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伯翔談書法:驚醒很多人

孫伯翔談書法:驚醒很多人

本文編輯試圖以孫伯翔老先生書法創作技法視頻、談話記錄、作品照片相結合的方式帶您走進魏碑書法的入碑與出碑,不知能否讓您滿意。

先來看孫伯翔創作技法視頻:

孫老先生關於其書法人生的談話

再讀讀

身心不累、兒女孝順、弟子往來

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的興趣,老年人最想乾的事情,都適合我干。第一,我的生活是不閑的;第二,我的身心是不累的。我現在不能說是日落而息,但是仍然可以說是日出而作。每天吃完早點我就開始幹活,這不叫創作。我也不喜歡創新這個詞。

現在文學藝術家都喜歡說創新。我為什麼對這兩個字不感興趣?我認為創是從來沒有的。忽然一個載體,或者一個形態出現了,這叫創。文學藝術,書畫這方面沒有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我贊同*的那句話,「推陳出新」。出新是對的,創新是不對的。

人生最大的興趣就是酷愛,就是信仰、使命。興趣、酷愛、信仰、使命使你一輩子不荒廢。我養生一不狂妄、二不鍛煉。我養生的方法是不鍛煉、不去鍛煉。累了出去放放風,回來工作;累了我看一會兒電視,看電視我也是有所選擇的。兒女孝順、老友交流、弟子往還,這是我每天的活動。除了朋友來就是學生來,要不就是兒女在一塊兒說說笑笑,達到一種和諧的氣氛,每天就這樣快樂的生活著。我希望這樣的生活能一直持續到我該回去,撒筆閉眼的時候,這是我最好的期盼。

從酷愛到安身立命 書法是我一生的追求

我從小就喜歡書法。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無不是這樣。你的主觀和客觀,相本何樂。你追求的東西一直陪伴著你的一生,你就成功了。只有主觀允許,客觀不允許也不行。這是我人生活這麼大歲數的體驗。從酷愛到有興趣,從有興趣到追求,從追求到事業,從事業到安身立命,這是我一生的過程。書法是我一生的追求,最後也是我完成一生的事業。這已經不是我的興趣了,是我的事業。我這一生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漢字正氣而努力,無休止、永遠快樂、永遠追求。學習書法一般都有老師,我也有老師,除了活人的老師外,還有兩個不可離開的老師,一個老師是經典,另一個老師是大自然。從經典來說,我們一切的一切都是由經典而來。這種經典讓你成年累月,矢志不移,聞雞起舞,讓你把經典的東西成為自己的東西。第二,必須把大自然、社會文化、自然社會現象都包攬在你的眼中。每個字、每個畫都看成是生靈、生命。它是有生命力、有語言的,它都是立體的,這就是書法的真諦,也可以叫書法的藝術。離開這個是不行的。所以,悟是第一的,讀是第二的,寫才是第三的。

晚年書法追求 從溫潤走向清涼

我是寫魏碑的,魏碑的主題,書是個重要功能,魏碑以雄強佔據著魏碑。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只寫魏碑是不妥當的。我後來吸收了唐、宋、明、清,特別是宋、明的東西揉進去,使它變成從方正作為方雄,從方雄作為精神飛動,從精神非動變得溫潤,從溫潤走到清涼。這是我學術一生的追求。我最後的目的要把字寫的清涼、透徹、玲瓏、剔透。古人的東西和現在比,你一細看,那種自身的靈光,與現代書*文來比較,現代作文多麼缺乏神勇之氣。這從正面上是我一生比的,也是攀比的目的。所以沒有孤寂之感。橫向來比,畢竟還有有志之士,不是孫伯翔自己。真正有知識的還是有的,他們各占冰山一角。這一點必須得比肩。人活在世,也是以興趣為主,但是也還有一種奮進的精神。

我對中國漢字的酷愛,對書法的挖掘是無休止的。我把書法,特別是魏碑比作一種礦藏,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瑰寶。任憑你的頭腦、靈性去挖掘、去汲取。這是一個人不疲倦的動力和先性。當我寫不動的時候,說兩句話沒氣了,我這一生也就結束了。

我這輩子太不容易了,坎坷了一生。每一個人,每一種行業,略有造詣的人必須有兩個條件保障。一個是自身的睿智和聰明,這是從主觀上。客觀方面也相當重要,客觀方面是允許他有活動的空間,有努力的空間,二者合一,他便成功了。我就屬於後者。我年輕時候生活在*時代,那時不許上大學,不許參軍,不許入黨,不準提干。但是這種客觀環境,這種非常不利的陰霾的氣氛倒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舒適的小小桃花源,在那個時候不被人發現的小小桃花源。那時我已經工作了,我一到那個地方工作幾天之後,入黨的機會就被我發現了。但是後來領導找我談話,說這方面別考慮了,就是因為我的出身問題,把我擱置在門外了。你可以干,但是提拔你、重任你,沒戲。就是這樣給我的空間。我有我自己很大的倉庫作為我的辦公室。不是辦公室,而是作為我讀書、寫字的地方,沒有人管我。

我修行了整整二十年。每天除了讀書就寫報。要不就工作,工作就是寫大字報,不光寫,還得畫,畫小人。寫大字報從不利成了我有利的條件。頓時,乾坤扭轉,*的政策拯救了我,我可以說從那時才走入國家書壇,才會有我的處女作。我到八十了還在工作。我一個叫工作,一個叫幹活,永無休止。跟魯迅不一樣,魯迅是永不休戰,我是永不休止。我每天都在工作,如果不寫,這一天就活不了。我已經達到了這種痴迷、渴求的地步。

人貴風骨,藝寫天真

現代,很繁榮,也很熱鬧,但是這裡面不免有一些水分。文化的本身也有一個時代問題,也受了影響。再一個問題,也是中西文化的衝撞。從精神到物質的轉換,這是人們沒法避免的。書畫愛好是寂寞之道,但也是快樂之道。這個快樂是什麼?這個寂寞是什麼?就是讓你這個人心要沉下去,好好地讀書,好好地追求藝術的神秘感。追求的道路,沒有終止,永遠是快樂的,這就是精神的財富。現在變了。為什麼?社會觀念,直接說,權益觀念,再直接說,金錢觀念。

這已經形成一種氣侯了,現在還沒有辦法逆轉。但是你不要擔憂,也不要說中國書法沒有前途。還有一句話:會有有志之士,為了中華民族的正大氣象、正大文脈而孜孜以求的。我就講求做人,人貴風骨,藝寫天真。這八個字不可扭轉。

最後欣賞欣賞孫老先生的作品:

關於孫伯翔

孫伯翔,1934年出生於天津武清縣,字振羽,別署師魏齋主人。曾任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進修學院教授、天津市文聯委員、天津市書協副主席。

孫伯翔自幼學書,臨池不輟。曾得王學仲、孫其峰指導。崇尚碑學,傾心北派,兼涉隸、篆、行、草、書作雄強古拙,形散神聚,氣質不凡。現為中國書協理事、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進修學院教授、天津市文聯委員、天津市書協副主席。出版有《孫伯翔書法集》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師承王學仲、孫其峰諸名家。潛心翰墨至今六十年有餘,曾習唐楷,後專師北魏石刻。

孫伯翔認為將來書種、書風之變很可能在碑帖結合上。書法藝術無疑要在字內功下大力氣,同時要多讀有用的書,更要捕捉大自然的萬物之象。書畫的點線其質如鋼筋(帶銹),或如木棒,或如鐵塊,或如石塊,千萬不要似棉團,似麻披,更不要像稻草。豐腴的字最難寫,清人劉墉字品位很高。每人寫字快慢程度不同,寫快也對,寫慢也對,關鍵看他「節奏」、「音符」掌握的準不準,美不美。

他臨寫的一些作品,給人的印象是:乍一看,很像原碑;但和原碑相比較,又有相當的距離;回過頭來再細細品味,卻發現更加像原碑。他對原碑的形態、神韻已經爛熟於心,這些碑刻的風格特徵已經融化在他的大腦中,並自覺能動地在他的筆下表現了出來。孫伯翔自己也談到,自己練字用過的紙一卡車也拉不走。他反覆地臨習、揣摩,對魏碑的各種風格、形態、神韻進行觀察、體味、比較、融合。

他多次告誡學生,寫方筆魏碑的時候,要注意到它圓渾的一面,惟有圓,方能厚,惟有圓,方能活,惟有圓,方能內蘊豐富;寫圓筆魏碑的時候,要注意到它方雄的一面,要靠方雄體現出魏碑的力度和神采。其實,孫伯翔所謂的方中有圓、圓中有方,並不一定是原碑刻的點畫特點,也不一定是北魏書家所具有的駕馭能力,更不一定是刻工有意的修飾,而大多是他個人對魏碑的創造性理解,是他數十年臨池、研究的甘苦之言。他臨寫的魏碑作品,不是對原碑的刻意模仿,不是對原碑的簡單複製,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體現著自己的創造。同原碑相比,他的作品點畫更峻厚,內涵更豐富,變化更多樣,風格更鮮明。這是孫伯翔對傳統的開拓和發展。

孫伯翔在書壇的地位和影響來自於他在魏碑筆法上所取得的突破,尤其在魏碑筆法上的突破完全是在沒有前人可資借鑒的基礎上,經過他十餘年的反覆實踐、反覆探索所取得的。他用一管柔軟的長鋒羊毫,敢於大膽地側鋒起筆,絞鋒行筆,寫出了魏碑斧劈刀削、斬釘截鐵、鋼打鐵鑄般的藝術效果,真正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再現了魏碑的那種大氣磅礴、奇崛方雄的藝術風格。他的方筆魏碑是對筆法的一大創造。

孫伯翔不僅在魏碑的筆法上有自己獨到的創造,而且在對魏碑的研究上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怎樣臨習〈始平公造像記〉》一書中,處處閃爍著他思想的靈光。這都是他苦學、深思、頓悟的結果,是前人所沒有談到的。在書法界,孫伯翔的人格是有口皆碑的。他為人誠樸,正直善良。不論年齡大小,職務高低,他都一視同仁,以誠相待。他從來不妄自尊大、臧否他人,對傳統、對前人總是懷著一種虔敬之情,雖已名滿天下,但依然像一個辛勤的農夫,在硯田內默默地耕耘著、勞作著。他的書法雖然影響巨大,而且私淑者眾,但他卻經常告誡人們,要多向傳統學習,不要直接以他為範本,要根據個人的性情愛好,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和主動性。他從來不想製造什麼「轟動效應」,而只是「想在宣紙面前搞得明白一點」。他的心胸是博大的。儘管經歷了那麼多的曲折,忍受了那麼多的苦難,但他依然樂觀、豁達。他把絕大部分精力用在對書法藝術的探求和創新中,而不用在對名利權位的企盼和追逐上。這也可以說是孫伯翔取得令人欽慕成就的秘訣所在。

「偏工易就,盡善難求,專精小劣,博涉多優」。這16個字用在孫伯翔身上是再精當不過的了。

孫伯翔專攻魏碑,專攻到數十年如一日用成卡車的紙來臨習造像、摩崖,這種專攻勁頭,惶論當代,就是與古代的大家相比恐怕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正是這種專攻,使他的魏碑筆法和線條質量跟任何一個碑學大家相比,都不遜色。這樣的深厚功力,使他從當代99%的那些追求短平快急功近利不下苦工夫的書法家中脫穎而出,具有了成為大師的第一個條件——功力。

同清代以來眾多寫碑的書家相比,孫伯翔的另一個過人之處是定位獨到,定位時間早,這是需要大智慧的。他在很早的時候就確定自己迥異流俗的寫碑路數,就是把魏碑的霸悍雄強推到極處,追求生、重、厚、硬、勁、拙,這種審美追求,使他同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于右任等人寫碑的取向區別開來,也比當代無數今日寫碑明日寫帖、今日寫隸明日寫草、今日跟這風明日跟那風的書家堅定和深刻。

孫伯翔苦下的功夫不是死工夫,為了打造他雄強霸悍剛直朴茂的魏碑書法,他在苦臨魏碑的同時,有意地增加和強調了線條和結體的誇張變形和對比,字與字之間的避讓和行氣的貫通,這些形式變化又不是憑空捏造,而是皆有所根本,有深度,看似現代、流行的招數,卻是從古碑刻中得來,真是古不乖時,今不同弊,這一點,流行書風的一些徑取今人的高手們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孫伯翔做人的正直厚道,書法理論的精闢深刻,使得孫伯翔在近20年中立定而不倒,這不是機遇和取巧得來,而是真本事和功夫得來,實屬不易,令人讚歎!

孫伯翔的致命弱點在他一貫孜孜以求的碑的草化上,正是這一點使他與于右任趙之謙相比具有相當的距離。於兼擅北碑和行草,碑中有行,草中有碑,相互融合,各具風貌。趙將雄強的北碑雅化,在碑的草化方面更有獨造,碑體行草已經成熟和諧。孫儘管也對碑的草化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可惜的是他的這種探索至今沒有找到轉化的契機和紐帶,沒有成熟,還是楷草簡單攪和的雜拌。

孫伯翔在碑的草化方面之所以十幾年難以成功,主要原因一是孫伯翔的楷書的剛厚生硬與行草的連綿靈動本來就是天生難以協調嫁接的,驢唇不對馬嘴,非要吻在一起,再聰明的人恐怕也難以作為。原因之二是孫偏工的局限,除楷書和稍微草化一點但也沒有實質變化的魏碑書法作品外,幾乎見不到孫二王系列的行草、篆隸,取法的單一必然影響他的眼界和視野,影響他進一步的成就。原因之三是他學養的欠缺。孫談論書法是有深刻見地的,但書法的高妙光對書法有透徹的認識還不夠,還要有書卷氣的滋養。

簡言之,孫伯翔書法,其價值在楷書上,而不是在魏碑的草化上。其魏碑達到的高度在當代無疑是數一數二的水平,對古人,可以與清道人曾農髯有一拼,但比之趙之謙、何紹基、于右任等還有相當的距離。

(以上文字屬網路資料整合)

當代書畫家微信公眾平台有獎徵稿

當代書畫家微信公眾平台現面向社會公開徵稿,敬請各界賢達之士不吝賜稿。

【徵稿類別】

一、宣傳推廣自己的書畫家和其他藝術家類稿件。此類來稿須有作者簡介,個人照片一幅,聯繫電話、通聯地址、微信、QQ號,簡介里凡涉及官方組織的必須附相關證件照片。

二、上述之外的其他稿件,可以是但不限於小說、散文、詩歌、藝術理論、評論、創作感悟、經驗總結、學習及欣賞指南、快樂生活、攝影、書畫作品,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視頻必須提供騰訊視頻鏈接。此類稿件必須是未在其他任何微信公眾平台發表過的優秀原創作品,杜絕抄襲,拒絕一稿多投。來稿須附作者聯繫電話、通聯地址、微信、QQ號,也可同時附上簡介及個人照片、作品照片,簡介里凡涉及官方組織的必須附相關證件照片。

【稿酬獎勵】對於第一類稿件,編輯將根據需要安排在認證平台或增補平台發表,因為屬於宣傳推廣,所以不給作者任何報酬。對於第二類稿件,編輯將安排在增補平台發表,並對投稿作者以文章讚賞金額的50%支付稿酬;也可根據作者要求發表在認證平台上,但此時不付給作者稿酬。稿酬在稿件發表一周後以微信紅包的方式發放,請作者主動添加平台編輯微信號:zywljs,並說明是哪篇文章的作者;否則,視為放棄稿酬。同時,第二類稿件另設閱讀獎勵:凡稿件發表一周之內,閱讀量每增加500,獎勵5元,獎勵也以微信紅包地方式發放。

【商業廣告】本台可免費發布商業廣告,請聯繫編輯索要廣告模板。

凡投稿者均視為同意以上之規定。

認證平台(ddshjia)二維碼

增補平台(ddshjw)二維碼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書畫家 的精彩文章:

黃土風骨 大塬丰韻——記揮毫於黃土大塬之上的山水畫家左永生先生
陸儼少談畫家成名之路遇到的「三病」及對墨的追求

TAG:當代書畫家 |

您可能感興趣

孫伯翔書法箴言,很實在啊!
孫伯翔弟子,天津十佳青年書法家,蘭亭獎得主王朝暉書作欣賞!
魏碑名家,孫伯翔行書欣賞,那種力量感,10米之外都能感覺到
老圃陳秋——北碑巨匠85歲孫伯翔書法欣賞
魏碑大家孫伯翔老師臨帖欣賞
孫伯翔老先生論書,透徹嗎
當今書壇魏碑書法之翹楚,孫伯翔寫《心經》
「與古人對話,而非與古人並肩」,從方筆氣象中賞析孫伯翔魏碑!
北京李松,受孫伯翔的影響太多,導致他創作不出好的書法作品
孫伯翔:學習書法,千萬不要重碑而輕帖,也不要揚帖而抑碑
孫伯翔:學書當學法,學法當入古!
愛新覺羅?弘晝、劉岱、孫伯翔、郭仲選、韓樹藩、王海書法對聯
莫友芝、孫伯翔、李鴻章、何維朴、羅振玉、陳獻章書法鑒賞
當代碑書第一高手孫伯翔書法功力深厚,還有不足之處嗎?
饒宗頤、胡根天、麥華三、李天錫、孫伯翔、王貴枕書法
孫伯翔:學書之道,在於睿智,在於朝朝暮暮
論藝︳孫伯翔聊「流行書風」
孫伯翔:年輕人入選獲獎,千萬別沾沾自喜了
孫伯翔85歲辦展: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孫伯翔全臨《始平公造像》,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