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熱了,蒜麵條就登場了

天熱了,蒜麵條就登場了

原標題:夏天的飲食

夏天是在不經意間到來的。今年天熱好像少了鋪墊,脫了夾衣就是短袖,把長袖襯衣給省了。不過也不打緊,吃飯隨著季節改就行了。

老街夏天的飲食與農家農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原因自然是家家戶戶都與鄉村和莊稼離得很近。不少家庭主婦的娘家就是附近郊縣的,南關、東關和西關還有一部分菜農。

還有一個原因,舊時一般家庭都有一點墳地,多則幾畝,少則幾分,僱人耕種,由此會有「墳親」,這親戚也常走動,麥子下來吃新麥,穀子下來碾新米,雜糧五花八門。更主要的,就是日中為市的交換了。比如新蒜下來,午飯自然要在蒜上做文章。

天熱了,蒜麵條就登場了。蒜麵條,蒜汁調料,要搉(方言念quō)蒜。蒜臼里,放入剛剝好的新蒜瓣兒、少許鹽,用蒜鎚兒搉爛。等會兒再放醋。原因?小時我也問過在灶火忙碌的奶奶和媽媽,但她們也沒說清,只說放放好吃。後來讀了書才知道,把蒜搗成泥,放一會兒,是要釋放大蒜素。

蒜麵條是家常飯,豐儉隨意。炒肉煎蛋、豆角西紅柿,可以;儉省的,一把野莧菜或灰灰菜,配上新鮮的韭菜隨鍋掌。擀好的麵條下鍋,出鍋時過冷水,舀幾勺菜肴,再配上蒜汁,那個美味,是和夏天的記憶連在一起的。

夏天的晚飯也講究,基本都是甜飯。老街人說的甜,與糖無關,是淡的意思。晚飯就是饃、菜、湯。

時令蔬菜多,茄子包菜西紅柿,長短豆角大倭瓜,做的方法也多。就說茄子吧,能炒著吃,也可以蒸著吃,整隻茄子洗凈入籠,蒸熟放涼,撕成條,佐以蒜汁或辣椒汁,大快朵頤。饃以花捲兒為多,因為那時糧食是限量供應的,粗糧佔30%,饃籃里,多是黃面花捲兒和紅薯面花捲兒。

湯,在晚飯中也有多種。大米金貴時,以小米湯為主。說到湯,它和粥的區別,主要在於放米的多寡。因為有饃,所以湯一般不多放米。放米少了,湯稀了咋辦?沒關係,勾一把面就行了。這樣的湯,喝著糊嘴,美。等到了伏天,有意把湯燒稀些,利口,解渴。還可放上兩把小綠豆,熬爛了喝,豆香滿口。

最難忘的是,太陽下山了,廈子屋前面的院子里,媽媽早早地支了鏊子,和好了面,等著奶奶一塊兒烙餅饃。她倆一個人擀麵,一個人烙饃。餅饃劑兒擀得薄,小擀杖纏著放到鏊子上。那翻饃批兒,上下挑,幾秒鐘,一張餅饃就烙熟了。烙下幾十張,在盆里,用個濕抹布搭好,只等著晚飯開場。我們姊妹幾個都愛吃烙饃卷菜,饃筋道,菜香滿嘴。大家一起動手,早就把院里吃飯的石桌抹得乾乾淨淨,一個個垂涎欲滴。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報副刊精讀 的精彩文章:

開藥鋪的老先生

TAG:晚報副刊精讀 |

您可能感興趣

天熱了,有狐臭的人趕緊灸,幾次就好了!
天熱了,鮮花拿回家幾天就蔫了,怎麼辦?
天熱了,來點涼拌菜吧!
肚子一天天大了,天氣也一天天熱了,卻沒有春夏裝,是很被動的
天熱了,艾灸也要換個套路!
一到天熱,我家的橘貓就廢了
天熱了,是時候換個清涼的公道杯了
天熱了,我又可以做麵包啦
天氣慢慢的該變熱了,天熱就要有天熱時候的專屬菜譜,這些菜都適合天熱吃
天熱了,並不代表打球就可以不熱身了
五月天,天熱,是該亮腹肌的時候了
這個麵條的做法,最適合夏天吃,天熱就饞它,爽滑又勁道
天熱了,換個什麼髮型呢?
常見的3種花,天熱了就「休眠」,水澆多了「爛根」,別搞錯了
天熱了火氣也大了,7月最易吵架的星座配對,不小心就走散了
天熱了,並不代表可以不熱身了
天熱了,就愛這碗面,我家一周吃3次,爽口又解饞,給涼皮都不換
天熱,講個冷的故事吧
天熱時,草魚這釣法太強悍了,釣了一條又一條,釣一次就上癮!
天熱了,不如我們去開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