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盛夏,去齊白石筆下「捉」蟲

盛夏,去齊白石筆下「捉」蟲

這些平凡的小生靈飽含了一位藝術家對大自然深沉的真情,每每觀之,往往令人動容。

早年齊白石在鄉間做木匠時,便曾學習雕刻草蟲。拜入胡沁園門下後,曾隨恩師學習畫蟲技法。除此之外,生活在湖南湘潭鄉間的齊白石常入鄉野間對草蟲進行仔細觀察,尤其是在幽居時期,齊白石曾捕養昆蟲注視其特點,做直接的寫生練習。歷史既久,齊白石此時工緻入微的草蟲畫逐漸開始走向「自然傳神」。

花與鳳蛾 工蟲冊頁精品八開之一

紙本設色1949年

款識:家山借山館後梨花開時有蝶二三種,白黑黃,此黑色者。白石。

鈐印:白石老人(白文)百樹梨花主人(白文)

獨酌 工蟲冊頁精品八開之二

紙本設色1949年

款識:獨酌。白石老人。

鈐印:萍翁(白文)

竹筍蝗蟲 工蟲冊頁精品八開之三

紙本設色1949年

款識:湘潭曉霞山出小筍,味甘芳,天下無二。白石老人。

鈐印:阿芝(朱文)

初到北京時,齊白石的草蟲畫已聞名京城,許多人對他這種工緻傳神的草蟲尤為傾心。定居北京後的齊白石,經過「衰年變法」,創立「紅花墨葉」大寫意花鳥畫。為了解決「大墨筆之畫,難得形似;纖細筆墨之畫,難得神似」的問題,齊白石反覆琢磨與實驗,最終悟道「要寫生而後寫意,寫意而後複寫生,自能形神俱見」的道理。此後,齊白石的草蟲在早期寫實的基礎上更為傳神。雖細緻入微,卻又高度概括,精鍊而不失之瑣碎。

藕和螻蛄 工蟲冊頁精品八開之四

紙本設色1949年

款識:齊璜。

鈐印:白石翁(朱文)

靈芝、草和牽牛 工蟲冊頁精品八開之五

紙本設色1949年

款識:借山老人。

鈐印:白石老人(白文)三百石印富翁(朱文)

豇豆螳螂 工蟲冊頁精品八開之六

紙本設色1949年

款識:白石齊大。

鈐印:借山翁(白文)何要浮名(朱文)

此外,齊白石還嘗試對中國傳統的工筆草蟲畫進行變革,將工蟲與大寫意花卉結合起來,創立了「工蟲花卉」的獨特樣式。其筆下的草蟲也由原來的花卉點景狀,趨向於對「小生靈」的人文關照,由初期畫面中的「炫技」,發展成融為整體的「點睛之筆」。

楓林亭 工蟲冊頁精品八開之七

紙本設色1949年

款識:楓林亭,白石。

鈐印:老白(白文)寂寞之道(白文)

1957年,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成立,齊白石擔任名譽院長,這也是老人生前的最後一項榮譽。齊白石去世後,家屬將老人保存一生的珍貴作品悉數捐獻給了國家,並交由北京畫院收藏。如今,北京畫院也成為全世界收藏齊白石作品數量最多、體系最完備的藝術機構。2005年,北京畫院美術館成立,即以「草間偷活——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作為開館首展。2015年開館十周年之際,北京畫院美術館又聯合國內多家藝術機構舉辦了「可惜無聲——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之二」展覽。

豉甲和水黽 工蟲冊頁精品八開之四

紙本設色1949年

款識:借山館後井水味甘,冬日尚有草蟲。白石。

鈐印:齊大(白文)

今年,是北京畫院建院60周年,江蘇省美術館邀北京畫院共同舉辦了「出居聲響——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展覽。「出居聲響」,源自齊白石筆下的工蟲手卷——《出居聲響》,同時也寓意著白石老人的草蟲經典走出北京,在江蘇的千家萬戶中結識更多的藝境知音。據介紹,此次展覽作為北京畫院「華彩丹青一甲子」的重要紀念活動,也是江蘇省美術館繼「經典·呂鳳子」之後經典大師系列的新篇章,將展至8月28日。

(本文圖片由北京畫院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收藏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收藏雜誌 |

您可能感興趣

齊白石 · 筆下的葫蘆
齊白石筆下的蔬果,垂涎欲滴!
秋天,賞齊白石筆下的秋菊
春天來了,賞齊白石筆下的嬌艷桃花!
立秋,賞齊白石筆下的秋菊
夏天來了,白石筆下的鳴蟬活了
夏至,看看齊白石筆下薄如蟬翼的未來
齊白石筆下的草蟲畫世界
請欣賞齊白石筆下的秋荷
齊白石筆下的大閘蟹們
齊白石筆下的吉猴獻瑞,果然不一樣!
齊白石畫筆下的昆蟲世界,栩栩如生
齊白石筆下最貴的三棵白菜,當年為吃白菜,竟受辱而逃!
來看看白石老人筆下那薄如蟬翼的夏天!
齊白石筆下的瓜果梨桃,水潤可口
草間偷活——齊白石筆下的草蟲精剪
齊白石筆下的山水意境
齊白石我筆下的美食世界!
齊白石筆下的秋荷,不流習氣
齊白石筆下的鴿子與畢加索筆下的有何異同?亮相北京的齊白石重量級特展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