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羊菓 | 文

河北易縣的奶奶廟最近在網路上爆紅。

在這座號稱「華北第一道場」的廟裡,不僅有佛教寺廟裡的佛祖、菩薩、護法,而且還有主宰升官發財的「官神」、「財神」,保佑高考升學的「學神」,以及保佑行車安全的「車神」。在這裡,各類神祇一應俱全,你能拜到你想拜的所有神仙。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奶奶廟中的「車神」

假如你想拜的神明這裡竟然沒有,管理員更是鄭重許諾:「缺哪個神仙,隨便造一個」。

為什麼大名鼎鼎的奶奶廟,看上去會覺得說不出來的怪異?僅僅是因為所謂的精英文化與民間文化的審美差距嗎?當我們在一本正經地分析精英與草根文化同步問題時,其實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它因為摻雜功利因素而導致了神仙世界的嚴重失序,這種混亂不符合民眾對傳統宗教的一般印象。在我們看來,奶奶廟既不代表漢化佛寺的標準形象,也不是民間信仰的傳統典範,它根據心愿隨意地改變神聖世界的秩序和改造神明的功能,簡單粗暴的文字元號更是反應了世俗社會急功近利的心態。

一、標準的佛寺布局應該是什麼樣的?

奶奶廟的「前殿、中殿、大殿、後殿」是直白地用文字標示出來,其正殿直接把「正殿」兩個大字掛在上面。徐騰稱這種方式「有點土酷土酷的感覺,非常地呆萌。」那麼,一座正經的佛教寺廟應該是什麼樣的布局呢?前、中、正、後等殿堂又應該叫什麼名字呢?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奶奶廟的「前殿、中殿、大殿、後殿」

眾所周知,佛寺建築布局因客觀條件和經濟能力的限制,可以因陋就簡。從「舍宅為寺」的院落式佛寺,到只有主體沒有門臉的「庵」,在民間都十分常見。

自東漢明帝於洛陽城創建白馬寺後,佛教寺廟已經形成一套規整且標準的院落布局。禪宗提倡「七堂伽藍」制,即七種不同用途的建築物。雖然因為年代和宗派的不同有所變化,但基本上都沿用七堂之制。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一種常見的漢化佛寺建築布局

佛寺大門稱為「山門」,一般有三座門。山門將其中一座或全部蓋成殿堂,所以又叫「山門殿」或者「三門殿」。奶奶廟中的前殿,應當就是佛寺中的「山門殿」。

進山門往裡走,是「天王殿」。殿中供奉主尊是彌勒佛,兩邊是四大天王。彌勒佛背後是韋陀菩薩。天王殿北面是正殿,正殿的正名為「大雄寶殿」,俗稱大殿。殿中供奉的是佛教締造者和最高層領導者——「佛」,「大雄」正是對佛的道德法力的尊稱,指佛有非凡大力,能伏四魔。

不同寺廟中,正殿供奉的主要佛像隨著時代變化和宗派區別而有所不同。現在比較常見的是供三尊佛為主尊的,叫「三佛同殿」。其中又有「橫三世佛」、「豎三世佛」、「三身佛」等不同安排。此外還有供奉五尊佛、七尊佛等情況。主尊兩側的脅侍,也隨主佛變化而相應變化。

在中軸線上的最後一進殿閣,一般是佛寺藏大藏經之處,稱為「藏經閣」或者「藏經殿」。這幢建築一般分上下兩層,下層是「千佛閣」,上層作為佛寺的專業圖書館,用以儲備佛經典籍。

二、神仙體系的失序

中國本土產生的道教和中國民間信仰,其神仙體系一直處在變化之中。道教是一個多神教,其神仙體系像一個萬神殿。他不斷將其他宗教的神祇和民間信仰的各類神靈乃至於歷史文化名人囊括進自己的神仙體系中。因此,隨著道教歷史的延伸,它的神靈就不斷增多。

比如著名的筇竹寺,就有一位在清代新加入隊伍的西方「羅漢」。清代民間雕塑家黎廣修和五個徒弟歷時七年完成的五百羅漢塑像,其中塑造了一位「耶穌羅漢」。這就反應了基督教在中國傳布過程中的文化交融現象。因為五百羅漢人數眾多,很難一一指實,因此塑造者可以進行局部藝術創造。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筇竹寺里的「耶穌」

民間信仰中的神祇雖然也隨著歷史發展不斷發展擴充。但是,神仙世界的基本面貌是穩定的。然而,在奶奶廟中,神仙世界的失序狀況是隨處可見。

比如,奶奶廟中的女財神。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奶奶廟中的女財神

這位端坐在財神廟中手裡捧著金元寶的神仙,是奶奶廟中的女財神,也被徐騰稱為「海內外唯一一尊女財神」。

眾所周知,財神是主管人間財源的神明。道教賜封和民間信仰中的財神,有「四方財神」、「五大財神」的分類。「五大財神」分別是:王亥、比干、范蠡、關公、趙公明。「四方財神」分別是:端木賜、李詭祖、管仲、白圭。九位財神分屬四面八方,共同構成了一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財神體系。然而,在這個陣容強大的體系中,清一色都是男性組成,並沒有一位女財神。

其實,壽星中倒是分男女壽星。南極仙翁之外,還有一位女壽星麻姑。然而女財神,確實是奶奶廟的一大發明。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財神的「神手」:摸摸財神手,財神跟我走

再比如,「學神」。

奶奶廟中塑造了「學神菩薩」這一神祇。

在道教和民間信仰中,主管人間功名利祿的文運之神是文昌帝君,民間俗稱「文曲星」。文昌帝君與梓潼神張亞子有關。後來,原本是文昌帝君侍神的魁星成為在文昌帝君之外讀書人最崇信的神仙。每當科舉考試前,全國讀書人爭搶著拜魁星。全國各地建有魁星樓、魁星殿。

儒學宗教化以後,孔子成為供人崇拜的神祇。各地建有聖廟,讀書人的家中供奉有孔子的神龕,學堂的牆壁上懸掛著孔子像。讀書人出於對至聖先師孔子的尊重,或者盼望讀書成名的願望,經常對其焚香禮拜。

但是,在古代典籍和各大寺廟中,沒有見過像奶奶廟內「學神菩薩」,以及「學神菩薩」和孔子同廟尊奉的現象。

三、皇帝也只敢當「羅漢」

儒釋道以及民間信仰的相互交融,鮮明反應在寺廟、道觀等建築中的偶像塑造上。它受時代精神和民眾內心訴求的影響,或者加入新的元素,或者被改變,但基本上不會對整個秩序肆意改動。因為這種隨意性可能會被視為「淫祀」而遭到官方禁止,民眾以及宗教領袖也不允許某些個人基於利益目的隨意地發明創造。

即便是權傾天下的君主,對此也不敢肆意妄為。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他們信奉佛教,有心將自己神化。在北京碧雲寺五百羅漢中,康熙帝便成了第295尊「暗夜多羅漢」,乾隆帝成了第360尊「直福德羅漢」。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時期的皇帝,他們進入神仙體系之中,也只敢「位居」羅漢果位,不敢挑戰整個秩序。

高僧看了要吐血,「奶奶廟」到底有多離經叛道?

康熙和乾隆皇帝「進入」北京碧雲寺五百羅漢之列

在儒家經典《禮記》中,將越份之祭與未列入祀典之祭歸納為「淫祀」——「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即便是在一個地方具有相當民眾基礎的偶像,要想成為可以接受全國享祀的正統神祇,也要經過時間積澱和官方正式認可。例如主宰文運的文昌帝君,原為四川梓潼地方性的神明,經過數百年的爭議,最終才在嘉慶年間由淫祀變為正統神祇。

文昌帝君的晉陞道路尚且如此「曲折」,足見民間造神並非肆意可為。奶奶廟所在地方在金錢利益的驅動下,引入個人承包制,對神祗世界的進行隨意重構,利用了民眾的宗教熱情。在功利驅動下導致的神聖世界失序現象恐怕不能夠長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2元紙幣取消的真正原因,你不知道吧!
小康每日說:依託考昔片用於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怎麼樣?
小康每日說:乳果糖口服溶液對肝昏是不是有作用?
《勇敢的心》中穿蘇格蘭裙的華萊士靠譜嗎?
陽氣不足百病生!夏季養陽氣,多吃2種食物

TAG:歷史研習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狗狗長得很胖遭奶奶嫌棄,突然一臉無奈:這到底是誰的鍋?
撿到一隻沒有尾巴的小土狗,奶奶看到後臉色大變,讓我馬上丟掉!
奶奶老了,她想要的不多
回鄉下遠遠看到一頭豬,奶奶笑臉叫過來之後,鏟屎官直接想哭了!
奶奶經常在家餵養流浪狗,可是沒想到遇到了無賴!
為什麼如今多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了?看完後真替奶奶心酸!
「你太瘦了,多吃點。」孩子長胖的後果,爺爺奶奶並沒有意識到
拾荒奶奶以為撿到的是巨貴,富豪看到狗狗要出百萬,奶奶不同意!
給奶奶買了只博美,去看望奶奶時看到這一幕笑岔氣:你是魔鬼嗎?還我奶奶!
出差兩月,將狗交給奶奶看,回來恰好看到這一幕,哭著把狗接走…
二哈出門不見蹤影,再找到時氣暈奶奶,網友卻說:這不是豬嗎?
剛買回來的小黑狗,奶奶高興的跑出來,仔細看後卻不讓我養!
奶奶撿了只狗,說這狗太可憐了餓得真瘦,我回家一看卻樂壞了!
收養了在街上流浪的小土狗,奶奶看到這隻小狗後卻讓丟掉!
「奶奶灰」已經過時了,冬季染髮這幾款最好看,已經忍不住染了
有種親情叫奶奶,看到最後忍不住了
小伙出差,狗兒讓奶奶帶幾天,回來一看,卻成了奶奶的「勞工」
高齡要二胎,躲不掉的尬事:是奶奶還是姥姥!她們的經歷扎心了
去外地旅遊,讓奶奶養了幾天狗,再看到狗時老婆痛哭!
爺爺奶奶在屋裡笑的好開心,鏟屎官走進一看,竟難過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