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如此被對待!
J 君時常愛扎進展廳去反思去探尋
但每每都會發現這樣的情景:
大家感覺畫里畫外最「美」的是自己
近距離的特寫,遠距離的合影
……
眼睛向下關注民生貼近生活
本應是社會的責任
是「設計師」的職責
同樣卻也是本欄一直所追尋的
今日,J 君想以看展為題
探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在做些什麼
放眼當下,這是個「插電」的時代,這是個知識碎片化的時代,這是各種展覽如群魔亂舞般繁盛的時代;泛而廣的宣傳讓人們更多層面的接觸到大小展覽,並且下意識的告訴自己那些展覽都是能讓「我」在朋友圈提高逼格的場所!
我們時常為了提高自己的審美和氣質不被當下時髦所淘汰,於是就開始遊走於各種大大小小的美術館及畫廊,看懂的或是沒看懂的。
這都不要緊,關鍵作品看都沒看,先去看標題註解在說什麼;或是看都沒看幾眼,就埋頭聽解說器了。而後再用拿來主義的方式告訴別人這作品的意義(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行為就是你四肢健全,卻要坐著輪椅,別人也四肢健全,你卻非要給他根拐杖)。
看似認認真真的「聽」完了整個展覽,可你消化了嗎?你思考了嗎?你提出問題了嗎?
然而這其實都不重要,重要地是你拍照了!手機里都是看這個展覽滿滿的收穫!
藝術卻不應該如此被對待!
很多人可能會問,那我不聽講解又怎麼能看得懂又如何去看懂?
而我想說的是以上行為和作品本身在發生何種程度的關聯?
當然有此行為的觀眾並不會考慮到關聯,而考慮到的是自己今天的生活質量和意識,去告訴自己時間沒有流逝!這是當下社會的通病!
闡釋一個作品又將是個很大的範疇,而且如果你說的不夠仔細,不夠明了,你將要喋喋不休的一直去解釋(陳丹青在《局部》中曾試圖闡述一幅梵高初學時期未完成的油畫小稿是好的作品,直到節目結束都自認未曾說清)。
20世紀以來,由於資本主義發展和消費主義崛起,激發了許多藝術家通過繪畫表達政治,表達社會,表達焦慮和不安或是欣賞和贊同等等,不再單單是政府、教會、貴族安排的任務,藝術家更加的自由,因此作品中多了意象,多了抽象,多了觀念。
《奧義書》中這樣說道:「藉由知曉全知之事而知之」。
當代的藝術作品都充滿意象,我們唯一能加以理解的方法,就是通過自己的直覺再結合自己的所長,去感受去消化理解,提升感知力,看見它,認知它,保持好奇心。
我們看到的只是這個畫面,講解器告訴你的只是理念。
畫面的背後卻是這樣的……
其實展覽就好比是一堵牆的世界,藝術家在這堵牆的後面,觀眾在這牆的前面。
作品背後的世界是不可能整理出材料,或者像寫好的說明書一樣去告訴你。
大家只需要看作品本身就夠了,那才是你與藝術家的互動。
因此希望大家能夠對藝術作品乃至生活多一些自身的感受,多一份虔誠的態度。
同樣,這些看展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又何嘗不是現如今社會的普遍現象呢。
西班牙插畫家Joan Cornellà,在上海的展覽里這麼說到「我相信有一點對全人類來說是平等的,我們都有病」。
我們都變的有病了!
而我們都是病態體,也是因為信息飛速的時代,一切都在加快,現在似乎更變本加厲,簡直瘋了,當你看了很多展覽或讀了很多雜誌之後,感覺整個世界從身邊飛奔而過。
現如今手機走近了社會的每個角落,科技慢慢主導經濟。記得有位爺爺這麼跟我說過:「我也要趕上這個時代時髦的事物,不能被時代所淘汰。」其實在近代之前,老人們就是先生就是尊長,而當下他們變成了小孩變成了弱者,你時不時要不耐煩的教他們怎麼用手機和電腦,怎麼去和這個社會接軌。(問問自己有多少耐心去教他們?)
在手機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正在被不斷的侵蝕改變。
而我相信同處於信息時代的每一個人都會對以下場景感同身受,甚至對號入座。
我們似乎都變成與世俗苟同存活的群體
在大街上、地鐵中、商場里、餐桌上隨處可見帶著耳麥,拿手機看著電視劇、刷著朋友圈、玩著王者榮耀開黑的。
我們願去循規蹈矩於現有的規矩
曾經某品牌的奶茶推廣說銷售量能繞地球一圈,而現在新崛起的奶茶市場毫不誇張的說他們的排隊數量也能繞地球一圈!
我們更習慣於趨樂避苦的方式生活
每次加班完或工作結束後,總想著要癱死沙發來善待自己,備感輕鬆。
我們過分的依賴工具,會弱化我們的思考能力。
有人問我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有什麼區別,我的理解是,80年代的人喜歡去提出問題,而90年代的人喜歡去得到答案!
因網路信息即時性的特點,很多人面對大量信息時,只是抱著圍觀的心態,不加進取的進行閱讀、瀏覽,這樣的快閱讀,不經過篩選,思考,被動的接受,我們大腦被各種信息填充時,也將無法再裝下自己的思想了。
網路信息的世界是個充滿著套路的大圈子,一旦被產品勾住,我們就將不會在清晰明確的行動召喚下才想到這個產品,相反,它會讓你無時無刻的情緒引發下自動的反應去使用它。(我們自然而然也就上鉤了,其實告訴你放棄野外求生吧,來和我一起池塘圈養,舒服的不行!)
電影里的夏日美人
24/06


TAG:JIC投資觀察 |
※你應該等待而不是被辜負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討厭的人?
※如果我忘不了他,是否應該答應你的求婚呢
※如此西遊,經典不容遭此踐踏!我們是應該一味傳承?還是應該不斷「革新」?
※對不起,二胎不應該是「被要求」的結果!
※寵物不應該結紮,他們就應該?
※前任應該如何對待?
※瀑布來臨,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當女生說「你忙吧,不打擾你了」,男生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焦慮?
※「可是如果你還在,舊世界應該也不會差吧。」
※人,究竟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過錯?
※德國被玩壞了,到底是不是應該由難民來對此負責?
※應該怎樣對待失戀?
※知錯就改還是好同志!楊冪回應詐捐,我們應該用寬容之心對待!
※疝氣找上門,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護理呢?
※當對方罵你時,你應該怎樣優雅的回應?
※面對睡眠不足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調理?
※有血尿是怎麼回事 應該如何應對
※不要這樣,應該擁抱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