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王者榮耀:一款成功的遊戲為何變成輿論「公敵」?

王者榮耀:一款成功的遊戲為何變成輿論「公敵」?

儘管在年初的時候,《王者榮耀》的勁風就已經開始席捲全國了,但它的熱度在最近幾天才達到頂峰。7 月 3 日與 7 月 4 日,《人民日報》連發兩篇評論文章批評騰訊旗下遊戲《王者榮耀》「陷害人生」,並稱加強「社交遊戲」監管刻不容緩。




文章指出,《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在面向社會時「不斷在釋放負能量」,對孩子存在兩方面的不良影響:一是遊戲內容架空和虛構歷史,扭曲價值觀和歷史觀;二是過度沉溺讓孩子在精神與身體上被過度消耗。


在 4 日的文章中,評論則將重點放到了「監管」上,表示這是一道從未有過的社交遊戲監管難題,亟待幾方聯手破解。


面對官方的負面評價,隨之而來的就是股價的應聲下跌。騰訊控股股價在 7 月 4 日大幅下跌,收盤下跌4.13%,報收於 269.2 港幣,一天之間市值蒸發了1118 億港元。

如果你是一個平時遠離遊戲的人,你也許會驚訝於這個結果:為什麼一款遊戲能讓一家互聯網巨頭受到如此之大的衝擊?但事實上,這款遊戲絕不僅僅給騰訊這家公司帶來了衝擊,也成為了整個社會的話題中心。


「吸金王」騰訊


事實上,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中,騰訊還是一家以社交為主業的互聯網公司。你不能說這是一個錯誤的答案,但如果我們回歸到最實際的收入與盈利層面,騰訊已經在事實層面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遊戲公司。


如果你不信,那就來看看數據吧。


根據騰訊今年三月發布的 2016 年全年財報顯示,2016 年全年,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 1519.38 億元(219.03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48%。其中全年網路遊戲收入為 708.44 億元,佔總收入的 47%;由騰訊運營的《英雄聯盟》遊戲在全球所有 PC 客戶端遊戲中收入排名第一;在 iOS 系統中騰訊是全球遊戲暢銷榜中排名第一的發行商。



隨後,市場諮詢公司 Newzoo 在 3 月 24 日公布報告稱,按遊戲營收計,騰訊再次在 25 家最大的上市遊戲公司中排名第 1 位。2016 年,騰訊與遊戲有關的營收增長 17%,上升至 102 億美元,力壓索尼和動視暴雪成為全球當之無愧的第一,佔據了全球遊戲市場 13% 的份額。


而從《王者榮耀》這塊來看,其歸屬的移動手游業務也在這幾年得到了飛速發展,漸漸超過了端游的市場表現。


在今年 5 月 17 日,騰訊公布了 2017年最新一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騰訊控股總收入達 495.52 億元,同比增長 55%;其中,網路遊戲收入增長 34% 至人民幣 228.11 億元;而手游所帶來的收入則達到了 129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7%,這意味著移動手游的收入已經佔到騰訊總收入的 26%。


而據第三方數據機構 App Annie 近日發布的 2017 年 5 月全球手游指數榜單顯示,在收入排行中,《王者榮耀》《夢幻西遊》《皇室戰爭(ClashRoyale)》成為全世界最賺錢的三款手游。而騰訊公司共有五款遊戲進入全球收入前十,分別是《王者榮耀》《皇室戰爭》《部落衝突》《糖果粉碎傳奇》《天龍八部》。除《王者榮耀》和《天龍八部》之外,其他三款遊戲都來自去年被騰訊收購的芬蘭遊戲公司 Supercell。可以說,騰訊已經成為全球手游界當之無愧的「吸金王」。


所有的數據都告訴我們,第一,騰訊是一家在收入上以遊戲為主業的公司;第二,騰訊已經成為了全球遊戲行業收入最高的公司;第三,在移動手游領域,騰訊也是全球收入最高、最有影響力的公司。


也許沒有哪款手游比它更成功


即使是騰訊自己,也沒有想到《王者榮耀》這款遊戲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功:累計註冊用戶超 2 億,日活躍用戶超 8000 余萬,月活躍用戶達 1.63 億,較去年 12 月增長了100%。


在收入上,《王者榮耀》今年第一季度就拿下了高達 60 億元人民幣(8.76 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平均每天有 8000 萬-9000 萬場對局,一個季度的收入直逼微博 2016 財年全年凈營收;其內部人士也曾透露最高日收入就可達到 2 億,而這些收入的來源大都是玩家購買遊戲內英雄的皮膚所得。



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 App Annie 發布的 2017 年 5 月全球手機遊戲指數報告,《王者榮耀》毫無懸念登頂蘋果 iOS 和安卓 Google Play 全球收入榜。並且,《王者榮耀》只算在蘋果 iOS 平台的收入,就已經超過第二名、日本 MIXI 公司運營的《怪物彈珠》全平台收入。


當我們追問《王者榮耀》為什麼會如此成功時,也許科技媒體們給出的幾個理由值得我們參考:


首先,《王者榮耀》始於《英雄聯盟》,但又更接地氣。一方面,《英雄聯盟》的經驗讓《王者榮耀》能夠在遊戲的競技性和平衡性上做到足夠出色,在簡化了大量端游上面的複雜操作之後,它成為手游中不可多得的 MOBA 遊戲(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遊戲)。


其次,是基於 QQ 和微信用戶的強關聯性。《王者榮耀》的註冊能直接關聯 QQ 或者微信用戶,不僅僅極大簡化了用戶進入遊戲的流程,更重要的地方在於,每當有一個用戶加入這款遊戲,這個用戶就能通過 QQ 或者微信邀請新的好友直接入坑。

第三點,在手機平台進行的微創新,讓這款遊戲更符合玩家期待。比如它加入了基於地理位置的匹配玩法,「誰是朝陽區第一李白」,「誰是海淀區第一諸葛亮」,這種新玩法在增加趣味的同時,無疑還帶動了遊戲中的社交活動。


最後,在吸引新玩家和保留老玩家方面,王者榮耀可以說是騰訊遊戲「不花錢就能玩」的典範,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前面已經提到,一款手游,玩家可以幾乎沒有「非酋」和「歐皇」的區別,憑藉實力和與隊友的配合獲得勝利,並且在收費上採取了「皮膚+符文」收費,不得不說是一次大膽而且激進的舉動。



簡單地總結一下,就是《王者榮耀》這款遊戲本身就是一款在移動設備上非常優秀的 MOBA 遊戲。同時,它也與這個時代年輕人圍繞智能手機展開生活的習慣緊緊貼合。用時短、節奏快、能和朋友組團玩、上手也簡單(符合日常碎片化的生活),再加上遊戲里的俊男美女和各式皮膚,自然就能憑藉其出色的遊戲性吸引大家。


《王者榮耀》為何成為輿論「公敵」?


然而,這樣一款如此成功的遊戲卻在最近屢屢被公眾批評,原因竟然是「太好玩了」。13 歲學生因玩遊戲被父親教訓後跳樓,11 歲女孩為買裝備盜刷 10 余萬元…就拿這些《人民日報》所引用的例子來看,的確讓人覺得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了。


同時,在數據上,截至今年 5 月,雖然 14 歲以下的用戶佔比僅為 3.5%,但加上 15-19 歲的用戶,比例就上升到了 25.5%,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了。因此,當有千萬級的青少年都被這款遊戲所吸引,很多成年人都坐不住了。


那麼問題來了,即使是騰訊緊急上線了最嚴防沉迷系統措施之後,聲討的聲音仍然不絕於耳,所以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這款現象級手游?再往前進一步,我們又該如何處理電子遊戲和社會之間的關係呢?


遊戲媒體遊戲研究社在前兩天的相關文章中提到了 9 年前央視的一款《戰網魔》的節目,其中除了日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楊永信之外,還通過那些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少年們之口將網路遊戲比作了「毒品」——「這個《QQ 音速》(也是騰訊出品的一款網路遊戲)就是電腦的毒品」。


十幾年過去了,「電子海洛因」的觀點竟然又捲土重來。我相信開發了《王者榮耀》的騰訊互娛天美 L1 工作室總經理李旻面對目前的輿論壓力,他一定想到了當年公眾輿論對網路遊戲的全面批判,所以他也不得不站出來用一封姿態低到塵埃的自述信表示「愛和幸福是比簡單的快樂更高的情感滿足」,「希望今後的《王者榮耀》能夠往這個方向去努力」。


而事實上,遊戲,尤其是現代的電子遊戲作為一種娛樂方式,與電影、電視、動漫等娛樂形式並無本質上的區別。而遊戲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所追求的主流方向就是「越好玩越好」,而玩樂正是人類的天性,這種特質遇到了還未完全建立起自控力的青少年,的確容易在這一群體中造成「沉迷」的現象。


但我們要做的難道就是一竿子把這些網路遊戲都打死嗎?如果網路遊戲真的是罌粟一樣的惡果,那我們乾脆就徹底把它禁了好了,還費其他力幹什麼呢?顯然,問題不只在於遊戲本身,還在於遊戲公司、社會、家庭這幾方在處理青少年玩遊戲這個問題上出現了疏漏。


如果開發團隊只考慮市場效益和用戶數量,對遊戲內容和遊戲形式放任自流,縱使在短時間內能取得佳績,也會因過度消費用戶而敗下陣來。如果政府部門只在一些節點上把一把、管一管,對遊戲全流程置之不理、對社會效應視而不見、對新動向缺乏敏銳,縱使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也不過是形式大於效力。如果家庭成員,尤其是家長對孩子或者不管不問,或者一封到底,縱使氣急敗壞也無濟於事,與其關上遊戲的門還不如打開疏導陪伴的窗。


上面這段話就出自《人民日報》7 月 3 日的文章,我認為它已經指出了問題所在。作為遊戲公司,騰訊當然有他的責任,它也正在防沉迷等措施上進行補救;但政府也有它的責任,如何建立遊戲監管規範?可否實行手機遊戲分級制度?這些能幫助青少年合理遊戲的關鍵性問題仍然懸而未決;而家長作為青少年們最重要的監管人,則需要給孩子做出正確的引導,如何合理安排學習、成長與遊戲之間的關係,我們每個成年人也都是從那個偷偷跑出去玩的時間過來的,只要用心,相信你能做好的。


這幾天,屢屢有人指出騰訊應該在這方面負起社會責任感。我想說,騰訊當然要儘力做到它能做的,但在此之外,我們整個社會都應該正視到,未來隨著 VR/AR 等新技術的不斷出現,年輕人將接觸到的娛樂形式將越來越多,難道我們都要用一種防「毒品」的心態來面對嗎?


遊戲當然不是毒品,只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它就是青少年們成長過程中最快樂的回憶。企業、政府、社會、家庭……這些不同的組織必須要聯起手來保護我們的未成年人健康快樂成長,《王者榮耀》再一次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光靠嘴上說「愛幼」是不夠的,先問問自己真的承擔起足夠的責任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nbeta 的精彩文章:

蘋果加入WebVR社區小組,將全面擁抱VR和AR
泰勒·斯威夫特重返流媒体音乐市场,获得了40万美元收益

TAG:cnbeta |

您可能感興趣

易建聯無緣亞運姚明是主因!輿論卻點贊?姚明:為防止我的悲劇!
王寶強馬蓉離婚不應成為空洞的輿論狂歡
朱丹坦言:很遺憾沒能和謝娜成為朋友,這都是輿論造成的
馬蓉成功「洗白」,輿論導向馬蓉?網友:王寶強不是好爸爸
雙井黑衣男子打人已被抓!為何刪帖成了輿論聚焦?
宋慧喬宋仲基上演勢均力敵離婚:知情人隔空輿論戰,財產分配成迷
藍潔瑛去世,曾志偉成輿論炮灰,評論區遭網友攻佔
為什麼同陷輿論泥潭,馬蘇成功洗白,而李小璐被逼關評論
為何NBA巨星抱團成風?名帥:輿論壓力是主因,人們總說無冠不行
楊冪詐捐陷輿論危機,盤點娛樂圈認真做慈善的明星們
王思聰取關章若楠,真的是因為輿論嗎?她的評論已經說明了一切
輿論霸權:以前稱她「玫瑰」,現在變成「巫婆」
為何NBA抱團成風?名帥:輿論壓力是主因,人們總說無冠不行
中青報談王寶強離婚判決:不能「唯道德論」,不應成為輿論狂歡
公眾輿論如何塑造人工智慧的未來
王寶強究竟在想什麼?面對馬蓉的輿論攻擊,為何他一直沉默!
揭秘曹操如何利用輿論踏上仕途——深諳炒作之道的一代梟雄
網路輿論暴力有多可怕?「殺人者」轉眼就變成了「救人者」
聯想發文聲明「輿論皆為造謠」,你認為聯想是怎麼樣的一家公司?
陳昱霖還沒被法律判刑,吳秀波已被輿論公審,「情聖」害苦白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