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紫禁城養心殿發生過的那些事兒

紫禁城養心殿發生過的那些事兒

最近,又一部關於故宮的紀錄片《故宮新事》備受追捧,在豆瓣網獲得9分的好評。該片的緣起,是一年前故宮博物院啟動「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養心殿——這處清代帝王使用時間最長的勤政燕寢之所閉門謝客。文物保護專家們將在最大限度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基礎上,完成對養心殿長達五年的保護性修繕。《故宮新事》記錄的就是這一段剛剛開始的新鮮事,換一種更為私密的角度看故宮。紀錄片目前僅僅推出了第一集,短短26分鐘,未來四年,還將一年一集、陸續「連載」。

一時間,人們對於養心殿的前世今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座斑駁的古老院落里究竟塵封著明清王朝哪些鮮為人知的往事?

——編者的話

「養心」二字,出自《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從雍正朝開始,養心殿成為皇帝寢宮

養心殿里,曾有帝王召對臣工、批閱章奏的勤政勞形;曾有丹青吟詠、潛心禮佛的風雅誠敬;曾有宴饗祈福的天倫之樂;曾見證兩度垂簾聽政的衰亂之象;曾聽聞自強之路的戛然而止;也曾彈出千年帝制的終止音符。這裡幾乎見證了整個清朝政治制度發展、變遷的過程,也包涵了清王朝后妃制度、宮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是紫禁城內尤為重要的一座院落,也是內廷中距離乾清宮最近的一處宮室。其殿名「養心」二字出自《孟子》「養心莫善於寡慾」。

在明代,養心殿是皇帝起居聽政之外閑居的宮殿,也是皇帝常常用膳的地方。養心殿宮區的入口叫作「遵義門」,但是在明朝大部分時間被稱為「膳廚門」,嘉靖十四年(1535)才改為遵義門。不過一直到明末,太監們仍然稱其為膳廚門。進了遵義門,在北邊即可看到養心門。在明代,養心門的南側是長排的膳房。當時皇帝的膳食就是在這裡調製的,皇帝既可以在養心殿用膳,也可以命人將膳食送到乾清宮。在明末天啟皇帝之時,魏忠賢專權,他擅自將膳房遷出,將膳房原有的地方改為司禮監掌印秉筆太監的辦事衙署。此後,魏忠賢就在這裡獨攬大權,代皇帝批閱奏章,殘害忠臣。另外,明代時在養心門的南面還有一座無梁殿,是嘉靖皇帝在位時下令建造的。整個殿宇都是磚石結構,不用一根木材,是嘉靖皇帝煉丹藥的地方。

清初順治、康熙時期,養心殿也是皇帝閑暇時候駐留的地方,或休息,或讀書。順治帝在執政後期,常常住在養心殿,並最終病逝於養心殿;康熙帝從中年開始,越來越多地喜歡在養心殿度過政務之外的閑暇時光。他還曾在養心殿賜宴大學士和翰林大臣,大學士張英則寫下了《養心殿侍宴詩》:「暖日和風漾鳳城,履端清讌在承明。樓前晴雪消金掌,璣上春星轉玉衡。三殿班聯同愷樂,萬方歌舞祝昇平。欣沾元日恩輝早,聽奏鈞天第一聲」。

從雍正朝開始,養心殿的功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康熙六十一年(1722)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逝於暢春園。按照規制,為大行皇帝治喪的27天內,嗣皇帝在倚廬身穿喪服居住,之後再正式入住寢宮。但是,雍正帝即位後下旨「諸王大臣僉雲持服二十七日後,應移居乾清宮。朕思乾清宮乃皇考六十餘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實不忍。朕意欲居於月華門外養心殿,著將殿內略為葺理,務令樸素。朕居養心殿,守孝二十七日,以盡朕心」。但守孝期滿後,雍正帝堅持繼續素服持齋,在養心殿守孝27個月。之後,雍正帝正式移居養心殿,養心殿自此成為皇帝寢宮,也因此取代乾清宮成為皇帝日常政務活動的中心。此後直至清末,這裡一直是清朝政務決策地,所有的關乎軍國大事的決策幾乎都是在此處產生並宣佈於天下,而步入此地的大臣無一例外是皇帝宣召並由太監引領進來的。

清帝中居住在養心殿最久的是乾隆帝。

雍正十三年(1735)農曆八月,雍正帝病逝。嗣皇帝弘曆以上書房為倚廬,居喪二十七日後移居養心殿。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帝禪位給顒琰,自己成為了太上皇,並建寧壽宮作為太上皇的居所。但是,做了太上皇的乾隆帝並未移居寧壽宮,仍然住在養心殿,仍然以太上皇的名義執掌政權。直至嘉慶四年(1799)乾隆帝病逝,嘉慶帝才遷至養心殿。

溥儀是養心殿最後的主人。溥儀退位後,依舊住在紫禁城內。溥儀八歲之前隨隆裕太后居住在長春宮,隆裕死後他便住進了養心殿,在「又日新」的匾額下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在新思潮的影響下,溥儀喜歡上了西方文化。1919年,英國人庄士敦成為了溥儀的英文教師,並與溥儀產生了深厚的師生情誼。溥儀也喜歡西洋傢具,喜歡彈鋼琴,他命人在養心殿安放了一架鋼琴。溥儀接見當時新文化的代表人物胡適也是在養心殿內。1922年,17歲的溥儀大婚,婚後的溥儀仍舊住在養心殿,婉容和文綉分別住在儲秀宮和長春宮。

清王朝頒發的最後一道詔書同樣出自養心殿。宣統三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率宣統皇帝在養心殿正式發布了清室退位詔書。

養心殿里只有8平方米多的三希堂,可謂乾隆帝品鑒生活的生動寫照

在整個養心殿院落中,有一個只有8平方米多的小房間,太值得說道。這便是三希堂,養心殿前殿南窗最西面的一間,與乾隆帝有著最為密切的關係。

乾隆十二年(1747),鑒於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為稀世珍寶,乾隆皇帝下令將其貯於紫禁城養心殿內西側一間小小的雅室,並因之賜名為「三希堂」,為的是讓「墨跡經數千百年治亂興衰、存亡離合之餘適然薈萃於一堂」。這便是三希堂名字的由來。

《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王獻之《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以草書寫成,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王珣《伯遠帖》以行書寫成,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秋帖》和《伯遠帖》 在清末溥儀出宮時被帶出紫禁城,後來輾轉流傳在外,1950年購回交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三希堂是一間極其雅緻的書房,炕上放置一套顏色素雅的坐墊、靠背、迎手,炕幾和窗台上擺放著文房用品、冠架及多種珍玩。坐墊上方懸有乾隆帝御筆「三希堂」匾,以及「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的聯語。牆壁上裝飾的各類壁瓶更加引人注目。「壁瓶」因掛於牆壁而得名,據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鑒定》記載,壁瓶這類器形最早出現於明代萬曆時期。壁瓶器形有很多種,常見的有葫蘆式、半圓式、瓜楞式,圖案也十分豐富,有龍紋、八寶、松竹梅、八仙等等,也有很多題有御制詩,深得明清宮廷及文人雅士的喜愛。

清朝的皇帝,尤其是康雍乾三帝,十分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乾隆帝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嗜好蘇菜,喜聽崑曲,陶醉江浙山水,迷戀南國園林。除了在朝處理政務,閑暇時間便是談經論道、題詩作畫、把玩古玩、遊覽江南美景,徜徉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海洋中。清代發展至乾隆朝,國庫充盈,乾隆皇帝有了充分的條件進行收藏,他成了中國歷史上一位藏品極豐的收藏家。

乾隆帝酷愛書畫,因而乾隆朝成為歷史上宮廷收藏字畫最多的一個朝代。乾隆對傳世書畫精品愛不釋手,鑒賞之餘,往往加蓋印章。乾隆一生共治印璽1800餘方,鈐蓋在古今書畫上的也有千餘方,是中國歷史上在書畫作品上留下印跡最多的一位皇帝。不僅僅限於書畫,乾隆皇帝對玉器、瓷器、琺琅器、漆器等各類傳世、當朝工藝品無不喜愛備至。在他的詩文中,對於古物的吟詠隨處可見。許多經他把玩、鑒賞過的玉器、瓷器上都刻有他的御制詩。乾隆皇帝一生創作詩文的數量也是驚人的,《乾隆御制詩》收詩作4萬餘首,《乾隆御制文》收文1000多篇,乾隆帝還將其重要之作刻成玉冊。親自參與創作書法、繪畫作品,對於乾隆來說同樣是樂此不疲的。他嘗試繪畫,故宮博物院現存有他的許多繪畫作品;他推崇東晉王羲之的書法,練習臨摹王羲之的作品,並學習古代其他書法名家如趙孟、董其昌的作品,博採眾長,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並得到了後世許多書法研究者的肯定,被評論為「章法布局疏朗大方,用筆靈活遒勁」。

三希堂便是乾隆帝這位偉大的收藏家、鑒賞家的品鑒生活的生動寫照。在故宮博物院現存的描繪乾隆帝鑒古的繪畫作品中,會發現一些三希堂、養心殿的痕迹。比如:丁觀鵬繪《是一是二圖》,該作品描繪了身著漢服的乾隆帝在品茗鑒古的場景,畫中乾隆帝御題:「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養心殿偶題並書。」另一幅《乾隆帝熏風琴韻圖》描繪了身著漢裝的乾隆帝在松下撫琴賞花,畫中乾隆帝身後的屏風上有「三希堂戲墨」的字樣。而在乾隆帝諸多鑒賞印璽中,「三希堂精鑒」璽是重要的一枚。

乾隆帝在收藏、鑒賞之餘,特別重視對藏品的整理與保護:他下令編撰《秘殿珠林》及其續編,《石渠寶笈》及其續編、三編,對內府收藏的書畫作品加以整理鑒別。這兩部巨著是清代宮廷收藏書畫作品的總賬,也被稱為中國書畫收藏史上的巨觀。兩部巨著整理、鑒定了清初至嘉慶二十一年間清內府所藏書畫珍品上萬件,其中唐宋元三代法書名畫近2000件,明代作品也達2000件左右;乾隆皇帝命尚書梁詩正、蔣溥、汪由敦率內廷翰林仿照宋代 《宣和博古圖》樣式編撰《西清古鑒》40卷,將內府所藏古鼎、尊、彝、罍等青銅器繪製器形、款識,並援據經典、一一考證。之後又編撰了《西清續鑒》《寧壽鑒古》。《西清古鑒》《西清續鑒》甲編、乙編、《寧壽鑒古》合稱「西清四鑒」,收錄了清內府所藏4000餘件青銅器;他下令重新摹刻宋《淳化閣帖》,刻《快雪堂帖》《蘭亭八柱帖》,對古法帖進行重新整理。其中,《三希堂法帖》便是重要的一部分。

乾隆帝效仿宋太宗刻《淳化閣帖》、宋徽宗刻《大觀帖》,命梁詩正、蔣溥、汪由敦等人將《石渠寶笈》中存於三希堂內及內府所藏魏晉以來至明末諸家真跡中尤者編次、勾摹上石,並命人鐫刻而成《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工程巨大,共32卷,收錄了魏晉以來至明末135人的340件楷、行、草書作品,另有題跋210多件,包括鍾繇、王珣、梁武帝、顏真卿、孫虔禮、懷素、宋太宗、趙孟、董其昌等諸多書法大家之珍品。《三希堂法帖》刻成後,石刻共有500塊,乾隆皇帝下令在北海白塔山西麓建圍樓,「以石刻列嵌樓壁上下,翰墨琳琅輝映」,而圍樓也因此得名為「閱古樓」。乾隆曾多次以閱古樓為主題題寫詩文,並將《三希堂法帖》的拓本賞賜給王公大臣。《三希堂法帖》大部分都是根據內府所藏珍品勾摹的,刻工精細,收羅作品豐富,對當時書法藝術的傳播及許多珍貴法帖的保存、流傳都起到重要作用。這些石刻迄今仍保存在北海公園中。

繼《三希堂法帖》之後,乾隆皇帝於乾隆十九年(1754) 再次命人於《石渠寶笈》中選取名人墨跡尤者鉤摹勒石,為《墨妙軒法帖》,收錄了自唐褚遂良以下至元趙孟18人書,共4卷。乾隆皇帝將其定為《三希堂法帖》 之續,如其詩中所言:「三希法帖萃名書,墨妙苕華復繼諸。自是 然緣望古,將毋玩物志渝初。」有趣的是,乾隆皇帝還專門表示了刻此帖並非與宋代《淳化閣帖》《大觀帖》從數量上爭奪取勝,而是為了使前人墨跡得以昭示,也有利於後世研究書法。刻成後,乾隆命將法帖石刻嵌於萬壽山之惠山園內墨妙軒兩壁間。遺憾的是,此石刻現在已不得而見。

乾隆帝在三希堂內進行的活動及與三希堂有關的其他文化活動,既有裨於治道,亦陶冶性情,是清代「稽古右文」文化政策最重要的體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彈幕狂人乾隆有多少幕彈,乾隆皇帝一生印章知多少
大清十二帝系列專題講述之乾隆生母對他的影響
精品瓷器賞析——清乾隆 唐英制粉青釉蒜頭瓶
乾隆 粉彩蠻人進寶圖螭耳尊

TAG:乾隆 |

您可能感興趣

發生在麻醉恢復室里的那些事兒?
養寵物後發生過哪些好笑的事?
發生在楓葉國的那些「歪的」事兒
陽城故事匯┃陽城護駕村村還發生過這樣的事,你聽說過沒?
那些發生在宿舍里的兩三事
那些發生在小吃攤動人心魄的小故事
冠心病的癥狀有哪些?如何預防冠心病的發生?
發生在那個村莊里的事
再幼兒園裡竟然發生了這種事情,家長真的難以放心
那些發生在咖啡館裡的愛情故事
嬰幼兒癲癇病都會發生哪些併發症的可能
區塊鏈的歷史都發生過哪些精彩的故事?
李自成進紫禁城乾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紫禁城內又發生了什麼事?
巨蟹座內心裡,最擔心發生的是什麼事情?
養狗新手必讀!這些事在幼犬身上發生都是正常的!
這些在麗江發生的小故事,你經歷過嗎?
在你的寵物身上發生過最讓你心疼的一件事是什麼?
城市二三事,你和城市發生過什麼故事?
假期容易發生的那些事
同事之間最忌發生這三件事,扎心又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