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喚醒》系列之寶重《弟子規》

《喚醒》系列之寶重《弟子規》

在整體荒蕪的時代,個人的生存是盲目的。兩千多年前的荀子就主張「解蔽」,而現代文明之蔽更多,已經解不過來;數量與日俱增的各類心靈垃圾,更如雪上加霜落井下石。

古代人關心的多是永恆,現代人卻只是關心當下的利益。人的精神中本來就包含著反思,而現代文明恰恰缺少深刻的反思。

反思人類的現狀、人類的未來;反思科學技術帶來的得與失;反思生存與發展的關係;反思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反思人類的終極目標、終極價值、終極意義……現代文明需要反思的東西太多了!

有精神有靈魂的生命才懂得反思。當一個人失去了靈魂,他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了;當一個民族失去了靈魂,也必將走向衰亡。

如果我們希望「解蔽」,並且希望達到「一覽眾山小」的人生境界,那就只能將目光從眾多的誘惑物上收回,重新聚焦於人類文化的經典。

流俗眾仁者希

自人類誕生以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個時代那樣如此快地關心一件事情,又如此快地不關心一件事情。

如今,全世界每年出版近70萬種期刊,60餘萬種新書,電台電視台900多萬家,微波通訊塔幾十萬個,雷達站幾萬個,行動電話和終端電腦隨時都在增加,微博、微信等等新媒體方興未艾,各類傳播工具時刻向我們傳播著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大事件以及層出不窮的新觀點。這些信息中,有新聞、調查、數據、分析、廣告,更有預言、傳言、流言與謠言。所以有人這樣說:如今的世界所有資源都匱乏,唯獨人口和信息過剩。

在信息過剩的海洋里,我們的有效信息吸收率其實很低。很多時候,我們厭惡信息,卻又離不開信息;我們想擺脫信息社會,卻被纏綁得越來越緊。我們其實無處可逃。

《弟子規》告誡我們:「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同樣都是人,類別卻不一樣。一般來說,跟著潮流走的俗人佔了大部分,而真有仁德的人卻十分稀少。

在寫作泛濫的今天,各種主張、見解、「聲音」充斥報刊網路。比如這年頭的文學創作,已經再沒有什麼「神聖」的感覺,在好多人眼中,甚至跟縫紉、糊紙、砌磚等等手藝活兒也沒什麼區別。許多的作者,別提什麼「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了,「高手」們一個月就能寫出一部長篇,撒泡尿的工夫就能「搞定」一部中篇的構思。有人這樣表達了心中的憤怒:「什麼叫創作?創作就如同女人脫衣裳,一件一件脫給你看!」

米蘭?昆德拉在《笑忘錄》中說:「著書癖在人群中泛濫,其中有政治家、計程車司機、女售貨員、女招待、家庭主婦、兇手、罪犯、妓女、警長、醫生和病人。這向我們表明,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潛在的作家,沒有誰例外,所有的人都有權利衝到大街上高聲大喊:『我們是作家』!」

近年來流行的一個段子也是一針見血:「這年頭,教授搖唇鼓舌四處賺錢,越來越像商人;商人現身講壇,著書立說,越來越像教授。流言有根有據,基本屬實,越來越像新聞;新聞捕風捉影,隨意誇大,越來越像流言。」

廣州一個文化記者揭露說:「加入作協和加入一個QQ群差不多,有人在潛水,有人成為管理員,有人還可以在上面泡妞、做生意。」

倘若創作者們最看重的就是自身的存在,就是「市場」、「賣點」和鈔票,那麼,責任、道義、使命在他們眼中算得了什麼?

製造垃圾的豈僅在文學藝術領域,中國的大學在學術排名方面令人汗顏,但我們的碩士、博士的「學術論文」,在數不清的刊物雜誌中,要想露露臉還得擠破了頭!

我們也並非心懷「真誠」就可以無愧地「創新」與「創作」,倘若是粗鄙的真誠,那麼製造出來的,同樣是垃圾!

聖保羅早就這樣警告過我們:「不要濫用新奇的名詞,製造似是而非的新學問。」培根指出:「某些人專喜歡那些新鮮的名詞術語,不是讓意義支配辭藻,而是讓辭藻支配意義。」柏拉圖認為,一切知識都不過是舊知的回憶。所羅門恰好也有相似的見解,他認為:「陽光之下本無新奇的事物」;「所有被認為新奇之事物,都只是由於被人們遺忘了而已」。

人類跨入21世紀以後,關於人才學、人才觀和人力資源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越來越豐富,而同時我們在人的問題上、人才的問題上的困惑,反而越來越多。因為我們的探索,只是停留在技術的層面,不少重術而輕道的所謂創新,往往是簡單變成複雜,建設變成破壞。

現代社會的垃圾是多樣而豐富的,但以文字垃圾的危害為甚,因為它對人的心靈的腐蝕和毒害更加巨大,影響更加深遠。

現代人腦袋裡的垃圾空前繁多,或許,這與我們大吃垃圾食品有著特別的關係。

人類文明由文字而繼承,也可能由文字而毀滅。

少快餐深閱讀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泛閱讀的時代,甚至閱讀的對象也不僅僅是文字,更涵蓋了影像、畫面、事件等等一切傳統閱讀沒有包含的東西,年輕的人們喜歡在資訊汪洋中嬉戲衝浪,更喜歡淺嘗輒止什麼都知道一點……慢慢的,我們已經難以靜靜地品讀,文化人變成了知識分子,知識分子變成了「知道分子」,「知道分子」又依賴於各類新媒體,以至於心靈和精神世界看似豐富其實空空如也。

便捷的生活方式,使得今天的年輕人越來越習慣於「在線閱讀」,也就是從網上「獲取信息」,於是,淺閱讀成為一種時尚。

英國近年來有一項調研,內容是遊客(讀者)訪問兩個嚴肅的學術網站時的各種閱讀習慣,結果發現了一個更為普遍的問題,即「用戶並非像傳統意義上的『在線閱讀』。所有的跡象表明,一種新的『閱讀』形式已然興起———用戶用滑鼠器進行縱向的『強力泛覽』,對標題、目錄和摘要一掃而過,以求快速地收穫信息。這看起來簡直就像『上網閱讀』是為了避免『傳統閱讀』一樣。」

美國的詹姆斯?鮑曼先生這樣描述自己讀書的感受:「對我來說,閱讀一部書籍或長文並沉浸其中,曾經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我的思想會被敘事的鋪陳比興和論述的婉轉曲折而緊緊攫住,徜徉於文本的綿延中不覺就是幾個小時。而我現在卻不行了,才翻了兩三頁,我的注意力就開始分散,整個人變得躁動不安,跟不上思路,於是開始想找些別的事情來做。」對於鮑曼先生來說,曾經是自然而然的深度閱讀,現在卻成為一種「掙扎」。

「在線閱讀」正在剝奪我們線下深度閱讀文本的能力,所以一位學者警告說:「當我們依賴電腦來幫助我們理解世界的時候,我們自己的智能恰恰淪為人工智慧了。」

在《最愚蠢的一代———信息時代如何使美國年輕人變得愚蠢又怎樣威脅著我們的未來》一書中,馬克?鮑爾萊因(MarkBauerlein)深刻指出:「時下的教育模式普遍是信息的索取而非知識的建立,學生將材料直接就從互聯網上下載到作業本里,根本不經過自己的頭腦分析而獲取。」

馬克?鮑爾萊因為之痛心疾首,因為這樣下去,我們與傳統的聯繫將被割斷,從而必會危及未來。

鮑爾萊因呼籲:年輕人要有更多的時間遠離電腦,以掌握「深度閱讀」的能力。他感嘆:現在太多的教育者像信奉公理一樣主張「學習可以很有趣」且凡學習必講樂趣。這些教育者堅決拒斥一切給人類帶來痛苦和沉重的事物,即便這些事物最能給人類帶來真知灼見。年輕人所需要的導師,是那些不隨潮流而搖擺的人和堅持與之抗衡的人,他們的身上需要體現出比社交生活的喧囂更為睿智也更為高雅的東西。

憂心忡忡的人們進行了一次旨在了解學生閱讀狀況的調查,得出了大學生也普遍存在閱讀誤區的結論。值得慶幸的是,中外均有教育家開始在大學校園倡導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有機結合。這些教育家認為,對那些有著豐富養料的文化經典進行深度閱讀,理解作者的內心,與他們促膝長談,達成靈魂的溝通,「安靜得像一隻蠶,充滿興緻地一片片吃桑葉,然後靜靜地吐絲」——唯有如此,人類的智慧才可傳承,文化的脈絡才可延續,精神的世界才可有所歸依,從而讓生命紮根於沃土之中。

一些看重人文素養的企業在招聘員工時,總要問一個問題:「你喜歡讀什麼書?近些年讀過什麼書?」結果,很多年輕人回答時含含糊糊支支吾吾,因為這些年來其實就在報刊或網路上看了些零零碎碎的文章,而且都是自己感興趣的一看就懂的東西,基本沒有硬著頭皮啃書的深度閱讀體驗,所以腦袋裡的東西雜亂無章,很難形成系統的思想和思考。

只看自己容易懂的合乎自己觀點的書,實際上等於沒有看書!

《弟子規》告誡我們:「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就是說,學習的時候,有疑問的地方如果經過反覆思考還不能了解,就要用筆把問題記下來,向有關的師長請教,一定要得到正確的答案才可放過。

《弟子規》教導我們的讀書法,其實就是深閱讀。

蘇東坡的「八面受敵」讀書法,講的也是深閱讀。

「八面受敵」法,即「每次作一意求之」,「勿生余念」,意思是說讀書分數次來讀,每次確定一個視角,有意識地掌握某一方面內容,不要涉及別的問題。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讀,書中各方面的內容都精通了,理解起來,便能夠融會貫通,「八面受敵」而皆可應對。「受敵」,也就是經得住各種疑難的考問。

比如蘇東坡讀《漢書》時,就列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財貸等若干方面,每讀一遍研究一個方面的問題,一遍遍讀下來,對這幾個方面就都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這樣的讀書法,顯然比那種盲目的、隨意涉獵的讀書法要好得多。

在深圳的讀書論壇上,梁文道先生對閱讀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我們閱讀,想讀出其中的意義,掌握未知的世界,但是你發現書卻在抗拒你的慾望,整個閱讀過程就像是讀者和書籍在角力,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閱讀無非是讓我們發現了自己的頑強意志跟作品本身的不可征服……讀完一本很困難的書,你不能說我都讀懂了,但是你的深度被拓展了。最精心的閱讀就是你和這個作品的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你不能征服它,它也不能征服你,你會和這個作品一直達到一個高度、深度,然後慢慢被改變。」他的這番話可以說是對深閱讀準確而精當的詮釋。

深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淺閱讀其實只是瀏覽或涉獵,所以說,傳統的閱讀正在漸漸消失。

學習的方式方法不拘一格,有人靠寫作學習,有人靠傾聽學習,有人靠遊歷學習,有人靠實踐學習……但是,深閱讀的學習,是任何一種學習都替代不了的學習。

曾經有一位小沙彌問禪師說:「我們寺內,千百年以來出了數不盡的得道高僧,佛堂內化育過無數眾生,可是,我們佛桌上那隻木魚聽過那麼多經書,受過那麼多佛號,為什麼至今仍是只木魚而不能成佛呢?」

禪師微微一笑問他:「你來這裡多久了?」

小沙彌說:「已經兩年了。」

禪師問:「那你懂不懂得念經?」

小沙彌說:「懂。」

禪師問:「懂不懂得禮佛?」

小沙彌說:「懂。」

禪師問:「懂不懂得修持?」

小沙彌說:「懂。」

禪師笑了起來,說道:「你看你自己說了那麼多『懂、懂、懂』,那你成佛了沒有?」小沙彌紅著臉回答:「還沒有。」禪師語重心長地說:「這就對了,那隻木魚說了無數聲的『咚、咚、咚』,卻永遠只是木魚,因為佛法不是說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

同樣,不懂深閱讀,缺乏思考力,就像佛桌上那隻木魚一樣,聽得再多,看得再多,也不可能真正得道。

淺閱讀及其衍生的「讀圖時代」、「動漫時代」,都是文化工業化的一種必然。文化工業化的結果,就是真正的文化很可能被湮沒,最後只是留下一堆文化泡沫和文化棄兒。

當然,淺閱讀和深閱讀並非勢不兩立,「深淺」其實可以互為補充相得益彰。淺閱讀有時候更具有細節的力量,可以激發興趣,可以從中發現什麼才值得深閱讀,而深閱讀培養的思考習慣,則會使淺閱讀的選擇更為精細和準確。

無論時代怎樣變遷,教育總是應該讓某些東西在學生的大腦里根深蒂固,這是中外智者們的共識!

非聖書屏勿視

孟子讚歎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並且感慨:「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的確,看過大海的人就不會輕易被別的水流所吸引,領悟了經典智慧的人就不會被別的所謂新奇言論所迷惑。

所以《弟子規》告誡我們:「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所有的學問,歸根到底都是解決宇宙和生命的問題。讀書的目的在於明理,而最大的理就是合於自然。如果不是有利於智慧增長的書籍,我們當予以屏除,不要讀它,因為那些不正當的實例和所謂見解,會蒙蔽、敗壞我們純正的心智。

「聖書」,就是經典。為什麼要讀經典?因為經典帶給我們千錘百鍊的智慧,讓我們站在人類思想的高峰。

曹文軒先生的總結十分有道理:天下的書有兩種,一種是有文脈的,一種是沒有文脈的。山川有山脈,人類有血脈,讀書就要讀有文脈的書。我們今天的很多思想和觀念來自於哪裡?我們的思想和觀念要走向何處?這都和我們文化的原點密不可分。

曾有人比較說,在地鐵上,日本人讀報紙,俄羅斯人讀經典文學作品,法國人讀浪漫小說,德國人最酷,竟然抱著厚厚的哲學書在啃,而中國人呢,或者看看市民報,或者表情木然,更多的人則是一直翻弄著自己的手機,表現出「拇指一族」的那些奇怪的特性……話雖誇張了一點,但多少反映了現代社會各個民族的精神厚度。

兩千多年前,孔子有一個鮮明的表態:「述而不作。」並且批判說:「有這樣一種人,雖然無知或者一知半解卻敢於創作,我不會這樣做。」今天的許多人因此而嘲笑孔子思想上的保守和不思進取。

的確,如果人類的智者都不創作,完完全全地陳陳相因,人類的文化怎麼可能豐富和發展呢?事實上,在《老子》、《論語》等等之後,許許多多偉大的著作都成為了人類社會共同的精神財富。但是,孔子的概念不容偷換,我深信,那些能讓這個世界變得和諧美好的著作,學而不厭的孔子一定會滿懷欣喜。孔子只是提醒人們:創作者必須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歷史負責。有一點我們不能不承認:重在整理、闡述、講授而不自以為是地創作的孔子,其智慧影響了中國甚至人類社會幾千年,直到今天。

郭沫若先生前期寫了不少的好詩,人們耳熟能詳,但他晚年所寫的所謂詩歌,不僅沒了早期的大氣飛揚,更有讓人難以忍受的奴顏媚骨之氣,後人對他這個階段的評價是「郭老不服老,詩多好的少」。今天的文學,則更是普遍地失去了本質,失去了品位,失去了氣韻,失去了精神。

馬可?奧勒留在他的《沉思錄》中說:「我們應當在我們的思想中抑制一切無目的和無價值的想法,以及大量好奇和惡意的情感。」曾經公務繁忙的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說:「就理解和領會能力而言,頭腦中塞滿東西和頭腦中空空如也同樣糟糕。」索爾仁尼在1978年指出:「除了知情權以外,人也應該擁有不知情權,後者的價值要大得多。它意味著我們高尚的靈魂不必被那些廢話和空談充斥。過度的信息對於一個過著充實生活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

費爾巴哈認為:「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所「吃」的書籍,決定了我們生命的內涵。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一個希望學習真知領悟智慧的人,實在沒有必要有書便讀,有文即看。

當然,值得人們專註而「深閱讀」的,只能是經典。

在北京平谷區,有一個金海湖派出所,所長叫耿國艷。耿所長在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不僅本職工作幹得很好,還主動承擔起轄區內10多所中小學法治課的任務。當然他講的不僅僅是法治,更有德治。有一天晚上,他偶爾翻看一本薄薄的古書,突然發現,自己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總結出來的全部道理,居然只是這本書內容的一部分。這本書就是《弟子規》。從此,他就把《弟子規》作為教材,到處宣講,取得的效果真是意想不到的好。

不過,反對誦讀《弟子規》的聲音,近年來也同時不絕於耳。很多人對《弟子規》的負面擔憂可說是杞人憂天,比如「《弟子規》是否能夠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這種疑問,充分體現出一種教育惰性心理。莫說短短1080字的《弟子規》,世界上哪部書能夠單獨培養出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呢?在教育上企圖「畢全功於一書」,不是偷懶,就是妄想!

《弟子規》作為一本蒙學讀物,說它有上窺天道、下正民心的本事,肯定是過譽。「九層之台,起於壘土」,而《弟子規》就是人生修養的第一塊「壘土」。孩子們學習《弟子規》,為的是在心中播下一顆種子,一顆知禮儀、明是非、辯善惡、分美醜的種子。風起於青萍之末,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多的知識與道理將會成為種子的營養,助其長成參天大樹。

事實證明,《弟子規》不僅需要誦讀,更需要善讀和善行!

求智慧心空杯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輩,這是人類普遍的願望,但事實上,今人的智慧,並不見得真的就超越了我們的祖先。所以,我們不能不抱持空杯的心態來學習真正的文化經典。

放眼世界,所有偉大的國家,在國民教育中,無不將本國的文化經典置於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

《弟子規》告誡我們:「房室清,牆壁凈,几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一面讀書,一面力行,我們才能學有所獲。書房要整理得清清爽爽,四周牆壁要保持得乾乾淨淨,書桌上要整整潔潔,所用的筆和硯台要擺放得端端正正。在硯台上磨墨,如果墨條磨偏了,就是存心還不良好;寫字如果隨便不恭敬,就是心理上出了問題。排列經典圖書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讀完以後立刻歸還原處。收拾整齊後我們才能離開,不能以時間緊為借口。遇到書本有殘缺損壞時,應及時修補保持完好。

我們現在已經不大寫字,也更難磨墨了,所以字是越寫越差勁。不過,已經有不少企業在招聘員工時,要求看到應聘者親筆寫的簡歷,以從其或「敬」或「不敬」的書寫中,判斷應聘者的心態狀況和人文素養。

《弟子規》告誡我們:「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深閱讀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正在讀這一本,就不要想到閱讀另一本;這一段還沒讀完、讀通,就不要開始另一段。東翻西閱,不是讀書的樣子。

「書非借不能讀也」,這是古時候勸人讀書的一句話。意思大致是一個人好學卻沒有錢買書,或者說有錢也買不到某本書,於是要向別人借書來讀,雖然是憾事,但正因為書是借來的,要還給人家,而且能留在自己手中的時間不長,這就會逼迫自己抓緊時間儘快讀完,並把書中的內容牢記消化。

讀書學習要有規劃,期限應當比較寬裕,但是不能因為時間還多就自我懈怠。一旦規劃好了就要趕緊用功,遇到滯塞難通的地方,更要專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達理解,這正是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台灣教育家王財貴博士在推廣讀經教育的演說中,講述了一個自己孩子的故事——

他的第二個孩子是男孩,比較笨。所謂比較笨,就是到了6歲還不太會講話,還流口水。在小學,一二三年級他都是二三十名,老師以為他有自閉症。但是王財貴博士不緊張,因為他懂教育心理。孩子三年級的時候,王博士拿了一本書給兒子說:「孩子啊,你這麼大了,應該讀讀這些書了。」兒子就翻開了,第1頁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把第1章50幾個字都讀了,都沒有讀錯?一個小子讀的什麼?讀的《老子》。小子讀《老子》為什麼沒有讀錯,因為有注音嘛!

王財貴博士就這樣教他的兒子:「你會讀了嘛!你們三年級小朋友下午沒有課,整個下午都可以讀的。」到了晚上,孩子終於把第1章背完了,王博士就說了一句他認為對兒子來說這輩子最重要的話:「孩子呀!從今以後,每天背兩章!」

《老子》81章,多少天背完?40天,然後是複習,到第54天,他從第1章背到81章,5000字一口氣背完。從那一天開始,《老子》跟著他一輩子。

讀完《老子》,王博士馬上後悔了,因為應當先讀《論語》。於是,他馬上要求孩子開始背誦《論語》。

就這樣,三年級讀《老子》,四年級讀《論語》,兒子慢慢地變了一個人——氣質變,頭腦變,用王博士的話說,叫做「脫胎換骨」。

到了五年級,王財貴的兒子開始名列前茅,初中成為全班第1名;初二時老師叫他跳級考高中,到了高中又成為第1名;考上台大以後,讀了3年大學就報考研究所,結果在台北兩家最有名的研究所都考了第1名。

朋友們都對王博士說:「你的孩子真是天才啊!」而王博士知道兒子聰明起來的唯一原因,就是三年級、四年級的時候背誦過《老子》和《論語》。

值得一提的是,王博士賭咒發誓說:如果自己給兒子講解了一點點《老子》、《論語》,天打雷劈!

閱讀經典,從經典中汲取智慧,我們就有了強大的自覺、自療、自愈的能力。

教育家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閱讀經典這樣一種教育,就是教育的經濟學。因為它太經濟了,只要學一點點,就有很大的收穫。

存敬畏勿爭輝

當年的叔孫武叔誹謗孔子,並且別有用心地稱讚子貢賢於孔子。忠實的弟子子貢堅決地制止:「不要這樣做!仲尼是毀謗不了的!別人的賢德好比丘陵,還可超越過去,仲尼的賢德,就像太陽和月亮,無法超越。雖然有人要自絕於日月,然而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這只能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子貢懂得,不可與日月爭光輝,作為文化巨人的弟子,更不能允許玷污日月的行為。子貢希望人們明白:老師孔子家的圍牆很高,如果找不到門進去,就看不見裡面宗廟般的富麗堂皇和房舍藏品的豐富多彩。

面對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經典,今天的中國人是怎樣的態度呢?我在這裡歸納為九類。

淡然漠然的一類。一般的世俗中人,盡皆為生活奔波,為宿務勞頓,什麼文化什麼經典什麼精神世界,似乎沒有需求沒有興趣也不會想起。

心生嚮往的一類。許多人對現實世界既感到精彩又感到無奈,困惑困頓中,希望得到指引指點。因為多數人沒有讀書的習慣,於是電視講座極大地影響了大眾百姓。

追逐潮流的一類。國學熱不斷升溫,渴望補課的人群越來越大。由於人們對「儒商」、「道商」、「法商」等等的追捧,許多商界、企業界的成功人士不甘人後,要成為一個既有財富又有文化的人。這就給了很多的大學一個機會——開辦國學班,並且收費特貴。可以說,自古以來,中國人教中國人學習自己的文化經典,從來沒有要到今天這個價錢。但這不能說完全是壞事,因為精英人士帶頭學習,將會促進更多的人關注中國文化,而他們自己也多少能夠補一下課。

剪刀糨糊的一類。他們雖然通讀過《老子》或者《論語》這類經典,但因為自己在從前的應試教育中,已經失去了思辨的能力,更談不上什麼生命的境界,然而又想著書立說,於是剪刀加糨糊,人云亦云,什麼「一分為二」啦,什麼「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啦,空話套話官話廢話一大堆,著書的目的就是評職稱。這類學者,可以說有他無多缺他不少。

自矜自長的一類。他們似乎有自己的觀點,但因為讀經典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真正的智慧,學會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擔當、有豐富內心世界的公民,而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和聰明,更是為了給別人上課掙些銀子來花,所以不會虔敬地從經典的字裡行間去體會去感悟,並且習慣表現自己的「高明」,很多時候卻因為理解膚淺而貽笑大方。

審問批判的一類。這類人或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或對自己民族的文化徹底失去了自信。他們不能從根本上理解中國文化,更不能理解人類世界和宇宙自然,然而他們膽子很大,猶如代表「真理」和「正義」的法官,把歷經幾千年歲月檢驗的經典,當做囚犯來審問和逼供。

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指出:「對傳統的理解越是粗暴,引進西方就越膚淺!」

有些人將近代中國的衰弱歸咎於儒家和孔子,而君主立憲制的推崇者康有為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諸多的問題,其根源都是因為不尊孔。一代代封建統治者何等野蠻、冷血,濫殺無辜,對人民嚴酷到不可曆數的殘暴,離孔孟之道的「仁」相距何等遙遠,他們什麼時候真的尊過孔?

真正的人類文化經典是玷污不了的。謬誤想吞噬真理,卻總是作了真理的養料。正如伽利略所言:「真理就是具備這樣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擊它,你的攻擊就愈加充實了和證明了它。」

惡搞狂歡的一類。這類人本來就玩世不恭,對所謂學者文人的責任感嗤之以鼻,「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從前的中國只有「階級分析法」一種解釋獨霸天下,造成了「解釋學」死於單調;而現在正好相反,越是「新奇古怪」的解釋越能得到市場的鼓勵,於是過多過濫的「解釋」正如「劣幣驅逐良幣」一樣,讓「解釋」本身變得面目可憎,讓「解釋學」死於狂歡。

敬畏景仰的一類。這是有良知有責任真正理解文化的人們。他們深知,金雞獨立式的人類文明必然不會長久,況且物質文明的進步愈來愈依賴於精神文明。他們懂得:沒有老子、孔子這些古聖先賢,就沒有今天的中華文化;忽視古聖先賢,就是自我忽視;輕薄古聖先賢,就是自我輕薄;尊重古聖先賢,就是自我尊重;失去了古聖先賢,就失去了民族自尊!

當然,智慧的學人不會一味地膜拜盲從。他們懂得反思我們為什麼從來都不缺文化,但就是缺少把文化轉變為人文精神、把個人審美轉變為人類自我關懷的能力;懂得同時學習西方文明中民主、法制、博愛、自由、平等、理性的核心精神;懂得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以海納百川、天下一家之襟抱情懷理解和看待世界。

身體力行的一類。他們是老子所稱道的「上士」,聞道即「勤而行之」。他們努力學習、領悟秉天之德和順天之情,如孔子的弟子顏淵那樣喟然感嘆:「對於老師的學問與品德,我越是抬頭仰望,越是感覺高遠;越是努力鑽研,越是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好像就在前面,忽然又像存在於後。所以自己想停下來都不可能,直到用盡了全部的力量。」

一個絲毫不懂中文的美國人韋恩?戴爾博士,將注意力轉向古老的東方文化以後,驚嘆於老子的智慧。於是,他用1年的時間涉獵數百種《老子》的譯本,受益良多。

更為可貴的是韋恩賣掉了自己在佛羅里達的房子,舉家遷至夏威夷,在美國最靠近亞洲的地方,按照自己的想像蓋了一棟中國式房屋。在那裡,他用4天時間琢磨《老子》的一個章節。面對屋子裡的老子畫像,他一遍遍地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智慧,並告訴自己「改變你的想法,然後看看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韋恩最終以一種給讀者提建議的方式寫作成《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的生活》一書,希望引導讀者運用老子智慧過一種「平衡的生活」。韋恩在書的前言中說:「這本書最終能永久地改變你對生活的態度,你會逐漸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全新的和諧世界中。寫作本書也改變了我的人生,我現在能與自然世界更好地融合,並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平和心態。」

既在奉獻中修鍊,又在修鍊中奉獻。韋恩?戴爾成功了。他的書賣得很好,他的關於《老子》的講座也十分火爆。

羅蘭說:「要有光!僅有太陽的光明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心的光明。」

大自然有日月,人間社會也有日月。古往今來那些偉大的文化經典及其智慧的傳承者、發掘者,就是人類精神天空大大小小的日月!無論對於自然界的日月,還是對於人間社會的日月,我們都當心懷敬畏,謝天謝地,感天戴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力資源報 的精彩文章:

TAG:人力資源報 |

您可能感興趣

「詩詞之花」喚醒孩子的漢語審美
網友自製「龍珠」系列主機,七顆閃耀的龍珠喚醒一代人的記憶
喚醒「沉睡」國寶 記憶中的文化符號
以「行讀」喚醒文化自信,《一路書香》解鎖文化節目新形態
《爐石傳說》卡牌漢化記——喚醒童真的卡牌趣文
奧斯卡最佳《綠皮書》曝台詞劇照!喚醒內心的溫情
《動物管理局》陳赫喚醒超能力 王子文鳳小岳將訂婚
《九州榮耀》項目組初訪:喚醒最初的回憶
三十年宛如初見,《龍貓》喚醒你的童心
白先勇:崑曲《牡丹亭》喚醒青年學子民族文化意識
一曲《天邊》,喚醒美麗清晨
《斗羅大陸》動漫開播!書迷:感覺武魂被喚醒!
電影《烏龍刺客》將映 喚醒沉淪在虛擬世界的你
喚醒周六的仙女美貌 IU《柳熙烈的寫生簿》後台可愛照更新
外媒評《多甫拉托夫》:喚醒久違的詩意世界
汪峰傳遞小眾音樂,張韶涵用歌聲喚醒回憶!《歌手》迎來決賽之夜
《天衣無縫》貴翼「冰蠶」被喚醒,達康書記葉宗輔將上線
神動山海將星出世 來《軒轅傳奇手游》喚醒另一個自己
情懷至上 RTS手游《種族爭霸》喚醒青春回憶
經典音樂:一曲《天邊》,喚醒美麗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