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被這部國產電影給笑慘,星爺的棒終於交出去了
盧正雨最近挺煩的,因為他必須不斷面對一個最不願面對的問題:
《絕世高手》和周星馳喜劇到底是什麼關係?
或者說,它到底有沒有抄襲喜劇之王周星馳?
這個問題,盧正雨說自己兩天已經回答了一千次了。
《絕世高手》
我的答案是:沒有錯,電影特別周星馳、非常周星馳、太周星馳了。
可是,抄襲和致敬,是有區別的。
豆瓣6.8分。
首日票房收入2377萬元,票房佔比10.2%,排片佔比16.1%,無論口碑還是票房,盧正雨都還稱不上「絕世高手」。
可這部電影,還是很牛。
年齡在80後以上的,愛喜劇的、愛港片的,愛電影的人沒法不愛上周星馳。
但是從跟著偶像拍電影,到拍出一部被大家質疑是抄偶像電影的,盧正雨一個而已。
盧正雨是用一封寫給偶像的情書,圓了一個所有人的夢,這件事,非常絕世高手。
可是盧正雨到底是抄襲、借鑒還是致敬他的偶像——喜劇之王周星馳,這件事,真的那麼重要嗎?
更重要的問題是:這部電影有沒有過所有喜劇電影最難的那關——好不好笑。
在我看來,所有的質疑,都不妨礙電影,成為2017年到現在,最好笑的國產喜劇。
你不用從《絕世高手》里找周星馳電影里沒有出現過的故事,它沒有。
你也不用從《絕世高手》里特意找尋周星馳電影的痕迹,沒有必要,它無處不在。
從故事上看,這就是一個用《功夫》的結構,揉進《食神》的橋段,又將所有周星馳喜劇里的情節打碎重組的電影。
一個小人物被卷進黑白兩股勢力的恩怨中,經歷一番磨礪最終迷途知返終成大道。
當然,還要有一本秘笈。
這個故事,周星馳不知道講了多少遍,現在輪到盧正雨來講了。
你也不用否認盧正雨和周星馳電影之間的關聯,反正盧正雨自己也沒打算藏。
髒亂差卻高手雲集的墮落街就是《功夫》中的九龍城寨。
盧正雨角色的童年,讓人想起《長江七號》。
孔連順這個角色,基本上就像星爺身邊吳孟達或者林子聰的翻版。
而盧正雨這個角色,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周星馳。
周星馳喜劇對華人喜劇的影響,幾乎是全方位立體型的。
可是像這樣原封不動複製當年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從人設到故事,搞笑的手法,美工、造型,甚至小人物最終向善的主題,也一模一樣的,只有盧正雨。
這樣的喜劇呈現,令人想起天龍八部里虛竹被無崖子傳功的樣子,可是虛竹後來的武功,變成逍遙派了嗎?並沒有!
盧正雨,也沒有!
因為他吸收的,更多是周星馳喜劇的內力,不代表,他沒有盧正雨自己的招式。
周星馳的喜劇,是無厘頭式的。
盧正雨的喜劇,在無厘頭之外,多了一重後現代主義的冷幽默。
與其說他在借鑒周星馳的戲仿,不如說他在戲仿周星馳。
所以,你會在《絕世高手》里會看到蔡國慶和他的「365個祝福」。
有山寨版的「四大天王」——元甲、世玉、飛鴻、問。
電視里播放的是《戲說乾隆》,倉田保昭重現了的《精武英雄》。
這種對復古情懷的植入與喜劇的高反差,把電影從簡單的抄襲,推上了更高層面的致敬。
抄襲,抄的是形,致敬,敬的是神。
盧正雨,其實是用周星馳的手法模仿了周星馳,這才是對偶像最高的致敬。
你可以說,盧正雨還沒有建構出自己的喜劇風格,但「很周星馳,卻沒有自己的風格」不就是盧正雨的喜劇風格嗎?
如果說《絕世高手》有什麼致命缺陷的話,不是致敬周星馳,而是這部喜劇,真的是拍給80後以及比80後更老的人看的。
如果一個90後看了不笑,不是因為他不懂幽默,也不是電影拍得有什麼問題,而是盧正雨根本就沒打算認真取悅他。
但是對於70後、80後這些人來說,看這部喜劇,會有一種心領神會的快感。
而這種專屬於80後的喜劇感,幾乎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比如看一個昔日奶油情歌王子,如今變成大反派,而且他會為你送上一首《365個祝福》,再消滅你。
這種喜感對這些聽蔡國慶歌長大的人來說,簡直是核武級的喜劇轟炸,但對於90後來說,就難說了。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同一首歌》,還有魏金棟老師在小樹林里神出鬼沒地唱「說句心裡話」這些橋段裡面,基本上都是經過那個時代的人會笑癲,沒經過的人覺得這些笑的人腦子都有病。
再就是盧正雨使用了一種非常周星馳的漫畫化的喜劇手法,去打造一個荒誕的喜劇世界。
這種喜劇風格,很容易讓人想起周星馳中期的那些經典喜劇,比如《破壞王》《國產零零七》。
整個喜劇情景是高度漫畫化的,所以劇中人可以一言不合就開唱,也沒什麼好尷尬的。
所以,盧正雨可以隨便安插誇張的人物造型,包括范偉的突然變裝,動畫般效果的CG,甚至四大天王出場時自帶字幕,都有一種獨特的後現代喜劇的感覺。
這些喜劇手法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好笑。
而且整部電影也真的是很好笑,笑點低的人笑一百次都不為過,笑點特別高的也很難綳到終場。
這種好笑,和那些靠低俗段子或者網路流行語硬搞笑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笑點裡藏著創作者的用心。
這種用心甚至會讓你回憶起當年看周星馳喜劇的感受,就是有種喜劇原來也可以這麼厲害的感覺。
能把搞笑片做到這種程度,肯定是甩開那些山寨網大電影幾十條街了,儘管電影的喜劇方式,看上去就是非常山寨的。
但是,盧正雨這看似山寨的喜劇里,內有乾坤。
只是他的喜劇的長處和短處,都太周星馳了。
看當年的周星馳喜劇會笑的觀眾,基本上還是會笑。
可那些沒聽說過周星馳的人,看盧正雨的喜劇,就很難笑得出來了。
但是這麼多年來,學習也好,借鑒也罷,就說抄吧,抄周星馳的人都那麼多,怎麼都沒有成功呢?
為什麼只有盧正雨用周星馳的手法拍喜劇,成了?
這肯定是因為,盧正雨的喜劇,比那些無恥又無料的抄襲者,與周星馳喜劇有著某種更高程度上的契合。
這種東西,叫做——喜中有悲。
也可以把它概括為——周星馳喜劇的憂傷。
所有人都知道,周星馳是不開心的。
正因為他自己那麼不開心,所以他會用自己的喜劇,盡量溫暖更多的人。
我們說我們喜歡周星馳喜劇,不止是因為喜歡那些笑料,也是喜歡那些小人物的成長史,特別是那些小人物的絕望,與孤獨。
《絕世高手》講的,就是一個用高手對決包裹著的,其實是講述孤獨的人如何相互依偎的故事。
電影里,小魚沒有痛感,小曼不會哭。
當他們明白,身體上的痛沒什麼,心裡疼才會哭的時候,正是盧正雨和周星馳喜劇,真正血脈相連的時候。
周星馳喜劇最厲害的地方,從來不是它有多好笑,而是他的電影里,把人生的苦寫到了極致。
在《絕世高手》里,小魚終於明白了小曼一直在接受他的表白的那一刻,他的喜劇,才真正得到了周星馳喜劇的真傳。
世間喜怒哀樂,食色性也,變幻萬千,最根本的,不過是一個情字。
這件事,周星馳喜劇早就拍明白了,盧正雨,也拍明白了。
為什麼盧正雨借鑒周星馳很快活,其他人就很快死?答案就在這裡。
要說整部電影有什麼無可辯駁的弱項,那就是盧正雨。
不是他的導演,而是他的表演——確實是太弱了。
其實看盧正雨之前演的那些網劇,並沒有覺得他有多弱,但是表演這種東西,和美女是一樣的,紅花需要綠葉襯,綠葉呢,也是被紅花稱出來的。
本來盧正雨就未必扛得住長片的表演,何況站在他身邊的,全部是高手。
最令觀眾驚喜的肯定是蔡國慶的表演。
一是盧正雨的選角真是充滿天才,二是蔡國慶真的是完全沒有偶像和「老一輩藝術家」的包袱,徹底放飛了自我,每一次出場都光芒四射,演出效果絕佳。
(你能看出那是年過50歲的蔡老師嗎)
尤其是當他說「臭不要臉」之類的台詞時,簡直是全民噴飯級的精彩。
另一個超級亮點是倉田保昭,感覺這幾年倉田保昭一直在被消費《精武英雄》這些當年的經典,但是每次他都被消費得異常精彩。
比如這次的處女座廚藝秀,實在太過癮了,所以也讓人忘記了被消費這件事。
至於范偉,換了那麼多造型,角色本身也是最荒誕的。
但是他依然可以往這個愛打毛衣的絕世高手裡放入很多自己的風格,不算最精彩,但絕對是讓人服氣的。
新一代演員中,郭采潔飾演的「小曼」比盧正雨的表演好很多。
首先要歸功於那個魔鬼筋肉人的造型,讓她比較有戲可演。
在郭采潔的演繹下,小曼有著一種粗獷外形對比下的單純與可愛,這種角色的純真感,就是郭采潔的表演賦予的。
所以盧正雨真是沒什麼借口,就連孔連順、楊迪,甚至「四大天王」的演出,都是完整並且出彩的。
只有他這個主角,卻完全沒有綻放出小人物的光彩來。
當然這件事也是讓人再度忍不住感嘆:周星馳到底是要有多牛?
在那些他親自導演並且擔綱的電影里,又有誰能夠遮掩得了,周星馳的光芒呢?
所有人都知道,盧正雨是周星馳的鐵杆粉絲。
而他向周星馳致敬的方式,其實就是拍出了這一部《絕世高手》。
一個粉絲給偶像寫情書,怎麼會不認真呢?
《絕世高手》是一部值得反覆琢磨的片子,裡面的故事、人物、喜劇元素,交織著一張紋理清晰,縱橫交錯的網,網裡布滿的,儘是周星馳電影的東西。
但在一個完整的故事下,盧正雨還是把這張網,織出了自己的東西。
如果我們跳出他對周星馳電影的借鑒,看一看同樣是美食題材的電影。
比如,本來會和《絕世高手》在春節檔碰上的那部葛大爺和謝霆鋒掌勺的《決戰食神》。
再看看這部,就會發現不論是故事的完成度上,「痛感失而復得」的有心思的設定上,包括大結局范偉和陳冲大戰的場面設計,真是沒有給巔峰時代的港產美食喜劇丟面兒。
這件事,真不容易。
因為盧正雨真是走了很長一段路,才抵達這裡。
他原本早就可以在網劇界風生水起。
2006年以喜劇微電影《莫小白的水怪日記》出道,真正讓他受到關注的是2009年拍攝的網劇《嘻哈四重奏》,也是優酷出品的第一部點擊量過億的網劇,豆瓣評分均在7.0分以上。
那個時候,大鵬、叫獸易小星的網劇還沒開拍,盧正雨的那些戲仿邵氏、香港電影的喜劇,走到了所有人前面。
可是這時候,一個特殊的人物出現了,他招了招手,盧正雨一去,就是好幾年。
當時《西遊降魔篇》已經開機,副導演聯繫到略有名氣的盧正雨,請他去試一個角色,也就是舒淇手下的一個小弟。
周星馳看到盧正雨的資料後記起了他,於是邀請他來現場參與一下劇本的創作。
(左周星馳,右盧正雨)
到了2016年的《美人魚》,除了編劇和演員,盧正雨還成了執行導演,媒體稱周星馳在把他當作接班人培養。
9
(盧正雨,中)
這段經歷讓盧正雨被更多人記住,擁有了更多的資源,也錯過了網劇喜劇最好的時光。
而盧正雨獨自回到喜劇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這部《絕世高手》。
盧正雨說,這段經歷對他最大的幫助,就是學會了講故事。
從短片到長片,很多視頻時代的王者栽跟頭的地方,就是講故事。
從一個萬千人群中的周星馳的超級粉絲,到拍完了偶像周星馳的電影,現在又拍出了自己向周星馳致敬的電影。
這件事情,簡直就像一部周星馳小人物逆襲的電影。
電影當然不完美,比如節奏失當,一些情節bug,以及對漫畫喜劇把握的火候。
但是,電影也絕對不含糊,沒有丟周星馳的份兒。
能夠從周星馳影迷變成一個能拍出不丟周星馳臉的電影的導演,我們都能感受到盧正雨多麼的幸福。
這麼多年來,周星馳喜劇一直是所有華語喜劇人近在眼前卻從未真正被開發、牛逼閃閃的寶庫。
直到盧正雨進入周星馳喜劇世界的那一剎那,即便只是浮光閃現,也足以讓人知道什麼叫笑料迭起,什麼叫喜劇的憂傷。
比起盧正雨有多大程度借鑒周星馳,我更關心的是,他能夠拍出周星馳喜劇巔峰時刻的幾成好笑?
有多久沒看過這麼一部國產喜劇了?
三觀正,沒有網路用語,沒有爛段子,能講好一個故事,尊重觀眾,也尊重自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它好笑。
這件事,周星馳自己在《西遊伏妖篇》里,也失手了。
周星馳之後,我們看了那麼多網路段子,那麼多網路紅人靠喊麥都可以逗樂那麼多人,可那麼多人裡邊,並沒有第二個周星馳。
我們的觀眾,很少考慮過,如果沒有第二個周星馳,華語喜劇,會不會一直這麼寂寞下去。
把一個人供上神壇,容易,找到另一個憑本身打上去,把周星馳打落神壇的接班人,難。
盧正雨的太太曾對周星馳說,你是盧正雨的精神導師。
沒有錯,這種關係,在古代,我們管他叫師徒,而在今天的華語電影世界,這種師徒傳承,早就被工業化生產,取代了。
可是,看過《絕世高手》,沒人可以否認,周星馳有一個徒弟,叫盧正雨,也只有盧正雨,有資格叫周星馳,一聲師傅。
讓一個徒弟身上看不出師傅的功夫痕迹,這種要求,太苛刻。
真正重要的,是徒弟盧正雨能不能從師傅周星馳的喜劇功夫套路里,打出自己的拳法。
《絕世高手》點映時,日本導演三池崇史也坐在台下,不少鏡頭讓他哈哈大笑。
(三池崇史觀看《絕世高手》時笑聲連連)
這當然令盧正雨欣慰,但盧正雨最希望看到台下撫掌大笑的那個人,肯定是周星馳。
周星馳的喜劇時代,其實早就過去了,他現在拍攝的,根本就不是標準的周星馳喜劇,盧正雨正在拍攝的,或許才更接近觀眾心中記得的,周星馳喜劇。
(黃建新導演表示看完電影很後悔當初沒有合作)
沒有周星馳的時代,盧正雨能不能成為周星馳,這個問題,其實和《絕世高手》有沒有抄襲周星馳喜劇一樣,是無解。
《功夫》里,周星馳早就說過,功夫練到最後,沒有門派之別。
喜劇的功夫,又為什麼要如此在意周星馳的標籤?
管他夠不夠周星馳,能用喜劇治癒所有觀眾的心,才是絕世高手。
喜劇的絕世高手,周星馳,算一個,盧正雨算不算?
要看盧正雨能不能得到周星馳喜劇的真諦,拍出世界上最好笑的喜劇。
《絕世高手》,只是他和觀眾的,第一次過招,日子有功,自會吹沙見金。
真是高手,豬籠城寨也好,墮落街也罷,藏不住。
盧正雨的這部電影,周星馳會怎麼看?
我能想到星爺的對白只有兩個字——「高手!」


※7月7部大片,可惜我們一部也看不到,帶大家開擼七月的全球新片
TAG:奇妙導航 |
※這部電影,是仙女本仙們演的,再也拍不出了
※這部法國喜劇片讓人笑出鵝叫來,和周星馳電影比到底誰抄誰的?
※你們老婆的電影終於要在國內上映了!
※你們老婆的電影終於要在國內上映了!!
※除了星爺的電影,國產喜劇還有一些可以讓你從頭笑到尾的電影
※看了這部電影,終於知道什麼叫死去活來了!
※又到了所謂媒體們吹「國外又拍出了一部中國不敢拍的電影」
※爸爸媽媽出賣,好友過河拆橋,參加《歌手》再次爆紅,她的這些經歷都可以拍一部電影了
※周星馳經典之作,武打片里出現了如來神掌,這樣的電影你喜歡看嗎
※這是一部爛到讓人發笑的電影,卻把我看哭了
※這幾部火過的電影,如果給你電影票讓你再去看一次,你選擇哪一部
※她跟趙麗蓉合作一起拍電影,孫女嫁給曾經最火爆的童星,卻因曾經的過去備受批評
※范冰冰 這部電影她演出了自己的特點 讓人們看完電影流連忘返
※她錯過了周星馳這部電影的女主角,電影挺經典但仍有遺憾
※這十部優秀的國產電影 只是敗給了票房
※星爺的電影那麼多,最喜歡的還是這一部
※中國一直努力在做而還沒做到的,韓國這部電影做到了
※他是最拼的明星,出演上百部電影卻不是影帝,網友:該拿了
※電影票房爭奪戰剛開始!有一部卻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可惜陣容了
※這些尷尬的穿幫鏡頭連3歲小孩都看出來了!現在的電影都這麼好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