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雙年展來了,這抹風景太適合凹造型發自拍!
編者按
穆拉諾迄今已有700多年玻璃製作的悠久歷史。從稱雄歐洲市場,為威尼斯貢獻大量財富,到四面楚歌,因成本、價格等問題強忍份額遭遇蠶食,穆拉諾從未放棄製作玻璃製品,但如何才能打破困局,甚至再現昔日雄風呢?
撰文 / 盧迎如
編輯 / KOZUE
義大利近日迎來了第 57 屆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Venezia)。該展與德國卡賽爾文獻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已有百年歷史的它,論資歷在三大展覽中排行第一,被喻為藝術界嘉年華盛會。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定為 「藝術萬歲」,東道主威尼斯的明星招牌 —— 來自穆拉諾(Murano)的 「玻璃應力」(Glasstress)展項自然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GIF/184K
莎拉·施(Sarah Sze)、保羅·麥卡錫(Paul McCarthy)等 27 位藝術家,應邀來到穆拉諾上,與當地工匠共同創作玻璃藝術臻品。完成後的作品將以 「沒有印記的工廠」 主題展的形式,在弗蘭切蒂宮(Palazzo Franchetti)對外展出。追根溯源,該專題展覽實為旨在振興穆拉諾的玻璃製造業;2009年,玻璃坊主阿德里亞諾·貝倫戈(Adriano Berengo)策划了第一屆 「玻璃應力」 展項,沒想到一經推出,就引來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濃厚興趣,成為閃亮展項之一。
「 玻璃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材料,不能僅僅停留在工匠手中。」 貝倫戈表示,堅信玻璃超越實用功能、與藝術結合的無限可能。而事實上,與藝術聯姻的穆拉諾玻璃不僅煥發著別樣藝術魅力,還很可能蘊含著讓這座玻璃島重拾昔日雄風的無限商機。
名副其實的玻璃島
穆拉諾(Murano),義大利威尼斯潟湖中的一個島 (名義上是島,其實是群島,島與島之間由橋樑連接,形同一島)
穆拉諾坐落於水城威尼斯北部,迄今已有 700 多年玻璃製作的悠久歷史。玻璃製作全盛時期,島上有超過 90% 的人口從事玻璃行業,玻璃作坊星羅棋布,是名副其實的玻璃島,被譽為 「威尼斯之花」 。如今的穆拉諾儘管由於遊客數量減少、作坊縮減而稍顯落寞,沒有顯赫時期流光溢彩,卻依然處處綻放玻璃島恆久魅力。在這裡,玻璃無處不在,已然刻入穆拉諾的基因,成為穆拉諾身份最重要的部分。
從威尼斯主島出發,搭乘 40 分鐘水上巴士,便可抵達穆拉諾。一上岸,率先進入視線的便是地標性雕塑玻璃彗星。位於島嶼中心的這座鎮島雕塑通體水藍,層層疊疊,向著各個方向展開的尖銳刺角,好像藍色海水在空中噴射、凝結,極具現代藝術先鋒抽象感與視覺衝擊。傳統精湛工藝與現代藝術想像造成的巨大張力,恰到好處地說明穆拉諾玻璃的歷史感與時代感。
La Murrina 是穆拉諾藝術玻璃翹楚品牌
沿河走上灰白色的磚塊鋪就的街道,一邊是靜謐的河水,小艇靠在岸邊,一邊便是各種玻璃工藝店,遊客不時出入。琳琅滿目的玻璃製品,從精巧的小首飾、迷你小動物、到奢華的宮廷洛可可風吊燈、造型獨特的藝術雕塑,應有盡有。遊客除了可以現場購買玻璃紀念品外,必不可少的旅遊項目則是參觀門店後面的玻璃作坊。大多數作坊都是採取前店後坊的模式,有些作坊還會收取觀光門票費用。在作坊里,遊客將近距離目睹玻璃工匠如何把一塊燃燒的原料製成玻璃臻品的過程。開設島上唯一 一家玻璃工藝學校的校長費洛先生稱:「人們來到穆拉諾,就是想看這裡燃燒的熔爐。」
站在永遠燃燒、保持至少 1400 攝氏度的高溫熔爐前,工匠手舉鐵質吹管,將底端掛著的玻璃熔料伸進爐內,翻轉,抽出,熔料瞬間變成一個燒得金黃通透的火球。手持吹管的工匠通過多年形成的經驗,嫻熟地控制氣息,從吹管一端吹氣,火球快速中空,這便是穆拉諾獨有的玻璃吹制技術。此時,另一位工匠在另一端,手持剪刀,飛速修剪多餘廢料。他的吹制夥伴則不停勻速轉動吹管。工匠再次把初步成型的高腳杯放入爐內燒融,經過幾次重複操縱,晶瑩剔透、造型優雅的高腳杯成型冷卻。整個過程,工匠們動作嫻熟,配合得天衣無縫。玻璃工藝製作是與時間的競賽,一旦離開熔爐,玻璃會很快冷卻僵硬。因此,容不得工匠半點猶豫、修改,這一氣呵成的背後是從孩童時期就進入家庭作坊當學徒打下的童子功。
親身體驗玻璃燒制過程之後,如果還對這座玻璃島的歷史饒有興趣,遊客可以前往位於朱斯蒂廣場的玻璃博物館,了解威尼斯玻璃生產的歷史,觀摩幾個世紀以來穆拉諾出產的精美之作。然而,夜幕一旦降臨,這座白天還有些許熱鬧的小島隨著商店與作坊關門,馬上陷入一片安寧。穆拉諾沒有夜生活,這裡的居民不是從事玻璃燒制與售賣,就是提供旅遊餐飲等服務,生活簡單,自帶些許閉塞特質。穆拉諾相對封閉的小島生態與歷史發展不無關係。
1291 年,威尼斯政府下令將所有玻璃熔爐轉移到距離主島約 1.6 公里的穆拉諾小島上。此舉一方面是出於防患火災考慮。由於威尼斯主島大部分建築是木質材料,而燒制玻璃不間斷燃燒的高溫火爐不時導致火災事件。另一方面,則是出於玻璃工藝保護考慮。與世隔絕的穆拉諾地理環境有利於減少當地特色玻璃工藝,比如吹制技術、彩色玻璃、水晶玻璃、牛奶色玻璃等特有工藝外泄的危險。
年輕玻璃工藝大師 Fabio Fornasier 新品展示現場
從文藝復興伊始到 17 世紀末,穆拉諾玻璃以其精湛手工藝馳名世界,稱雄歐洲市場,為威尼斯貢獻了大量財富。玻璃工匠被視為貴族,被允許佩劍,子女與上流社會聯姻。與此同時,他們被禁足於穆拉島內,如果被發現在穆拉諾之外的地方開設作坊,輕則遭受巨額罰款,重則被判以叛國罪。玻璃島的經濟收益可見一斑。
然而,18 世紀到 19 世紀之間,穆拉諾玻璃受到來自中國玻璃的重大衝擊。沿著絲綢之路,中國商人將玻璃運往歐洲出口,大面積佔領歐洲的玻璃市場。歐洲市場的萎縮促使穆拉諾工匠們銳意創新。他們把突破點放在進一步臻善藝術玻璃製品上,將玻璃從實用性工藝中解放出來,製作出精美絕倫的玻璃藝術品,一步步奪回市場。20 世紀 50 到 60 年代,玻璃島到達第二次復興頂峰。但盛極必衰,進入 21 世紀以來,穆拉諾再次滑入低谷。這一次,挑戰空前嚴峻。
機械、山寨、成本……四面楚歌
穆拉諾玻璃商不得不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機械化仿製的穆拉諾風格低價成品對穆拉諾本土高價位手工製品的擠壓。中國和東歐生產的工業玻璃製品憑藉工業化的生產流水線,擁有大量生產玻璃製品的能力,儘管工藝欠缺,但是價格低廉。穆拉諾玻璃在國際大眾市場上份額遭遇蠶食,不可避免。
近幾年風聲鵲起的年輕玻璃工藝大師與製造商 FabioFornasier 解釋道:「穆拉諾玻璃對美的概念直接導致製作工藝的繁瑣與高難度。」成品高價格有據可循。同行 Moretti 介紹道,他的產品從 90 歐元(1歐元約合 7.65 元人民幣)到 250 歐元不等,但一件中國生產的穆拉諾風格玻璃製品只需 10 歐元。對此,他仍樂觀表示:「如果消費者知道一件穆拉諾玻璃製品需要 11 名工藝師合作才能完成,我想他一定會覺得我們的定價是合理的。」
一件穆拉諾玻璃製品需要 11 名工藝師合作才能完成
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樂觀。穆拉諾已故知名玻璃大師 Archimedo 的兒子 Gino Seguso 無奈地承認:「如果我的花瓶賣 800 歐元,而一件中國仿製品只賣 30 歐元,那麼,我們根本就沒有競爭力。儘管消費者無法體驗我們的工藝,不能了解背後的故事,我依舊能夠理解消費者的購買選擇。」
秉持品質手工藝的作坊還要面臨來自島內同行的惡性競爭。不少打著穆拉諾玻璃品牌的商鋪其實售賣的並非真正的穆拉諾玻璃,而是從其他市場低價買進到島內、再高價賣出的贗品,做著掛羊頭賣狗肉的生意。根據威尼斯商務部的聲明,穆拉諾賣出的玻璃製品中,只有 20% 的產品真正在穆拉諾、由當地匠人、按照穆拉諾標準燒制。換言之,贗品達到了驚人的 80%。當地不法商家的行為無疑在砸掉祖輩積累的招牌,為後代誠信經營埋下隱患。
過去十年間,外部諸多不利因素也導致穆拉諾玻璃市場不大令人樂觀的現狀。比如,用於熔爐燃燒的天然氣、交通運輸費用、人工等支出均大幅上抬,直接導致成本上升。不少店家表示,2001 年 9 · 11 恐怖襲擊之後,穆拉諾接待遊客數量與海外出口訂單銳減。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更進一步阻礙了穆拉諾復甦的步伐。歐盟的衛生與環保指標也成為對熔爐坊主新的掣肘。
不到十年間,1/3 的玻璃製造商或無奈關門大吉,或面臨大幅削減產量的窘境,其中不乏擁有幾百年悠久歷史的知名老作坊。負責管控原產商標的聯盟委員長 Albertini 遺憾地指出,1997年,島內玻璃從業人員有 6000 人次,到了 2011 年,這個數字只有 900。以年均 1.2億到 1.3億 歐元為基準,2015 年,穆拉諾玻璃年收入下降了 12%。
對於穆拉諾過去十年的巨變與當下的蕭條處境,來自威尼斯國際大學創新技術專業的 Stefano Micelli 教授指出:「 穆拉諾的現狀正是過去十年間威尼斯工業化地區所走過的路,具有典型性。除了向遊人銷售玻璃工藝品外,穆拉諾應該尋找其他方向,面向未來。」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人對玻璃傳統引領的未來堅信不疑,比如設計生產高級定製手工玻璃首飾的 Renata Ferrara。她說:「穆拉諾一直是,也將永遠是玻璃島穆拉諾。」
穆拉諾以製造色彩斑斕的玻璃器皿而聞名於世,玻璃器皿無處不在
品牌、奢侈、藝術……復活路在何方?
將未來繼續寄望於歷史的穆拉諾人,在內憂外患中努力使傳統玻璃產業重振旗鼓。第一個行動就是打擊贗品與山寨。1994 年,穆拉諾通過建立穆拉諾藝術玻璃商標法案,並授予穆拉諾保護聯盟對原產地商標申請與管理等事務權責。現在,商標更是運用射頻識別技術,消費者可以有效追蹤驗證所購買產品是否為穆拉諾真品。島內已有約 50 家廠家出產的產品通過認定,這些產品均貼有原產地商標。
同時,當地政府通過派發傳單、社交媒體互動、舉辦文化活動等手段,向本地玻璃商宣傳誠信經營的重要性,整頓不法商家破壞島內經營環境的行為,尤其是打擊向遊客兜售贗品的行為。這些舉措表明政府為提升玻璃旅遊體驗、創造一個更健康、公平的行業環境的決心。
除了維護原產地信譽品質外,穆拉諾也將目標消費群體從普通遊客與大眾市場轉向高收入奢侈消費群,與義大利本國奢侈品牌展開合作項目,嘗試走高端精細工藝與高價位並駕的輕奢路線。2016 年 4 月,義大利奢侈老牌 RobertoCavalli 與穆拉諾藝術玻璃翹楚品牌 La Murrina 達成一個燈飾產品系列的創意、開發、生產與全球配送合作意向。同年 2 月,義大利最知名的珠寶商之一 Damiani 珠寶收購了擁有悠久歷史的穆拉諾玻璃廠 Venini 的大量股權。
還有一部分人致力於將穆拉諾玻璃對美的概念追逐到極致,尋找傳統玻璃技藝與當代藝術的最佳聯袂方式。文章開頭提到的貝倫戈就是這樣的玻璃製造商。他從 1989 年便創辦玻璃藝術工作室,邀請先鋒藝術家提出創意與藝術構想,僱傭當地技藝精湛的玻璃工匠燒製成品。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像在工匠的巧手操作下變成玻璃藝術臻品。他和藝術家達成協議,由他出資燒制,一個作品生產兩個,雙方各擁有一個並各自享有處決權。特殊情況下生產的第三個成品所帶來的效益由雙方均等共享。
在穆拉諾,沿河走上灰白色的磚塊鋪就的街道,一邊是靜謐的河水,一邊便是各種玻璃工藝店,遊客不時出入
貝倫戈宣稱,按照這樣的合作模式,他的年收益在 600 萬歐元左右,遠高於從事傳統經營模式所產生的效益。他相信對於藝術家與玻璃製造商,這是一個雙贏的模式。「 藝術家熱衷於運用新材料。你只需要讓他從玻璃材質的角度來思考創作就可以。」 而藝術家的奇思妙想則會推動當地工藝不斷創新突破,這對於穆拉諾玻璃的長遠發展絕對有益無損。他自己舉例說明,為了實現藝術家做一個綠竹雕塑的構想,作坊頂尖的工匠不斷實驗、研究,終於創新製作出竹子特有的綠色光澤。
藝術與玻璃聯姻似乎成為一個朝陽項目,乘著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宣傳快風,穆拉諾美輪美奐的玻璃藝術臻品將有機會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對象。然而,由於各種弊病,儘管穆拉諾人不斷試水新思路,短期內,也許難以再現玻璃島昔日雄風。重回巔峰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對此,穆拉諾私人玻璃博物館館長 Landau 信心滿滿地表示,穆拉諾的玻璃將是未來發展不可放棄的方向:「 穆拉諾的玻璃歷史永遠是未來的保證。它的歷史即未來。」
穆拉諾地標性雕塑玻璃彗星


※王時代落幕,萬科開啟亮時代?
※有人說,法國的靈感之都,不在巴黎在這裡
TAG:周末畫報 |
※鞠婧禕又曬自己的美照了,她好適合這種風格的打扮!
※適合春日裡玩的治癒系遊戲,快來這裡發現溫柔的自己!
※想要凹造型,沒有什麼比風衣更適合的了
※不要再染髮了!黑色才是亞洲人最適合的發色,選對髮型美翻日韓!
※都是眉毛惹的禍!迪麗熱巴新造型拉低顏值,究竟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眉形?
※李詠剪了短髮,這個造型實在太適合他了
※小粗腿、胖寬臀,最適合凹造型的春季怎麼穿才顯瘦?
※胡一天的打扮又帥了,這髮型特別適合他!
※最強髮型!型男們看看自己的臉型適合留什麼樣的髮型!讓自己更加吊炸天!來學習一下!
※熱巴終於等到最適合自己的戲,不過這種風格也太顛覆了吧?
※想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跑姿?一把尺子搞定的黑科技來了!
※髮型:頭髮少而軟,適合什麼樣的造型?
※三條!小粗腿、胖寬臀,最適合凹造型的春季怎麼穿才顯瘦?
※女孩不能胡亂扎頭髮,要根據自己的臉型,扎適合自己的造型
※隆鼻就像愛情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適合長假出遊的自駕風景線,一路美到底!再不計劃就遲了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出席時尚派對,她真的很適合短髮的造型!
※什麼髮型適合自己?新的一年,你需要從頭開始!男士篇
※美甲,就做適合自己膚色的!
※掌握5要點,找出最適合你的顯白髮色,別再染不適合自己的顏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