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十年第185-473期

互聯網十年第185-473期

導讀:為什麼說過去的十年是中國互聯網大發展的十年?2001年是中國互聯網的寒冬,世界著名的諮詢公司埃森哲為什麼會在當年預測2007年中文將成為互聯網的第一大語言?為什麼說曾經的互聯網經濟是耍猴經濟?中國的互聯網曾經經歷了怎樣的寒冬?電信運營商餐桌上掉下來的幾粒麵包屑是怎樣幫助處在寒冬中的互聯網公司度過難關的?為什麼商業史上總會出現螞蟻變大象的奇蹟?抄襲是騰訊高成長的關鍵原因么?為什麼說小公司是創新的來源,而大公司不需要創新?

播出時間:經濟之聲 2010-12-04 18:30-19:00

主 講 人:吳伯凡

主 持 人:梁 冬

梁冬: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冬吳相對論》,我是梁冬,對面的依然是《21世紀商業評論》主編吳伯凡,伯凡你好!

吳伯凡:大家好!

梁冬:誒,話說有一天跟朋友們聊天,說到過去十年,也真的是很有意思。你說有什麼讓你記憶猶新的電影嗎?沒有。什麼讓你覺得驚世駭俗的作家嗎?沒有。有沒有什麼讓你覺得特別好的小說呢?沒有。留下什麼這十年?你認真扒拉一下吧,你就發現留下了幾個網站,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啊,這十年可以說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十年。

片花:為什麼說過去的十年是中國互聯網大發展的十年?2001年是中國互聯網的寒冬。世界著名的諮詢公司埃森哲為什麼會在當年預測2007年中文將成為互聯網的第一大語言?為什麼說曾經的互聯網經濟是耍猴經濟?中國的互聯網曾經經歷了怎樣的寒冬?歡迎收聽《冬吳相對論》,本期話題--互聯網十年。

梁冬:老吳你有沒有發現哈,在當今中國如果說有一個行業,集體來說,在全球有真正的綜合競爭力的,除了餐飲,我估計就是互聯網了。

吳伯凡:餐飲呢,你都是一些灌木型的企業。現在大家頂多能知道一個什麼「俏江南」,通過一種異類的國際化的方式啊在推廣,那也沒多大了。但是互聯網呢,就僅僅是十年的時間啊出現了世界第三大市值的互聯網公司。前不久騰訊呢是超過了eBay成為第三大的互聯網公司,而且它的成長性被外面還是看好的。騰訊現在是400多億美元嘛,有人估值可能會到1000億嘛,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啦。400多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呢?在這些同類的、既可以歸到互聯網公司、也可以歸到通信公司。通信公司裡頭呢,中國現在是最大的通信的是……

梁冬:中移動。

吳伯凡:中移動,第二就是騰訊了。

梁冬:真的?

吳伯凡:第三是中國電信。

梁冬:聯通排在第四哦?

吳伯凡:呃,對,聯通排在第四。就是說這三個老大裡頭,就夾雜一個民營企業,這麼一個異類,那就是很不容易……十年的時間。中國移動它是靠多大的一個資源,是吧?背後支持它的東西有很多,中國電信時間也更長嘛,它是大本營嘛,中國移動是從中國電信分出來的嘛,中國電信的市值不如騰訊的市值,而且就是在這十年當中發生的,我覺得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奇蹟。

梁冬:我們講的不是騰訊,而是講中國的互聯網行業,你往下數,還有百度,是吧?百度這樣的公司,小弟有機緣呢,有一點點時間參與了這個公司。我當時在裡邊工作的時候,我真的是沒有想像到有一天這個公司能做到這麼大,這說明呢我們還是缺乏遠見。李彥宏當時給我說過,我當時不是很相信的,現在看過來的確他當時看到的東西是有道理。

吳伯凡:人家看到的是願景,真的看到了那個景啦,你只是有個願;沒景,哈哈哈。他可能當時就想像他那個百度大廈,說不定他多少年前就已經想過,我將來要有這麼一個……

梁冬:他不是個大廈的問題,那都是有形的,無形的更是了,那其實還有個公司呢,現在還沒有上市,但是馬上就要浮出水面了,就是阿里巴巴的淘寶。如果淘寶加淘寶商城,加支付寶,加阿里旺旺,加這些東西,加一起的話,應該也是一個巨無霸的公司。這是指的大三個,還沒算上新浪、搜狐、網易、盛大這樣的公司。

吳伯凡:現在格局呢基本上就是--新浪相當於騰訊市值的5%,20億多一點嘛,搜狐這兩個差不多嘛,這兩個加起來相當於網易的,差不多嘛,網易市值相對於騰訊是10%。我們現在那個概念當中,好像它們都差不多,都是互聯網公司,實際上是完全不可比了,5%的那個概念完全是沒法比的嘛,但是他們發展也很快。十年,你要是一個媒體公司,你呢做到20多億美金的市值的,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梁冬:而且這還是新浪沒有把它的微博分拆出來,我認為從影響力角度來說……

吳伯凡:這個5%是不算新浪那個房產--易居分出來的,那個市值比它還高一點。

梁冬:對啊,新浪拆出來一個房產頻道都比新浪的市值高,就是說……這個也很正常,是吧?就像說我們能比我爸、我媽掙錢掙得多一樣,是吧?這就說明呢這個一代勝過一代,這是很好的事情。

吳伯凡:你說這個我還正想,有一家公司叫埃森哲公司,它就是被分拆出來的。

梁冬:他是從哪個公司分拆出來的?

吳伯凡:它是從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那是世界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呃,五大……估計是五大,後來沒有了,那就現在就四大了。它是因為安然事件受牽連,它就破產了,但是分出來的這個公司呢--埃森哲,它是它的諮詢部門。埃森哲由於分拆出來,它就倖免一死啊,而且成長地非常快,一個諮詢公司能進入世界500強的那真是非常少見的,是吧?埃森哲呢在2001年的時候,當時我看過一個廣告,埃森哲打出一個廣告,這個廣告很奇怪,不是賣什麼產品,賣什麼服務,它就是作了一個預測:到2007年中文將成為互聯網上第一大語言。當時呢,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個預測,因為當時的2001年的時候對於中國的互聯網來說,那絕對是寒冬。因為納斯達克那個泡沫破滅以後嘛,這幾家公司雖然也上市了,就是新浪、網易、搜狐,但是它們的股價真的是令人心酸和絕望啊,那種感覺……都是幾毛錢。

梁冬:對,我覺得你想想看,後來網易漲到70多,後來它分拆了,是吧?從7毛錢漲到70多,有一個很著名的人叫段永平,當時呢就買了很多網易的股票嘛。這個故事呢丁磊跟我說過,也很有意思,那個時候我跟丁磊……

吳伯凡:段永平就是現在做步步高的這個人嘛。當時……

梁冬:後來去美國做的……後來叫什麼?那個什麼手機?

吳伯凡:去跟巴菲特吃午飯的那個人嘛。

梁冬:他拿了50萬美金嘛……大概……給拍賣。誒,重點不在這兒,重點呢,後來有人問他,就段永平啊買網易的股票賺了很多錢嘛。段永平說在那個時候買不是問題,是我一直沒賣!這才是問題。你說很多人都在5塊多,6塊錢的時候買過騰訊。但是呢都在7塊錢的時候給賣了,他覺得漲了20%已經很多了,哈哈哈。

吳伯凡:對,對,有智無慧啊,跟那個財富也是沒緣的。智就是說智力,啊,你能看出來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這個啊有時候不是太難,難就難在慧。慧就是定嘛,能夠把它定住一直放在那個地方。

梁冬:為什麼會定呢?徐文兵老師說啊,他說因為智呢,是看見事物的不同,慧呢是看見事物的相同。你如果看到這個事情都是一致的了,你就會定了。

吳伯凡:嗯,我看到網上有一個據稱是中國最偉大的操盤手,這個人是不是最偉大我很難說,但是我看有一句話還挺有意思。他說炒過股的人都知道什麼莊家、散戶,莊家總是賺錢的,散戶總是陪他們玩的。

梁冬:散戶都是人肉提款機。

吳伯凡:誒,對,他說世界上沒有什麼莊家和散戶,只有贏家和輸家,散戶之所以是我們現在印象當中的散戶,是因為散戶一進到那個股市上去用的就是輸家的思維方式。

梁冬:什麼叫輸家的思維方式?

吳伯凡:輸家的思維方式就是嘀咕,既無智也無慧。

梁冬:既沒有定位也沒有定見。

吳伯凡:誒,就看到這一漲我就趕緊去買,一跌我就趕緊去拋。最後你好像是主動的,唉喲,我主動地去買,或我主動地去拋。好像是說我做的決定,實際上操作的是被決定的,這就是輸家的思維方式。當然這就扯得有點遠了,我們今天講的是中國的互聯網。

梁冬:其實……對!我們今天講的是「中國互聯網十年」,啊,終於破題了,還可以,在第一Part廣告結束之前進入了今天的主題,可以可以。那我們今天的話題呢就是講中國互聯網十年。中國互聯網十年呢,可以說極大地改變了中國人的命運。正像我們前段時間所思考的那樣,就是說互聯網它改變了我們的獲取信息的方式,也改變了我們交流的方式。人們不僅僅在網上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在網上發布信息。

吳伯凡:當時的那些互聯網公司啊一個個都過得……我是親眼見它們那種慘狀嘛。

梁冬:是嗎?

吳伯凡:其實到了很晚的時候,就張朝陽買了個面的的那時候,就是麵包車嘛。

梁冬:啊,是吧?張朝陽買面的啊!

吳伯凡:啊,他就剛開始的時候以為可以換,好像是換了個二手的凌志車吧?那個時候泡沫就破滅了嘛,那就很慘。我2002年的時候見到他那神情還是比較黯然的,現在回過頭看,02年已經開始回暖了。但是那個時候……01年是最慘的,所以那個埃森哲的這個預言,說2007年中文成為互聯網上最大的語言,沒有多少人相信的。那個時候找下家的,連網易丁磊也動過那個念頭,想賣掉,4700萬。馬化騰那個時候是98年嘛,他創立的嘛,也是完全看不到盈利模式,不知道有什麼能夠撐下去的理由,所以呢,也要賣。去找張朝陽,100萬人民幣就賣給張朝陽,張朝陽也沒要,他自己也看不出來價值,自己也過得……那個時候……

梁冬:他如果當時要買了的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騰訊了。

吳伯凡:嗯,當時我記得有一個人說這個網路經濟呀,其實是一個耍猴經濟。什麼叫耍猴經濟呢?就是那個大街上有人在耍猴,只要有人在那兒耍猴……

梁冬:就有人看。

吳伯凡:就有一堆人在那兒看。但是你一旦來收錢的時候,誒,大家都走了,這就是叫耍猴經濟。這不是亂說的,有真實的案例,就有一個叫263.net,當時很有名的一個郵箱網站。很多人都用過,我也用過。但是呢,當時它由於經營呢確實是很慘淡啊,就想著說來收費。收費是兩塊錢還是五塊錢,可能不一樣,頂多不超過五塊錢一個月。你想想,那個時候手機費也貴嘛,少說幾句話的事兒,是吧?但是呢一旦說收費,差不多是一夜之間……

梁冬:90%的用戶都逃了。

吳伯凡:啊,大家就逃掉了。這一個263現在還有,當時還算是一個很大的一個互聯網的品牌,從此就走向衰落了。所以那個時候,不收費是等死,收費是找死。那個時候真的是很慘。說起來也就是十年不到的時間啊。

梁冬:對啊。

吳伯凡:嗯,這個時候呢,有一些網站就開始退縮啦。有退路的,都退了。

梁冬:對對對。

吳伯凡:比如說聯想,做了一家網站。

梁冬:FM360嘛。

吳伯凡:誒,FM365。

梁冬:哦,365啊,對!

吳伯凡:當時是請的那個謝霆鋒啊,什麼那些人嘛,做代言人,廣告都花了很多錢,砸了幾個億。

梁冬:後來他們負責……那個同事還到我手下工作過一段時間,我比較了解他們的情景,花錢如流水呀。

吳伯凡:對,大家是看到了前景,然後就湧進去了。但是一下子看見,哦,原來不停地……我們只給電信在交錢。不管你賺錢不賺錢,你都要給電信交錢,而且你流量越大你交的錢肯定就越多,但是你錢是不停地花,不知道怎麼能夠收到錢。當時是把很多公司就給嚇退了,其中呢這個聯想做的這個,它退得比較早。因為其他的業務還不錯嘛,他有退路嘛。最後呢,就是剩下的是一些什麼呢?是一些土著的互聯網公司。就是以前沒幹過什麼公司,一開始創業就是互聯網公司,退,往哪兒退呀?他不能去開個餐館兒去,所以呢就硬在那兒撐著。

梁冬:只有一家公司還是很厲害的。這家公司叫China.com。他們上市的時候融了很多錢,後來互聯網不行的時候呢,就拿這些錢去搞房地產,據說到現在活得還不錯,呵呵呵。

吳伯凡:但是它也找到一條退路,所以它也就沒落了。當時是多響亮的一個名字啊,China.com,然後在美國以這樣一個概念上市,應該是第一家中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

梁冬:當時我有好多朋友在那家公司工作啊。你知道有意思的地方在哪兒嗎?他們說那個時候呢,這個公司主要就是開派對。那個時候不是矽谷文化嗎?每天呢十一點鐘大家就上班,然後回公司吃公司的提供的所謂矽谷式的這種午餐。然後呢,大家下午洗個澡呢,晚上開派對。這個公司就這樣燒的哦。

吳伯凡:我們說的很多情景都是在納斯達克那個泡沫破滅之前。

梁冬:對,關鍵是你知道這個公司很有意思,你知道嗎?後來這個公司啊,它投資了一家公司。投了第一輪之後,沒投完錢,然後泡沫就破滅了,然後呢第二輪投資就不想投了。那怎麼辦呢?根據協議呢,就不要了,不要就不要吧,後來那個公司做得還可以,叫盛大,哈哈哈。就是被他們不要的那家公司。

吳伯凡:過了幾年以後,大家說「剩者為王」嘛,能夠剩得下來,能撐著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在那個冬天裡頭近乎冬眠的那種能量消耗的方式,撐撐撐,總會有結果的。當然了這個時候理智上是不能夠去想的,什麼時候才是一個頭啊。

梁冬:對!所以這個時候呢,信念就顯得很重要了。稍事休息,馬上繼續回來。坐著打通經濟生活任督二脈的《冬吳相對論》。

片花:電信運營商餐桌上掉下來的幾粒麵包屑,是怎樣幫助處在寒冬的互聯網公司渡過難關的?為什麼商業史上總會出現螞蟻變大象的奇蹟?抄襲是騰訊高成長的關鍵原因嗎?為什麼說小公司是創新的來源,而大公司不需要創新?歡迎繼續收聽《冬吳相對論》。本期話題--互聯網十年。

梁冬:坐著打通經濟生活任督二脈,繼續回來《冬吳相對論》。剛才呢和吳伯凡聊到一個話題哦,話說呢,都是很遠古、很久很久以前,long long ago,啊,那個時候呢,有一些互聯網公司遇上了寒冬,有一些人呢,就撤退了,的確呢他有撤退的充足的理由,對吧?有些人是因為有信念,還有些人退無可退,只有這個事情可以干,就一直扛著。

吳伯凡:你覺得騰訊當時是沒有賣嗎?賣不掉。

梁冬:但凡哪個公司想收它,估計都能賣。

吳伯凡:對對,一百萬嘛。那個……真的是,那時……

梁冬:當時,tom.com也買了一些這個它們的股票……不是tom.com,反正就是李嘉誠他們叫王鑫呢……那個集團,他們也有一些騰訊的股票嘛,後來覺得還不錯。

吳伯凡:IDG後來也投了騰訊的嘛,後來也退出去了嘛,最後是南非的一家公司。

梁冬:知道這件事情中間有個細節,因為呢,張美清就是騰訊的CEO--後來跟我是很好的朋友嘛,他跟我說,他說當時呢,南非的那個基金呢,下面有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是個外國人,他呢,就跑到騰訊天天跟他們在一起啊去研究產品。然後就發現就是所謂的騰訊裡面有很多可玩的東西,最後呢就堅持說不能撤,就把這個投資就投進來了,然後呢,就一直到現在還扛著。

吳伯凡:後來還追加了股權,變更來變更去他一直是往上漲的,一直往裡增持的,後來漲到百分之五十了,就是超過50%了。

梁冬:對,你知道後來講什麼嗎?他們說,就是你投資啊一定要非常了解這個業務和產品。很多人呢以為花錢就可以了,做投行的人我懂財務,其實不是的。前天,我百度一個同事--以前在百度投資部的一個同事,他離開百度一段時間了,他說現在很多投行的人在找他。幹什麼呢,如果你說投資,你要投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話,你光懂財務是沒有用的,尤其是這個東西還沒有收入的情況下,你必須要了解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有用?是不是真的網民需要,這個團隊是不是有血統。你在今天的中國電視界,電視做的好的人都是十幾二十年前那一幫人當時的門生啊、徒弟啊、學生啊、朋友。互聯網也是一樣的,你是跟誰誰誰學互聯網出身的,這個血統很重要,你是這樣的一個派別,就是很容易找到……在互聯網上做到正確的事情的一種方法。

吳伯凡:都不賺錢的時候,這個機會就在於以很少的錢你能得到很大的股權嘛。但是難題就在於他不賺錢的時候,你要跟他投,你投他什麼東西。其實呢,我們人到了三十歲,不到三十歲現在就有分界線了,三十歲、四十歲,這個好分出來。但是你的那個投沒用了,已經很晚了,人家不需要你了。在那些還不會說話,也都不認字,那種情況下你能分辨出這個小孩將來能成什麼樣!那個小孩能成什麼樣!這就是投資的這種眼力所在嘛。

梁冬:尤其早期的投資啊有一半賭博,一半是運氣和藝術。還有個呢,就是看那些特別細小的基因,就是文化基因,比如說,如果你有經驗的話你從一個幼兒園一撥小孩子裡面,你看見有一些人的眼神,就充滿那種的桀驁不馴,有些人就充滿那種討好勁兒,啊,男孩女孩,三歲看老。

吳伯凡:三歲看老。沒辦法就被迫在哪兒停留,在哪兒熬的時候呢,真是要有信念啊,甚至是有一點神秘的東西啊。不知道怎麼就來了一個飛來橫財,那個時候叫什麼SP,就是為電信運營商提供那種服務。

梁冬:什麼彩鈴下載啊,我們是同城有緣呢,猜個字兒呀,是吧?

吳伯凡:現在像周鴻禕他們是最看不上這種的,說這是那個原罪,你當年還干過SP呢,但是你想想那個時候,有點東西能夠吃啊,那是不得了的事情。能夠賺一點錢,這些呢,有人打個比喻呢,說是那個電信運營商餐桌上掉了幾粒麵包屑,這些小螞蟻呢吃的就是……不僅僅是說救命糧啊,而且是大餐啦……一下子就那種……

梁冬:撐死了。

吳伯凡:還沒有撐死,回暖了,冬天就那麼莫名其妙地過去了,當然過後他們才意識到,用王蒙的話說「咣當一聲春天就來了」。2002年,2003年的時候,由於SP的出現,這些互聯網公司,就撐過來了,緊接著就撐過來了。

梁冬:大家可以想像當時有很多的網站都搞一個什麼算命啊,然後呢給你的手機簡訊發個什麼東西啊,下載個鈴聲啊,就這麼看不起眼的東西,居然令到網易、新浪、搜狐、騰訊,全面重新盈利。

吳伯凡:騰訊是在04年上市的嘛,之所以能夠上市它是因為有收入了嘛,小螞蟻們就不再忍飢挨餓,而且呢體積就開始在悄悄地膨脹。這時候呢有大螞蟻,有小螞蟻,像新浪、搜狐、網易,那屬於是大螞蟻。

梁冬:屬於大S和小S嘛!是吧?

吳伯凡:呵呵呵,像騰訊跟它們比呢,就是小螞蟻了。但是呢,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後來大家才明白,一種原因:這些以騰訊為代表的小螞蟻開始基因突變了,它不再是屬於螞蟻了,它是什麼呢?

梁冬:它是什麼呢?

吳伯凡:這就是大象嘛,螞蟻變大象,那個商業史上總會出現這種螞蟻變大象的事。

梁冬:我個人有個感覺哈,我認為騰訊之所以後來是一下這樣膨脹,跟一個東西有關,跟它在廣東有關。怎麼說?當時在北方啊,是個是非之地。當時在北方的互聯網公司呢,因為整個的北京啊傳統媒體很豐富,所以呢很容易大家就陷入到那種公關戰裡面。很多媒介就討伐這些人呢!所以當時網易的那個丁磊啊,他說他在北京的那幾年是他最難受的幾年,後天他又重新遷回廣東去了,你知道嗎?

吳伯凡:那時候呢,互聯網做著做著就形成一個共識:你要把它做大,一定要到北京來,因為當時新浪和搜狐都在北京嘛!網易呢,丁磊就開始動心嘛,就把不少人都弄到北京來了嘛。所以當時就覺得做互聯網就是在北京做,但是呢,有兩家公司他不是這樣的,一個是騰訊在深圳;一個是阿里巴巴在杭州。在一種邊緣地帶潛滋暗長。它的那個基因啊可能跟那個水土有關係,它就是一個很小的東西,我不求場面,不求格局,就是那……

梁冬:大氣。

吳伯凡:所謂的影響力。那個時候最有意思的是張朝陽嘛,張朝陽他一直是想通過這種個人的這種風頭來帶動這個搜狐的這種影響力。當時有一句話就是「上過網的都知道新浪,沒上過網的人都知道搜狐」嘛!反過來那個時候像馬化騰這樣的人,一個是潮州人他本身就低調,在深圳呢也不可能有什麼影響力。

梁冬:在全國來說。

吳伯凡:趴在那兒就這樣做,但是呢今天當他……十年以後--從2001年到2010年,這十年以後呢!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電信當時是巨無霸,你誰都要給他交錢,你賠錢,但是你要做互聯網公司你必須要給他交錢。你用的是他的路--此路是我開,你要往那裡過你必須要給他錢。那個時候呢騰訊要是跟中國電信,那個完全就是沒有可比性,那很搞笑的一種排列方法--你把騰訊跟中國電信排在一起的話。但是呢十年以後就發生了這麼一個奇蹟,它的市值就高過了中國電信。

梁冬:我給你講一個幕後的小東西,因為這個事情是我親歷目睹的。你知道騰訊為什麼對電信的業務這麼了解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時有一家廣告公司,它既是當時的廣東移動的品牌代理公司又是騰訊的代理公司,所以這家廣告公司呢就無意之中呢幫助他們,把他們的很多業務邏輯啊慢慢慢慢地進行推動,這個事情其實只是因為當時在廣東就是這樣的一個格局嘛。

吳伯凡:這是個機緣啊。

梁冬:它是個機緣,實際上它並不矛盾,這兩個公司是完全兩個行業的,按道理說一個廣告公司完全可以代理兩個不同領域的品牌。但是呢,卻正是由於這種機緣呢……當然馬化騰本身以前就從潤迅出來的,我記得……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自己也是做電信出身的。

吳伯凡:丁磊也是做電信出身的。

梁冬:對!所以他們本身對電信行業裡面的這種方式呢,其實是有種先天的、基因裡面的了解。所以今天大家更多地把騰訊視為一家通信公司的時候呢,你一點都不應該感到奇怪。

吳伯凡:其實那個時候丁磊啊,哪一年我問他為什麼給中國電信做代言人?他說那是我原來的單位啊!呵呵呵。

梁冬:呵呵呵。就好像說有一天假如北京廣播學院讓我做個什麼事情,是吧?你還能跟它講價啊?這不可能的嘛!

吳伯凡:今天到了這個奇蹟發生以後,就騰訊的市值超過了中國電信的市值以後呢,那就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了。在業界有兩個很流行的解釋:一個解釋呢是騰訊之所以那麼快地成長,靠的是不斷地剽竊、抄襲。但是這個問題就來了,如果抄襲、剽竊就能夠成為高成長的引擎的話……

梁冬:那麼全中國這麼多公司都可以做這個事情,為什麼騰訊呢?

吳伯凡:對對對!如果抄襲是騰訊高成長奇蹟的原因的話,那麼抄襲在中國互聯網界是很罕見的現象了,是吧!證明說別的公司……

梁冬:不會抄襲,不懂得如何抄襲,是吧?不屑於抄襲。

吳伯凡:對對對!如果這個反推不對的話,那前面這個就有問題,是吧?如果是抄襲、模仿並不是罕見的現象的話,那麼騰訊的高成長一定會另有原因,是吧?至少不是它唯一的、關鍵的原因。還有一種解釋呢,是……

梁冬:如果你接觸過騰訊的員工的話,你就知道了,騰訊的內部的管理非常地好。它們的系統對接,它們的部門之間總體上以這麼大的公司來說,是做得相當不錯的。

吳伯凡:這是一個常識,就是說不僅僅是在互聯網公司,小公司是創新的來源,大公司是不愛創新的,這裡頭是有理論依據的,也有大量的案例證明的。

梁冬:誰能告訴我可口可樂創新過什麼,這一百年來……巴菲特為什麼買可口可樂,就是因為這行業不需要太多的創新,是吧?我聽說一個消息啊,什麼零度可樂啊、清檸啊這些東西啊都不是可口可樂發明的,也不是百事可樂發明的。

吳伯凡:可口可樂搞過一次創新,改變了原來可口可樂的口味,而且呢做了很多的調查,它覺得那得口味還是不錯的。結果後來推出來的時候,災難啦!那個銷量!

梁冬: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不要過度地迷戀所謂的創新的概念,那種標籤一貼上,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那還有一個解釋是什麼呢?

吳伯凡:還一個解釋就是壟斷嘛,騰訊是靠壟斷才能夠有這麼快的成長。這個呢也成問題,壟斷是結果,它不是原因啊。

梁冬:要分清因果。

吳伯凡:你能做到壟斷已經是很大了,那是結果了。我們先不說它是不是壟斷,但是呢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就是它是如何做到那個地位的?只有說別人都懷疑你壟斷的時候,它已經是很成功了,所以這個不是原因。

梁冬:所以呢,老吳呢今天給我們稍微分析了一下。我們展開來講「互聯網十年」呢,以騰訊為例呢講到了這家公司,很多人呢對於騰訊都認為它是有剽竊啊;有抄襲;有壟斷,導致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吳認為呢,這些推敲都是站不住腳的。那麼到底……

吳伯凡:不,也許有某些因素在裡頭,但是騰訊高成長的原因一定是另外的東西。

梁冬:對。那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留下一個懸念,因為這個話題實在太大,實在沒有必要用半個小時就講完,感謝大家收聽這一部分的《冬吳相對論》,我們下回分解。

下期預告:做天下的在位公司和搶天下的在野公司的創新動機為什麼是不對稱的?為什麼說騰訊摸對了互聯網的真正的發展方向?什麼是單點突破?即時通信為什麼有鎖定用戶的能力?單點突破之後怎樣進行體驗改良?什麼是微創新?為什麼說蘋果公司能有今天,全拜微創新所賜?怎樣成為厚德載物型的公司?明天同一時間歡迎繼續收聽《冬吳相對論》--「微創新式突破」。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冬吳相對論摘抄精選 的精彩文章:

走進非洲(下)第158-473期
健康的秘密薦讀

TAG:冬吳相對論摘抄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互聯網金融圈 2018年3月14日 星期三
互聯網變革又十年:2008-2018
互聯網金融圈 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雷軍:2017年小米營收增速67.5% 互聯網公司第一
1999-2019,互聯網失落者
2010:中國互聯網史上的「1984」
雷軍:小米2017年營收破1000億 增速互聯網公司第一
雷軍:2017年小米營收增速67.5%,互聯網公司第一
互聯網金融圈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CIFC智庫閉門會:2018年將是「區塊鏈+」元年
2008到2018,互聯網跌宕起伏的十年變遷之路
2018年全國互聯網業務收入9562億元 同比增長20.3%
1-11月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624億GB 同比增長194.3%
5000字,看透中國互聯網15年!
2018年中國家庭互聯網產業規模將達到5999.9億元
2018年度互聯網公關TOP100
2018年Q1全球互聯網報告
「互聯網女皇」發布了333頁的2019年趨勢報告
小米2018年互聯網服務收入達160億元
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達12.8億 今年1-2月累計流量68.9億G
幣圈的2018,互聯網的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