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媽媽的專制,讓孩子感到窒息

媽媽的專制,讓孩子感到窒息


專制型的父母會刻意按照他們的意圖來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那麼,無論他們的安排多麼完美,孩子都會認為不是為自己而活。專制型的父母不僅會剝奪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他們對孩子的真實感受也常視而不見。

雅雯一直是個乖乖女,在媽媽的安排下,她學了10年鋼琴,並且準備今年考音樂學院。但是,在高考前夕,雅雯的左手手指突然無法彎曲,經檢查非生理問題。

深入溝通後,雅雯哭著說出了心裡話:「從小一切都是媽媽為我做主,不論吃什麼、穿什麼、學什麼都要服從媽媽。我討厭媽媽的安排。她從未在乎我的感受,她讓我窒息!我一直是為父母而活著,我從來沒有為自己而活。」

她曾經告訴媽媽她不想上音樂學院,她不喜歡彈鋼琴。但雅雯媽媽卻認為,女兒肯定喜歡彈鋼琴,要不怎麼能彈10年呢。媽媽堅持自己的想法,於是出現了這樣的局面。

| 臨床診斷:媽媽的專制讓孩子喪失自我

雅雯媽媽是愛孩子的,但是這種愛並非真愛,而是一種專制型的愛。專制型的父母會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他們不鼓勵甚至不喜歡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

1 媽媽的愛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需要

專制型的父母很容易忽視孩子自身的需要,尤其是成長需要。像雅雯媽媽認為只有自己才知道孩子的感受是什麼,所以她會一廂情願地認為雅雯一定喜歡鋼琴。但雅雯媽媽忘記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自己的附屬品。

孩子只有通過自主的探索,才能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最適合的位置。這樣孩子才會有強烈的責任心,因為這一切是他們自己選擇的。

但是,如果碰上專制型的父母,他們就會剝奪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他們太重視塑造,刻意按照他們的意圖來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那麼,無論他們的安排多麼完美,孩子都會認為不是為自己而活。雅雯的父母為女兒「完美」地安排好了一切,但這不是雅雯自己想要的,所以是僵化的。

其實,雅雯內心深處一開始就不喜歡為父母而活,不想按照媽媽的想法繼續彈琴,但是一直以來的經驗告訴她,跟媽媽溝通沒有用,只有手指不能動了,才能不用再彈鋼琴,真正地為自己而活。

媽媽的專制,讓孩子感到窒息

2 媽媽用自己的感受替代孩子的感受,讓孩子迷失了自己

專制型的父母不僅會剝奪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他們對孩子的真實感受也常視而不見。

雅雯媽媽固執地認為,雅雯是喜歡彈鋼琴的,她習慣把自己的感受強加到孩子的身上,卻以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樣做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一書中寫道,「如果我們總『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定義,就會相信他們的評價更真實。通過別人的觀點來認識自我,這種從外在因素認識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自己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模糊。」

實施專制行為的父母,其實並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過。他們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也並不真正關注孩子的成長需要,甚至都沒有興趣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感覺和想法,他們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們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這會讓真實的孩子喪失自我。

對於這樣的孩子而言,愛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枷鎖,雅雯的行為證實了這一點。

| 育兒建議:媽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感受

父母為孩子付出一切時,首先應考慮是否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應在乎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意願,對孩子厭煩的事情,不要強迫他們去做,即使父母認為很有必要,也要耐心引導。

3 真愛要以孩子的成長需要為核心

媽媽應該在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給予他不同方式的愛,0-2歲期間,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2-4歲期間,尊重孩子自主的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幫助時出現在他面前……

這種以孩子的成長需要為中心的真愛會讓孩子成為自愛、愛別人、有鮮明的自我意識、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創造力的人。

但許多專制型的父母會一直包辦控制孩子的一切,這會給孩子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譬如,小珍珍要去拿一個10米外的玩具,爸爸媽媽看著她蹣跚、緩慢而笨拙地行走,於是自己大步流星走過去,把玩具拿來遞給孩子。

看起來,他們做了件愛孩子的好事,但實際上,他們剝奪了孩子自主探索的機會。

另外一方面,對珍珍來講,父母彷彿是全知全能的,她有什麼需要,他們彷彿都可以輕鬆滿足。但是,當她再長大一些,她的需要,父母就很難再滿足了。

父母不能替她學習,不能替她處理班級的人際關係,也不能替她發展創新能力……這個時候,受慣溺愛的女孩就會驚恐地發現,原來有太多的問題她不能處理。於是,她陷入無法面對的自卑之中。

媽媽的專制,讓孩子感到窒息

4 父母不要將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孩子

在童年,孩子依靠別人的反映來了解我們內在體驗。當別人確切表達的時候,孩子學會了描述和接受它們。

例如,媽媽對雅雯說:「你一定喜歡彈鋼琴,不然怎麼學了那麼久。」實際她是在對女兒的體驗下結論。

這讓孩子不能清醒地了解自己內心感受,只能在壓抑自己的感受,直至爆發。

「你喜歡吃巧克力味的蛋糕,不喜歡那樣吃香草味的。」我們會聽到媽媽為孩子做出選擇時是這樣的話,但是這樣的話中傳達出來的意味是:你什麼都不知道,我最了解你的需要和感受。

媽媽們一味壓制孩子的個性,並一味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卻認為,這麼做完全是因為愛孩子的緣故。

這並不是真愛,而是一個愛的陷阱,實際上,專制型的父母是在滿足自己需要,但它卻披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外衣,而變得彷彿不可指責。

夢老師認為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媽媽應該是從來不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幫助孩子或者說替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是對孩子積極性最大的打擊。

這就好像在對孩子說:「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和勇氣」。她認為對孩子不斷地鼓勵,並且從內心中相信孩子、賦予孩子自我發展自己的權利是對孩子真愛的最大體現。

媽媽的專制,讓孩子感到窒息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中國人養孩子那麼累?七大原因,爸爸媽媽中了幾個?
千萬別讓孩子在暑假裡養成這7個壞習慣!
家庭中如何解決親子衝突?
別讓孩子「贏」了這場遊戲,卻錯過這個世界

TAG:積極家庭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專制媽媽要求女兒學舞蹈,5歲女兒表演時睡著,媽媽及時改正錯誤
他是專制贗品的藝術騙子,但為什麼他又是人人喜歡的民族英雄?
開明的「專制"仍然是專制:別做自以為是的顢頇父母
慈禧專制無能,若是將權力給光緒的話,清朝是否能起死回生?
專制集權下的悲劇之人,一生都為皇室服務,卻也是最危險的一批人
王菲拒絕謝霆鋒求婚:按照別人的期望過自己的生活,是一種專制
確認過的眼神,專制各種沒胃口
脾氣火爆的三大星座女,比較專制,不喜歡忤逆自己的想法
奢靡專制的慈禧太后,居然有這樣的愛好
民國熒幕情侶假戲真做,她拋棄家庭選擇愛情,新夫卻是專制醋罈子
軟萌腹黑小表妹VS強橫專制世子爺,誰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渡船總是像一個專制好奇的父親
丈夫沒得勢之前她是一位賢妻,之後她卻成了一個朝代的專制者
關於賣豆腐要敲梆子的傳說,一個與美髯公有關,一個反應了專制!
不意庸才如駿,卻有這番專制手段
丈夫沒得勢之前她是一位賢妻,之後她卻成了一位專制者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真丞相,以一己之力對抗專制皇權,可悲可敬
為何鋼鐵俠專制的手套滅霸也能帶上?都怪他當初這個錯誤的決定
一個君主專制的國家,女性不能拋頭露面,美國卻要對其禮讓三分
為何說我國古代皇權專制統治是積極和必需的?這裡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