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漢高祖劉邦有三位比較出名老婆,一是正宮娘娘呂后,二是無比妖嬈艷麗卻又無比悲慘的戚夫人,三便是老實巴交的 薄姬,薄姬吳人,即今蘇州人。 她的野心計謀無法與呂后相比,美貌才藝也不及戚夫人,因此在漢宮並未引起劉邦的注意, 也未引起呂后的嫉恨,生有一子劉恆,後來即帝位,薄姬被尊為太后,人稱薄太后。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薄姬的父親薄生是秦國人,但卻與前魏國宗室之女魏媼相好,未婚便生下了女兒薄姬。薄生生於戰亂年代,雖與魏媼相遇並且兩情相悅,但是他卻英年早逝,留下魏媼一人未婚卻要養兒養女。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秦君暴政導致秦末亂世,諸侯紛紛割據,各地農民揭竿而起,魏宗室的魏豹追隨項羽起義,後被封王。魏媼希望自己女兒能生活幸福,於是將薄姬送人魏宮,嫁給魏豹為妾。魏媼迷信相面,於是請了當時很有名的相士為女兒薄姬相面,想知道她在宮裡能否有一定地位,能否得到魏豹的寵幸。沒想到相士說薄姬將來能成為天子之母。這一說不僅僅是讓魏媼放心了,更加重要的是對魏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魏豹想,薄姬是我的姬妾,她是天子之母,我自然是天子之父,子承父位,這麼說天下跟我也分不開。更何況當時亂世梟雄各自爭霸,誰得天下還不定呢,也許自己真的能得天下呢!於是魏豹就開始打起了小算盤,等著項羽和劉邦兩敗俱傷他再漁翁得利。可事情出乎魏豹的預料,魏豹的小九九被看穿,最後被劉邦討伐,結果全軍覆滅,後宮佳麗全被抓人漢宮做奴婢,薄姬也不例外。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古來天子後宮佳麗三千,但凡美女都會被收人後宮。於是魏宗室一些姿色尚可的女眷,也被劉邦選人自己後宮,薄姬眉清目秀,也在被選之列。在普通姑娘之中,薄姬可能比較出色但是在眾多姬妾之中,薄姬就是比較普通的一個了。於是人宮雖很久,薄姬同許多孤寂的小妃一樣,連皇帝的面都見不著。想到自己的命運,薄姬也常常自嘆。如今這副樣子,丈夫都見不著面,何談生天子。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正所謂命由天注。一天,劉邦偶然間聽到姬妾管夫人和趙子兒在背後笑話薄姬,當年她們三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說好要同甘共苦,誰先得富貴必定不能忘了其他二人當年同在魏宮時薄姬得寵,確實沒有忘記二位,然而到了漢宮,管夫人和趙子兒都得到劉邦寵幸,薄姬卻見都沒見過劉邦,她們便在背後嘲笑。劉邦聽完大為感慨,同情這個可憐的姑娘,於是當晚就點了薄姬侍寢。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一夜過後,劉邦又將薄姬拋到了九霄雲外。但是,一夜臨幸,薄姬卻懷上了劉邦的骨肉,生下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取名劉恆。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一個女人,沒有丈夫的疼愛,自然生活苦澀。但是身在後宮,這是許多女人的命運。薄姬比較幸運的是,家庭生活中似乎缺少丈夫的角色,她卻比其他妃子幸福,因為她有可愛的兒子。兒子出生以後,薄姬就安心在後宮一角養育孩子,小心翼翼過日子,不與任何人爭寵出風頭,母子得以平靜度日。劉恆長大以後被封為代王,受母親教育和影響,代王劉恆在他的封地上安然度日,不與人爭端,所以在朝中也無樹敵。劉邦去世以後,呂后大力清除被劉邦寵愛過的妃子,戚夫人被悲慘折磨致死,其他一些妃子下場也都比較悲慘。為鞏固自己的實力和分封土地,呂后還大量掃除劉邦子嗣。唯獨薄姬和兒子劉恆,得到了意外的厚待。也許是因為薄姬和劉恆都與世無爭,呂后不僅沒有對他們母子動手,還格外開恩讓他們母子團聚。代王對薄姬特別孝順,尊稱薄姬為「代王太后"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呂后病逝以後,大臣誅殺外戚,另選天子,一向與世無爭又能體恤民情的代王得到大臣一致推薦,朝臣和使者就來到代國請代王人朝即位。薄姬經過卦卜確認此事大吉之後,與大臣和使者們相會,移到未央宮,劉恆即位,即漢文帝,薄姬被尊稱為薄太后。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文帝有生之年,對薄姬都特別孝順,薄姬的晚年生活很幸福。然而文帝卻先於母親離世,離世之前他交代竇皇后一定要照顧好母親,竇皇后也是一個賢惠的兒媳,按照文帝的吩咐對婆婆照顧得面面俱到,直到薄姬去世。可以說,薄姬是一位很幸福的母親。

當年漢高祖劉邦幾個有名的后妃中誰晚年最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清清 的精彩文章:

感謝今生與你相遇
成長教給我最多的道理
雷佳音不小心暴露自己有個女兒,居然和他長這麼像

TAG:水清清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果當年漢武帝獨尊墨家,現在的世界會成為什麼樣子?
如果當年漢字真的被廢除,書法家還能存在多久?
當年漢奸那麼多,日本投降後他們都哪裡去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當年漢口富豪汪紹伯被另一富豪謀害,為何警方沒找到任何創傷
唐朝的對外政策,當年漢朝重視華夷之防,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