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新老架構同頻大戰!這結果我沒想到
AMD Vega織女星架構已經通過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專業卡首發登場,月底就會迎來Radeon RX遊戲卡,而關於這個Vega FE的表現,似乎並不算好,但它畢竟只是首發,而且是沒有針對遊戲優化的專業卡,比不太在意。
儘管如此,由於該卡實在稀少,能拿到的媒體還是儘可能多做一些測試,GamersNexus就拿它和老架構的旗艦R9 Fury X作了一番對比,而且故意調整到同頻率來PK,結果相當意外。
Fury X架構還是老的GCN,核心則是旗艦級的Fiji,擁有4096個流處理器,Vega FE在架構升級的同時,流處理器還是停留在4096個,而搭配的顯存從4GB HBM進化到了16GB HBM2。
正因為流處理器相同,我們便可以把頻率設置在同樣的水平上,看看架構能帶來的提升有多少。
默認情況下,Fury X的核心頻率最高為1050MHz,Vega FE則可以加速到1600MHz。
3DMark基準測試中,Vega FE相比於Fury X成績提高了25%左右,但是同樣在1050MHz頻率下,成績其實差不多,差異不超過2%。
這裡拿《地鐵:最後的曙光》來做曲面細分專項測試。開啟高檔曲面細分的時候,4K解析度下Fury X可以領先Vega FE 9%,2K解析度仍能領先5%,1080解析度下則完全持平。
不同的曲面細分級別中,完全關閉時Fury X略微領先,但是調高級別後二者就完全沒有不同了。
多款遊戲中,Vega FE都能輕鬆領先Fury X,幅度少則5%、多則28%,但是同頻之後又普遍持平或落後了。雖說幅度一般不超過3%,但低了就是低了。
SPECviewperf專業測試中,Vega FE終於大爆發了,默認狀態下完爆Fury X,輕鬆勝出至少50%,多的可以達到兩三倍,即便降低到同頻下也遙遙領先。
這一系列測試再次證明,Vega FE確實不能充分反映Vega架構的遊戲性能,更多地是針對專業應用優化。
儘管後續軟硬體優化不足以讓Vega架構干翻GTX 1080 Ti,但超越GTX 1080應該是沒啥問題的。如果價格再定得十分有競爭力……


※魅族首發全球第一10核心!三星竟無辜躺槍
※全世界驚嘆!中國在90度懸崖峭壁建水電站
※100元凱夫拉數據線折2萬次不斷!能拉汽車
※國產汽車4S店把ofo綁車頂做廣告 畫面看醉
※誇張 小米之家竟如此瘋狂!雷軍1句話亮了
TAG:驅動之家 |
※中國內存內計算晶元又有突破,老架構如何煥發新活力?
※陳家溝授拳的潛規則:老架不出村小架不出門,上乘功夫還是很保守
※歌訣用心領悟,動作常需打磨之老架上三步
※Intel 10年前老架構i7-930重測:遊戲仍能一戰
※保康有座老架山,山高潭深,不光有靈氣更有龍的傳說
※MX250/MX230筆記本獨顯上線:帕斯卡老架構 還變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