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創作者評Surface Studio:離心中的神器還有些距離

創作者評Surface Studio:離心中的神器還有些距離


編者按:本期企鵝評測團評測產品——微軟Surface Studio。作者是一名動畫師,也就是微軟Surface Studio最精準定位的目標創作者。相比傳統意義上去審視配置和性能,SS是否能給他們帶去切實的生產力,加速創作動力才是最值得去探究的。

上次評測完新款iMac,網友們提醒我,說微軟有一款可以完爆它的一體機,他們所說的這台一體機就是Surface Studio,微軟在發布會上宣稱為創作者和專業人士而生的產品。不凡的出身加之炫酷的外形,著實吸引了很多創作者,包括我。也正是因為它面向群體的單一性,以至於很少進入大眾的視野,關注它的人大多也是聞其牛,不知其所以牛,我更是連真機都沒有摸過,對它的了解大多來自新聞和評測,大部分出自專業媒體的評測雖然在電腦硬體方面介紹的非常專業詳盡,但一些和創作者專業領域相關的使用體驗卻很難被他們發覺,以至於很多Surface Studio真正受眾所關心的問題都無從了解,所以還是有必要親自試一試的。那麼這次我就拿到一台頂配版的機器,產品本身還沒看,單是35888元的售價就已經在價格方面完爆了iMac。其實完不完爆只是玩笑,有人拿來對比是因為他們都是生產工具,而對於一個生產工具,一個手藝人用來吃飯的傢伙來說,好不好用才是更重要的,那麼這次我就從一個創作者的使用角度來體驗一下Surface Studio好不好用。


外觀及配置篇

Surface Studio採用了3:2比例的28英寸PixelSense顯示屏,支持超過10億色彩。4500×3000像素的解析度比4K電視多出63%的像素,稍低於iMac的5K,顯示的細緻程度沒有明顯差別,並且帶有10點觸控的觸屏功能。特別貼心的一點是,它在支持DCI-P3色域的同時還可以在Windows 10桌面側滑菜單中實現DCI-P3與sRGB模式的一鍵切換。這點對於創作者非常實用,既能讓你在DCI-P3色域下精確的控制作品的色彩,又可以隨時看到其他不支持P3色域設備上的色彩表現效果。

這塊觸屏不僅顯示效果出色,而且採用了史上最薄的LCD發光屏(1.53毫米),突破性的光學架構封裝於鋁合金鍛造機體內,並得益於主機位於底座的設計,屏幕最厚部位僅有12.5毫米,邊緣實測最薄處僅8毫米。

屏幕周身僅有兩個按鍵,分別是音量和電源鍵,宛如一台巨大的平板電腦。屏幕上方對稱分布著一個500萬像素支持1080P高清視頻的攝像頭,和一個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攝像頭,以及雙麥克風開孔。

背部的設計簡潔純凈,只有中間一個微軟LOGO,平直的線條風格硬朗,擺在任何工作環境都透出一種專業幹練的氣質。兩個亮金屬材質的支杆作為微軟團隊的驕傲,在發布會中被著重介紹,它被稱為零重力鉸鏈。每個支杆中包含80個零部件,配合四個懸浮支點和不易打結的數據線,可以實現屏幕任意角度的無極懸停,精密的機械結構帶來了精細的質感。實測用手去調整顯示屏邊緣部分可以細膩的改變角度。而用筆在屏幕上畫畫卻不會改變屏幕的角度,值得稱讚。

機身背部配備了4個USB3.0介面(其中第一個為高功率介面)、千兆乙太網介面、Mini DP介面、SDXC兼容的SD讀卡器和3.5mm音頻接孔。比較遺憾的是這款定位專業的電腦沒有配備Thunderbolt介面,為其擴展性帶來了瓶頸,不能很好的滿足一些影像視頻處理工作對傳輸速度和外接顯示器的需求。

外觀上一個不完美之處,是這根電源線,發布會上展示的與機身弧形側面完全吻合的的插頭,在國行版的機器上竟然沒有配備,取而代之的是一根帶有防脫落卡扣的的普通電源線,這可能是整個產品所有配件中成本最低,技術含量最低的一部分,但卻因為這個小小的細節破壞了Surface Studio整體的質感和美感,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非常非常的不應該和不值得,讓人無法理解,希望能夠儘快改進。

底座側面分布著豐富的進風口和出風口,鋁合金機身散熱,配合先進的熱學散熱技術,熱氣會集中從右側吹出,實際體驗中,即使在高負荷使用時,機身的溫度控制和散熱噪音都達到了很好的平衡。

配套的藍牙鍵鼠中,鍵盤主體為鋁合金材質,並且是實用的全鍵盤,滑鼠則採用具有鋁合金質感的塑料材質,因為相比於鍵盤,滑鼠會被更頻繁的拿起來使用,所以這種材質搭配兼顧了美觀和重量。

標配的Surface Pen,與之前搭載在其他Surface電腦上的觸控筆並沒有差異。繪畫要求的壓感,主要靠它來實現。但1024的壓感等級不太符合Surface Studio的專業定位,後面的使用體驗部分會詳細介紹。

接下來就是備受矚目的Surface Dial了,這是一個需要額外購買的配件,價格998元。它是一個從系統層面被引入到Windows 10中的新外設。以短按,長按,旋轉三種操作實現新的交互方式,通過藍牙連接,帶有震動反饋。底部是帶有摩擦力的橡膠材質,並不能在屏幕上滑動。沒有磁性,不能吸附在屏幕上,而是靠摩擦力在一定的角度範圍內可以停留在屏幕上使用,也可以放在桌面上使用。具體感受還是一併放在下文繪畫體驗中介紹。

以上幾個外設通通採用了可更換電池的設計,這點在網上備受很多評測和網友評論的詬病,這裡我要為這個設計正正名,如今很多外設都採用了充電形式,這並不是什麼難以實現的高科技。因為這是一套用來幹活的工具,所以可更換電池的這個設計可以方便使用者不間斷的創作,並且已知Surface Pen的續航,官方宣稱可以達到一年,很多朋友甚至使用了更久。這也讓我想起了蘋果的Magic Mouse 2,又漂亮又支持充電,但那個滑鼠的充電介面在滑鼠的底部,也就是說在充電的時候是無法使用的。所以很多設計並不是簡單的一句「這什麼時代了,還用換電池?」就可以被否定的,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使用途徑和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總之在工作場所備好電池,還是很方便的,所以這其實是一個不易被發現的貼心設計。

配置方面,這台頂配版搭載了第6代英特爾酷睿i7-6820HQ 2.7GHz處理器,32G內存,2TB混合硬碟和NVIDIA GeForce GTX980M 4GB GPU GDDR5顯卡。支持Dolby Audio Premium的立體聲2.1揚聲器。除了常規的Wi-Fi和藍牙4.0之外還內置了Xbox無線技術支持,可以直接識別Xbox遊戲手柄。

實際體驗是這套配置無論是用於圖像,影視和三維創作都是足夠流暢的。雖然沒有配備固態硬碟,但這塊2TB的混合硬碟讀寫速度明顯好於之前測過iMac上的Fusion Drive硬碟。另外音響效果很讓人驚喜,是我個人聽過效果最好的電腦自帶2.1揚聲器。遺憾的是由於Surface Studio研發早發布晚,並沒有搭載英特爾7代處理器和NVIDIA 10系顯卡,這在後期配置改款中應該會有提升。下面上跑分:

使用CINEBENCH R15軟體測試,得到145cb的單核心分數和709cb的多核協作得分。GPU跑分105fps,Ref.Match 99.6%。

硬碟讀寫速度分別為1189.94MB/s和396.01MB/s。


使用體驗篇

說到使用體驗,又要從外觀說起了,其實Surface Studio真正打動我的不是屏幕的顯示效果,不是厚度,不是觸屏,更不是硬體配置,而是它的工作室形態。當發布會中,一台一體機的屏幕被推倒變成一個斜面繪圖桌時,我的心就已經被俘獲了。相信很多設計師和伏案畫畫的創作者都會有同感,會被Surface Studio的這一形態吸引。我更願意稱它繪圖桌形態,為方便表述,下文都將這樣稱呼它。

當我們彎下腰低下頭時,畫布也抬起了頭迎合我們一起創作,華特·迪士尼伏案作畫這張照片最能詮釋我腦中的這一畫面,創作者與工具最緊密的結合莫過於此,繪圖桌簡直就是專註創作的符號。微軟抓住了這一點,好產品已經成功了一半。那麼這個外形滿分的繪圖桌到底好不好用,最好的檢驗方式就是拿來畫畫了。

實際上用筆在電腦上畫畫的技術早就已經實現了,只是隨著近年來平板觸控設備的普及,電腦繪畫才被普通用戶群體所接觸,繪畫是種沉默的創作,專業領域的工具一直都比較小眾,以至於很多大師電腦手繪的視頻被轉載到網路上經常被標題為「鼠繪」。甚至還看到有人說Surface Studio解放了創作者的雙手可以告別滑鼠來畫畫,可見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觸屏,電容筆,apple pencil這些東西出現以前,專業領域都是在用滑鼠來畫畫。其實數位板和數位屏早已成為CG插畫,漫畫,設計等行業的普及型生產工具。

數位板如圖中這樣搭配電腦使用,用筆在板上畫畫,眼睛看著屏幕。而數位屏就是數位板本身也是一塊屏幕,比較像現在的平板電腦,但是由於配置和尺寸原因,多數需要配合一台電腦使用。把數位板和工作站結合到一起,把工具化繁為簡,一直都是創作者的一個夢想。

由於圖中的電源線設計,Surface Studio在這種辦公環境下,無法貼牆,要佔用一定的桌面空間,並且由於屏幕3:2的比例,要比正常寬屏顯示器高一些,在正常形態下,我176公分的身高需要正坐微抬頭,長時間使用會導致頸椎不適,不過好在這只是需要一套好的辦公桌椅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鉸鏈的設計雖然精緻,但不能調節顯示器的高低,因為高度變化會伴隨角度變化,如圖,從普通形態切換到操作台模式,是有一個角度變化軌跡的,這點無法改變,兩個主要模式才是使用率最高的,中間的那些只是過渡。在放倒成繪圖桌模式後我漸漸理解了不可靠牆的設計可以避免放倒的過程中撞牆,而3:2這個上下略高的屏幕比例,則可以讓你在繪圖桌形態下看到的是一個寬屏幕,如果本身就是寬屏幕的話,那麼在放倒之後由於透視原因,會讓你感覺屏幕很扁。另外常見的單反照片比例以3:2居多,這個比例的屏幕可以讓攝影師更完整的應用到整塊屏幕。

不知從何時起,黑邊停航母這句形容手機的話被用到了電腦上,同時也聽到一些聲音反映,如果Surface Studio做成無邊框就更帥了,其實這是一種從眾心理,審美方面因人而異,在此不做討論。從使用角度來說,一塊用來繪圖的屏幕並不適合做成無邊框,因為畫筆在移動到屏幕邊緣時沒有富餘量會很難受,就像你不能拿一塊跟畫板一樣大的紙貼在上面畫畫是一個道理,所以這裡再次為一個設計正名。

下面就要說到畫筆了,這裡要引入一個概念即壓感。所謂壓感通俗的說就是畫筆對壓力感應的靈敏度,用來判斷手的用力程度,進以實現筆觸的軟硬粗細深淺等豐富的變化,是繪畫工具的一個重要指標。Surface Pen是一個非常精緻好用的觸控筆,但在專業繪圖工具中它的規格是很低的,1024的壓感等級相當於數位板十年前的水平,我手上的數位板購買於2009年,壓感已經達到2048級。更不要說如今動輒8千壓感的專業數位屏了。並且這支觸控筆不支持傾斜角度識別,而這在專業的繪畫工具中是一個標配。可以很明確的表示,這支觸控筆在繪畫領域是不專業的。好在Surface的壓感完全由Surface Pen來實現,我也在官網上看到了即將推出的新款支持4096壓感的Surface Pen,是否支持斜度感應目前還不清楚,但對於Surface Studio這樣一台專業定位的電腦,起碼要標配一支這樣的筆才算得上專業。

在使用數位板繪畫的時候,滑鼠是一個可以拋棄的工具,一支手握筆,另一隻手要操作鍵盤上的快捷鍵,而專業數位板在左側都會有一些自定義按鍵,這樣就可以不用或盡量少控制一個鍵盤,所以Surface Dial鍵的加入起到的就是這個作用,這個小外設外觀科技感十足,質感手感俱佳,不過遺憾的是目前實際使用體驗並不理想。

首先影響體驗的一點是常用軟體的兼容性,對最常用的繪畫軟體Photoshop是不支持的,沒錯你沒有看錯,就是那個修照片的Photoshop,真的是CG插畫師最常用的繪畫軟體。漫畫常用的SAI和我最近經常使用的CLIP STUDIO PAINT以及Adobe系列的軟體目前都不支持。儘管軟體的支持需要一個過程,微軟應用商店中支持Dial的軟體也越來越多,但真的希望微能儘快適配各領域的主流軟體。

軟體商方面Autodesk是比較積極的。它旗下的Sketchable和Sketchbook這兩款平面繪畫軟體首先支持了Dial,也是展示機中使用的軟體,Dial在繪畫過程中可以實現調色,調整筆刷,調整圖層,縮放,旋轉畫布和撤銷功能。而奇葩的是在Sketchable這個軟體的試用版中,筆刷大小的調整和圖層功能需要付費後使用。這種試用形式讓我完全沒有購買正版的慾望。好吧,至少我知道你有這個功能了。而另外一個Sketchbook的試用版中筆刷都是模仿現實中各種筆的特性預設的,不能自由調整壓感和形狀。

即便這樣,為了給大家評測,我還是在不使用手繪板,無法調整圖層,無法調整筆刷大小的情況下,堅持用Sketchable這個軟體畫了一幅線稿,好在Surface Pen還算可用,依然可以通過僅有的壓感識別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只是在幾次筆尖和橡皮的切換過程中出現了延遲的問題,另外Surface Pen的橡皮形狀和精度不太適合細緻的刻畫,所以畫到最後我只用筆尖選取橡皮筆刷。這跟軟體也有一定關係。雖然我們寄希望於微軟今後能出性能更好的觸控筆,但在目前的條件下,畫漫畫還是可以的。至於這兩個軟體,目前也就是移動設備上App的水平,創意性大於專業性,適合畫畫草圖。

細心的朋友應該在封面上就已經看出,我在畫畫時沒有使用Dial,而是選擇伸手去操作鍵盤。朋友還問我是不是我的使用習慣問題,當然不是,一方面是上面提到的兼容性問題,也就是在一些軟體中根本不能用。另一方面是真正拉低其使用體驗的原因,即交互邏輯問題。我們在使用電腦繪畫時左手主要負責操作的功能為縮放,調整筆刷大小,和調整畫布角度。請先看我在手繪板上如何操作。

這是一塊2009年的手繪板,不用管那些快捷鍵,看我手指的位置是一個圓環,中間有一個按鍵,單擊按鍵即可在預設的畫布縮放,圖層選擇,筆刷大小,畫布旋轉幾個功能之間切換,然後觸控圓環即可在選好的功能下進行調節。第一步切換功能,第二部滑動調節,完成一項操作最少按鍵一次,最多按鍵三次,再加上滑動。這就是很多手繪板左手的操作邏輯。

接下來我們來看Dial,就以桌面狀態下最簡單的音量和亮度調節為例,它的操作邏輯是,第一步長按呼出選項,第二步旋轉選擇選項,第三步短按確認所選功能,第四步旋轉調節。我們不計按鍵和旋轉次數,進行一項操作至少需要四步。

為什麼還要說至少四步呢?讓我們回到Sketchable這個繪畫軟體,大家應該在很多視頻中都看到過Dial的調色功能,這個功能極具展示性,而且在傳統手繪板快捷鍵中無法實現。而它的實際體驗是這樣的,經過長按呼出,旋轉選取,短按確認這三步我們來到了HSB調色功能,首先旋轉調節第一圈H(色相),選好顏色之後短按確認進入下一圈S(飽和度),再旋轉調節飽和度,短按確認之後進入第三圈B(明度),旋轉調節後短按確認,OK,一個顏色選好了。礙於我是一個美術生出身,步驟這塊我就不給你們算了。

那麼不用Dial,我們平時是怎麼選取顏色的呢?如圖,直接點擊取色可以在色相環上點,可以在色板中選,對顏色要求高的設計師可以輸入數值來選色。Dial這個選色功能在繪畫中顯然是不實用的,但如果是應用在影視後期調色中會有很好的表現,因為可以實現後期調色變化的實時顯示,只是目前並沒有軟體支持。這裡主要說的還是交互邏輯繁瑣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要提一下Dial支持的縮放畫布,旋轉畫布和撤銷這三項操作,在並不暢快的反覆切換使用這三項功能後,我恍然大悟,竟然忘了Surface Studio的十點觸屏功能,我完全可以使用兩指觸屏來縮放和旋轉,並使用三指橫滑或一指點擊軟體按鈕來實現撤銷操作,值得一提的是,這幾項操作,基本上在各種設計軟體上都通用,大部分軟體對觸屏的兼容性還是很好的,畢竟這是根植於系統層面的操作。對於這三種操作,Dial的使用範圍主要是應對,在軟體中開啟防誤觸功能後,屏幕只識別觸控筆的情況下。即便這樣我還是會選擇點一下解鎖防誤觸後,再用觸屏操作,或直接使用鍵盤快捷鍵。

在說Dial的時候,無意中讓Autodesk的兩個軟體背了好多鍋,下面誇誇他們吧,這兩個軟體中的工具欄設計非常實用,類似懸浮窗口,可以在屏幕開啟防手觸只識別畫筆的情況下,任意用手去拖動調節。而上圖的兩個小圓盤,可以說是交互設計方面的好教材,採用簡單的滑動方式,在筆刷圓盤中橫向滑動可以調節畫筆粗細,縱向滑動則可以調整透明度。在顏色圓盤中,橫向滑動可調整飽和度,縱向滑動可調整亮度。這就發揮了觸屏的優勢,值得所有軟體學習,更希望微軟能夠借鑒。

Dial這個外設本身有很大的潛力,只是軟體交互邏輯設計的有些繁瑣,使其體驗不佳,同樣的道理,因為軟體交互的設計,偌大一塊觸屏的優勢暫時也沒有被深度挖掘,換句話說,真正聰明的設計應該是讓外設越來越精簡,而不是越來越多,這不也是我們為什麼喜歡一體機,為什麼想要能畫畫的Surface Studio的初衷嗎?

正如各位所料,經過一幅線稿的繪製後,Surface Studio收集了滿滿一臉的指紋,這點我早有心理準備,畢竟帥是有代價的。在這塊屏幕上作畫的手感還是非常舒適的,這裡最後還要為一個設計正名,那就是屏幕和機身的分離設計,很多網友表示,如果不顧及厚度,把機箱放在屏幕後面可以帶來更大的空間,以便提供更高的配置。更有人說這就是迷你機箱和屏幕之間加了一個支架。這裡我想說,這種硬體與屏幕分離的設計可以使屏幕不會變得燙手,便於長時間的工作。其實這也是最近我在體驗另一台專業級用於畫畫的平板電腦時,對比得來的感受。這裡就不提名了,賣個關子,詳見下期。


總結

從創作者的角度體驗Surface Studio,華麗的外表下,不乏一些令人失望之處,比如說它的硬體配置,可能是因為開發早發布晚的原因,配置雖不低,但沒有像同期產品一樣採用最新一代處理器和顯卡。國行版的電源線是一個影響產品整體質感的瑕疵,外設方面標配的觸控筆達不到專業領域的標準,可選配件Dial本身潛力巨大但交互設計笨拙,並急待兼容主流創作軟體,觸屏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機身介面成為強大性能的瓶頸等等。說了這麼多問題好像我在黑它,其實這一方面源於它為創作者而生的定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對它的喜愛和期待,俗話說,挑毛病的是真買家,從自身對生產工具的要求,結合所在領域關注的問題,我用心的使用它,解讀它,發現了一些不足的同時,也不難從那些看起來是槽點,用過後發現是優點的細節處,看出微軟站在創作者的角度對它的精心打磨。有人說它美在科技感和未來感,我卻想說它美在復古,科技的進步在於改變世界,但並不是所有的改變都等於改善,不同於MacOS系統和軟體的獨佔性,微軟的Windows可以運行在每一台電腦上,這也使微軟自家的電腦,必須更具過人之處,為創作者而生的Surface Studio,致力於改變每個人的創作模式,它的改變方式是配合,這種改變為你而來,而你卻無需要為它改變,無疑是一種最好的改變。繪圖桌的形態拉近了人與工具的距離,打破了科技的冰冷,讓創作者可以在保持傳統舒適創作模式的同時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是成功又充滿溫暖的設計。Surface Studio做為新系列的初代產品,整體設計理念和細節做工優秀,問題主要集中於軟體,和相比下更好解決的配置問題,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改進,未來值得期待。可以說這一次站上科技和人文十字路口的人是微軟,Surface Studio未來有潛力成為創作者夢想中的創作工具,儘管它現在還不是,好在它選擇了一個很好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數碼 的精彩文章:

指環手機,開啟隱形通訊時代!
三星第二代Gear 360評測:面向大眾的360度全景相機
小米MIX2也有亮銀版 賣4999元
英特爾將於8月21日發布第八代酷睿處理器!
雷軍殺到董明珠地盤 小米生態鏈發布空調

TAG:騰訊數碼 |

您可能感興趣

The Voice of Distance 距離的聲音
你與騷操作的距離除了TouchBoost,還有一台Reno
Fashion TALK |你和icon就是這副墨鏡的距離。
《Unnatural》:你和過去的距離
One Mall, One Dream——希望拉近與你的距離
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距離「真正的」AI我們還缺什麼?
「尖貨推薦」Callaway Rogue 鐵木杆,讓你擁有非凡的距離。
你與High Fashion的距離只差一部《談判官》
你和iPhoneXs max就差一張照片的距離!
Hey u,Freeze!距離你變身潮流idol只需5分鐘!
探尋距離符號:Hon Sha Ze Sho Nen
探尋靈氣Reiki距離符號:Sei He Ki
半價的Balenciaga,6折的Burberry,你距離明星同款最近的時刻,就是現在!
Nokia anew:距離Nokia 9 PureView發布僅剩1個月
常青藤學霸與冠軍辯手探討你家對面的HM | 來7.1「無距離社會」看場驚心動魄的Fashion Debate
土豆和AI機器人之間,只有一個Smartibot的距離……
Windows版Airdrop來了,近距離文件無線傳輸
想要算一算Wasserstein距離?這裡有一份PyTorch實戰
近距離欣賞 Virgil Abloh x NikeLab Air Presto 2018 黑白新配色
距離發售還有三個月!Air Jordan 11 「Concord」 再釋細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