靠的留守少年們的影子?

高潮後的低潮是嘻哈產生的經濟背景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面臨挑戰。

60年代是美國經濟的「黃金時代」,低通脹、高增長。這與美國政府對經濟加強幹預不無關係。二戰後,美國政府實行了一系列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手段,擴張財政赤字,刺激總需求,雖然還有經濟周期帶來的波動,但危機烈度大大減低;美國聯邦政府對許多新興的工業部門、重大科研項目、現代化公共設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政府對發展原子能工業的投資,從1945年至1970年共計175億美元。對宇航工業,從上世紀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億美元;美國政府為了維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項目下通過國家購買進行出口,另一方面對某些美國產品的出口實行補貼。

肯尼迪執政後,開始實行「增長性」財政貨幣政策。不但要在蕭條時期實行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回升,即使在經濟回升時期,只要實際產出水平低於充分就業產出水平,也要通過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加速增長。

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從1961年的5233億美元到1971年的10634億美元。1965年-1970年,美國工業生產以18%的速度增長。1970年,美國農產品比1950年增長了2倍,一個農民能養活47.1個人。1971年,美國83%的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

只是,這種增長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國債大增,通貨膨脹,以至積重難返,對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經濟產生了強烈的負面影響。

經過越戰拖累、全球能源危機、歐日等新興經濟體的迅速崛起等,美國進入痛苦的「滯漲」期。美國從1971年首次出現了13.03 億美元的對外貿易逆差。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反而如「火上澆油」。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開始下降,失業率達到高點,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經濟衰退呈持續性。經濟學家們解釋說,美國競爭力下降,已無法找出經濟增長新的發動機。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這就是「嘻哈」產生的大背景。

文化因經濟衰弱變得粗糲而尖銳

接下來,就很容易解釋了。

經濟問題帶來的,一定也有社會問題,社會問題可能又加劇經濟負擔。當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美景漸漸褪去,一切都變得粗糲而尖銳。社會動蕩,貧富差距懸殊,城市中住房擁擠、教育資源不均,接著就是犯罪率高,毒品槍支泛濫。而美國社會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問題長期存在,當經濟變壞,處於國家底層的黑人、亞非拉南美移民及墨西哥等貧困的少數族裔遭受的衝擊尤為明顯。

這就是為什麼嘻哈在布朗克斯區誕生。它是紐約最窮區之一,自上世紀60 年代以來就一直被黑人和拉丁裔人所佔據。

兩次世界大戰促使美國黑人經歷了兩次大遷徙,他們不斷從農村遷往城市尋求經濟機會。美國城市中的黑人數量不斷上升,而白人中產階級紛紛遷往郊區,形成事實上的種族隔離。到1970年,美國黑人人口中81.3%為城市居民。黑人民權運動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資源和機會仍然匱乏。白人中產的外遷使城市中心的教學質量不斷惡化、教學經費不斷減少,同時使得商業和工業向郊區遷移,城市就業機會減少,進一步造成黑人青年在教育和就業競爭中的不利地位。

1970年,中心城市貧困率9.8%,1987年上升到15.4%;1970年,中心城區男性黑人的失業率16.2%, 1982年飆升到36.2%,黑人青年的失業率是白人青年失業率的2倍;貧困與失業自然也滋生了犯罪,城市黑人與30%的兇殺案有關,黑人青少年的兇殺率高出白人9倍。

紐約市政府預算緊縮,許多公共服務被停止,對布朗克斯區等貧民窟而言,自是雪上加霜。前途暗淡,產生了嘻哈,一邊訴苦,一邊跳舞。

而Zulu Nation的主要發起人也是一位街頭幫派首領,通過「斗舞」幫助青年人發泄情緒。

嘻哈就是邊緣人群的呼喊,是底層民眾的心聲,因此,看上去是娛樂,其實是怒吼,看上去是消遣,其實是反抗,裡面充斥著憤世嫉俗,充斥著慾望的真實,充斥著甚至是犯罪行為的身邊故事和感受。

文化來源於生活,而經濟改變著生活。

嘻哈始終與經濟相伴

嘻哈是什麼?是一種文化,背後是深厚的社會經濟根源。

嘻哈之前,黑人們有爵士。時間是在一次大戰之後的20 年代。當時的經濟背景也很明顯,棉花連年歉收,黑人在南方難以為繼,而戰爭刺激了工業,北方城市需要勞動力,於是黑人紛紛遷居城市。這期間從黑人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爵士音樂風靡全國。

但嘻哈更草根。也許是經濟發展,衰退刺激,加上黑人平權運動帶來的覺醒日益強烈。

嘻哈的「說唱」開始幾乎不被認為是音樂的一種,因為沒有旋律。但這正是其獨特和深刻之處,直接直白,不是在專業知識、技能和器具的幫助和修飾下就能夠生產出來的。

上世紀90年代,嘻哈文化在全世界迅速發展起來。1990年,德國舉辦了第一屆街舞大賽。日本舞者很快就掌握並發展了街舞,將之傳向韓國、中國台灣等周邊地區。

這個時候,這些地區的經濟也在經歷風浪。全球化和去工業化浪潮席捲世界,許多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國際債務危機頻發。日本在經歷高增長後經歷了高泡沫,而後是危機和蕭條。1983年-1990年,西德平均失業率高達7.3%,同期,英國為9.55%,法國9.72%,義大利10.65%。

可想而知,一方面是美國在90年代的「復生」,經濟繁榮帶來文化的「碾壓感」。另一方面是各國經濟的衰弱,低收入階層的城市青年深受影響,因此,作為對主流社會的抗議,嘻哈文化成為世界各地的青年的「心頭好」。「嘻哈」逐步發展成為全球性的文化。

市場擴展帶來商機,嘻哈隨即逐漸商業化,以一種「非主流」的形式主流起來。

簡單地說,嘻哈變得很潮,變得很貴。

不僅如此,嘻哈甚至變得很「正」。嘻哈也是美國文化外交的一部分。2005 年巴黎郊區騷亂頻仍,美國向歐洲、非洲、亞洲和中東派出各種嘻哈特使。通過這些藝術家們,試圖「扭轉人們關於穆斯林在美國受壓迫的錯誤認識」。

很多學者和藝人們都在問,嘻哈本來就是一種以「反抗」為核心精神的文化,當它變得流行,甚至高大上,它還是嘻哈嗎?

經濟和政治能夠造就它,也能利用和改變它。

中國的經濟與文化覺醒

時勢造文化。由嘻哈可見一斑。所有文化都有其經濟背景,文化傳播則需要經濟效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從來相互交織。

我們也一樣。

事實上,即從嘻哈在中國,便可看見端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流行的「霹靂舞」便是嘻哈。到今天,我們也經歷了一個轉變過程。經濟的落差,帶來我們對美國文化的羨慕;經濟的波動,帶來我們對美國文化的感受和思考;經濟的富裕,帶來我們對美國文化的接受和改造;經濟的發展,帶來我們進一步的反思,我們的文化與美國文化,究竟應該有什麼樣的關係?

中國有嘻哈嗎?

那麼什麼是嘻哈? 模仿是嘻哈嗎?新潮是嘻哈嗎?主流是嘻哈嗎?

即使放在美國,這也不是嘻哈。這正不是嘻哈。

穿大牌潮嗎?穿好萊塢大牌明星穿過的東西潮嗎?為什麼同樣一雙回力,奧蘭多布魯姆穿了就叫潮?將別人當作範本來追求潮是潮還是正因為不夠潮?

什麼是嘻哈?打扮土不是嘻哈嗎?大聲喊不是嘻哈嗎?

大金鏈子大手錶身裹一件大皮襖很嘻哈啊。把自己凄慘刻毒憤怒貪慾都喊出來很嘻哈啊。痞子阿姆的成功背後,除了他的天分,還有他痛徹心扉的生活才帶來的尖刻的深刻。因此他能夠獲得共鳴。

像《一人我飲酒醉》這種歌,我不能判斷它是不是嘻哈,不過讓我感興趣的是,這樣明顯的意淫出霸道總裁感覺的自我放飛,的確是發自內心而且能夠獲得許多草根共鳴及喜愛的。

因此,我倒是覺得,無論是從形式,或者是從整體社會經濟背景演變來看,中國現在可能都在一個真正的文化覺醒階段。

文化覺醒其實不是由一小部分人呼籲、指導就能夠帶動的,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民眾在生活積累中厚積薄發而產生的。大眾文化一定要在草根自己身上產生。無法替代,無法強加。

另一面看,文化則是經濟的鏡子和影子。看經濟發展,難免就能夠預判文化走向,因為其中暗含著社會變動和衝突。而看文化走向,也能夠知曉經濟背景下包含的深層次社會動向,公共政策制定者應當從此去看真正的社會樣貌和訴求。

後記

看看美國經濟與文化的一斑,對比一下現在的我們,也許可以感嘆,歷史都是相似的,人性都是相似的。

我們正處在文化困惑期,應該更西方化,還是堅守古代文化?或不是個問題。經濟發展,生活變遷,文化得以孕育。把一切都吸收於無形,在社會中無知覺的釋放,這就是文化。當表達自我的慾望非常強烈,這種獨特又能夠受到廣泛認同,這就是文化。

我們也處在經濟困惑期。如果文化是這樣,我們或需要更強烈的意識到,我們可以贊同或批評一種文化,但必須知道,它為什麼會產生。改變文化,該改變的卻其實是背後的經濟秩序。

無論是有人在譏笑或者嫌棄或者批判「一人我飲酒醉」時,要當心自己才是在一人飲酒醉。

(作者萬喆系經濟學家,澎湃新聞特約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30萬把共享雨傘一傘難覓,創始人:正常,傘可以帶回家共享
右手被狗繩捲入電動車後輪,浙江10歲男孩四根手指被絞斷
叫獸4個月瘦成「吳彥祖」!所以,他到底經歷了啥……
228億美元!中國航材與空客簽約,訂購140架飛機
溫格終於掏錢了!阿森納簽下拉卡澤特,轉會費創隊史紀錄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緬甸有美女嗎?這些算不算
「我這樣做,算不算倒追啊?」
學佛有問必答:我們村這樣集體念佛,算不算雜?
有球迷問:切爾西算不算是歐洲豪門,這是我聽過最有趣的回答
常乃超到底算不算人才,留學德國也只是大路貨?這樣說有些冤枉
崇禎為什麼會失敗,他算不算是一個好皇帝?
請問,這樣算不算違法啊?
怎樣的哭戲才算是有演技,哭出鼻涕算不算?
十條笑話:我這算不算在剃度呢?
這算不算是怪現象,為什麼大家都很欣賞
這算不算是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
想知道你算不算「丑」,要看這5個點,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民國算不算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它不是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嗎
隋煬帝算不算一個壞皇帝?看看他做的這幾件大事,你就知道了
隆鼻都是一樣的,這樣算不算網紅臉呢?
情人節看這個算不算虐狗?
搞笑段子:我只想知道這算不算撒狗糧?
這樣說算不算表白?
歌詞算不算一種文學?
……這樣的人生算不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