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盧中南:唐楷作品入國展少的原因

盧中南:唐楷作品入國展少的原因

據了解,中國書協舉辦的十一屆國展4萬多件投稿作品中有8016件楷書。入展各類作品620件左右(後有個別存在問題被拿掉),其中楷書入展107件,楷書入展作品約佔入展作品的17.26%。41件獲獎作品中有7件楷書,獲獎楷書作品約佔獲獎作品的17.07%。楷書入展作品和獲獎作品比例相當,換句話說就是差不多五件入展作品中不到一件楷書作品。

目前各種書法展覽中楷書作品少行草書作品多,這本來不是什麼問題。可是為什麼國展中寫得好的唐楷寥寥無幾,倒成了一個「問題」,唐楷怎麼啦?很多人不禁要問,是寫的人少?還是唐楷太難寫而不願意寫?還是標準太高,「矬子裡面拔不出將軍」?……

從總的方面看,這一方面反映了當前中國書壇楷書創作的「囧」況——相較於行草書創作,楷書創作整體上說還顯得相對薄弱而且不均衡,另一方面也客觀上加劇深了社會大眾對楷書特別是唐楷的忽視和誤解,不僅影響著他們的理念,也導致一些創作走向誤區,造成了制約當今書壇楷書發展的一個短板。

一、嘗試分析問題和原因

從客觀上分析,第一個原因:如今大眾審美取向已經發生轉變。

當代書法處於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大背景中,轉型過程中的顯著特徵是日新月異,變化太快,信息太多,足令我們幾乎「目不暇接」而「不知所措」。歷史傳統的傳承和創新精神的交匯,所形成的全方位輻射不僅拓展了書法家的視野,也使得創作取向多元化、風格多樣化。觀眾的眼光和口味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第二個原因:楷書入展門檻固然高,唐楷入展的門檻更高。

楷書創作的高度和難度令評委對楷書作品的質量要求已經比較苛刻,尤其對投稿的唐楷作品更是挑剔,以至於很多作者不敢寫楷書或唐楷投稿。加上現在的展廳環境寬闊、場面宏大、展牆高聳,作品尺幅不僅高而且更寬,評委對楷書作品近乎競技式的對比性要求自然更高,更強調獲取較強的視覺張力。唐楷就像眾目睽睽之下的赤身裸體者,如有不妥,一目了然,自然很難通過專家評委挑剔的眼光和苛刻的評判。

第三個原因:書法專業機構對唐楷的關注力度不夠,對唐楷的倡導、挖掘和研究不僅薄弱而且也沒有在學術上給予充分的理論認定和價值判斷。

對一些認識上的問題確實需要進行認真地分析、研究,比如:

一種觀點是「唐楷無法超越」論。認為唐朝的楷書已登峰造極,已無再發展的可能,是後人無法超越的「高峰」。既然無法超越,也就無須超越,不必徒費氣力。

一種觀點是「唐楷是過渡階段」論。這是普遍存在的認識。認為唐楷只是初學打基礎的「過渡性」書體,只是「一時性」的應用。許多作者臨寫了一段時間的楷書,就改換門庭,另闢蹊徑,轉寫其他書體。還有一部分人「不願寫」楷書,把楷書看作是寫唐楷,是學生的初學字體,屬於「低級小兒科」,不僅登不了「大雅之堂」,而且「壯夫不為也」。

一種觀點是「唐楷法度太強而表現性不強」。認為只要是囿於法度,在個性的表現和張揚方面「藝術基因不多」的楷書(特別是唐楷),都會束縛個性,表現性不強,局限性較大,不利於性情發揮和創新發展。

一種觀點是「唐楷需要雜交嫁接」,認為在從實用性向藝術性轉換的過程中,楷書實際上已「無用武之地」,唐楷精準的技術性要求「缺乏藝術創作和審美中的思維空間」,純寫唐楷已經無人問津。學楷者應該把目光投向那些民間的、充滿情趣的、不受拘束的「非官方」楷書,主張唐楷與魏碑的雜交嫁接,或在楷書中加進篆書、隸書、行草書筆法的運用。

第四個原因:書法教育界乃至社會上長期存在的「學書先學楷、學楷即唐楷」的狹隘化、簡單化理解。

(一)過分強調楷書作為書法學習基礎的功能,把楷書的定位只停留在基本功訓練的理念上。認為只有寫好楷書才是書法的基本功,學習書法必須從唐楷學起。

(二)對楷書定位的不正確判斷。直到目前為止,相當多的人認為楷書(實際上認定的是唐楷)是行書的基本功,把楷書附屬於行草書之下。認為只有楷書寫好了才能寫行書、草書。不寫好楷書,也寫不好行書、草書。

(三)在楷書和唐楷、楷書和館閣體之間畫等號,形成慣性誤區:

一種觀點認為「不是楷」,認為楷書就是唐楷,只要寫的不像唐楷,就說不是楷書。「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看到楷書作品,言必稱歐顏柳,習慣於用歐顏柳作為標準來評判好壞高低。

一種觀點認為 「不能寫」,認為唐楷就是館閣體,不少學書者「聽風就是雨」,唐楷寫工整了容易像館閣體,因此不能寫唐楷,害怕「誤入歧途」。

其次,從創作者主觀心理分析,主要原因是急功近利的心態使得有些作者難以沉下來靜心寫唐楷。

一種觀點是「繞著寫」,認為唐楷既難寫又難成功,索性就不寫,直接學習魏晉小楷、魏碑或明清小楷。即便是涉足唐楷,寧可寫褚、寫顏,也不寫歐、柳。有一位唐楷寫得不錯的書友曾坦言,他屢次投稿「國展」,都打了水漂,因此顧慮,如果還是寫唐楷,既寫不出個性和特色,又難得評委青睞,連國展都入不了,遑論獲獎。獲不了獎也出不了名,得不著任何利,今後怎麼辦?誰都不會這麼傻,還干這種「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賠本買賣。的確,對於急於入展、得獎、揚名、獲利的年輕作者而言,選擇唐楷是默默無聞的「持久戰」而絕非一展成名的「速決戰」。「板凳須坐十年冷」的道理誰都明白,可是要付諸實踐,用漫長、難熬的苦功和冷寂作為代價,這是一般人所不願意接受的。

一種觀點是「不敢寫」,認為唐楷講究點畫準確精緻,結構端莊嚴謹,法度森嚴、章法古板、缺少變化、形式單調。把楷書的法度絕對化、難度擴大化,自己提高門檻,設置心理障礙,本應破繭成蝶,卻作繭自縛。

以上所分析的種種原因,不難看出:一直以來關於唐楷的分類特點、風格體系、筆法傳承、審美標準、教育理念和評選體制等諸多方面沒有得到明晰的梳理,不僅存在許多模糊認識,觀念上也受到掣肘。以至於一些學楷者分不清、理不順,臨帖沒有頭緒而產生迷茫。加之缺乏積極引導,許多人對於唐楷學習興趣減弱,信心喪失,產生畏難情緒,從不了解唐楷到不願寫唐楷、不敢寫唐楷,更導致不會寫楷書,長此下去,情何以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字 的精彩文章:

盧中南楷書最新作品欣賞
學習書法的程序
田英章最新書法專業教程:歐體毛筆楷書字帖
玄清書法:田英章最新書法專業教程歐體毛筆楷書字帖

TAG:每日一字 |

您可能感興趣

【飾界】潤石珠寶品牌注入國際化基因 ——專訪潤石集團總裁劉恆義
崔天凱回應「中國禁止將台灣列入國家」:在華外國公司應尊重遵守中國法律
高手就在中書協,梁富振小楷取法文徵明,雜糅魏碑筆意作品入國展
青花瓷入國畫,好美的中國風!
揭秘:中國邁向高收入國家的兩塊絆腳石
韓國昔日巨星,為逃兵役加入美國國籍,被祖國禁止踏入國土
陳赫、鄭凱、薛之謙加入時尚品牌大混戰,追著跑男反入國潮坑!
他多次憑大字殺入國展,大字作品成國展香餑餑
中乒協宣布劉國梁復出!任工作小組組長 王勵勤秦志戩張雷入國乒
因為姚明 1米58的中國艾弗森才能進入國家隊 而不是在野球場稱王
聯合國報告: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最新報告:國王與湖人即將完成交易,蘭多夫加入湖人,鄧加入國王
誰說歐楷難入國展,而范琛憑藉歐楷不但入了國展,還躋身於中書協
馮寶麟高徒李侃作品又入國展,快來一飽眼福
田英章入室弟子,為何能以靈動的歐體小楷入國展
菲律賓:持續千年的「中國熱」,乾隆曾拒絕菲律賓的「入國申請」
華為或將推出國際版小藝:打入國際市場應付更廣大的用戶群!
旅俄天才加盟西乙隊,拒俄羅斯越南邀請入國青,帕托力薦留洋歐洲
民國特工之王戴笠,被譽為蔣介石的佩劍,為何不加入國民黨籍?
"勵志名家帶你入國展」「孫長銘、蕭漢」雄安看稿會 招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