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育兒知識分享1-3
分享一、七類新生寶寶餵養方式大盤點
一、胖寶寶
1、多選富含維生素的食品:如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B12、尼克酸等。最新研究表明,有些孩子發胖是因缺乏這些維生素造成的,因為它們在人體脂肪分解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不足就會影響機體能量的正常代謝而使之過剩,形成肥胖
2、補足鈣元素:多給孩子豆製品、海產品、動物骨等高鈣食物。胖孩子由於體重超標,體液增多,對鈣的需求量增大,若不補足,會較一般孩子更容易患上佝僂病
3、足量飲水:這不僅是小兒本來就旺盛的代謝所需,也是維持正常體重的一個條件,因為體內過多的脂肪需在水的參與下,才能代解為熱量而散失
二、瘦寶寶
瘦弱的孩子常常有食慾差、食後腹瀉、嘔吐等現象,中醫稱為疳積,是因為脾胃功能虛弱所致。因此,膳食宜多安排補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藥、扁豆、蓮子、茯苓等,並多用以水為傳熱介質的烹飪方法,如湯、羹、糕等,少用煎、烤等以油為介質的烹調方式。注意食有節制,防止過飽傷及脾胃,使小兒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慾。
三、反覆感冒的寶寶
1、富含維生素和銅元素的食物: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小兒呼吸道黏膜抗病力下降,從而為細菌或病毒入侵開方便之門,胡蘿蔔、動物肝富含維生素A;銅元素可在侵入體內的病毒表面聚集,與維生素C「聯手」消滅病毒,故被英國藥物聯合會的專家譽為預防感冒或流感的「最佳搭檔」。因此,除了服用一定量的維生素C等藥片外,杏、蘋果、蘑菇、牛肝等含銅豐富的食物宜常吃。
2、雞湯:根據法國與比利時的專家研究,雞湯特別是母雞湯中含有特殊成分,可增強咽部的血液循環,增加支氣管的分泌,有利於清除侵入呼吸道的病毒,是抗禦感冒的佳肴。
3、香菇:香菇的孢子上有檳榔狀的小顆粒,這種小顆粒能刺激感冒病毒,使其形成
四、雜訊環境中的寶寶
1、生活在公路附近、市區、廠礦區等雜訊充斥環境中的孩子,宜多吃蛋、奶、豆類及新鮮蔬菜。因為雜訊會增加人體內蛋白質與維生素的消耗。若不補足,會影響孩子體格與智力的發育
2、為了保護孩子的聽覺,還須多攝取一定量的鎂元素。海藻、綠葉蔬菜及穀物類含鎂較多,可供選擇
五、哮喘寶寶
澳大利亞醫學專家報告,食用諸如大馬哈魚、金槍魚和鯖魚類多脂鮮魚,可減少兒童罹患哮喘的幾率。據專家的觀察,每周食用一次鮮魚,可使哮喘發作率減少75%。奧妙在於鮮魚脂肪中含有一種特殊脂肪酸,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可通過防止呼吸道發炎而阻止哮喘發作
六、服驅蟲葯的寶寶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服用打蟲葯後食慾下降、精神變差、睡眠不安。究其原由,乃是強調了忌口而忽視了必要的營養調配所致。正確之舉是:服用打蟲葯期間,增加禽蛋、豆類、魚類、新鮮蔬菜、水果等既合孩子口味又富含營養的食物,以提升脾胃功能,上述不適感也會同時消失
七、夜間磨牙的寶寶
夜間磨牙、手腳抽動,易驚醒,常是體內缺鈣的警報。需要及時增加綠色蔬菜、奶製品、魚鬆、蝦皮等高鈣食物
分享二、嬰兒腸胃弱,小心餵養五誤區
誤區1:喝鮮奶比喝配方奶粉好
1.嬰幼兒的胃腸道、腎臟等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而鮮奶中的鈣磷比例不合適,含量較高的磷會影響鈣的吸收。鮮奶中高含量的酪蛋白遇到胃酸後容易凝結成塊,也不容易被胃腸道吸收
2.鮮奶中的乳糖主要是α型乳糖,能抑制對人體有益的雙歧桿菌,並促進大腸桿菌的生成,易使嬰兒發生胃腸道疾病。
3.鮮奶中的脂肪主要是動物性飽和脂肪,它能刺激嬰兒柔弱的腸道,進而發生慢性隱性失血。鮮奶還缺乏腦發育所必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
因此,如果條件許可,應給嬰兒使用適合其月齡的配方奶粉
誤區2:奶粉味道越香濃越好
奶粉原本只有淡淡的奶香味。為了增強嬰兒的食慾,有的奶粉中添加了奶精、香蘭素等芳香物質,使其沖飲時香氣撲鼻。而芳香物質並不能增加奶粉的營養
誤區3:能快速溶解的奶粉質量
奶粉的速溶度高並不代表奶粉有更多的營養成分。配方奶粉是由奶粉、乳清粉、奶油粉、微量元素等諸多原料混合而成的,而這些原料的質地、多少、比例才是決定奶粉質量的關鍵因素
誤區4:含鈣高的奶粉對嬰兒好
過多的鈣並不能被嬰兒吸收,反而易使大便變硬,難以排出。時間長了,還容易在體內生成結石
誤區5:奶粉米糊調著吃營養更全
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不足。如果把奶粉和米糊一起沖調,會導致嬰兒對蛋白質的吸收不全
分享三、餵養孩子的4大錯誤飲食法則
日常生活中,自己或家中長者的經驗常常是餵養寶寶的「法則」,但有關育兒專家指出,一些看似經驗之談的「法則」中往往存在著誤區
「法則」之一:孩子需要吃牛羊肉來預防貧血
事實:牛羊肉含有易吸收的鐵,因此,孩子適當地吃一些是有好處的。但是,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況,這類肉比較硬,小孩也難以咀嚼。
因此,初學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吃強化穀類食品和麵包、乾果(如葡萄乾)、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雞蛋、魚以及家禽肉來滿足身體對各種礦物質的需要。10歲以下的兒童每天至少應攝入10毫克的鐵,這個數量很容易達到,一杯乳酪(含鐵約8毫克)和兩小袋葡萄乾(含鐵約2毫克)就行
「法則」之二: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事實:
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卻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們喜歡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學習接受青菜、菠菜之類的綠色蔬菜過程中,水果是很好的營養替代品。
如果孩子不吃胡蘿蔔,為了補充可能會缺乏的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父母不妨給他吃一些杏或哈蜜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來滿足孩子對葉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馬鈴薯作為鉀的來源;柑橘類水果可以代替甘藍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論如何,蔬菜和水果畢竟無法完全互相替代。所以,父母一定要不斷地為孩子提供蔬菜,讓他嘗試並接受蔬菜。這非常重要
「法則」之三:為了預防肥胖,應該儘早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
事實:
對於嬰兒和剛學走路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成長極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熱量的40%是從脂肪中攝取的。
因此,大部分專家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脫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於皮膚健康正常成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維生素的吸收。但在2歲後,每天從脂肪中獲取30%左右的熱量就足夠了
「法則」之四: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飲料
事實:
100%的純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營養,但它並不是孩子渴時要喝的最佳的飲料。相反,父母必須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攝入量,因為喝太多果汁會降低孩子對營養更為豐富的食物的食慾。此外,由於果汁含糖多,過量飲用可能會損壞孩子的牙齒或者引起胃部不適。
營養學家建議:初學走路的孩子,每天將其飲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應超過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當作解渴的飲料,當孩子感覺渴時,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


※寶寶扶站就應穿鞋,挑鞋有技巧!科學家庭育兒電台
※美女辣媽育兒手記之四十
※不願寶貝兒子染上少爺病,港姐李嘉欣育兒有獨特妙招
※如何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我的核心素養《育兒日記》第一百五十五日
※米兜熊育兒經驗分享疫苗接種後的觀察與護理!
TAG:育兒 |
※第17天0—1歲育兒知識
※【知識精選NO.105】2018年2月,值得收藏的25份報告
※2018年4月24日彌陀寺消防知識學習圓滿
※2018年3月男女面相術知識分享
※倒計時100天|2018世界盃,你需掌握的100個知識點
※2018年知識輸出的計劃
※知識篇——《2018文藝常識300練003》
※冷知識200條-1
※最全不鏽鋼知識,別再問我201、202、301、302、304哪個是好鋼!
※冷知識200條-2
※知識是:3×7=21,而文化是:3×8=23
※1.651貼心小知識
※為屠殺600萬猶太人,德國知識分子理論準備400年!
※2017年,74個你所不知道的冷知識
※100個知識點
※2018年康復職稱-基礎知識總結
※1958年的中國知識分子想像2000年的中國!看看靠譜么?
※2017知識付費年度報告
※為屠殺600萬猶太人,德國知識分子至少用400年進行理論準備!
※2018世界盃,你應該掌握的100個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