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太陽中微子的失蹤之謎

太陽中微子的失蹤之謎

儘管戴維斯如願找到了太陽中微子,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測到的中微子數僅有預期的三分之一。這被稱為「太陽中微子失蹤之謎」。

是貝特的太陽模型不對嗎?這可是個大問題。在科學研究中,看似合理,但一到認真定量分析就證明不對的理論比比皆是。事實上,直到今天,人們仍在更高的精度上反覆檢驗太陽模型,比如最近發現的太陽金屬丰度疑難。

也可能是戴維斯的實驗測量不準確。太陽中微子在他的探測器中每4天產生一個氬氣原子,相對於615噸液體中來說,這比渤海中的一根針還要少。他通過吹氮氣的方法,將這個原子撈出來。儘管他通過小的驗證裝置說明,90%以上的氬原子都能撈出來,也不能讓人信服。假如他實際上只撈出了30%,那就與理論一致了。可憐的戴維斯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個實驗,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做了整整30年時間。到他獲得諾貝爾獎時,已經88歲高齡,是歷史上最年長的獲獎者。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探測太陽中微子的行列,幾十年間,通過鎵俘獲、在水中散射等不同的方法,大家確信,理論預測中的太陽中微子確實大部分丟了。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中微子發生了振蕩,從一種中微子變成了其它中微子。太陽產生的中微子是電子中微子,自然界還存在另外兩種:繆中微子和陶中微子。1957年,叛逃到前蘇聯的義大利物理學家龐蒂科夫提出了中微子振蕩的概念。假如中微子有質量,而且不同中微子存在混合的話,中微子就能在飛行過程中自發變成另一種,還能變回來,像波一樣振蕩。由於這些探測器對繆中微子和陶中微子不靈敏,太陽中微子振蕩成其它中微子後,就像是丟了一樣。用中微子振蕩解釋太陽中微子丟失聽起來很合理,但一定量分析又不對。首先,不同的實驗雖然都看到中微子減少了,但減少的程度卻不一樣,無法同時解釋這些實驗結果。其次,太陽很大,不同地點產生的太陽中微子處于振盪的不同位置,我們看到的應該是平均效果,最多只會丟一半,而戴維斯看到的是丟了三分之二。很長一段時間,太陽中微子失蹤之謎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科學見真理學常識 的精彩文章:

中微子振蕩現象:揭示了微觀世界一個全新的規律
達爾文的猜想,最終導致了協同進化理論的產生
不由得驚嘆達爾文的預測是多麼準確而科學
機器人的人工智有點可怕在什麼地方?
機器人能寫詩、能撰稿了,您怎麼看

TAG:愛科學見真理學常識 |

您可能感興趣

離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或者中子星在哪裡?
太陽系中,太陽和其他星球對潮汐有影響嗎?
冰期警告!太陽黑子開始從太陽中消失,地球將進入迷你冰河時代!
迷失在太陽系
關於太陽的未解之謎,有的科學家猜測太陽內部存在「微型黑洞」
宇宙中的「失落的世界」,它們都是早年被太陽逐出太陽系的失敗者
中國古籍典藏中對極光和太陽黑子的記載
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銀河系的中心的銀核,那麼宇宙的中心在哪裡呢?
神秘鑽石竟來自外太空,屬於太陽系中一顆消失的行星!
缺失顏色的太陽光譜
夢中的天堂,心中的太陽
關於太陽的資料,太陽黑子圖片
浩瀚星空中的秘密:神奇的太陽光
我相信黑暗中那點微光,是明天的太陽
世界未解之謎,太陽神巨像的殘骸失蹤去哪裡了?
罕見!在隕石中發現的「鑽石」屬於我們太陽系中丟失的行星
太陽圓面上的大帽子?
太陽旗下的黃昏
太陽尚遠,但必有太陽 @黃子韜
奇怪的火山在太陽系中噴發,太陽系中的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