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觀復博物館:《中國早期玉器》(52)

觀復博物館:《中國早期玉器》(52)

編者按:《中國早期玉器》(Early Chinese Jade)是歐洲最早研究玉器的專著之一,1923年在英國出版。作者——巫娜·蒲博-軒尼詩(UNA POPE-HENNESSY,英國作家、歷史學家)認為「任何想著手寫關於玉器著作的人,都會犯錯誤。在推動理論發展的同時,提出的意見很可能遭到質疑。但可以欣慰的是,每一次質疑和否定都是基於新獲得的事實情況,對於知識的發展始終是貢獻,這正是寫作、出版此書的充分理據。」

「對於知識的發展始終是貢獻」,也是我們選擇翻譯此書的理由。此次我們邀請到美國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譯大獎獲得者對此書進行正式專業的翻譯,譯者同時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國現代語言協會國際索引資料庫)和AATA(國際藝術品保護文獻摘要)收錄的美國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譯團隊成員。

本著尊重原著的原則,此次翻譯將存疑處一一譯出,其後附有譯者注,如此體現知識的動態發展。

觀復博物館:《中國早期玉器》(52)

討論完重要玉器之後,我們可以來看看附屬配件類玉器,如圖7I。

觀復博物館:《中國早期玉器》(52)

(圖7I)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玉衡,《圖書》把這種稱作「腰帶佩件的頂配件,三角形,色澤綠」。這是一種橫向的玉塊,與腰帶相連,下部可以穿三個組件。可能這種只不過是玉璜的變體,其功能與龍形玉器類同,後者是一種懸掛物,用以演奏音律,或者與鍾和鼓一同懸掛,放置於廟堂之中。

玉衡是種禮儀裝飾品,可以單獨佩戴。其為龍形的一種簡化,也是陰陽平衡的一種象徵。其意義與佩玉沒有本質不同,但後者是專給第四到第九等級貴族的衣服配飾之用,而玉衡是給第三等級及以下的人使用。根據《禮記》的記載,其色與官階相一致而各有不同。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組授。(根據《禮記》原文對譯,作者引文有訛誤可能。譯者注)《詩經》的一首頌歌講述的是公元前825年Fang Chou凱旋的故事,他說,「他又穿上了官階標誌的衣服,紅色的護膝真漂亮,腰間還佩戴著蔥綠色的玉衡」(為引文大意,無法查對原文,譯者注)。評註者Nan Mao說,「除了玉衡、玉璜、長牙之外,我們還可以發現chiu和yu這兩種玉器,後者便於穿繩,並和玉衡、長牙、玉璜組配」。

Chiu和yu這兩種配件被提到,可能因為當時流行用長繩佩戴玉器。《詩經》中有一首可以啟發我們,它表現了黃河西部的居民對黃河東部居民的蔑視:「如果東部有人來,並來向西邊獻酒,那這酒還不如米湯。如果東邊有人佩戴長繩穿的吉石,那麼西邊的人佩戴的長繩必須長得多」。

往期文章鏈接:

處女翻譯 · 148《中國早期玉器》(51)

觀復博物館:《中國早期玉器》(52)

觀復博物館:《中國早期玉器》(5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復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大學「十誡」
《與藝術沾邊》第75篇 為啥他胸前有個X?
觀復博物館:《中國早期玉器》(51)
年輕時,誰不是風一樣的美男~

TAG:觀復博物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文史 | 梁啟超:《中國史敘論》(1901)
原創《趣味歷史(中國歷史篇)》(10)秦國
夏國忠:信仰、宗教與中國(1)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金魚圖譜(72P)
歷史的畫冊 I第78期《劉左鈞中國畫作品集》
關於楊振寧教授在香港談《中國文化與科學》的問答(04)
視覺|美國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件件國寶級!(二)
「中國文學藝術界2018春節大聯歡」在京舉行
影訊 | 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1月27日
影訊 | 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1月23日
中國科舉博物館一覽(上)
中國古代玉器高峰期(三)
洛水趣聞011期:九州——古代中國的代稱
影訊 | 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1月26日
1月17日,美國用什麼劍指中國南海?
艾瑞:2018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報告
佳士得2012秋拍中國瓷器
2017秋拍之中國繪畫TOP10
《歡樂頌2》劉濤,1978年7月12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中國內地女演員
【今日截團】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全14冊(第十屆文津獎獲獎圖書,暢銷台灣三十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