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你的父母是教師,如果你是教師

如果你的父母是教師,如果你是教師

如果你的父母是教師,

如果你是教師……

代際教育方式,在強大的慣性中傳承,也在傳承中悄然改變。當代教師群體的時代特徵,往往註定了他們中大多數人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當代教師的總體特徵:理想很豐滿,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現實很中肯,吃不飽、餓不死;環境很骨幹,應試教育。所以,他們渴望改變,但又難以改變。

當代教師的學歷特徵:日益提高,已由過去的中專、大專普遍提高到目前的本科、研究生。所以,他們既不得不去追求自己的學歷,但又不斷抱怨自己的學歷沒用。

當代教師的出身特徵:向現實妥協,改變自己命運的一代,以社會中下階層教廷出身為主。所以,他們既渴望繼續提升自己的階層,但又難以實現真正階層的突破。

當代教師的收入特徵: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以,他們既承認知識就是力量,但又懷疑知識就是金錢。

當代教師的職業特徵:短暫的職業興奮,不變的職業追求,又有來得很快的職業倦怠,總體上在職業追求與職業倦怠中糾纏。所以,他們既認同接受自己的職業,又抱怨甚至排斥自己的職業。

當代教師的思維特徵:知道方法論,但徘徊於具體的方法。所以,他們既希望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卻擺脫不了骨子裡的保守。

孩子是父母希望的延續,希望自己未盡的理想,孩子能夠幫助自己去實現,這也就決定了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

1.他們崇尚民主自由的教育方式,但偶爾或有時也會獨裁、粗暴甚至體罰自己的孩子。

2. 他們主動為孩子配置素質教育,讓孩子參加集體體育項目、參與志願公益活動、接受音樂、舞蹈或藝術方面的培訓,但關鍵時刻仍然以應試教育為目的和目標。

3. 他們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名校或者比自己更好的大學,希望孩子能有更大的成就,但至少希望孩子能夠像自己一樣把教師這份穩定的職業作為保底。

4. 他們主動關注的孩子的焦慮、抑鬱情緒等心理健康,但卻往往在追求應試之下沒有真正重視和具體行動。因為他們會花時間來陪伴孩子,但不是真正的精神陪伴,而多是基於學業的陪伴。

5. 他們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但對鄰里環境卻很冷漠,沒有真正考慮過鄰里環境與孩子成長之間的關係。因為他們沒有親身體驗,只知道要自己努力。

6.他們沒有把自己的成長與孩子的成長融為一體,往往不是教孩子如何去「擦屁股」;甚至是放棄自己的發展而去關注孩子,習慣於幫孩子「擦屁股」。

中國教師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就是變遷時代中國社會主流家庭教育方式的縮影。也正是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讓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依然困在階層流動的正中央。

1.教師的孩子往往不是最差的,也不會是最優秀的。即使考上了名牌大學,也往往受困於遺傳下來的保守和妥協。

2.終究要為自己的應試教育埋單,教師的孩子可能並不是心理問題最多的,但一定不是最健康的,而且往往是干預起來最麻煩的。

3.始終在教育別人,但卻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別人拿來教育,因為教師的孩子的階層固化的最典型代表,流動不上去,也千方百計不流動下來。

看一看上面的圖片,孩子的眼睛看向了別處,教師卻依然醉心於她自己的教育方式。過程註定了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葉伴青春 的精彩文章:

老實人究竟吃不吃虧?
這個新郎為何這樣牛X!
愚公移山,未為晚矣

TAG:老葉伴青春 |

您可能感興趣

生二胎正在毀掉的人是誰?不是你和你丈夫,而是你們父母!
致老師:你首先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然後才是師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些東西你怎麼教他就會怎麼做!
最新調查:生二胎正在毀掉的人是誰?不是孩子父母,而是你們父母
我們如何做父母
父母如何影響我們?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詢問你,是否愛他?父母就該重視了
如果讓孩子給父母寫評語,你猜他們會說什麼?
老婆,我給我父母養老是應該的,你又不是兒子,憑啥給你父母養老
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哈佛教授:聰明的父母不會說「好好努力,我們這輩子就靠你了!」
父母在,我們永遠是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嗎?
你如何對父母,你的孩子將來就會如何對你
如果你是這5種父母,恭喜你,孩子以後會很孝順
父母應當教給孩子的幾件事兒,父母是孩子思想的啟蒙老師
如果嫂子對父母極不尊重,你會怎麼做?
老婆教育孩子獨立,父母溺愛孩子,我不知道他們做的誰對誰錯
如果孩子能選擇父母,他們還會選你嗎?
如果孩子出現抑鬱,父母該怎麼做來幫助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