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之後,哪個人約了蔣介石並提議讓國民黨退往台灣
當歷史的車輪碾過1949年初之時,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在大陸的政權岌岌可危,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已被消滅過半,在大陸的統治也面臨徹底垮台。蔣介石如同一隻困獸,雖是危機四伏,朝不保夕,但他仍做著最後的掙扎。
一方面沿長江布防,要與共產黨決一死戰,一方面加緊謀劃後退之路。這時候,一個神秘的「高人」出現了,他給蔣介石指了一條路:一路南退,退守孤島台灣。這位「高人」的出現,改變了國民黨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歷史。
此人名叫張其昀,是著名的史地學家、教育家、系蔣介石的同鄉(浙江寧波人)。張其昀1900年出生,進入蔣介石幕府之前,他是一位純粹的學人,曾經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南京中央大學任職、任教10年之久。
抗戰時期,張其昀經同鄉陳佈雷的引薦,結識了蔣介石。但是,陳布雷在1948年年末自殺了。軍師加及文膽的空缺就由張其昀來填補。
「三大戰役」之後,作為退守之地,國民黨只有西南、海南、台灣可以選擇。三者之中,以蜀地為中心的西南,自是好去處,於是,當1949年10月廣州失守後,國民黨當局仍將其全部中樞機構遷至重慶和成都。
但是張其昀認為西撤川康不妥,曾經在台灣光復後曾帶隊前往島上考察的他力陳東撤台灣的種種優勢:
以長江天險分割天下,不過是國民黨一廂情願的主張,勢如破竹的共產黨絕不會同意。退守西南、海南也只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唯有台灣才可成為國民黨最後的庇護之所。台灣是天然的避風港,與隔海相望,退可守,進可攻。憑著國民黨海軍和空軍的力量,完全可以抗衡當時尚無海軍和空軍的共產黨。起碼可以爭取時間,積聚力量,待國際形勢發生於己有利的變化時,再「反攻大陸」。
西南、海南與台灣,三者之中,以蜀地為中心的西南,軍事地理上易守難攻,其北有秦嶺,東有長江三峽,南有橫斷山脈等,地形兇險,屏障繁多。又是抗戰的發祥地,自是一個好去處,廣州失守後,當局就是將其全部中樞機構遷至重慶和成都的。但是此地最大的不足是與內地緊密相連,沒有不可逾越的天險和屏障,難以讓人安心。
另外,本土地方武裝的舉棋不定也不能讓人心定。海南島也存在著同樣的情況,雖然有一條瓊州海峽,但是相對於台灣海峽,瓊州海峽過於狹窄,難以對共產黨日益強大的武裝構成障礙。 一番比較下來,張其昀認為台灣是國民黨最後的庇護所。果不其然,國民黨最後撤退到了台灣。這倒也算是應了傳說中道士給蔣介石 「勝不離川,敗不理灣」的忠告。


※他被毛主席稱為一生共事的人,去世時毛主席悲痛得徹夜難眠
※1945年,日本投降,為防止美軍強暴日本婦女,天皇這麼做
※少帥張學良與宋美齡到底是什麼關係?揭秘張學良為其守一生的秘密
※他是蔣介石的連襟,為何被一個小小女記者搞得滿臉尷尬?
※清代宮廷畫師姚文翰版:宋朝十二位皇帝真像集
TAG:回憶過去的歷史 |
※這個小國曾提議遷都北京 中國皇帝得知後直接將他們打回小島
※雖偏居一隅,但蔣介石從未接受美國的「兩個中國」提議
※這個皇帝拒絕了外國人一項提議,從此,中國落後歐洲半個世紀
※粉碎四人幫後,華國鋒提議讓他當主席,他拒絕了
※歐盟這個提議讓英國徹底怒了
※這個國家帝王蟹泛濫成災,當地人提議引進天敵,中國吃貨瞬間笑了
※提議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以衛溫命名,此人在台灣做了什麼
※美國提議讓蘋果搬離中國?庫克怒了:搬離就是直接給中國送錢
※為羞辱中國,英國人提議什麼新鮮事?結果日本人也被英國羞辱了
※「移民大軍」拒絕墨西哥的收留提議:「我們只想去美國」
※中國至關重要的兩塊土地,一國人卻提議:一塊給英國,一地給鄰國
※德國提議法國讓出聯合國五常席位給歐盟,你支持嗎?
※她曾經提議將七夕設成中國的情人節,與別人私奔後賣前夫的畫為生
※聯大會議上,成員國公開提出兩大提議,五常竟然一致投票否決
※美國每年提議的聯合國朝鮮人權會議 今年開不成了
※他為阻止錢學森回國,主動聯繫美國移民局,還提議立即槍斃他
※中國打撈日本沉船,美國提議把打撈物還給日本,中國只還了一樣
※聯大開會87國同意美國提議!科威特神補刀,直接讓美國提議被廢
※【熱門】限制此類人回歸社會!韓國這一提議讓國民拍手叫好!
※二戰沉船載有大量寶物,多年後我國計劃打撈,這兩國提議一起遭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