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可西里申遺成功 當地群眾自動自發保護原始自然生態不獵殺野生動物

可可西里申遺成功 當地群眾自動自發保護原始自然生態不獵殺野生動物

2017年7月7日訊,可可西里申遺已有幾年,這幾天會有一個結果,人們翹首以待,真誠希望這個結果如意、圓滿。這不僅僅是為了幾年來從國家到青海為「喚起更多人關心和參與」所付出的熱忱、心血、智慧和努力,更是真切、深沉地為了可可西里保護本身,以彰顯「可可西里遺產地的突出普遍價值」——畢竟,在更大視野、更好平台、更多關注和更廣泛支持下穩定、永遠地保護純凈、永恆之所是這顆星球各民族超越國界的美好心愿和無畏夢想。

一群藏野驢在可可西里奔跑 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毋庸置疑,所有申遺都指向更好的保護。申遺作為保護工作的一部分也最能「說明」保護人對提名地的認識、抉擇和作為,因此,申遺又以一個特殊、嚴謹且頗具儀式感的姿態集中凸顯了一種對於完美保護的熱忱與效率、作風與協同、夙願與意志這些精神層面的特質。應該說,獨有的自然遺產都十分寶貴,倘若在這獨有之外又具備無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就更其珍貴,可可西里正是這樣的地方。文明需要傳承,「遺產」有待「打理」,「稀有」必須「特護」,為了責無旁貸的生態保護事業,我們要讓「申遺精神」保持「鯰魚效應」,激發、保持我們重信然諾的潛能和動力。

以申遺的精神辦好保護的事情,意味著一個態度——幾年來,青海上下「大申遺」的態度篤定而熾熱。2014年底,我省啟動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申報工作,我們梳理保護歷程,強調文化傳統,弘揚保護理念,落實保護政策,推敲保護細節,彰顯保護責任,完善保護體系;提升民生水平,發揮社區功能,強化專業培訓,加大資金投入,搭建參與平台,深化區域合作,注重依法辦事,傾力科研支撐,把申遺過程變成深化保護的過程,把申遺過程變成傳遞生態文明意識的過程,變成舉世關注、八方聯手締造「天上人間」、塑造「人間天堂」的過程。大道通天,態度致勝,我們秉持生態強省理念,負重前行,求索而為,多有「斬獲」,我們的態度會永遠像「屋脊」上的陽光,明麗而執著,通透而深廣。

以申遺的精神辦好保護的事情,意味著一種韌性——此刻起,青海上下再出發的韌性更加激越而澎湃。其實,韌性的堅持、守望,來自於與自然稟賦相應相求的極為深沉的文化傳統。一個基本認知是,可可西里自然原真性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正是基於當地群眾保護原始自然生態,不獵殺野生動物,不破壞山水林草的自動自發和全身心付出。群眾的力量是偉岸的,這應該是我們全部保護韌性的根。「江河之源、名山之宗、」和「中華水塔」以及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強調的未來五年「保護生態是青海最大的責任,必須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的宣告,是我們所有韌性作為的著力點。踩在堅實之處,就好縱然一躍,申遺是我們的主動一跳,也是我們一件接著一件來的厚重和紮實,保持這一節奏,就是在向世界和子孫明示一個民族對於環境的初心和對於保護的執著。

5月11日,青海日報《保護可可西里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一文中這樣寫道:「『說起巡護草原,並不是想像中的遊山玩水。我們這裡的草原很大,而且大部分還是可可西里地區,我和阿爸騎著馬,背上一周的乾糧和帳篷一路巡護,走到哪就睡到哪,最苦的就是冬天巡護,夜裡要到零下30多度呢。』永迪江才說的起勁,一旁的父親默默不語微笑著。」這一普通民眾「素麵朝天」的一幕,讓我們讀出態度,也讀出韌性;讀出美好,也讀出希望;讀出「真實」的穿透力,也讀出「守望」的耐勞度;讀出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的責任,也讀出巡護裝備升級換代的迫切……心動一刻,行動一世,讓我們讀好「可可西里申遺」之圖,成就「青海生態保護」之功,為動物王國,為生命樂園,為地球村已經擁有的燦爛和可以觸摸的榮光。

野氂牛守望者

6月27日,晴、大風。

迎著初升的朝陽,我們沿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組去年考察的路線,繼續向西北行進。來到曲麻萊縣曲麻河鄉的時候已近中午了,簡單吃了點飯後,我們走進曲麻河鄉保護站。

在這裡,記者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一位熱衷於環保的黨支部書記,黝黑的臉龐、壯碩的身材,他就是曲麻河鄉措池村黨支部書記尕瑪。

尕瑪十分重視草原環境保護,從自發巡護到得到公益機構的支持和保護區管理局的授權,再到自身的堅持,措池村在他帶領下成為三江源生態保護區的一個亮點。

在保護站的辦公室里,尕瑪從一個黑色的皮包中拿出這幾年的巡護記錄表和筆記本,上面用藏漢雙語寫著每次巡護的記錄、照片、文本資料等,尕瑪依次拿出來給我們展示。他的漢語帶有濃厚的藏語口音,但不妨礙他井井有條地講述「野氂牛守望者」的歷史。

2002年,尕瑪和幾名對野氂牛十分關注的牧民開始留意觀察野氂牛,並驅趕盜獵者。然而,盜獵隨著野生動物市場的膨脹而增多,他們開始謀劃如何應對盜獵的威脅,後來在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們組成了13人巡護小組,在盜獵頻繁的季節組織巡護、阻止盜獵行為。

2004年12月,以這13位牧民為核心,成立了非正式的保護協會。協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野氂牛守望者」。一個自發的草根保護組織就此誕生。

2006年,在三江源保護協會引薦下,「野氂牛守望者」協會受到外界的支持,9月份,在國際環保組織的支持下,一個叫「協議保護」的社區保護項目在措池落地。項目為期兩年,協同三江源保護區管理局、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支持措池社區開展保護工作。三江源保護區管理局向措池牧民授權,將保護權移交給社區,開展保護行動。三江源保護區管理局為巡護隊員派發巡護證,明確巡護許可權。

自此,措池人有了官方授權對草原進行巡護,可以理直氣壯地制止盜獵和挖礦行為。但保護權是有嚴格界定的,並不包括行政執法的權力。

措池,藏語,意為「萬湖」,因原居住地湖泊星羅棋布而得名,後來牧民遷移至此,地名也沿用至今。如今,措池是一個有120多戶牧民的純牧業村,坐落在海拔4600米的長江源頭,三江源保護區的核心區域。這裡生活著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雪豹、白唇鹿等野生動物。當地牧民對草原的熟悉程度遠遠高於保護區工作人員,他們是天然的守護者。

上世紀90年代,由於交通條件改善,外地的氂牛市場渠道被打通,外來人員的盜獵使得藏羚羊、野氂牛大量減少。面對這種情況,措池牧民說:「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保護這裡野生動物的權利。我們不願意看到外面的人到這裡獵殺野生動物。」

強烈的擁有感、認同感是尕瑪和隊員們堅持下去的動力。經過全村人的共同努力,現在措池村境內的盜獵活動已經大為減少。走在措池草原上,隨處可見野生動物的身影,他們甚至對過往車輛也不理不睬。

如今,以「野氂牛守望者」協會為主的社區保護組織還在繼續保護工作。措池的經驗得到保護區管理局及當地政府的認可:周邊的三個村陸續成立了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在三江源保護協會的推動下,措池村正在聯合鄉政府建立生態公益保護小區,每戶派出一人負責自家草場的管護,為承接國家正在推進的生態公益崗位做著準備。

本報記者 尹耀增

(原標題:可可西里:以申遺的精神 辦好保護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晚新視覺 的精彩文章:

懷孕四個半月准媽媽今出戰 向裁判扔硬幣小梅承認愚蠢
北京坊:建築美學盛宴 勸業場舊址看百年前民國商業風貌
北京慢生活:三里河正陽觀水 直把前門作「江南」
小暑剛至荷花開滿池 潞城新意:品千年通州運河初夏荷香
「老」東西重新被推崇 老字號換髮新生命老手藝成新時尚

TAG:北晚新視覺 |

您可能感興趣

世上僅存的原始部落族群,喪偶後須得將指尖切下的原生態生活習性讓人望而卻步
世上僅存的原始部落族群,喪偶後自殘的生活習性聽聽都害怕
《生存家族》:回歸原始 才可能面對真實的自己
爪哇島上的原始生活,使用的農具竟然不認識
嚮往自然,他們選擇做原始人
動物崇拜——原始氏族生存意識的反映
人類是不是應該回到原始生活才能保護地球?
火星生命問題取得突破性進展:「黑洞」可在極寒環境孕育原始生命
運動,養生,瑜伽的核心思想是舒緩緊張的身心,找回最原始的自我
目前未確定的詭秘動物,第3種可能為史前原始生物
古代中國的貿易戰,生活物品一律不買,元朝生生被搞成了原始社會
貓也需要運動,鏟屎官要滿足它們的原始慾望,讓你們變得更加親密
我國最完美原始生態圈:百里高寒荒漠無人煙,野生動物滿地跑
被砍了頭的馴鹿屍橫遍野,卻有著驚人的原始新生命萌生效果
地球上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動物,至今仍然存活,溫柔下藏著劇毒
澄江動物群發現環節動物門的原始遠祖
原始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什麼?
中醫養生:養生就是順其自然,不要打破原有的平衡,走路就是最原始的養生方式
全球即將滅絕的原始部落,無法和現代人交流,弄不清自己父親是誰
追逐原始狂野,探究自然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