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會讓大部分人變得「無用」,給孩子的建議是:不要太相信大人!

人工智慧會讓大部分人變得「無用」,給孩子的建議是:不要太相信大人!

全文共2550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兩部暢銷書作者、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尤瓦爾·赫拉利今天來到上海了!!!!!

如果你不知道這位外國人是誰,沒關係,但你絕對有必要聽聽他給出的一個結論——

未來人類50%的工作將被機器替代

21 世紀人類進一步分層,一些人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利益,一些人承受科技進步帶來的痛苦。全球最富的前60 人的財富比底層35 億人的財富總和還要多。人工智慧(AI)的興起還會加劇這種局面,就在幾十年內AI 會使大部分人無用。

AI 在越來越多的任務上表現超過人類,從駕駛汽車到診斷疾病。專家預測無需多久人類50% 的工種將由計算機完成。人類從本質上來說只有兩種能力:身體和認知。如果機器在這兩方面都超過人類,它們也將拿下新的工種。這種情形下人類有什麼用?怎麼處理這些龐大的無用人群?可能會是21 世紀最大的政治議題。

未來世界,壓根沒有穩定這回事

沒人知道2040 年的就業市場是怎樣。很有可能現在孩子們在學校里學的大部分知識與他們40 歲的世界毫不相關。培養他們應變能力和良好的情緒反應會更有益。

人在16 歲時一切都在變化,身體、思想、人際關係,不斷地更新自己,但到了40 歲,大部分人會拒絕變化,想要穩定。但21 世紀沒有穩定這回事,如果你想有穩定的身份、穩定的工作、穩定的價值觀你就落伍了。現有的教育制度是19 世紀工業革命的產物,早就過時了,情緒的平衡和應變能力不是通過背誦和考試得來的。

我能給16 歲孩子最好的建議就是:不要太相信大人。在過去大人們很了解世界,那時世界變化很慢。但21 世紀的大人對於世界的理解都過時了……

尤瓦爾·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1976年生,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他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在寫下讓他一舉成名的《人類簡史》後,《未來簡史》今年也出版了,引起了學術界的最大關注。

今天是他首次到上海,除了會用上海話說「你好」「謝謝」逗樂,他的這些觀點才叫精彩!

直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相信,死亡是一種自然規律,有生就有死。但未來幾十年,科技的發展或許會重新定義死亡。比如,科學家們會說,人之所以死,是因為一些技術問題還沒有被解決。

和過去40億年來,包括人和哺乳動物在內的生命始終被自然法則主宰有所不同,未來,科學家可能會通過智能設計的方式創造出一些非有機的生命體。也就是說,「物競天擇」可能正在被智能進化所取代。

……

今天,在出席一場名為「造就未來大會——主動進化」的論壇給大家做報告前,尤瓦爾·赫拉利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有意識的機器人會殘害人類?注意,別把科幻當科學!

隨著《未來簡史》的最新問世,尤瓦爾·赫拉利提出的一個尖銳問題,引發了學界的廣泛關注。他指出,人工智慧帶來的一個最大危險是,會讓很多人失去經濟價值,從而變得「無用」。

根據他的預測,人工智慧強大後,大部分人將失去價值,機器將取代人承擔更多的工作,如果說工業革命帶來了無產階級,那麼人工智慧革命將帶來一個新階層:無用階層。

而從現實社會的一些發展趨勢來看,無論是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阿爾法狗屢屢戰勝圍棋「世界冠軍」,還是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在畫圖、作曲、寫詩等藝術領域表現出和人類不相上下的水平……那麼,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尤瓦爾·赫拉利認為,在洞察到這些人工智慧給人類帶來的現實衝擊後,今天的人們必須認真思考一個命題:如果不想變得「無用」,那麼就應該在人之為人的方面有所發展,而不是在一些技術領域和人工智慧競爭。

「和人類學習速度比起來,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快得多,而且可以像手機升級一樣,不斷持續快速學習。不過,人工智慧始終是以解決具體的問題為目標的,它再像人,也始終不是人,因為它不具備意識。有愛有恨有困惑,會對周遭的事物所有感想,這樣的意識只有人類才有。」尤瓦爾·赫拉利專門談到,雖然科幻電影里,不時出現未來社會會出現具有意識的機器人,滋生出殘殺人類的想法並付諸實踐,但這始終是科幻而不是科學。

「直到目前為止,科學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人工智慧會產生像人類一樣的意識。在物種的區分上,人工智慧再智能、再像人,它始終更像一個蘑菇——是物,而不是人。」所以,即便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崗位上,機器會比人工更為高效,但人只要不斷學習、不斷發展、懂得改變,仍然不需要擔心沒有存在的價值。

人類可能正在邁入新紀元,需警惕人被數據所控制

但尤瓦爾·赫拉利同時也指出,人類社會正在進入一個史無前例的新階段。「如果說20世紀,我們通過工業化的方式,生產出汽車以及各種可以在超市裡買的商品,並對此習以為常,那麼在21世紀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人類可能會通過智能設計,生產出人的器官、身體部件,以及一些讓人和機器結合的腦機介面。」

比如,科學家可以發明出半機械人工程,諸如仿生手臂等,出現人體結合非有機的機器設備。《未來簡史》中曾這樣提及,「癱瘓的病人已經能夠僅靠意念就移動仿生肢體或操作計算機,而依靠讀取頭皮發出的電子信號的讀心頭盔只需400美元就可以買到。」

提及人類對未來社會可以做出的準備時,尤瓦爾·赫拉利在採訪中提及,人類必須要警惕「大數據」造成的威脅。有人認為,當大數據被一些互聯網公司掌握的時候,可能會削弱國家所掌握的部分權力,繼而對現實的社會發展造成威脅。但尤瓦爾·赫拉利則認為,「比起大數據到底是掌握在國家還是掌握在大公司手裡,更應該警惕的是人類被大數據掌控,要避免人被數據控住的情況發生。」

《未來簡史》曾描述,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人會變得慢慢放棄決策權。計算機與我們的關係,大概分三步走:第一步,演算法相當於我們身邊的先知,你有什麼問題問它一下,但決策權在你手裡。第二步,演算法相當於是我們的代理人,它告訴你一個大的方向和原則,它去執行,執行中的一些小的決策,它自己說了算。第三步,演算法成了我們的君主,你索性什麼都聽它的。

當然,還有一種人是不受演算法控制的人,他們就是控制演算法的精英。演算法不能理解這些精英,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需求,這些人才是世界的主人,站在演算法系統背後,做最重要決策的人。普通人聽演算法的,演算法聽他們的。而這些精英,就已經不是普通的「智人」,而是掌控了演算法,並通過生物技術戰勝了死亡、獲得幸福快樂的——「神人」。他們才是未來世界的主宰者,是人類進化而成的新物種。

拒用智能手機,是屏蔽無用信息的一種方式

或許是洞察到這一點,尤瓦爾·赫拉利到目前為止仍然拒絕使用智能手機,他說,「現在的信息實在太多了,人有時候應該學會屏蔽無用的信息,而不是迷失在信息的汪洋里,失去深度思考的時間和能力。」

與之相關,尤瓦爾·赫拉利還談到了他對學校教育的一些不滿。今天的學校,教學方式還是工業化時代留下的:一個班級的學生對著一個老師,學習不同的知識,學生們被告知掌握這些知識,未來才能謀得一個飯碗。

「不是說今天的孩子只要學習編程、或者學習彈琴、繪畫等藝術,20年後就可以獲得一個穩當的飯碗。未來社會有哪些新的崗位出現,需要怎樣的人,我們還不完全知道。所以今天的教育必須教會孩子不斷學習、不斷獲得有用信息、拒絕無用信息打擾的能力,不斷發展人的感知能力和應變能力。」比起具體學什麼知識,更需要改變的教育的模式。

編輯:丁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教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首位天文台女台長葉淑華走進鮐背之年:一生都大膽抓住創新的機會

TAG:文匯教育 |

您可能感興趣

有事別抱怨,只會讓人覺得你無用、無能、看笑話
心不善,人不正,大富大貴也無用!
一拳超人:英雄最無用的一種能力,白給也不要,太侮辱智商了
你給孩子的陪伴,可能是在做無用功,還會讓孩子「討厭」
孩子愛看的繪本,並不是大人眼裡那麼「無用」!
情商高的人,從不輕易說這三句話,既無用又「得罪」人,讓人反感
人類總是靠電磁波找外星人會不會是做無用功?
人們都說大學讀書有何用?能力最重要,是的,讀死書無用!
還在自我慰藉健身無用論?看完了這些人的蛻變,所有的人可能都會沉默
情商高的人,從不輕易說這三句話,既無用又「得罪」人,令人反感
人生很多事情是無用的,但還是要去做
人體7大「無用」器官,未來它們可能會消失!
當你把孩子養大成人,卻發現他們「毫無用處」,你會嫌棄孩子嗎?
為什麼說慈禧太后並不是無用之人
女人想要離開你,你做這些「無用功」的事也只是在浪費自己的精力
有人說要讓你放棄無用的社交,我要讓你放棄無用的思維
一拳超人:他是黑精的掌控者,卻成了最無用的龍巔怪人!
此人容易被誤會是無用之人,但歷史上的他,卻力壓司馬懿
父母若不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鬼谷子:真正有本事的人,絕不會說這三句話,既無用還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