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還原真相 聖旨原來也有假——有人模仿皇帝筆法,有人篡改皇帝心意

還原真相 聖旨原來也有假——有人模仿皇帝筆法,有人篡改皇帝心意

在古代,皇帝的聖旨不僅有許多是官樣文章,是官場例行的公文,而且還有不少是假的。這種假聖旨,既有形式上的,也有內容上的;既有別人偽造和冒充的,也有皇帝本人授意或有意為之的,表現形式可謂多種多樣,五花八門。

模仿筆跡,亂寫批示

梁師成,字守道,開封人,起初只不過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內侍省書藝局的小宦官,後來專門負責出外傳宣皇帝詔旨,才逐漸被宋徽宗所寵信,當上了武階官最高的太尉,宣和四年(1122年)又獲開府儀同三司「使相」。梁師成這個宦官因為稍知詩書,略懂文法,加之為人機靈乖巧,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好感,讓他代行文書,參與朝政。發展到後來,不但「御書號令皆出其手」,取代了翰林學士和中書舍人的作用,而且他還挑選了很多擅長書法的小吏模仿宋徽宗的筆跡,偽造宋徽宗的「御書」,也就是「御筆手詔」。然後摻進別的公文一道下達。因為這些「御書」同皇帝筆跡一模一樣,受文單位自然不清楚它們是假的,於是同皇帝的聖旨一樣貫徹執行,梁師成禍亂朝政到了如此地步,真是觸目驚心。假如宋朝不盛行所謂的「御筆手詔」,皇帝不帶頭用白條子封官和處理政務,梁師成也就不可能如此胡來。

模仿皇帝筆跡簽發文件和寫批示,其始作俑者當然不是梁師成,而是早有其人。如《南史》的《恩幸傳》就記述了20多位「恩幸」(皇帝寵愛的人),這些「恩幸」官位不高,卻「勢傾天下」。如在南齊得到三朝皇帝寵信的紀僧真,早在齊武帝之父齊高帝蕭道成為南朝劉宋政權的中領軍時,就在府內任主簿(秘書)。蕭道成對他十分信任,讓他模仿自己的筆跡在文書通告上簽名,久而久之,紀僧真的字體和蕭道成的一模一樣。從此凡是需要蕭道成簽發和批複的文書統由紀僧真代理。由於紀僧真模仿的字跡可以假亂真,所以蕭道成看了也笑著說:「連我也分辨不出來了。」

假中有假,以假治假

假聖旨在形式和字跡上使人真偽莫辨,而真聖旨呢?它們的內容能保證都是真實的嗎?未必。其實有許多真聖旨的內容也是真真假假,甚至假中有假。

安史之亂後,唐朝的藩鎮割據從河北、山東發展到全國各地,造成藩鎮林立相望的局面。唐憲宗李純即位後,唐朝的藩鎮割據局面雖然基本結束,暫時實現了全國的統一,但藩鎮擁有財富和重兵的情況並沒有多少改變,有好些藩鎮的節度使只是表面上尊奉朝廷,暗地裡還是我行我素,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幽州的朱克融就是如此。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朝廷派遣宦官出使幽州,賜予節度使朱克融春衣。朱克融非但不領情,反而指責朝廷所賜春衣質地粗劣,並把送春衣的宦官給扣留起來。朝廷無奈,只好另派宦官帶著新的衣物去幽州進行慰問。而朱克融視朝廷的退讓為軟弱可欺,竟得寸進尺,打報告給朝廷說本鎮將士今年春衣不足,請朝廷補給「30萬端匹,以備一歲所費,不然則三軍不安」。在報告中,朱克融還提出:他打算率領兵馬和工匠5000人幫助朝廷修建東都洛陽的宮闕。

唐敬宗生怕朱克融發兵叛亂,為了息事寧人,打算再派一位有威望的大臣前往幽州安撫,同時把被扣押的宦官救回來。宰相裴度不同意,說只要下一道詔書就完全能夠解決問題。他說:「朱克融對朝廷極為無禮,必將自取滅亡,這就像猛獸一樣,可以在森林中咆哮跳踉,卻必然不敢離開自己的窩巢。所以我建議陛下不要派人去幽州安撫,也不要索還宦官,等10天以後,再考慮給朱克融下一道詔書,說:『朕聽說宦官到幽州後,行蹤去留稍有差失,等他回京後朕自當有所處理。』至於朱克融提出要帶兵幫助朝廷修建洛陽的宮闕,其實完全是一句假話,目的是恫嚇朝廷。如果陛下想直接挫敗他的奸謀,就應該在詔書中假意答應他的奏請,說:『助修洛陽宮闕的兵馬和工匠應當迅速派來,朕已命令沿途各地安排接待。』朱克融接到這道詔書後,肯定會驚慌失措,大亂方寸。」唐敬宗聽後十分高興,欣然採納了裴度的意見。朝廷最後按裴度的意思起草的這道詔書假中有假,以假治假,既義正詞嚴又曉之以理。朱克融因摸不清朝廷的底細,果然不輕舉妄動。過不多久,幽州發生兵變,將士殺死朱克融和他的兒子。多行不義必自斃,一切皆如裴度所料。

捏造事實,欲蓋彌彰

古代皇帝發布聖旨,真真假假,應付過關,雖然可笑,卻能讓人同情;而他們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完全捏造事實,欺騙人民,這就非常可氣甚至可惡了。這種現象在古代還非常普遍。開皇二十年(600年)隋文帝發布的一道聖旨,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史萬歲是隋朝大將。隋朝第一名臣、宰相高熲等人曾稱讚他「雄略過人,每行兵用師之處,未嘗不身先士卒。尤善撫御,將士樂為致力,雖古名將未能過也」。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對隋朝的邊防鞏固有過重大貢獻的名將,卻在開皇二十年出擊突厥建立了殊功後被冤殺。全國老百姓都為他的死感到冤枉和痛惜。

更令人髮指的是,隋文帝冤殺史萬歲後,為了開脫責任,為錯殺功臣尋找根據和理由,以證明自己一貫正確永遠正確,竟然錯上加錯地起草了一份詔令,向天下公布史萬歲的所謂罪狀。

這份冠冕堂皇的詔令,總共寫了史萬歲兩條罪狀:一是開皇十七年(597年)平定南寧州時「多受金銀,違敕令住」;二是此次出擊突厥後「懷詐邀功」。然而全天下的人都清楚,南寧州的問題早已解決。這一點,連本詔令也是承認的,否則怎麼會「舍過念功,恕其性命,年月未久,即複本官」?既然如此,還提此陳年舊賬幹什麼?而此次出擊突厥後的「懷詐邀功」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真實情況是「有功未酬」!因此,這兩條所謂的罪狀沒有一條站得住腳!如果不發布這份詔令,那麼隋文帝還只是犯有錯殺大臣之過。而此詔令一公布,全天下的人反而認清了他原來還是一個偽君子,更感到史萬歲的死是一個大冤案,更為史萬歲的死感到悲痛和惋惜!因此,起草並頒布此詔令,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錯上加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原來並不是所有的聖旨都這麼寫
雍正皇帝有一「特殊」愛好,他潛心鑽研,結果卻丟了性命
皇帝都很有權威?原來還有這麼窩囊的皇帝,這幾位窩囊到你想不到
古代皇太子都爭著做皇帝,有一人竟然不願意
聖祖皇帝只有四人,卻只有一人是凡人
宰相劉羅鍋故意反穿朝服,皇帝不生氣還誇了他,原因很少有人知道
此朝代有一類人就算殺了人也無可厚非,皇帝也不敢輕易動他們
人人都罵這個皇帝懶,他卻說:我有病啊,墓葬被挖之後真相大白
他是趙懷安的原型,也是一位好太監,忠肝義膽,死後還被皇帝紀念
雍正能做皇帝真的是因為兒子乾隆?還是因為此人,真相很少有人知道
皇帝王莽不是真正古代人?殺子背後竟有這等原因?
雍正皇帝暴斃,他究竟是怎麼死的?真相讓人恍然大悟,只有四個字
這個皇帝被世人稱為「暴君」,但對待功臣卻沒得說,可謂有情有義
古代皇帝殺功臣,是因為他們犯了皇帝的忌諱,而這種人更是必死!
古代有一種罪行,皇帝都不敢赦免,犯者必須凌遲,可如今仍有人犯
皇帝準備處死叛賊家眷,宰相一句話皇上改變主意,並對他大加讚賞
她身為后妃,與皇帝傾心相戀,是幸亦是不幸
他效法石敬瑭不遺餘力與故國為敵,妄想成為契丹人冊立的中原皇帝
這位唐朝宰相有何作為,不僅皇帝器重他,連外國人都為他出書!
古代有一種罪行,皇帝都不敢赦免,犯者必須處死,可如今仍有人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