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路上有心機的和尚
提起《西遊釋厄傳》,我們不得不說,裡面的主要人物唐僧。這可是,家喻戶曉的和尚,典型的,慈悲主義者化身。
他帶著三個徒弟,不畏千難萬險,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每每讓人想起,還是回味無窮。
試問,這樣一個正面人物,誰不喜歡呢?而且在歷史上,唐僧是有原型的,這人就是唐朝,太宗年間的高僧玄奘。
這位高僧,出生於河南洛陽,十三歲在洛陽,凈土寺出家。
後於貞觀元年,西行印度,在那裡,交流研究佛經。
十七年後,才回到長安,在大慈恩寺等地,著書譯經。他主要的代表作,是《大唐西域記》,並翻譯多部佛經,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成績。
這樣的高僧,才是我們喜歡的,得道高人。然而在小說里,完全變了概念。雖然,還是以取經為大任,可卻不是,合格的和尚。
這個和尚,性情懦弱,偽善怕死,缺乏理解能力。表面為人仁慈,心裡卻不能,明辨是非,除了拖後腿,簡直一無是處。
遇事只能喊一句救命,完全顛倒了,我們對高僧的認知。那麼這樣一個人,怎麼就被吳承恩,給唐代的高僧玄奘,掛上號了呢!
其實這不難理解,西遊記本來就是一本
,映射當代的,諷刺性小說。把唐僧搞成,懦弱無能的小白臉,也無可厚非。
從書中所知,作者雖然不滿,當局現狀,但作為一個文弱書生,又能做什麼呢?空有滿肚子的理想,卻無法實現。
此時此刻,除了在小說里,找找感覺!將現實中的一切,都搬到虛幻世界,其餘的還真做不了。
而唐僧,就是作者諷刺當局的,最佳人選。為什麼呢?因為道貌岸然,比較虛偽啊!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和熒幕里一樣嗎
※清末時期的民族豪俠王五
※你知道嗎鴿子其實沒有情義
※隨意出口的言詞,不一定會有優越感
※不論事情好壞,都應該平常對待,那樣才能在
TAG:看曰 |
※旅行路上的私心話
※騎行路上的雜想
※修行路上有伴真的太有福了
※西行路漫漫,通過圖片感受絲綢之路的商品和文化交流!
※自私是修行路上的大障礙
※行走在正確的學佛修行路上
※修行路上的困惑與接納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皖南頂級騎行路線推薦!
※修行路上護法神的重要性
※多次被妖怪洗乾淨上蒸籠的唐僧,其實是西行路上最安全的人
※端午假期出行路上超員載客、肇事逃逸、遺失轎車、失聯老父親,幸虧有…
※愛情與婚姻的隨想——致一直走在修行路上的自己!
※購物坑、行路難、涉水險!游泰國,有些事要多個心眼
※前行路上需要智慧
※逐夢進行時:上航雙胞胎機長的飛行路
※拒絕前行路上的絆腳石
※廈門繼自行車高速路之後將再擁有一條特別的人行路!
※注意!寶華路上這個人行路口封閉了,過馬路請繞行!
※嫉賢妒能,是修行路上的大障礙!
※梁朝偉劉嘉玲出行路上毫無交流,直到上車的時候才看出他們的恩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