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條鋼去產能背後:廢鋼出口月增8倍 鋼企7成業績報喜
「別了,中頻爐!別了,地條鋼!」
6月30日,河北唐山一位民營鋼廠人士寫下了這樣的話。這一天,也是國家發改委確定的徹底取締「地條鋼」的最後期限。
作為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一項重要內容,「地條鋼」整治上升為各地政府的政治任務。如今,終於取得初步效果。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截至6月30日,全國共取締600多家「地條鋼」企業,產能約1.2億噸,這些企業已全部停產、斷水斷電。為了防止「地條鋼」企業死灰復燃,相關部門將在7月、8月開展抽查驗收工作。
隨著國內「地條鋼」企業的關停,另一邊,廢鋼出口暴增。海關總署最新發布數據顯示,5月當月,中國廢鋼出口總量為8.0345萬噸,創下歷史上單月出口紀錄。而去年,中國廢鋼的出口量不過1045噸左右。
廢鋼作為可無限次循環使用的可再生資源,與用礦石生產鋼鐵的長流程工藝相比,廢鋼鍊鋼能夠大幅度節能、節水,並減少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 就在廢鋼大量出口的同時,作為鍊鋼原料的5月鐵礦石進口量達到9152萬噸。
在「去產能」取得實質性效果之時,什麼才是真正健康的發展路徑,成為現實提出的新問題。
取締「地條鋼」 清舊賬
7月4日,西安國際港務區經濟發展局聯合工商、質監、環保、綜合執法、公安、街道企業辦組成的聯合執法檢查組,對當地一家疑似「地條鋼」企業進行檢查。就在一天前,這家企業被群眾舉報,稱存在疑似違法生產地條鋼行為。
檢查發現,這家企業的生產現場有大量金屬屑、少量廢舊鋼材,但沒有中頻感應爐等生產「地條鋼」設施,也未發現「地條鋼」成品。隨後檢查組認定,這是一家廢舊金屬回收、切割的「散亂污」企業,並不是「地條鋼」生產企業。
在全國取締「地條鋼」的背景下,各地地方政府簡直「如履薄冰」——群眾舉報、立即檢查。
6月20日,陝西省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舉報電話,稱為持續開展好打擊取締「地條鋼」工作,經核實的舉報,給予舉報人最高10萬元獎勵。
「6月28日,我們發布了一個文件,要求各地對整治結果進行匯總。」陝西省發改委產業處一位人士告訴記者,最終的數據仍在匯總。
原國家經貿委對「地條鋼」做出解釋:所有以廢鋼鐵為原料、經過感應爐熔化、不能有效地進行成分和質量控制生產的鋼及以其為原料軋制的鋼材。
「『地條鋼』的問題主要是環保和質量不達標。」何杭生表示,「地條鋼」屬於落後淘汰範疇,也沒有進入各地統計的鋼鐵產能中,全國「地條鋼」產能、產量到底是多少很難說清,所以整治「地條鋼」更多是「清理歷史舊賬」。
儘管工信部曾提出,取締「地條鋼」產能不計入今年鋼鐵去產能任務,不享受中央獎補資金支持。但是隨著各種措施倒逼「地條鋼」退出市場,正規鋼鐵企業迎來了生機。
6月鋼鐵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4.1%,仍處於快速擴張期間,生產指數為58.5%,觸及一年多來的最高點。
截止到7月3日,上市鋼企中已有12家發布了中報業績預告,除了其中1家不確定業績,1家減虧,1家略減,1家略增,1家續虧,其餘7家顯示為續盈和預增。以此計算的話,預喜的公司共有9家,佔比75%。
但陝鋼集團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產能並不等同於產量,很多「地條鋼」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或許不高,所以取締的1.2億噸「地條鋼」對市場的影響有待觀察。
7月3日,工信部相關人士表示,在接下來的驗收階段,將對各地相關企業開展全面核查,如果違法違規行為屬實,將對地方政府和企業進行雙重問責,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
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原副部長徐樂江曾提到,地方政府甚至還存在不檢查,幻想借各種手段老保留的傾向。以河南范縣某「地條鋼」廠為例,該廠一年繳納稅款數百萬元。
對此,徐樂江特別點名了河南、山東、安徽,要求各地要重點查處異地轉移和死灰復燃現象。
廢鋼出口暴增
隨著「地條鋼」的清零,鋼鐵業內也在考量新的供求變化。一些機構也將此作為利好,認為鋼鐵行業的供給側將收緊,鋼鐵價格有望繼續上行。
但陝鋼集團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產能並不等同於產量,很多「地條鋼」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或許不高,所以取締的1.2億噸「地條鋼」對市場的影響有待觀察。
隨著地條鋼企業關停,國內大量廢鋼沒有用武之地,「內銷轉出口」也成為廢鋼的一項出路。
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廢鋼出口量達1.54萬噸,同比增長22倍,5月份再度猛增至8.03萬噸。截至1~5月,廢鋼出口量總計達到9.74萬噸。
「主要是國內價格跌了,而且國際上對廢鋼沒有反傾銷。」福建一位貿易商表示,年初一噸廢鋼價格在1200元,到5月降到600元左右。而現在國際市場的廢鋼價格在每噸250~270美元,所以即使加上關稅,出口的價格仍比國內高。
此前,防止資源過度輸出,國家對廢鋼實行嚴格的出口管理,出口關稅高達40%。
徐向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廢鋼出口猛增的背後,提示中國的鋼鐵冶煉有必要考慮其結構性問題。
「中國廢鋼的利用水平遠遠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電爐鍊鋼比例遠遠低於全世界25%的平均水平。」他說。
與用礦石、焦煤生產鋼鐵的長流程工藝相比,用廢鋼鍊鋼的短流程工藝,經業內測算,每利用一噸廢鋼可以節約綜合能耗60%,減少CO、CO2、SO2等廢氣排放量86%,減少72%的廢渣產生量,多用一噸廢鋼減少1.6噸CO2排放。
廢鋼利用率低,意味著現在鋼企在鋼鐵生產中更多還是以鐵礦石為原料。這樣的後果是目前中國的鐵礦石原材料對外依賴度達到了80%左右。
業內人士透露, 由於中國的鋼鐵企業以規模化量產為主,同時考慮鍊鋼的能源支出成本,主要還會選擇以鐵礦石為原材料的長流程冶煉。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樹斌曾表示,電爐推不開的原因不外乎成本,電爐比轉爐平均每噸高100元~200元。另一個方面,用廢鋼鍊鋼比用鐵礦石煉鐵再鍊鋼,原料成本每噸要高200元~300元,這使得企業使用廢鋼的積極性不高。
由於「去產能」任務緊迫,各地以量為綱採取拆除高爐、金融限制等措施,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對於行業的長期轉型升級有所疏忽。
如何在廢鋼產業不成熟,電力成本高企的情況下提高企業轉向廢鋼為原料,已經成為擺在全行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根據《鋼鐵產業調整政策》,到2025年中國鍊鋼的廢鋼比要達到30%,為實現這個目標,《廢鋼鐵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也提出,到2020年中國鍊鋼的廢鋼要達到20%。
來源:中國經營報


※鋼廠動態大揭秘,哪些鋼廠政策影響你收益?
※高利潤延續 鋼廠生產積極性仍高燒不退
※7月鋼鐵市場價格走向已成定局!
※鋼材價格的主導力量是什麼?
※時隔一年,省長陳潤兒為何又專程調研這個地兒?
TAG:中鋼網 |
※中鋼協:今年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
※斥資8000萬!這家PCB廠猛增6倍產能 躋身快板打樣一線
※2017年去產能行業工資增幅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鋼鐵產能再壓減3000萬噸,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環球晶2019年前七成以上產能已被訂走
※2018年過度去產能化將導致鋼材出口量降到5000萬噸以下
※90家大型煤企2017年利潤大增4.5倍 去產能仍面臨困難
※寧夏工業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5年淘汰落後產能近400萬噸
※行業研究:農林牧漁行業2018年第27期:能繁母豬產能收縮 產品價格繼續上漲
※去年鋼鐵業僅還利息就達840億 去完產能還要去槓桿
※今年將退出1.5億噸產能 煤炭業轉向結構性去產能
※中芯國際代工月產能已達45萬片 今年晶圓廠支出將減至20億美元
※上海最大集成電路項目進入新階段,2022年底計劃月產能達4萬片晶元
※庫存大降35萬噸,產能再減3000萬,鋼廠漲100!還要漲!
※恆大砸錢造車:投資超400億半年6次收併購,目標3年百萬產能
※總投資387億!上海最大集成電路項目計劃月產能4萬片晶元
※公司業績│超華科技:銅箔產能超萬噸 上半年銅箔銷售收入超2.2億元
※中芯國際12nm取得重大突破;華為2018年晶元採購支齣劇增45%;2018年晶圓廠產能排名出爐
※農曆幾月出生的人,40歲後資產能過千萬
※特斯拉M3周產能Q3末達8000,單車型盈虧平衡將成行業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