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走進千古一帝李世民內心世界

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走進千古一帝李世民內心世界

名垂後世的凌煙閣是一座小樓,位於長安城皇宮內三清殿旁邊。貞觀十七年(643)二月,李世民仿效西漢宣帝「麒麟閣十一功臣」、東漢明帝「雲台二十八將」欽定功臣二十四人,命閻立本繪圖畫於凌煙閣,他「親為之贊」。所有畫像均同真人大小,按次序掛於凌煙閣內。

唐時就有「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幾人圖在凌煙閣,曾不交鋒向塞沙」、「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的詩句流傳。後人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亦有「封侯萬里、寫凌煙像」的詞賦留傳至今。由此可見,凌煙閣功臣畫像巨大的歷史影響力。

圖畫功臣之像收藏於皇宮,籍此殊榮宣揚君臣情誼,彰顯皇恩浩蕩並非李世民首創,也不是小民關心的範疇,我們所能作的,只是以小民之心度君王之腹,探討李世民評定二十四功臣的標準是什麼?

按官方的說法,李世民圖二十四功臣畫像於凌煙閣是為了「昌言直道、牢籠搢紳」。讀歷史是要鉤陳索隱,透過表象直擊事物本質,識破太宗此舉本意,才能真的走進歷史、了解歷史真相。

按史料記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依次為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恭、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瑾、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秦瓊。

據《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李淵起兵反隋之初,「命裴寂 、 劉文靜為大將軍府長史、司馬, 以殷開山、武士鑊等為椽屬……」 然而晉陽起兵,最終躋身凌煙閣的元老只有殷開山、劉政會、唐儉、長孫順德、劉弘基五人而已,而且這五人無一例外都是秦王集團的成員。

而參與了玄武門事變的文武,則佔據了凌煙閣功臣的半數,他們分別是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恭、段志玄、屈突通、長孫順德、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秦叔寶 。

「玄武門之變」未發生前,始終堅定支持李世民者三人,有被李世民譽為「社稷臣」的蕭瑀,有戰必勝、攻必克,開拓之功的李靖、李勣二人。

真正力挺李世民,積極組織策劃發動兵變的將領是尉遲恭和侯君集二人,然而張亮卻力壓侯君集排位在前,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玄武門之變雖然不見張亮的身影,但他另有重要使命,他在洛陽執行特殊任務。史稱,「太宗以洛州形勝之地,一朝有變,將出保之。遣亮之洛陽,統左右王保等千餘人,陰引山東豪傑以侯變,多出金帛,悠其所用。」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恭等人皇帝不急太監急的上躥下跳,攛掇著李世民先下手為強,卻不知李世民早已經是成竹在胸,未雨綢繆地派出了張亮經營洛陽,做好了萬一失手退守洛陽的準備。

殷開山死於玄武門事變前,他怎麼也會成為凌煙閣功臣之一呢?

原來,決定玄武門成敗的關鍵在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將領常何。當時,李建成、李世民都在暗中上下其手,收買對方的親信將領。所不同的是,李建成、李元吉收買尉遲恭、段志玄不成功,而李世民開出的價碼足夠高,常何在關鍵時刻反水,導致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的意外死亡。玄武門是兵變發生地,值守玄武門的將領常何成了事變成功與否的關鍵。李世民目標太大,無法親自出馬去做這種事情,替他跑腿的正是殷開山。

殷開山與常何是同僚,由他去作說客隱蔽性強,而且事半功倍。正是有了殷開山從中牽線搭橋,常何才暗中倒向了李世民,玄武門事件中,李世民佔得先機,一擊中的,這才有驚無險地登上龍榻。李世民在欽定凌煙閣功臣時,吃水不忘挖井人,將殷開山列為功臣也是情理之事。

劉弘基、劉政會、唐儉三人都是李世民心腹,三人雖然沒有參與玄武門兵變,但兵變發生時,三人各自統軍在外,與李世民遙相呼應。李世民不能只封賞玄武門事變中的功臣,而忽略了他們的感受,將三人圖之高閣也是投桃報李。

二十四人中,惟有虞世南一個文士,按現在的理解,虞世南是李世民的機要秘書,提拔重用秘書,直到今天都是這樣的。

柴紹與李孝恭二人是宗室,把他們二人列入凌煙閣是對李唐宗室有個交待。大家排排座,吃果果,不能沒有家人的份。

凌煙閣功臣中唯一的例外就是魏徵了,將李建成的舊人拔於「仇虜之中」,表現出來的是一個統治者的胸襟與氣度,更何況,魏徵直言敢諫,完全有資格進入凌煙閣,順水推舟、一石數鳥的事情,李世民當然樂意做了。

對唐王朝的建立有開創之功的劉文靜為什麼沒能進入凌煙閣功臣圖錄中?最為人熟悉的英雄秦瓊為什麼排名在最後,筆者將專篇剖析,請大家予以關注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從古自今我們都完勝印度,今不與他們開戰是從大局考慮
張學良拉隊伍要加入紅軍,雖然讓主席拒絕了,但促成了一大事變
一部古書流傳百年,傳入國外名為亡命徒在沼澤,真實作者卻不詳
阿三非法越境挑戰中國,他們可能忘了千年前被大唐滅國的慘敗經歷
蘇軾任性續詩,十年後方知自己錯了,原來菊花殘了可以落滿地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三言兩語扯歷史之「大秦帝國」——千古一帝
一生被六位皇帝寵幸,年近五十還將李世民迷倒,後與千古一帝合葬
俯仰千古悠悠——四世秦藏六饕餮紋銅爵
千古第一帝:武力全球第一亘古無二,遠邁秦皇漢武,不戰威服世界
千古一帝李世民:貞觀神跡 之 進擊的貞觀
等等貓聽歷史之十二:千古一帝秦始皇
中國四位千古一帝的畫像:李世民最面善,康熙臉上有痘痕但很乾練
千古一帝李世民:索引
千古一帝李世民竟然也有十大罪狀?
我國歷史上唐宣宗李忱,裝傻三十餘載,終成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李世民:紅顏知己 之 賢妃徐惠:一抹倒影
千古一帝——嬴政
千古一帝皇陵旁,一農民一鋤頭挖出驪山陵,規模不亞於秦始皇陵
千古明君的另一面,愛子狂魔唐太宗李世民
清朝最有作為的五個皇帝,雍正未進前三,乾隆第二,第一不愧為千古一帝
千古絕對!上聯:童子看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聯經典到爆
歷史上可稱為千古一帝的四大帝君
《山海經》這本千古奇書表明,三皇五帝都是不同職業的外星人
千古奇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原來是個字謎,還把袁世凱罵了一通!
相隔幾十里兩村幾百年共同朝拜,舜帝的故事在洛陽千古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