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企業採集個人信息不能任性

金融企業採集個人信息不能任性

?文/房清江

僅僅只是用了「螞蟻花唄」,你的戶籍信息、社保參保狀態、公積金繳費情況、通話記錄等個人數據都可能被收集。6月30日,「螞蟻花唄」宣布改名為「花唄」,並更新了用戶服務合同。新合同規定,用戶同意並授權花唄收集上述用戶信息,此舉引起了網友熱議,有人稱「嚇得趕緊關閉了花唄」。(7月6日《南方都市報》)

花唄是阿里旗下螞蟻金服推出的消費信貸產品。申請開通後,用戶將獲得500~50000元不等的消費額度,並在消費時享受「先消費,後付款」的購物體驗。花唄在服務合同中,要求用戶授權收集有關個人信息,用以判斷個人金融消費的履信能力,更好地防控金融風險,其出發點無可厚非。而且,以前很多平台都採用籠統的用戶授權協議,而此次花唄是在合同中「明示」,至少比偷偷摸摸搜集信息好。

不過也要看到,花唄尚屬於小額的信貸服務,其收集信息範圍遠超出了風控信用評價的需要。就連銀行對個人的金融信貸服務,也不需要用戶提供如此多的信息。這些信息不但可以用以評價個人信用,還能用於了解個人家庭、財產、消費等方方面面的情況,若為企業所掌握,難逃瓜田李下之嫌,而掌握的用戶個人的信息越多、內容越具體,泄漏的危害也會越大,這不是單純企業內控所能解決的。

人們還記得,在此前所爆出的「校園貸」亂象中,就涉及信息被過度採集之後,一旦泄露就會給用戶帶來巨大風險。用戶最擔心的就是個人信息被泄露、丟失、篡改、用於不良商業用途等。事實上,按照「花唄」合同要求,假如用戶違反與服務商約定,若與用戶的親戚朋友、聯繫人等關聯方未能協商解決,服務商可能會自行或通過催收公司、律師事務所、法院、仲裁委員會和其他有權機關與用戶聯繫,這更讓人心生忐忑。即便用戶相信大公司會遵紀守法,卻也擔心催債公司獲取個人信息後不會依法使用信息甚至泄露信息。

本次事件的爭議焦點在於,如何保證信用信息採集與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平衡。信用採集與評價,不能要求公民過度讓渡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權利,甚至變成「透明人」。消弭此類爭議,首先需要完善個人信用信息採集方面的法律法規,廓清權利邊界。另外,相關行政處罰的法規也要趕緊出台,以約束相關企業,保護公民信息安全。

更為關鍵的是,信用信息採集不宜過度放權給金融服務企業,只應由非營利性的第三方機構行使。如果金融企業自采自評自用,既當運動員,也當裁判員,超越了自身許可權。同時,各金融企業都自定規則,自賦信息收集權力,也會喪失信用約束規則的公平性。

金融企業不能過度採集用戶的個人信息,使其淪為「透明人」。消弭此類爭議,需要完善個人信用信息採集方面的法律法規,廓清權利邊界。另外,相關行政處罰的法規也要趕緊出台,以約束相關企業,保護公民信息安全。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輯: 焦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島網 的精彩文章:

娃娃機變身「抓煙機」 輸贏全由商家說了算
加大有獎舉報力度 山東專項整治村民建房安全
陣雨頻現山東雨季開啟 潮濕悶熱當心桑拿天
《父子雄兵》延續父子喜劇 開啟全國路演
青島積分落戶又開始了 一圖看懂政策細則

TAG:半島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個人信息採集與處理須合法合規
中國互金協會通過個人信用信息採集規範立項;中郵消費金融增資20億獲批
招商銀行:區塊鏈等最新IT技術改變傳統金融的信息採集來源
『新鮮趣事』九成用戶認為APP過度採集個人信息
乙肝病毒攜帶者可辦理健康證 除血液採集等特殊職業 其他不限制
退役軍人信息採集為何讓大家備受關注
iOS 平台基礎性能數據採集與實踐
巨額罰款、不過度採集用戶數據……代表委員談信息安全
真的來了!事務部開展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培訓工作
信息收集過度、採集機構雜亂 隱私泄露風險增加
新研究:在單晶元上集成能量採集與存儲等功能
「智能毛囊採集系統」應歸入哪個稅號?
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公告
4款科學玩具,讓你在家就能採集指紋、用太陽能播放音樂
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重點問題解答
與其恐懼機器人,不如擔心演算法與數據採集
西山區醫保全面啟動生物特徵識別信息採集工作
全國退役士兵信息採集工作基本完成
明日之後:科技會要發明「自動採集機器人」,倖存者職業再洗牌!
歐盟委員會擬制定法規,賦予公民對採集其生物特徵的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