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宋戰狼,夜襲崑崙關一戰成名,奈何朝廷忌憚最後鬱鬱而終

大宋戰狼,夜襲崑崙關一戰成名,奈何朝廷忌憚最後鬱鬱而終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宋朝往往有這樣一個印象「經濟巨人,軍事侏儒」,除了宋太祖時期的一些開國將領外,能打仗的高級將領真的不多。其實,北宋中葉曾出現一位非常能打仗的軍事奇才,他的戰功即使與漢唐名將相比也不遑多讓,他的名字叫做——狄青。

狄青字漢臣,漢族,北宋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市)人。狄青出身卑微,據記載是因為替自己兄長受過(其兄長鬥毆打傷人),而被發配去充軍,從小兵做起開始了軍旅生涯。

趙匡胤是依靠武人立國,為避免五代十國的武人專制帶來社會動蕩等問題,故而採取了「重文抑武」的策略,凡中高級將領大都由不懂軍使的文人掌握,後來宋太宗繼位更加變本加厲對武將猜忌到了凡將帥出征,要由朝廷授以陣圖、訓令,將帥只能按圖作戰的荒唐地步。

狄青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逐漸從小兵一步步做到副樞密使(相當于軍委副主席)我們所熟知的楊家將最高不過是一方面軍的副統帥,在極度抬高文人而貶低武人的宋朝,這樣的地位最多不過是武將最高地位;而狄青卻達到了當朝宰相的最高地位,可見靠著軍功上來的狄青立了多少軍功。而且在宋朝,從小兵出身最後做到樞密使(宰相),恐怕也只有狄青一人。

狄青最為後人所稱道的就是他平定西南儂智高叛亂,皇佑四年是宋朝的多事之秋,這一年,廣西少數民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招兵買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廣東,宋朝統治者十分惶恐,幾次派兵征討,均損兵折將,大敗而歸。舉國不安之時,狄青自告奮勇上表請戰,宋仁宗十分高興,破例授權狄青總管西南兵馬大權,並親自為他踐行。

當時,宋軍連吃敗仗,軍心動搖,「擒賊先擒王」,狄青決定直搗王巢,殺奔儂智高的大本營邕州(今廣西南寧)。在試探性進攻中,狄青派出了先鋒楊文廣,正是著名的「楊家將」後人。但楊文廣居然落敗,還被對方活捉了去。狄青有數了,這個儂智高還真不可小覷。

要取邕州,必須先拿下其外圍天險崑崙關(正是抗戰時期杜聿明大敗日軍之處)。稍前,8000宋軍曾在關前大敗,宋軍士氣受到影響,所以狄青很謹慎。1053年元宵節前一天,狄青下了一道命令:「準備十天的糧食,全軍休息十天,明天是元宵節,全軍放假過節。」他遍張燈燭,連續三天大宴麾下各級軍官,歡度節日。

儂智高大敵當前,當然很重視情報工作,狄青的一舉一動都在其監視之中。探子回報情況後,儂智高分析,狄青身在賓州(今南寧市賓陽縣),離崑崙關還有近百里路,至少得有一天的腳程,而且元宵節那幾日天氣很差,風雨交加,天寒地凍。他判定狄青暫時不會有什麼動作,故「懈惰不為備」,打算過完節再說。

正月十八上午,儂智高得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狄青突然出現在邕州20多里外。原來,元宵節那天,狄青確實在賓州迷惑儂智高的諜報人員,正月十六入夜後則悄悄率兵夜襲崑崙關,發現居然無人防守,大喜過望,直趨邕州。狄青對諸將笑言:「賊不知守此,無能為也。彼謂夜半風雨,吾不敢來,吾來,所以出其不意也。」

儂智高見事已至此,決定乘狄青立足未穩,與之展開決戰。以往,他屢戰屢勝,但這次碰到的是狄青,所以敗了。戰後打掃戰場,發現一具皇帝穿戴的屍體,已面目全非。大夥都說,趕緊向朝廷報功,就說賊首伏誅。但狄青不同意,說不能確認,不可誤報。死者是不是儂智高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以後沒見儂智高再翻起什麼浪了。

此後狄青經略西北,多次重挫新崛起的西夏勢力,使其不得不對宋稱臣。狄青的功勞越來越大,卻為文官集團所不滿;這些自以為是的文官覺得在朝堂上自己的地位反而比賊配軍出身的狄青(當時狄青已經是副樞密使,比很多士子出身的文官都高)低,這些文官就找各種借口攻擊狄青,以武將地位不能過高為要求罷免狄青。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文豪歐陽修,在1056年7月的上書請罷狄青,舉不出一條得力罪證,最後居然將天災發大水怪罪到狄青頭上——說什麼違反祖制而讓武將當高官、從而導致上天懲罰;仁宗皇帝一方面害怕狄青「功高震主」、另一方面架不住文官的各種壓力,性格本身就有點懦弱的仁宗就罷免了狄青,將其趕出京師,發到外地。最後狄青因又驚有悲憤,鬱鬱而終,死時候不到50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這個被吊打的民族入主中原, 嬪妃公主淪為慰安婦
公元1004年,一個偶然事件改變了宋遼兩國歷史
封建王朝財富分配不均,奸商影響朝廷政策走向,導致最終走向滅亡
當喬峰知道自己身世之後,最終為何選擇自殺而亡?其實原因很簡單
山寨版「山寨」一詞從水滸傳脫胎而來

TAG: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宋江為朝廷而戰,搭上一大半好漢的性命,最後獲得一個多大的職位
百年前中國一悍匪,戰鬥民族害怕,當地百姓誇讚,卻被朝廷誘殺
此人是江湖好漢,後被朝廷招降成大清悍將,戰死後太平軍以禮厚葬
梁山一好漢,能力一般且名氣不大,死後卻被朝廷追封為將軍
朝廷賜死宋江後,有位好漢再次造反,成功當了一年皇帝後便被凌遲
梁山上的一百餘好漢,隨宋江歸順朝廷後,為何下場反而更加悲慘?
甲午戰敗後,朝廷告訴老百姓:陸戰大勝,海戰惜敗,所以請大家交點錢,並勒緊褲腰帶
勇猛比過趙雲和呂布,一戰名揚天下,可惜最後死於朝廷誣陷之下
她本是一婢女,卻翻身為朝廷二把手,忤逆皇帝受刑之後,更顯嫵媚
寒窗苦讀十年的秀才,落榜之後成為朝廷一大危害,唐懿宗深有體會
清朝兩漢將,年羹堯自盡,岳鍾琪得善終,因朝廷大忌諱而命運不同
有人說他是神仙下凡,一次戰敗後便背叛了朝廷,投靠綠林好漢
皇帝欲除親兄弟而後快,皇子還羞辱自己叔叔,他起兵反叛朝廷後稱帝,結果比先皇還狠
他是明朝的大海盜,後歸順朝廷,成為第一位擊敗西方的中國人
家族忠於朝廷反被屠殺,遺孤怒而起兵,最終奪取天下
琅琊榜:他一直被朝廷猜忌會謀反,最後的戰功卻超越梅長蘇
這些名震天下的將領,卻因朝廷的瞎指揮而戰死沙場
他在朝廷夸夸其談,臨敵時大講仁義,開戰後光腳逃跑
唐朝最後名將,擊敗吐蕃收復西北失地,遭朝廷猜忌抑鬱而死
安史之亂後,唐朝為何一蹶不振?只因朝廷一項錯誤決定